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省委书记 郭书记人才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6:14:07
 "郭书记爱才,是当代伯乐。"

  "我们总是把加快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挂在嘴上。改革开放也好,解放生产力也好,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是人才开发。"受到张牧臣的赞扬,郭醒世的兴致更加高涨,"我们有些同志虽然懂得人才可贵,但识别人才的尺度太苛刻,对身边的人才熟视无睹,求全责备,只看到缺点,总觉得不成熟,其实是他自己的眼力差了,在识才上他们是'近视眼',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越是人才,越是容易招来非议,越是容易被谗言所害。而那些庸人,在事业上无所用心,心思全放在如何表演上,或精于逢迎,或善于拍马,或巧于伪装,却往往最讨人喜欢。列宁说'闪光的东西不一定是金子',指的就是这种人。有缺点的人才仍是人才,完美的庸人还是庸人。无功便是过,无过并不是功。况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其所长就可以了。还有一些同志则是识才上的'远视眼',他们的眼光特别高,对身边的人才视而不见,只向远处看,似旧时的娘娘庙,照远不照近。他们迷信'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只在人才的引进上下工夫,舍近求远,'招来女婿赶走儿'。两千多年前,燕昭王欲招徕人才,向老臣郭隗问计,郭答:'请先自隗始。'燕昭王听其言,筑黄金台,拜以为师,于是,人才相继而来。有些领导同志指导思想上有误区,以为既然是人才,就应当无私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应该高尚,'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你说说,世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儿?"

  "郭书记,你的人才观,绝对是正确的,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张牧臣五体投地,赞不绝口。。。。。。。"5年了吗?时间过得真快,5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郭醒世感叹,"我当市委书记也5年了。真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啊!"

  郭醒世是真的在感叹时光流逝,还是暗示着什么?韦延安一时难以判断。五年时间是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可是在郭醒世手下工作,韦延安有度日如年的感觉。韦延安对郭醒世的工作作风和个人品质评价不高,觉得这个人虽然想为一方繁荣发展干一番事业,也确实有一些政绩可圈可点。但是,韦延安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位顶头上司的政治胸怀有些问题,对权力的占有欲极强,对更大权力的追逐似乎到了狂热的地步。换句话说,已经身居高位的他,心存更大的野心。韦延安还感觉到,郭醒世这个人,从思想本质来看,格调不高。正所谓路不同,不相近,韦延安便始终对郭醒世敬而远之。除了工作上必不可少的接触外,韦延安刻意和郭醒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和郭醒世有除了工作以外的更多来往。韦延安曾经担任过省委书记的秘书,对官场游戏规则并不陌生,他清楚自己这种态度是为官大忌,但是,从个人的思想感情来说,他真的难以对郭醒世产生认同,更无法深化两个人的交往。

  目前的现实是,中央已经派钟兴邦来北方省担任省委书记了,郭醒世已经没有上升的空间。虽然业余时间组织部长们都在议论,下一步,郭醒世将接替曹仲伯,出任省长。但是,郭醒世目前仍然稳定在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上,是毋庸置疑的事实。那么,依韦延安对官场的理解和对郭醒世的了解,用不了多长时间,临海的官场将有一次大的干部调整。郭醒世一定会根据这一阶段的观察,依他沉浮不定时期下属们的表现,对官场进行重新洗牌。也可以认为,郭醒世会把自己没有升任省委书记的不满,发泄到下级官员的头上。这是他很容易做到的,也是他通过所谓的"大是大非"考验部下后,必然要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只有经过类似的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使他的这支队伍逐步净化。那样一来,临海官场无疑又要进入新一轮动荡,残酷的搏杀又要开始。韦延安有自知之明,既然你是外来干部,又与市委书记离心离德,生存的环境自然不复存在。就此淹没在这场博弈的血雨腥风之中,莫不如急流勇退,留得个全尸。再者,从个人感情上来讲,韦延安也确实不愿意继续与郭醒世共事为伍,希望尽快逃离这块龌龊的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