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能源发展七大重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0:31:59

 

   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十二五能源发展七大重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30日 21:43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陈玉明 郑晓奕)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30日在国网能源研究院主办的2010“能源·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期间,能源需求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能源发展应该突出七个重点。

  一是要优化发展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我国能源供应的基础,要稳步推进煤矿升级改造,加大油气资源开发,优化火电开发。合理控制煤炭产量,努力保持国内原油(81.45,-0.73,-0.89%)产量的基本稳定,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同时,要积极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扩大电力、天然气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

  二是要加快推进非化石能源发展。“十二五”期间,要加快推进水电、核电建设,积极有序做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要确保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1%以上,为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加强能源输送管网建设,提高能源配置能力。要加强连贯东西、中通南北的骨干管网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通畅、安全可靠的体系。

  四是要加快能源科技装备创新。要根据我国能源装备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明确重点,加强攻关,提高能源装备自主化发展水平,初步形成基础建设、应用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示范四位一体的能源科技装备体系。

  五是要加强节能减排。这是科学发展能源的要求,也是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促进能源开发和利用全过程的节能减排,通过集约开发能源资源,加强能源需求管理,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平衡发展。

  六是要加强国际能源合作。要统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坚持互利共赢、协同保障的原则,加强海外开发;深化和拓展国内外能源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能源贸易;利用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交流,努力建设能源国际合作新秩序,保障能源安全。

  七是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通过推进体制改革,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能源投资管理,加强能源税收财政政策指导,加强立法建设和行业管理等方式,推动能源行业的科学发展。  
   发改委要求通过兼并重组形成特大型煤企集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1日15:0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21日电(江国成、崔文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要求通过兼并重组,使全国形成一批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煤矿企业年均产能提高到80万吨以上,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

  《意见》要求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等重点产煤省区坚决淘汰落后小煤矿,大力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促进煤炭资源连片开发;黑龙江、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要加大兼并重组力度,切实减少煤矿企业数量。

  《意见》要求支持具有经济、技术和管理优势的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鼓励煤、电、运一体化经营,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意见》强调,加快我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是规范煤炭开发秩序、保护和集约开发煤炭资源、保障能源可靠供应的必然要求,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意见》指出,在兼并重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依法整合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和民营煤矿企业成为兼并重组主体,鼓励各种所有制煤矿企业以及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参与兼并重组,鼓励在被兼并煤矿企业注册地设立子公司。

  《意见》还要求进一步提升煤矿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规范煤炭开发秩序,形成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矿格局。

  《意见》强调,各产煤省(区、市)人民政府要进一步落实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相关政策,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分离煤矿企业办社会职能,力争在2012年底前完成分离国有煤矿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

  《意见》还明确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被兼并煤矿企业职工安置工作的工作重点,要求兼并重组主体企业严格履行企业改组改制民主程序,制定切实可行的职工安置方案,落实安置资金,积极稳妥解决职工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关系接续以及企业拖欠职工工资、欠缴社会保险费等问题,改扩建和新建煤矿等项目应优先录用被兼并煤矿企业分流人员。

  《意见》指出,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煤矿企业改革发展成效显著。但是,煤炭工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仍很突出。目前,全国各类煤矿企业多达1.12万个,企业年均产能不足30万吨,普遍存在产业集中度低、技术落后、煤炭资源回采率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特大煤企倍增计划出炉 20家特大型集团有望诞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2日 04:04  第一财经日报
 
  孙书博  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之风正向全国蔓延,最终可能诞生超过20家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  昨日,由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的《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这也标志着我国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正在步入快车道。  多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近年来,山西、山东等地开展的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确实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以及安全生产方面获益。不过,从目前来看,局部试点仍然存在着大量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的色彩,在地方意愿高于市场的背景下,整合这些给地方政府带来大量财政收入的小煤矿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阻力。  特大煤企数量倍增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原煤产量达到29.6亿吨,同比增长12.7%。不过,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和工业原料,煤炭工业粗放式发展所积累的矛盾却日益突出。  国家发改委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煤矿企业多达1.12万家,以2009年全年煤炭产能测算,年均产能不足30万吨。  “而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煤炭资源回采率仅为20%,这意味着每开采1吨煤炭,将浪费和破坏4吨资源。而部分地方煤炭勘察、开发秩序混乱,又形成了地方政府对资源的依赖性,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更是频频受到社会各界的批判。”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高级顾问唐景文说。  昨日颁布的《意见》中在提出兼并重组的目标外,还要求形成一批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煤矿企业年均产能提高到80万吨以上,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  如果按照2009年的煤炭产量预测,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的数量也将达到近30家。  “目前,我国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煤企不会超过10家,也就是说,未来这一数字将会成倍增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经济运行部副主任董跃鹰说。  下一步:探索重组有效方式  根据《意见》要求,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等重点产煤省(区),要坚决淘汰落后小煤矿,大力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促进煤炭资源连片开发。而黑龙江、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要加大兼并重组力度,切实减少煤矿企业数量。  同时,《意见》表示,下一步将探索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有效方式。按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依法整合资源、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的原则。此外,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和民营煤矿企业成为兼并重组主体,鼓励各种所有制煤矿企业以及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参与兼并重组,鼓励在被兼并煤矿企业注册地设立子公司。鼓励煤、电、运一体化经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不过,一位业内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探索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有效方式是当前煤炭企业,乃至其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  “以钢铁行业为例,在上一轮小高炉进行淘汰、整合中,发现除淘汰部分外,整合起来的小高炉最终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况。”该专家说,“煤炭作为地方财力的主要收入之一,简单地通过地方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兼并重组,最终仍然会出现同样的局面。”   山西五大煤炭企业拟6年内整体上市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5日 21:48  华商网-华商报  
 
  山西省将五大煤业集团整体上市列为资本市场发展重点的“六大工程”之一。山西省资本办主任王华表示:“五大煤业集团整体上市一事已变成山西省政府的一大决策,支持力度将会更大,推进起来也将会更快。”  河南启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 将建3个特大煤企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3日 02:45  郑州晚报
 
  煤炭企业兼并重组 河南吹响号角  年产规模15万吨至30万吨煤矿成为兼并重点  □晚报记者 裴蕾 实习生 柴琳琳  本报讯 山西煤企重组的成功给我国其他能源大省开了一个先河,我省新一轮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大幕已经拉开,凡是年生产规模在15万吨至30万吨的煤矿,都在兼并重组范围内。  昨日,省政府组织召开河南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动员会,省政府将大力支持骨干煤炭企业优先兼并重组相邻相近煤炭企业和整合煤炭资源,而小煤矿将逐步退出我省煤炭开采领域。根据部署,到2010年底,全省将力争建成3个年产5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炭企业,单个矿井生产规模不能低于年产15万吨。  年产规模15万吨至30万吨煤矿成为兼并重点  根据部署,全省年生产规模在15万吨至30万吨的煤矿(含15万吨和30万吨,不包括年生产规模100万吨以上的煤炭企业所属矿井),成为我省此次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重点。  省政府计划,经过此轮兼并,到2010年底,全省将力争建成3个年产5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炭企业;省骨干煤炭企业控制的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煤炭资源量的85%以上,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75%以上;单个矿井生产规模不低于年产15万吨。  省政府提出了兼并重组具体方案,以省骨干煤炭企业为主体,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同时,还将鼓励大型煤炭企业联合重组。  省政府列出了具体的兼并重组的主体,表示将大力支持中平能化集团、河南煤化集团、义煤集团、郑煤集团、神火集团、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等大型煤炭企业作为兼并重组主体,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实现规模化经营。  值得关注的是,省政府明确提出,年生产规模100万吨以上的煤炭企业可以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兼并重组主体企业所占股权比例不得低于51%。各产煤省辖市具备兼并重组主体资格的煤炭企业原则上将只允许兼并重组本辖区内的中小煤矿。  省政府支持具备条件的兼并重组企业上市融资  对于兼并重组后的企业,省政府将在资源、资金、税收等方面对其予以重点支持。  其中,在资源配置方面,根据兼并重组规模和全省煤炭生产开发规划,按照就近适量原则,我省将优先将被兼并企业周边或部分深部资源配置给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对于未参加兼并重组的小煤矿,将一律不予新增资源,采矿权到期不予延期。同时,在金融方面,省政府将支持具备条件的兼并重组企业上市融资,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权转让等融资方式筹集发展资金。  全额退还安全风险抵押金,小煤矿将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全省煤炭企业大规模兼并重组的浪潮,大多数小煤矿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省政府特别提出将会建立小煤矿退出机制,未参加兼并重组的小煤矿,必须退出煤炭开采领域,但是,可享受退出政策:全额返还安全风险抵押金。对2010年底前申请退出的煤矿(因非法违法生产被关闭的矿井除外),经有关部门核准,将全额退还其缴纳的安全风险抵押金。  同时,省政府还将退还剩余煤炭可采储量采矿权价款。对退出煤炭开采的煤矿,将会由相关部门对其剩余资源储量进行核查,并按原价款的1.5~2倍由政府予以退还。  为确保小煤矿职工的合法权益,省政府提出要优先安置职工,各级政府要督促兼并重组煤炭企业优先安排录用退出矿井的职工。  兼并重组区域  中平能化集团 平顶山矿区、韩梁矿区、临汝矿区、禹州矿区、郏县矿区  河南煤化集团 永夏矿区、鹤壁矿区、安阳矿区、焦作矿区、济源矿区、新乡矿区  义煤集团 义马矿区、陕渑矿区、新安矿区、偃龙矿区、宜洛矿区、汝阳矿区  郑煤集团 新密矿区、登封矿区、荥巩矿区、新郑矿区、三李矿区  神火集团 永夏矿区、禹州矿区  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 可利用自身技术力量优势,兼并重组中小煤矿
  山东7家煤炭企业合并遭遇煤改难题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0日 12:53  《能源》
 
  山东煤改难题  不出意外,全国第三大煤业公司即将在山东诞生。但这次重组的困难也很明显,推动者们如何突破这次煤改的多方阻力?  文|本刊记者 尹一杰  煤改之风仍在蔓延,这一次是山东。  山东此次煤炭产业板块的整合主体包括省属的7家煤炭企业,按照省政府的规划,兖矿集团、淄矿集团、枣矿集团、新矿集团、肥矿集团、龙矿集团、临矿集团将被合并为一家年产量超过1亿吨的行业巨头,如若成功,山东将会诞生一家仅次于神华集团、中煤集团的全国第三大煤炭企业,销售收入总量甚至超过神华集团,达到1300亿元左右。  显然,事态的进展并不顺利。山东省煤炭安全监察局一名不愿具名的高级工程师透露,早在2006年,山东省政府就已经有了实施煤炭大集团战略的意向,但鉴于各企业的自身情况,以及山东省煤炭产业的整体格局,大集团战略的宏伟构想一直无法积极推进。  时隔四年,山东省国资委的决心似乎变得更为强硬。2010年3月,山东省国资委主任谭成义在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省国资委年内将积极推动煤炭企业重组工作,力争将省管企业调整到25户以内,打造10户左右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大企业集团。”  截止目前,山东省共有省管企业32家,其中煤矿企业7家。谭成义提出的省管企业调整到25户以内基本契合了将7家煤矿企业整合为一的前景。  即便如此,一个无从讳言的事实是,7家煤炭企业的重组进程依旧缓慢,记者采访期间,各方人士对此都三缄其口,敏感程度可见一斑。  那么,山东煤改的幕后推动力是什么?迟迟推延的阻力又何在?  “七变一”思路  作为传统工业大省,山东的煤炭消费一直居高不下,2008年,山东全省年煤炭产量为1.4亿吨,仅占全国总产量的5%左右,煤耗却占据了全国总量的10%。2009年,即便煤炭产量稍有攀升,但煤炭消耗数量却依旧惊人。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一名官员告诉记者,从2005年起,山东省的煤炭供给形势就已十分严峻。据了解,全省70%的电煤需要外省供应,部分电厂电煤库存已跌至警戒线以下。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就曾发出警告,山东境内煤炭经济可采储量已不足40亿吨,20多年后山东将不得不面对无煤可采的现状。为破解资源困局,山东7家煤炭企业开始将触角伸向了煤炭储量相对丰富的山西、内蒙等省份。  2002年,淄矿集团率先走出省门,成功将资源版图扩建到陕西,2005年底位于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境内的亭南矿井建成投产,设计年产300万吨。2005年11月18日,位于贵州由淄矿集团控股、年产120万吨的糯东矿井也开工建设。  在“走出去”战略的带动下,各家煤炭企业纷纷跑马圈地。据了解,曾经资源储量不足3亿吨的新矿集团在生存危机的迫使下不得不纵马加鞭,西进新疆、北上晋蒙、南下皖黔,在省外获得煤炭资源储量220多亿吨,规划产能1亿吨/年,一举形成了千里矿业大开发的格局,资产规模也从10年前的56亿元增加到如今的436亿元。  “如果不是坚定不移地走出去,新矿集团现在的局面不可想象。”新矿集团的一位负责人在此前召开的山东省煤炭工作会议上说。  同样的困局也让其它6家企业如坐针毡。  2009年就在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大潮风生水起之时,龙矿集团抓住金融危机下煤炭资源价款降低的有利时机,在山西确立了资源整合的主体地位,先后在山西朔州整合了大恒煤业公司、嘉强煤业公司和白土窑煤矿,使资源总量和核定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了3亿吨和300万吨。  分羹山西的还有肥矿集团。据了解,去年肥矿集团下属的鑫国公司在山西收购了昔阳县平盛煤业、胜利煤业和李夫峪煤业,并获山西省政府批文,注册成立了年产原煤300万吨的主体企业。  目前,7家煤炭企业在山西、陕西、贵州、云南、安徽、青海、内蒙、新疆和宁夏获得或经营托管的生产、在建煤矿及探矿权已达79处,煤炭资源量500多亿吨,生产、基建及规划建设矿井年总设计能力1.5亿吨。据统计,截至2009年末,7家省属煤炭企业已在省外建成投产矿井30多处。  与山东现有的可采储量相比,各大煤企获得省外煤炭储量已经达到省内剩余可采储量的12.5倍。  山东省煤炭监察局一名处长告知记者,此次山东煤炭企业大整合的推动力正是为了保证山东的能源安全。各大煤炭企业的矿井相对分散,再加上各家原有开采资源贫富不均,企业管理水平差异,“组建大集团利于更为合理地扩展煤炭后续资源开发,保证山东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山东省的煤电运形势十分严峻,这样的局面逼着我们不得不寻求出路。”上述人士对《能源》杂志记者说道。  也有意见相左者,认为各企业的兼并重组只是为了迎合当前各大产业板块打造大集团的趋势。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大家都在搞兼并重组,但是各个企业的发展背景都不相同,强行整合肯定会有问题存在,但这也是大势所趋,我们也只能听从上级安排。”位于济南的一名煤炭企业高管说。  整合困局  不可否认,如今山东各大煤炭企业对于整合一事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似乎并不明朗。一方面迫于山东省国资委的行政压力,一方面又不得不考虑企业自身的现有格局。  去年,山东省国资委曾一度宣称7家煤炭企业的整合工作将在2009年年内完成,为扫平组建障碍,曾经参与集资的职工股份也被要求在2009年10月全部退还。  早在2000年,煤炭产业持续低迷,为解决资金链短缺,山东省煤炭企业开始以职工集资入股的方式筹措资金,这在当时曾作为大胆改革的方向被予以推广。其中,枣矿集团建设年产500万吨的新安煤矿就采用了集团与职工入股共同投资的方式,一次募集职工股6000万元,2002年更将职工持股会在该矿的持股比例扩大到47.2%,当时甚至被称之为煤炭企业的“新安模式”。  之后的肥城矿业集团也在建设年产400万吨的梁宝寺煤矿时,采用当地政府以土地作价入股、矿区职工成立持股会募集资金、引进外资和集团公司投资的方式形成多元投资主体。  一时之间,山东省管煤炭集团以及一些地区小煤矿、地方煤矿中的职工股份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  2005年以后,职工持股弊端开始显现,山东省国资委主任谭成义列出职工持股三大危害:一是入股的形式极不规范,或未经评估或由母公司担保借款经营造成混乱;二是持股企业经营只能盈不能亏,变相损害国有资产权益,侵占国有资产行为时有发生;三是企业负责人与职工在持股数量、分红数额上差别巨大,职工意见较为强烈,成为企业稳定的重大隐患。  2008年9月,国资委发文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山东省国资委转发这一文件时规定,职工股退出主业的最后期限为2009年10月。  业内人士认为,清算职工股份是山东煤炭企业步入整合大潮的前奏,而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制约重组进程的一个主要原因。虽然各大企业纷纷表明职工股份都已在规定期限内退还完毕,但当地一名分析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某些企业,职工股份依旧还残留一部分尚未彻底清退。“表面上看肯定是全部还了,但变相存在的现象还是有的。”该人士说。  即便如此,整合之势已成定局,接下来的疑问是,谁将担任重组龙头角色?业内曾一度猜测,兖矿集团将成为兼并重组的牵头者。  作为山东煤炭企业的龙头老大,兖矿集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收购海外煤炭资源。在2004年全资收购澳大利亚澳斯达煤矿之后,今年1月6日,山东兖州煤业(28.48,0.08,0.28%)并购澳大利亚菲力克斯资源有限公司(Felix)也尘埃落定。兖煤为此支付了32亿美元。此次并购完成后,兖州煤业在澳大利亚控制的煤炭资源量将达15亿吨,原煤年权益产量超过1000万吨,接近兖州煤业国内年产量的三分之一。澳大利亚煤企并购案的成功,也增强了兖煤主导山东七大煤矿企业合并重组的信心。  除兖矿集团外,其它各大煤炭企业也不甘落后。可以肯定的是,在大局已定的背景下,各大企业不断扩充自身实力,试图在即将到来的整合运动中提升筹码,谋求更多的话语权却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淄博矿业集已经将医疗器械制造纳入其主业范围,形成了以煤炭产业为基础,医疗器械、水泥建材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而位列山东煤炭企业第5位的龙矿集团的发展形势也不落后。据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去年销售收入、煤炭产量、煤炭销量皆创历史新高。该公司计划2010年煤炭产量突破1000万吨,配煤突破1000万吨。  显然,正积极布局的各大煤炭企业都试图以扩充实力来博取话语权,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一名官员对本刊记者说:“目前,整合工作谁来牵头还不好说,具体时间也还不清楚,省国资委已经将方案提交至省政府了,但最终决定权还在省委、省政府。”该官员还透露,出于全面考虑,为尽可能地加快整合步伐,山东省国资委的重组方案都准备了好几份。  正如上述山东省煤炭监察局某高级工程师所言,阻碍山东煤炭企业重组的阻力不少,“为什么这么敏感,这牵涉到一个利益平衡问题。”  不仅如此,人事之争也是一个被外界广为猜测的话题,山东省7大省管煤企中,除淄博矿业董事长马厚亮今年只有52岁外,其余6位董事长年龄均在57-60岁之间,对于已经将山东煤炭产业的远景规划写入“十二五”计划的山东省政府来说,需要权衡的问题似乎并不简单。
 能源局官员:正确引导推动煤炭企业并购重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30日 05:27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侯捷宁    在日前由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主办的煤炭企业并购重组高层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表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矛盾是产业结构比较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从长远发展来看,基础产业、特别是能源产业,集中度提高是必然趋势。他特别强调,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正确引导,加大推动煤炭企业并购重组力度。    吴吟指出,在我国,煤矿最多的时候有八万多口个井,七万多家企业。这种情况不符合现代煤炭产业发展要求。只有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煤炭行业才能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 特别是自2008年的1月底雨雪冰冻发生后,加大了推进力度,今后要不断提高层次。”他认为,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煤炭企业并购重组工作,要提高认识,从战略高度认识这个问题,这是一件关系到解决煤炭工业基本矛盾的措施,也是煤炭行业必须要走的一个客观的道路。同时也要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形成信号准确的市场环境。要依法行事,不断增强人们在整个并购重组过程中的法律意识。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表示,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并购重组是推动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使中国由煤炭大国转变为煤炭强国的主要途径。从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看,是煤炭企业加大兼并重组力度的最好时机。    他指出, 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并购重组已是大势所趋,在今后的实践中,要通过兼并重组努力使我国煤炭企业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而且还要把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引入新企业,使其更能满足市场经济规律。此外,政策上不仅鼓励并购重组要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更要鼓励跨国兼并重组。    一直对煤炭企业并购重组这个问题有深度思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兼任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则提出,煤炭企业并购重组应按市场规律办事,要尽可能发挥市场的功能作用。  我国煤矿企业整合政策实行 上万家煤矿面临洗牌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8日10:59  大洋网 煤改新风暴:中国1.4万家煤矿或将迎来彻底洗牌。
  煤改新风暴  中国政府日前公布了事关整个煤炭产业发展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政策,这也预示着去年以来从三晋大地掀起的煤矿整合风暴将刮向全国。  中国1.4万家煤矿或将迎来一次彻底洗牌。  可以预计的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矿企业可能就将迎来“航母”时代,一些实力雄厚的央企和地方集团将在这场重组盛宴中分到大份蛋糕,而失意者将是那些立场和本钱都不够的小煤老板们。  本报记者 翟瑞民 发自北京  10月21日,《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经国务院办公厅发往各省区市政府,并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这也标志着中国煤炭行业将掀起一轮新的改革风暴。  此前一年,中国煤炭重镇山西省已经为这些政策的推行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预热行动。  煤改2.0  “我省各个市正在把兼并重组方案上报,然后我们会联合各部门进行审议,最后上报省政府常务会议,顺利的话估计年底之前能出台详细的方案。”陕西省安监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马延平对时代周报表示。  煤炭产量居国内第三位的陕西省近期也在酝酿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该省刚刚把煤炭行业管理职能调整到安监局下设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局。让马延平比较欣慰的是,陕西省的兼并重组目标和方案还是基本符合国家发改委《意见》的规定。  尽管《意见》10月21日对外公开,但已于10月16日下发到各省区市政府,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业界认为,这份《意见》的出台是对8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具体落实,该次会议的内容主要为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会议上形成的众多意见都在后来的文本中得到体现。  其实,早在2008年8月,《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就已经下发到各重点产煤省份,时隔两年经过决策层多次放风和山西省前车之鉴之后才出台,有分析认为可见中央政府对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审慎态度。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表示,煤炭行业的问题在其他行业也存在,如果《意见》能够顺利推进对于其他行业亦有指导意义。  按照《意见》规定,支持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形成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矿格局,形成一批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煤矿企业年均产能提高到80万吨以上,大型、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  在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秘书长赵家廉看来,《意见》的出台是出于提升安全生产能力的最基本考虑,站在更高级的理性层面用行政手段提高煤炭行业产业集中度,同时也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赵家廉还指出,其实《意见》还有一个没有点透的方面,即要控制煤炭产能的无序增长,现在有的省市煤炭产量规划出现膨胀,有必要提醒他们服从大局,不能激进。  至于该《意见》出台的后继动作,决策层目前没有说明。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9月16日曾表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根据《煤炭法》,研究制定开办煤矿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国家能源局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入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山西经验  也是9月16日的“全国煤矿整顿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座谈会”上,吴吟代表中央政府再次对山西模式给予了肯定。他表示,“在兼并重组方面,山西、河南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今年煤炭产量并没有因为兼并重组受到影响,反而同比明显增加。  吴吟以官方的话语体系表达了对山西的支持,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但是,决策层的肯定并没有冲淡民间对山西煤改的质疑,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就表示,“现在不能说山西煤改已经成功了,温州煤老板的欠款还没有全部赔偿到位。”  回头来看,从2003年的技术改革到2009年4月下发《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山西省花了五年时间。2010年1月5日,山西省政府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煤改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这被外界解读为“收官”。但是,人们很快发现,山西省内很多煤矿仅仅是名义上变更了所属关系,煤老板获得的赔偿款大都是“白条”。  即便是作为整合主体兼并了其他多家煤矿,山西的民营煤企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应对外界的关注。山西省聚义实业集团董事长王殿辉在电话里不愿多谈,他的公司作为整合主体兼并了四五家小煤矿,目前公司产能已经达到300多万吨,“整合过程中确实遇到很多困难”。  时代周报接触的几家规模较大的民营煤企都婉拒了采访。  中投顾问分析师宋智晨对时代周报表示,由于山西煤改是由政府推动,作为整合主体的国有煤矿自有资金不足以支持,致使接收煤矿不到位从而使煤改效果大打折扣,这是山西煤改需要总结的地方。  另一个煤炭大省河南省,则确定了省属六大骨干煤炭企业作为兼并重组主体,按照一个矿区原则上由一个主体开发的产业政策要求,对全省煤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今年以来,河南省的进度也属神速。  为了扎实有效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陕西省特意派出考察团赴山西长治等地取经,这支由安监局局长姚炬带队的队伍包含了国资委、发改委等多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在山西还受到了老省长、现任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的接见。  按照马延平的说法,陕西省的情况跟山西和河南不一样,陕西经过前些年的重组,煤矿总数已经从2800家降到700家左右,“做得比较实”,可调整空间不大,下一步将按照规模为准的原则,提倡大集团式战略,结合各市资源情况推进重组。  央企盛宴  值得关注的是,在2008年版本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曾提出新组建1-2个以优势煤矿企业为主体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而在《意见》中并没有出现这些文字,某种程度上也说明这个目标已经接近实现。  按照神华集团的说法,今年原煤产能达到3.6亿吨,2015年达到6.4亿吨。国内第二大煤炭企业中煤集团2009年的产量也达到了1.25亿吨。而按照山西省的煤改目标,未来也将形成4个年生产能力达上亿吨的特大型煤炭集团。可以说,中国的煤炭资源将越来越向少数企业集中。  在《意见》出台后,全国将进入新一轮煤矿企业整合,众多央企无疑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赵家廉对时代周报表示,像神华、中煤等央企集团,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管理水平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在同地方煤企和民营企业竞争中,他们也占据了背景优势,获得政府的长期扶持,所以很难跟他们竞争。  中煤能源的董秘周东洲对时代周报表示,在山西煤改中,中煤能源兼并的煤矿后继工作进展顺利。《意见》的出台对他们公司未来实施兼并重组肯定有帮助。按照中煤能源的规划,2014年的煤炭产能要翻番。“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目标,”周东洲表示。  《意见》公布的次日,煤炭股的表现尤其抢眼,很多出现涨停。对于大量地方煤炭股来说,这次兼并重组是一个花少钱买资源的好机会,分析师们普遍预计,在政策利好和市场需求旺盛的双重作用下,煤炭股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入上升周期。  不过跨地区跨行业性的重组遇到了地方阻力。专家介绍,就像山西省地方政府此前在整合过程中一度也排斥外来企业,像河南省就把省内六家企业设定为整合主体,对外地企业这是一道门槛。  10月12日,开滦股份(600997.SH)突然公告称公司参股的山西介休泰瑞煤炭资产经营公司整合主体资格被取消,这个案例被看做是外地企业进入山西受阻的典型表现。申银万国分析师对此表示,整合山西地方小矿时各方利益协调的难度超出市场预期,外省市企业在进行资源扩张的过程中竞争优势不比当地企业,地方政府对外省企业整合的支持有限。  只是到后期,山西的煤改政策出现松动,以中煤、华能为代表的央企才开始在山西省内扩展资源。媒体报道称,根据五大电力集团与山西省政府签订的能源领域合作协议,“十二五”期间五大电力集团在山西投资将达5000亿元,煤与电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延伸。  五大电力集团的进入也让整个煤矿企业整合在煤电一体化进程中逐步加快。中投顾问分析师宋智晨指出,目前,五大电力集团都有发展煤炭产业的相关规划,电力企业其实对煤电一体化一直持欢迎态度,这对于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有很大帮助。  按照宋智晨测算,作为央企五巨头之一的中电投,它的煤炭产能到2012年将达到1亿吨。神华集团旗下的国华电力发电能力也达到了2600多万千瓦,“一体化发展非常迅速,他们并不只是为赚钱,而是在进行战略布局,”宋智晨表示。  相比于宋智晨,赵家廉认为,中国煤炭行业最终会进入寡头垄断时代,就像美国、澳大利亚一样。而民营企业即便不会最终出局,但是只能处于从属地位,是个配角。  民企难为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依然不掩饰对山西省方面的不满,作为在山西煤改中利益受损的温州煤老板的代言人,他对最后煤改中民营企业的结果不敢乐观。  由于整合完成后,国有煤矿无法偿还欠煤老板们的巨额赔偿款。最近,山西方面松口,允许那些还被欠钱的煤老板以入股的方式重新入局。周德文表示,大多数煤老板可能“迫于无奈接受这个方案”,但是煤老板的真实想法是不想搅在里面,“和国企合作不管股份是多少都不能控股,这方面成功的经验太少了,煤老板们不抱希望”。  在周德文看来,《意见》“实际操作阻力会很大”。  根据《意见》规定,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和民营煤矿企业成为兼并重组主体,鼓励各种所有制煤矿企业以及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企业参与兼并重组,鼓励在被兼并煤矿企业注册地设立子公司。形成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矿格局。这也是今年以来,中央政府颁布的非公经济“新36条”政策的延伸。  陕西省安监局副局长马延平就对时代周报表示,未来陕西省的兼并重组不会划分民营和国有,只是按照规模和资源优势来确立整合主体,而且多年来陕西方面也没有歧视过民营企业和外地企业,陕北的好多煤矿都不是国有的。  其实,在山西第一轮煤改进程中,民间一直在质疑政府歧视民营企业。而在官方看来,山西的煤改提升了产业安全性和集中度,并没有刻意刁难民营企业,民营和国有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不存在“国进民退”。  在煤炭业,民营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先天弱势。赵家廉指出,问题是民营企业没能当得起家,让它和国企竞争的要求去重组别人,实力达不到,“一直都是当孩子,让它当爹自然站不起来”。宋智晨则指出,通过山西煤改的问题可以看出,国有煤企都拿不出补偿款导致长期拖欠,更何况势单力薄的民营企业来作为整合主体。  在完成整合后,目前民营煤企中规模较大的比如山西联盛能源集团,煤炭产能1185万吨,这和国有煤企还有很大差距。  可以数得过来的几家企业在赵家廉看来太少了。不过他指出,今年来,民营企业在煤炭流通领域反而做得不错,像秦发集团已经在香港上市,完成蜕变。  来源:时代周报      张国宝:2015年将形成10个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        www.eastmoney.com2010年11月10日 00:12冯雅中国广播网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今天(9日)在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表示,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  张国宝说,虽然我国煤炭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开发秩序不够规范、资源配置散乱、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十二五”期间,煤炭工业总体发展目标是:开发布局明显优化,资源配置及勘查规范有序;煤炭生产以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基本形成稳定供应格局。  张国宝:到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重特大事故大幅度减少,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较快发展,采煤沉陷区治理取得较大进展,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  张国宝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煤炭体系要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张国宝:科学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稳步推进矿业权整合,积极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稳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扎实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大力发展绿色开采和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减少煤炭生产对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开发效益。支持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建设。全面加强煤炭行业管理,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完善行业法律法规体系。  据了解,这次会议是国家能源局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煤炭工作会议。      煤炭工作会议确定十二五煤炭工业目标         www.eastmoney.com2010年11月09日 21:28许可新一财网    由能源局主办的全国煤炭工作会议11月9日在京开幕,会议确定了十二五期间煤炭工业的总体发展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到2015年,中国将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全国拥有60处千万吨级煤矿。  会议提出,煤炭工业总体发展目标是:开发布局明显优化,资源配置及勘查规范有序;煤炭生产以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基本形成稳定供应格局,到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煤炭工业面貌进一步改善,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千万吨级煤矿达到60处。  同时,重特大事故大幅度减少,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较快发展,采煤沉陷区治理取得较大进展,矿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职工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这次会议是国家能源局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煤炭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均出席了会议。  会议还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抓好的七项重点工作,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等赫然在列。  上述重点工作主要包括科学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东中西部资源赋存情况、开采外部条件,合理确定煤炭开发强度;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坚持统一规划、整体推进,稳步推进矿业权整合,积极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稳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使大型煤炭基地成为能源稳定供应的重要保障和调整煤炭产业结构的主要载体,以及做好煤炭安全和环保工作等。       十个亿吨煤企榜单大起底 大集团战略指路十二五          www.eastmoney.com2010年11月11日 01:58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9日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作会议确定了“十二五”期间煤炭工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到2015年,中国将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  “这是一个触手可及的目标,较之十一五规划更为宏大,却更有现实可操作性。”11月10日,煤炭专家黄腾对记者指出,目前已有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大同煤矿集团达此目标,如若再纳入五大电力集团,“十二五”亿吨级煤企数量可达13-15个。   11月3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10全国煤炭企业产量50强》(以下简称《50强》),2009年我国煤炭产量在40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6家,5000吨以上的有9家,而随着各地煤炭资源整合,2010年此一数字已获极大提升。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强调,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我国要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作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主体,支持具有经济、技术和管理优势的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亿吨煤企榜单  在2015年10家亿吨级企业的目标榜单中,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大同煤矿集团已首先落席。  《50强》榜单显示,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2009年煤产量分别为3.28亿吨和1.25亿吨。神华集团规划到2015年煤炭产能达到6.4亿吨,中煤集团则计划2014年产量突破2亿吨。  受益于山西省的煤炭整合,山西焦煤集团和大同煤矿集团亦已入列亿吨级俱乐部:2010年,山西焦煤集团产能达到1.5亿吨,而根据大同煤业(601001.SH)公布的数据,2009年同煤集团产量也已超亿吨。  “山西省政府提出,2011年山西将形成4个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即平朔煤炭总公司、同煤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和山西煤炭运销集团,考虑到平朔煤炭总公司隶属中煤集团可以排除,那么,仅山西和两大央企,明年至少有5家亿吨级企业。”黄腾说。  站在亿吨级大门外,则有众多第二梯队的“舞者”:陕西煤化工集团、山东省能源集团(重组中)、兖矿集团、河南煤化工集团、龙煤集团、淮南矿业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等。  “争取十二五末,陕西煤化工集团将实现煤炭产能2亿吨,销售收入有望达2000亿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副总经理尚建选表示,在兼并了陕化集团、渭化集团、陕焦公司、神木天元化工、神木北元化工公司之后,集团2010年煤炭产能已达到1亿吨,产量完成9000万吨。  河南煤化集团董事长陈雪枫在11月7日亦表示,集团全年的营业收入可以接近1400亿元,煤炭产量将在1~2年内达到亿吨级。  在中国另一煤炭的重要产地山东,六家省管煤炭企业正在重组为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亿元。这六家煤炭企业为:新矿集团、枣矿集团、淄矿集团、肥矿集团、临矿集团、龙矿集团。而山东最大的煤企兖矿集团,则被作为另一重点打造的亿吨级企业单独培育。  山东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处调研员石振源表示,如若2010年底六家企业重组完成,山东能源集团的资产总额将达到1200亿元,“煤炭产量超8400万吨”。  一位接近晋煤集团的知情人士则告诉记者,虽然晋煤被与阳煤、潞安划入山西省重点打造的年生产能力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之列,“但晋煤十二五的目标也是达到1亿吨的产能”。  事实上,除却煤企之外,五大电力集团亦是入选亿吨级煤企的重大热门。  2010年中电投煤炭产能可达7275万吨,如果按照2009年30%的速度增长,中电投将在2012年跻身“亿吨”煤企行列;大唐集团2010年煤炭产量虽然仅为700万吨,但其规划目标也称将在2015年使其煤炭产能达到1亿吨左右;华电集团2013年使其控股煤矿产能达到1亿吨。  一位接近五大发电集团的人士透露,华能和国电虽然没有提出亿吨的目标,但华能2010年的目标是完成煤炭产量5686万吨,且在山西、陕西、新疆等五大煤炭基地控制的煤炭储量已达400亿吨,故此进入亿吨俱乐部没有问题;“国电2009年煤炭产量为3200万吨,稍稍努力也可达到亿吨”。  据记者了解,除了山西、河南等煤炭大省,内蒙古、安徽等省区也均提出了培植亿吨级煤炭企业的目标。  跨省整合和海外资源  按照“十一五”的规划,煤企整合目标为形成6至8个亿吨级和8至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然而由于资源整合艰难,故此“十一五”期间该目标实施较为艰难,只能转为“十二五”的目标,并在先前基础上拔高。  “事实上,包括淮南矿业、龙煤集团等企业都有可能在2015年前实现亿吨产能目标。”黄腾表示,自2009年初从山西开始的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目前已推广至河南、内蒙古和陕西等主要产煤省区,出现数个5000万吨级以上的大集团,“但未来的成长关键将在于跨省的资源整合”。  在山西、陕西、河南等省的煤炭资源整合中,虽然出现了一些跨省整合的案例,但仅为个别案例。如山西省的煤炭整合,基本以省内五大煤炭集团为主;河南省则力推省内骨干煤炭企业控制全省80%以上的资源量,产量要达到全省95%以上。  “在山西、河南等煤炭税收占省内财政收入较大比重的省份,允许外部力量介入可能会导致这些收入的流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邢雷指出,而内蒙古区属的重点煤炭企业并无几家,煤炭兼并重组还需外部优势企业的参与才能推进。  “未来的煤企并购重组,将会在股份制上下功夫,同时可能成立合资企业并将注册地放在当地,以此为地方留住税收。”前述接近五大电力集团人士表示,这与电力集团重组地方企业的做法异曲同工。另一方面,进军海外亦是做成亿吨级企业的重要选项。  事实上,2010年中国煤炭产量或将达到32亿吨。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则坦言,“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炭产量的天花板将是37亿吨左右,无法满足需求部分用进口资源补充。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内国内煤炭企业将只有5亿吨的增长空间。  “我们在未来两三年海外的煤炭产量或将达到3500万吨,占据集团产量的近一半。”兖矿集团人士告诉记者,在2004年和2009年先后并购澳企澳思达和匪利克斯后,兖煤澳洲公司今年1-9月产出989万吨煤,而今年的产能可达到2760万吨。  “十二五”设限煤炭产量几无悬念 兼并重组正当时www.eastmoney.com2010年11月27日 04:23于祥明上海证券报    “十二五”期间,我国对煤炭产量设置“天花板”,控制煤炭总量增速已成当务之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指出,应抓住当前煤炭供求关系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11月26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撰文表示,我国一次能源结构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特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煤炭将继续承担起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责任,但必须控制煤炭总量增速,而据此前透露,计划“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产量天花板是37亿吨。  方君实表示,未来中国煤炭工业不能再走无节制增加煤炭产量的道路,要控制煤炭产量增速,提高能效,未来中国煤炭产量增长必须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实现煤炭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同时,保持适度规模的煤炭进口(2009年中国煤炭净进口量达1亿吨以上),既有利于煤炭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也有利于调节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  他还指出,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一批跨地区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是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当务之急。  “2002年,美国前20家煤炭公司的产煤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82%,其中前5位的大型煤炭公司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2%。煤炭产业具有资金密集型、技术集成型和产出固定型等特点,较高的集中度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方君实表示,要抓住当前煤炭供求关系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再者,方君实指出,发电仍是煤炭转化利用的主要形式,新型煤化工大规模推广还须慎重。  据介绍,目前美国和欧洲的发电用煤比例分别约为90%、80%,澳大利亚发电用煤也超过煤炭消费量的85%。而中国发电用煤只占煤炭消费总量的50%左右。可以预见,电煤在中国煤炭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出现缓慢上升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国煤炭资源西多东少、北富南贫,煤炭生产地与消费地逆向分布,在发展燃煤发电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先进输电技术的研发进展情况和中心负荷地区的电力安全需要,统筹规划能源流向,科学确定电源点布局,加快劣质煤就地转化,实现输煤与输电平衡发展。”方君实说。  更值得关注的是,方君实表示,要推动制度创新,深化煤炭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治理等外部成本的煤炭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放开电煤价格,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落实好国家关于煤矸石、煤层气发电上网,煤层气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激励扶持政策。  张国宝: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打造五大战略基地www.eastmoney.com2011年01月06日 17:34赵建华中国新闻网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6日在北京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调整能源结构,开展能源国际合作,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在北京召开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张国宝介绍说,“十二五”中国将加强国家能源战略基地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蒙东、西南、新疆五个区域煤炭、油气、水力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70%以上,要统筹做好开发规划,把握开发强度、节奏和时序,把这五个能源资源集聚区域打造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国家能源战略基地。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重点对山西、新疆等新矿区实施矿业权整合,形成10个亿吨级和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张国宝表示,力争到“十二五”末,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同时,“十二五”新开工建设火电2.6到2.7亿千瓦;继续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  张国宝介绍说,过去五年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迅速发展为世界能源大国,在国际能源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明显提升。  其中,2010年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水平约为2.38吨标准煤,比2005年提高了32%;人均天然气消费量88立方米,是2005年的2.4倍。  张国宝指出,过去五年间,中国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重大能源工程,建成了一批重要的能源基地,供应能力显著增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异军突起,能源结构和生产布局明显优化;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装备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中国能源“走出去”取得历史性突破。  张国宝说,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原煤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全国原煤产量约32亿吨,是2005年的1.5倍,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45%。过去五年间,全国累计关闭小煤矿9000多处,淘汰落后产能4.5亿吨/年。全国千万吨级以上煤炭企业达到50家,其产量占全国的58%。  截至2010年11月,中国累计关停小火电7210万千瓦,电力工业结构得以优化。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比重,已从2005年的不到一半提高到70%左右;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从370克下降到340克。两者累计节约原煤超过3亿吨。  张国宝称,“十一五”期间新增电力装机超过4.3亿千瓦,全国总装机达到9.5亿千瓦,创造了世界电力建设的新记录;电网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基本实现了全国联网。  -----------------------------  张平:十二五能源工作把保障供应放首位  据经济之声报道: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今天(6日)表示,目前部分省市“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目标定得过高,从目前能源发展水平来看难以实现,已经要求这些省市合理制定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的能源发展思路要把保障能源供应放在首位,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张平是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发表这一观点的。在谈到制定“十二五”规划目标时,张平明确表示,目前部分省市经济发展目标定得过高,仅从目前能源发展水平来看难以保障,已经要求这些省市合理确定发展目标。  张平:现在各地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对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把经济发展的速度都定的很高。我们统计了一下,十二五的增长速度定在10%以下,只有五六个省。其他的基本上都超过了10%,有相当一部分省是按照翻番来定。按照现在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现在能源消耗的总量,无论如何也支撑不了我们一些省实现翻番的要求。  张平表示,现在国家发改委已经和有关部委商讨后对部分省市发出通知,要求按照国家的统筹考虑,合理制定“十二五”发展目标,把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  在谈到“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思路时,张平说,要把保障能源供应放在首位,立足国内,推进能源的国际合作。  张平:把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始终放在首位。按照适度超前协调有序的原则,搞好今后今年乃至更长时期的能源发展规划。要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加强重点能源基地的建设,促进煤电油气的协调发展,要继续推进能源的国际合作,利用国际的市场,增加能源,特别是油气资源的有效供应。  张平认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今后能源工作的重大战略,重点是控制煤炭消费的过快增长,压缩不合理的消费需求,淘汰落后产能。(中国广播网)     我国以煤替油制取烯烃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05日03:01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据中国之声昨日报道,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自主开发的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使我国以煤替代石油技术和产业化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去年8 月份,世界首套用煤取代石油的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在内蒙古包头成功投产,两个月之后,新一代的甲醇制烯烃工业化示范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我国煤制烯烃新兴产业领跑全球。大连化物所副所长刘中民:“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人用煤做出来过烯烃,这件事有可能带动整个中国煤制烯烃一个行业。”     中国万吨级油制取低碳烯烃工业化试验成功         人民网北京2006年8月24日讯记者王静报道:陕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宣布,世界首套万吨级DMTO(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工业化装置试验在陕西获得成功,DMTO是以或天然气代石油作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的技术。
  据了解,该成果是由陕西新兴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公司三方合作共同开发成功的。经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认定该项目自主创新的工业化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试验成功奠定了由万吨级甲醇加工能力的工业化试验装置一步放大到百吨级大型DMTO生产装置的技术基础。经测算,用DMTO技术生产的乙烯丙烯比以石油为原料的更具市场竞争力。目前,由正大能源化工集团、陕西化工集团、陕西省投资集团和陕西新兴化工科技公司合作进行的年加工甲醇300万吨/年及其转化烯烃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   乙烯、丙烯是当今世界最重要和最大宗的化工产品,一直以来,其生产要消耗大量的石油。业内评论称,DMTO工业化技术研发成功,为我国烯烃产业的发展开辟出了一条主要的途径,对于减少我国石油进口、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上第一套万吨级DMTO装置昨天通过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这意味着除了石油,煤也将成为生产塑料等烯烃产品的原料。      DMTO是以煤代替石油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的技术,国外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我国的这套装置的试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每年17000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李力:“这个项目的研制成功,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而且通过工业性实验,掌握了关键技术。”       在世界化工产品中,乙烯的产量仅次于氨。目前我国年消费量约1500万吨,如果自己生产,消耗掉的石油接近我国目前原油产量的一半,而我国的原油储量只占世界的2%,每年40%的原油依靠进口,但我国煤炭储量占世界11%,这一技术的产业化,将使得我国能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陕西省代省长袁纯清:“我们准备筹建300万吨级的甲醇(DMTO)项目,然后在转化成100万吨的烯烃的项目。”
 

神华集团煤制油公司推出世界首个煤炭直接液化产品

神华集团煤制油有限公司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设的世界上第一条“煤变油”工业生产线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明年将投入试运行,正式生产出一项全新的产品“煤变油”,这也将是世界上首个煤炭直接液化产品,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诞生已有70多年,并已在南非成功地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但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工业化的成功。神华集团煤制油公司引进消化吸收了国外的煤直接液化技术,进一步把工艺流程优化,设备大型化,研究开发了新一代的纳米级催化剂,实现了再创新。

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近年对石油的进口量大增。面对国际油价猛涨,国内煤多、油少的情况,中国对煤的直接和间接液?技术格外关注。

投资100亿元于2004年8月开工建设的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已被中国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列为煤化工示范工程。由神华集团承担的“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研究是国家“863计划”项目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直接制成油品的示范工厂。国务院总理******去年在视察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时强调,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次重大的科技探索。神华在神东煤田的首条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年用煤量345万吨,可生产各种油品108万吨。

中国机械装备工业的进步也为神华煤制油项目增添活力。2006年,超达阀门公司在神华集团的“煤制氢”工段高温耐磨金属硬密封球阀国产化设备招标中一举中标,标志着中国民企有能力参与国家级重大项目装备的研制与开发,也展示出超达阀门长期坚持自主创新带来的科技成果。超达的金属硬密封高温球阀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冲刷、耐磨损等特点,采用了自动刮削、自动清除球面结焦结垢杂质等多项专利结构设计,比国外的硬密封球阀具有更可靠的性能。

拥有煤炭间接液化成熟技术的南非沙索公司对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的进展表示祝贺。沙索表示,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技术路径是不同的,不好简单对比。沙索的煤间接液化技术在商业上已经是完全成熟的技术。

中国对沙索公司的煤间接液化技术也有浓厚兴趣。神华集团和神华宁煤集团采用沙索专有的?托间接液化技术,拟建设两座煤制油工厂,设计产能为年产300万吨产品。双方正在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壳牌天然气和电力开发有限公司与神华宁煤集团也已签署协议,将共同研究建设一座日产油品及化工品7万桶的煤炭间接液化工厂的技术和商业可行性。

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说,至2030年,在全球替代能源中非石油替代能源将达到日产1000万桶,其中煤制油将占29%。中国的煤炭储量丰富,煤制油工业有着光明的前景。

事实上,中国很多地方都提出了发展煤制油的计划,但考虑到投资巨大,技术有待成熟,以及环境压力和国际油价波动风险,中国政府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决定到2010年前主要完成煤炭液化的工业化示范,为后10年的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煤制油”项目将形成年产5000万吨油品的生产能力,加上届时将有年产2000万吨的生物质油品投入使用,中国原油对外依赖程度有望从60%以上下降到45%以下。

据财经网报道,神华集团总经理张玉卓近期表示,得益于当前的高油价,神华的煤制油和煤制烯烃有较大的利润空间,神华集团有意将煤制油公司单独上市。当记者问及是否和原有上市公司存在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时张玉卓说:作为公司以煤电运为主营业务神华股份和以煤化工为主的煤制油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由于煤化工所使用的煤炭系项目配套产能,并不归属上市公司也不存在单独销售煤炭行为,所以也不存在关联交易。集团公司单独建立煤制油公司上市平台目的是为了充分让项目来吸引资金,同时也来让募集资金推动项目发展,实现资金更高效运作更有效管理,最大程度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张玉卓最后表示:煤化工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神华煤化工将力争成为践行低碳经济、环保的模范。
      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2008年最后一天成功出油          http://finance.QQ.com  2009年01月08日07:30   全景网—证券时报 

本报讯 中国神华(601088)控股股东神华集团的直接液化煤制油示范工程于2008年12月30日14时46分开始投煤,经过16小时运行,12月31日7时顺利实现油渣成型,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油品和化工品,这标志着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根据神华集团网站的消息,截至1月6日15时,上述100万吨/年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已连续运转7天。

#Reading a{color:#333;text-decoration:none;}#Reading a:hover{color:#C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fs12,.fs12 a{font-size:12px;}.fs18,.fs18 a{font-size:18px;}.fc757,.fc757 a{color:#757575;}.fc333,.fc333 a{color:#333;}.fcFF6,.fcFF6 a{color:#FF6603;}.fcF6{color:#FF6603;}.fc333 a:hover,.fc757 a:hover,.fcFF6 a:hover{color:C00;}.uful,.uful a{text-decoration:none;}.ful,.ful a{text-decoration:underline;}.fulover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fntB{font-weight:bold;}.fntN{font-weight:normal;}.fntSong{font-family:"宋体";}.fntHei{font-family:"黑体";}.l22{line-height:22px;}.l24{line-height:24px;}

神华集团董事长张喜武指出,上述项目成功出油标志着我国煤制油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工程关键技术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煤化工领域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的又一重大突破。

2001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的项目建议书,2002年8月批准了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4月该项目开工建设,2007年底建成。经过一年的试车,在2008年的最后一天打通流程,并产出了合格油品。

据了解,实施该项目的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下一步将努力保持工厂的连续稳定运转,并及时解决各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以尽快实现较长周期的稳定运行。有分析指出,神华直接液化煤制油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套煤直接液化工业示范项目,这对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公开资料显示,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建设总规模为年产油500余万吨,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由三条主生产线组成,包括煤液化、煤制氢、溶剂加氢、加氢改质、催化剂制备等14套主要生产装置,公司自备电站。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每年用煤970万吨,可生产各种油品320万吨。其中,首条生产线投资达123亿元,每年可转化350万吨煤,生产108万吨柴油、液化石油气、石脑油等产品。按照计划,如果首条生产线顺利投产,神华集团2010年前后还将再建一期工程的另外两条生产线。

·资料链接·

我国目前在建和拟建煤制油的公司主要包括神华集团、兖矿集团、潞安矿业集团和内蒙古伊泰集团,四家公司都曾经承诺在煤制油项目建成后在合适时机注入到上市公司。不过,2008年9月,国家发改委宣布除了神华集团直接煤制油项目,其他煤制油项目一律停止实施。

兖矿集团1998年开始涉足煤制油研发,2006年4月21日,山东兖矿集团榆林煤制油项目开工奠基,项目主要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于2013年建成年产500万吨油品的规模,需资金500亿元,二期建设规模是年产油品1000万吨。

潞安矿业集团的16万吨/年煤制油示范项目两台气化炉于2008年9月15日成功点火,标志着项目具备化工投料试车条件。

伊泰集团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于2006年5月开工,项目设计生产规模为48万吨/年,总投资49.75亿元。一期工程设计生产能力为16万吨/年,投资21.76亿元。


        路透上海6月25日电---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黄清周三透露,神华集团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将于7月再次试运行,如果煤制油项目前景明确,上市公司将考虑向集团收购该项目.

 

中国证券报周四报导援引黄清称,为了更科学地评估该项目的经济性,该项目再次开车,拟稳定运行1,000小时,并收集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他表示,"有了技术、经济指标,这个项目的前景就会比较清楚.一旦这个项目的前景确定了,上市公司将会把这个项目收过来,然後把项目的规模建设到国家核准的500万吨."

 

神华集团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是目前国家唯一放行的煤制油商业化项目.该项目于2005年5月开工,工程规划总规模为500万吨,其中一期规划建设三条生产线、年产能320万吨.

 

据介绍,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首条百万吨示范生产线投产後,每年可转化煤炭350万吨,生产柴油、石脑油等产品108万吨.

 

上证报称,随着国际油价CLc1重新回到70美元/桶之上,煤制油与煤化工进入了充分盈利区间,经济性得到改善.

 

报导并称,神华集团与南非沙索公司(Sasol)(SOLJ.J: 行情)合作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已进入第二阶段的可行性研究,预计于明年10月开始建设,该项目设计日产能为8万桶合成燃油.

 

报导援引亚化咨询数据,2009年全国煤制油合计产能约为160万吨,除神华鄂尔多斯100万吨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成功之外,3月伊泰16万吨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投产;6月潞安16万吨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试车.此外,神华16万吨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也有望在2009年建成投产.(完)


十二五能源发展七大重点 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十二五能源应发展七大重点 国家能源局: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应突出七个重点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十二五”能源发展突出七个重点 能源局: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应突出七个重点(附股) 国家能源局: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应突出七个重点 实施配额制“十二五”清障新能源发展--能源 “十二五”发展面临八方面重点任务 “十二五”将重点发展 小型纯电动汽车 汽车业十二五规划初稿已定 重点发展新能源车 李毅中:十二五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李毅中:十二五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能源局谋“十二五”煤炭规划 煤炭供应格局将变 -- 中国发展门户网 把提高国民收入作为“十二五”基本目标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主要任务 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点要完成4方面任务-财经频道-金融界 港媒曝光十二五规划:四万亿元重点发展九大行业 李毅中:十二五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同花顺金融服务网 美智库披露中国空军部署数百架现代化战机[图] 中国国防工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完成七大任务 能源局副局长解读“十二五”规划能源领域关键词 能源局副局长解读“十二五”规划能源领域关键词 《瞭望》:能源“十二五”规划前瞻 智能电网纳入十二五能源规划 西部将成“十二五”能源主战场 十二五”拟建能源综合运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