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寻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01:13
枫桥寻诗 您可以在此输入简短的推荐语:(200字以内)

我来到苏州时正是仲秋,江南好象永远只有春天,这儿没有萧瑟的秋风,不见荒凉的秋景。随处可见一派和风暖阳,绿树红花,山温水软,风光迤俪。一望无际的平原沃野,这里的湖泊星罗密布,溪流河道纵横交汇,由此派生出各种样式的桥,波光滟潋中平添了无穷的风景。枫桥就是以桥为名的一个小镇,千年来这个小镇、小桥、山寺不知魂牵着多少人的梦,都是因为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
穿行在古色古香的街道,到处可见古吴文化的影子。建筑是江南典型的白墙黑瓦,亭台楼榭点缀其间。就连候车棚、街灯、道路围拦也是仿古。真是:十里烟花,三秋风月;云中林树,画里亭台。杨柳轻柔的小桥流水积淀着厚厚的文化底蕴,无意中指点一棵老树说不定就是一个典故,不经意的一座小桥也许就有一首诗词。你如果看了这里景,读了这里的诗,对枫桥有这么一首诗也就不觉得奇怪啦。
一路上我的脑海里一直想感受张继停泊枫桥的心情,现在也是秋天,能找到那个霜冷的夜晚吗?月落乌啼怕是不可能啦。枫桥在苏州阊门外的枫江侧,出入苏州南来北往的舟楫都要打这经过,是个接湖连江 ,烟波明瑟的依城集镇。过枫桥苏州城近在咫尺。张继一定是在舟河中漂泊多时,恰好姑苏城楼在望,诗人的小船在这时到了城外,满脸倦容和一水愁绪的他没有想到城里的灯红酒绿,只想在这小桥下好好将养,明天好继续赶路。入夜的江水在寒风的拍打下,高一声低一声,诗人躺在晃悠的小船上想着无尽的心事,没有人知道他的愁绪缘自何由。这时霜天秋浓,寒鸦扰人,诗人正辗转反侧,隔空透夜传来“铛——铛——铛……”的钟声,诗人心头一紧,抬头望见月儿已落,随口吐出:月落乌啼……。诗句和着钟声回荡在枫江的水面上,穿越千年的寒风,定格在记忆的长河里。那个夜晚,那个心境,早已时过境迁,我在江村桥边前看后看,终也找不出感觉。小桥仍在,流水依然。吟罢那首旷古的诗句的诗人早就漂走千年!徒让后人细细品咂。张继诗出以后,凡过苏州文人骚客,无不寻枫桥,登寒山寺者。陆游《宿枫桥》时写到: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杜牧诗枫桥曰: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谣。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张继的诗惠及了枫桥,还有寒山寺。寒山寺在苏州城西的枫桥镇,江村桥边。始建于南朝,原叫妙利普明塔,因唐时高僧寒山和拾得在此修行而后改名。寺内有对妙联说明诗和寺的因果:“江枫渔火,胜地重来,与清国寺并起宗风,依旧钟声闻半夜。木屐桦冠,仰天长笑,寒山集独参妙谛,长留诗句在吴中。”据说寺里的钟在抗战时被日本人偷去,那个钟声好听,他们自己留着,另外铸个来还给寒山寺,看来强盗也喜欢读张继的诗,装成温文尔雅的嘴脸。我去的时候和尚的房子正在装修,寒山和拾得也不知云游到哪个年代啦,留下不知道是他们的第几代的弟子们正美美享受张继给他们带来丰厚门票的好处。

走出寺门,身后传来游人敲打的钟声。这口钟不知还要敲打多少年?我这样想着,回眼望去,山寺舟桥隐入暮色之中。
山水云雾烟岚霞
琴棋书画诗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