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街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16:36:54

古城街市

吃过早饭,我们坐车向扬州市区进发。过了大概一个小时,我远远望见前面有一座奇特的桥,桥之所以奇特是因为桥上有巨大而且密集的钢架,我就问司机:“师傅,那是什么东西,是在施工吗?”“哦,那是运河大桥,扬州的东大门,过了桥就进入扬州市区了。”这么说传说中的京杭大运河就在我眼前了,那到桥上我可要好好欣赏一下运河上的风光。

说实话,我是比较失望的,从诗词歌赋的大运河不是眼前这副样子,印象中的运河两岸风光旖旎,游人络绎不绝;河上龙舟竞渡,彩旗飘摇,纵然没有唐宋诗词中的绮丽繁华,但也一定是人声鼎沸的所在。我看到的是什么呢,浑浊的河水静静的流淌,没有半点生机,河面上来回行驶的不是彩旗飘扬的游船,而清一色的是百八十吨的运输船。河一侧是荒废的农田,野草丛生,后来听说好象是要搞房地产开发;另一侧是江苏造船总厂,许多破旧的厂房沿河而建。我不禁嘲笑起来,不是吧,江苏是中国有名的航运大省,造船总厂竟然如此的破旧不堪,造出的船敢进长江吗?话说着,车已经驶过大桥进入了扬州市区,在市内三转两转之后来到了一条看似古老的街道上,我向车外望去,马路两侧都是高檐吊脚的古代建筑,很是惊讶,虽然是古城,可建筑也不可能保存的这样完整的啊,后仔细一辨别,才发现其中的奥妙。这些建筑大多是仿古建筑,琉璃瓦、青砖墙一看就是现代工艺制作的,而且这些仿古建筑还有很多都配着玻璃幕墙,实在是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这条街叫文昌路,因路经过文昌阁而得名,是扬州最重要的街道,许多政府机关都在这条路上,而且全市比较大的商业场所都在文昌路两侧。文昌路和汶河路交叉的路口就是文昌广场,文昌阁在广场的中央,我去那一年的五月江泽民刚在这个广场上办了八十大寿。广场一角还有江泽民题的字:把扬州建设成为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但愿这不仅仅是句口号吧!

古典文化是丰富的,扬州作为千年名城仅市区周围就有国家级文物古迹150多处,而扬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在全国来讲是处于前列的,现代文明也不缺乏,中心环节就在这个交相辉映上,现在的情况是众多的文物古迹散落于城市中间,走两步说不能看到一堆土,过去一看竟然是宋代的城门,这不是交相辉映,给人的感觉很不协调。现在新的建设模式是旧的不动,在外围建立新区,这条路应该说是一条成熟的路子,苏州就做的很好,在扬州能否取得成功,真正让这座文化古城在不失其古典内涵的同时焕发出现代的光辉,我们拭目以待。

我在文昌阁环顾四周,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是说这里是最为繁华的街市吗,按说扬州的经济也不落后,但我在这里没看到一座高楼,高的不过也就十层上下的样子,大多数的商业大厦和政府机关的大楼只有五六层的样子。略过脑海的一个疑问,暂时搁下,开开心心的去玩了。先去盆景圆、瘦西湖游览了一番,又到富春茶社去吃了饭,转眼已经到了下午了。朋友打来电话,说他们已经在好来坞大酒店定了桌,叫我们打个车过去。我叫住了一辆的士,我怕司机听出我们是外地人会狠狠的宰我,就学着扬州腔,去文昌阁,北面有个好来坞,在这之后一句话都没再说。其实司机一下就听出了不伦不类的扬州话,但万幸的是他并没有宰我们,还要感谢这位善良的司机师傅。要换了我,专门拾掇象我这样耍小聪明的。

晚饭中,我又想起来了白天想到的为什么没有高楼,就问在场的一个朋友,他说扬州不是古城吗,政府为了保护古城风貌,把牌坊以东,古运河以西划为老城区,这个范围内是不准建高楼的,所有的楼高度都不能高过蜀岗上白塔的高度。你学校那边在新区,那里就有高楼了,你今天过去看了没有。我恍然大悟,对啊,文昌路上确实有个牌坊上面书写着明清古城四个大字,而不远处就是我的学校主楼,有十几层高。看来扬州人在城市保护上真是煞费苦心,叫人不得不叹服啊。有这样的决心,我相信扬州人一定能在保护好老扬州的基础上建设出一个新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