大英雄孙悟空为什么喜欢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07:01:46

大英雄孙悟空为什么喜欢哭?

 

孙悟空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泰山压顶、誓不弯腰。孙英雄也有“柔情”的一面,比较喜欢哭,这就奇了。我做了个小计,整整一百回的小说,孙大圣哭的次数竟然有二十几次,经常哭得肠肝寸断,哭得阎王爷想还阳,佛祖爷下灵山。

一起来看看,孙大圣是怎样哭的。

最值钱的一哭。石猴子勇闯水帘洞,当上了美猴王后,有一天,在载歌载舞中忽然烦恼,“堕下泪来”。原来,石猴子看到世事无常,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因为这一哭,才促成了猴王下东洋,过大海,学到长生不老的妙诀。这是开天辟地的第一哭,是成就齐天大圣的第一哭,也是成就斗战胜佛的第一哭。这一哭,太值钱了!

最可怜的一哭。在灵台方寸山捱了十几年,总算学到点文化,师兄弟要孙小弟露一手,没想到后果极为严重,被祖师爷“驱逐出境”,岂不悲哉。老孙就像做错事的孩子,洒下可怜的泪水。

最伤感的一哭。孙大圣三打白骨精,没想到妖怪没打跑,反而把自己打跑了。他凄凄惨惨戚戚辞别师父,走在半空中,又想起师父,“止不住腮边泪坠”,好久方走,真是有情有义的猴子。

最壮烈的一哭。在大战红孩儿时,被这家伙一口烟,差点将老孙憋死了,幸亏猪八戒这个江湖郎中,帮他推拿按摩,醒来之后“珠泪满腮”,叫了一声:“师父啊!”把沙和尚感动得不得了,说“哥啊,你生为师父,死也还在口里。”真是壮烈之至。

最动情的一哭。话说老孙打死七个蜘蛛精后,妖怪的师兄蜈蚣精放出金光,将老孙罩在里面,上天无门,只能变成穿山甲从地下逃走。地下出来,“力软筋麻,浑身疼痛,止不住眼中流泪。”这时,不清楚中毒的师父师弟情况怎样,正在悲切之时,见到一位穿着重孝的妇女,边走边烧纸钱。老孙触景生情,点头嗟叹,“正是流泪眼逢流泪眼,断肠人遇断肠人!”

最感人的一哭。孙大圣打死了一伙毛贼,第二次被师父开除公职,没奈何,跑到珞珈山,见到观音菩萨时,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菩萨像母亲哄孩子一样,“悟空,别哭别哭,有什么伤感之事,说出来,我给你救苦消灾。”孙大圣没想到忠心耿耿,最终落到这个下场,心有不甘啊。

还有很多哭,每一哭都很经典。如听到小道消息,说师父被狮子精夹生吃了,便跑到如来处,倒身下拜,“两泪悲啼”——“虎啸猿啼”,催人泪下。这些“哭”中,老孙有几个特点:一是忍不住,即止不住,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二是眼泪盈眶,泪如雨下,不是一般的抽泣。三是感情真挚,绝不虚伪。他的哭,是“腮边泪滴”、“两泪悲啼”、“泪如泉涌”、“珠泪如雨”、“泪似水流”、“怅望悲啼”等,吴承恩几乎能描写哭的词汇,都贡献给了孙大圣。

上述第三点,非常重要,就是孙大圣的哭,绝对是“真哭”,没有一点虚假的成分。

他快乐时,能想到人生苦短,对未来感到渺茫的恐惧之哭;徒弟没有当好,被老师开除学籍,是一种极为内疚之哭;被师父屡次驱逐,心怀一种不被理解、壮志难酬的无奈之哭;与妖魔鬼怪做斗争,师父饱受磨难,而自己却经常无能无力,表现为内心自责、担惊受怕之哭,等等。

这些哭中,都是孙大圣内心的真实表现,他没必要装哭,让人一看就恶心的哭。他取经路上的每一哭,都是响当当的,赤胆忠心的,可以载入史册的,我们为他那种敢于担当、忠诚取经事业、与团队共患难的拳拳之心而感动。

在这里,大家可能会问,铁骨铮铮的孙大圣,为什么要哭呢?难道作者塑造一名英雄时,非要让他的形象受到损害吗?

其实,这不仅没有损害其光辉形象,还因为他是一个有情的英雄而深受人们的尊敬。当他第一哭开始,命运就注定他是一只不甘心人下、胸怀崇高理想的猴子。生命中的第一哭,哭出了他的理想目标,也哭出他的人生坎坷。其他的哭,都是为了实现第一哭的梦想而哭的。

之所以哭,是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很难调和的矛盾而造成的。每个人,因为理想太高,所以责任就大,付出就大,同样牺牲就大。毛主席说,“为有牺牲多壮志”,壮志越多,付出的牺牲就越多,就是这个道理。

孙大圣的哭,也说明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是一个喜剧英雄,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战天斗地,从不低头,遇到困难,始终乐呵呵的,达不到目的誓不罢休,其阳光的性格,让很多女生羡慕;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悲剧英雄。为什么这么说呢?

作为悲剧英雄,这从他的前世今生决定的。我们不去探讨他的前世,因为他的前世比较隐晦。

他出生之后,就注定他是一个要“被利用”的人物。归结到底,他是一个“被取经”的人物,整个西游过程,无论他怎样战天斗地,结局都是固定的、标准的,他没法改变这个结局。

我们看到他有无穷的智慧,可是事实上,这些智慧并不值钱。即使是让猪八戒来干,同样也能干好。因此,一位看似重要,实则形同虚设的人物,有时候发泄一下感情,吐出心中的郁闷,也是需要的。否则,难道让孙猴子去跳楼?这也说明,背后作为操盘手的观音和如来,是善于管理和控制的,也是很好的心理辅导师。

孙大圣的哭,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哭文化”,花样繁多,非常复杂,非常精彩。在某些人的心目中,“哭”还是一门“技术活”。哭得好,能够哭出生产力,可以哭出战斗力,也能哭出凝聚力。因此,大家可别小看这个“哭”字。

同样,孙大圣的哭也是很有文化的首先,从形式上来看,充满了“诗意”。举几个例子,被师父赶走时,老孙是“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看到花果山被二郎神烧毁,一片衰败时,“回顾仙山两泪垂,对山凄惨更伤悲”;师父中毒,危在旦夕时,“流泪眼逢流泪眼,断肠人遇断肠人”。

从内容来说,孙大圣的哭是“真哭”,也叫“积极的哭”。“真哭”不容易,它是人的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每一次老孙落泪,意味着他又有新的动作,发生新的飞跃,对自己、对取经事业都是一种促进,他的哭是成功的“催化剂”,所以叫“积极的哭”,哭出了诗意,哭出了力量,哭出了团结,哭出了胜利。

历史上最伟大的哭,当属孟姜女哭倒长城了。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因为她的哭是真情流露,感天动地,最终把长城哭倒了,这个“哭”的力量有多大啊。与孙大圣的哭一样,都是真实的哭,积极的哭,才有无穷的力量。

那么,与此相对,就是“假哭”,假哭就是一门“技术活”。哭得好,哭得其时,其力量也不比哭倒长城小。这方面的典型,当属“刘备的哭”。

说刘备的哭都是“假哭”,有点诽谤他。不过,一句俗话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述,刘备的哭,相当于企业的形象策划,是一种营销手段,也是一种强悍的外交手段。这种哭正如日常所说,要脸皮厚,心要黑。刘备脸皮厚不厚,心黑不黑不是我说了算的。

人家给他做了总结,说刘备最经典的有“四哭”,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一哭定荆州。二哭得仁义,即关羽张飞遇害后,他天天哭,哭得人家被迫将“仁义”的帽子给他戴上了。三哭当皇帝。四哭灭孔明,临终一哭,让孔明死心塌地服侍阿斗这个小昏君,不敢跟司马懿一样“篡党夺权”。

可见,国人哭的学问还很多。现代人尤其是职场中人来说,是可以提倡哭一哭的。不过,“假哭”的不要,要“真哭”。

科学认为,哭对人的心理、人体等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尤其是长期不流泪的人,患病的几率比流泪的人高出一倍。科学家也指出,男子的胃溃疡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长期不哭的占多数。

当内心确实很痛苦时,可以用哭的形式好好发泄一下,哭后能使人心里痛快。尤其是严重的精神创伤,不吃不睡时应设法大哭一场。如果强忍不哭,可能会憋出毛病,相当于“慢性自杀”。

推荐阅读:孙悟空背着五行山去取经 谁把猪八戒逼成妖怪

孙悟空最厉害的法术 猪八戒的家庭成分 女儿国为何无男人 孙悟空“神奇五跳”

西游记中最狠毒的一个人 唐僧六次恼人的桃花运 西游记潜伏最深的“人物”

和尚不吃肉背后神奇故事  西游妖怪为何都吃不到唐僧肉  孙大圣最聪明时却犯傻

谁是我国海龟第一人  西游记是一串佛珠的传奇  历史上孙悟空拜师故事 历史第一闲人

孙悟空患有“性功能障碍症”   猪八戒专杀女妖怪  唐僧经历神奇“五大灾难”     

“唐僧肉”神话背后  唐僧成功调教猪八戒  西游记中素质最高的妖怪  唐僧爱徒偷情被杀

孙悟空为何喜欢当外公  孙悟空是个“混血儿”  唐僧患有“高山恐惧症”  河南人郁闷一件事     

孙悟空斗不过小人物  白骨精死得真冤  孙悟空是如来佛祖派来的间谍  影响印度历史重建的中国人

灭佛兴佛都是为了统治需要  “猪八戒式爱情”趣谈  西游记的第一妖  毛主席也替妖怪做广告

观世音为何未成佛  孙悟空和孔子是同学  孙悟空的“克星”  玉皇大帝家的“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