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年人1/3有多性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4:38:11
我国成年人1/3有多性伴 专家称不等于性乱 2010年10月30日 12: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打印共有评论158

本文导读:“根据2010年10月18日最新出炉的调查结果显示,约1/3的中国成年男女有多性伴。”10月28日,在广州召开的“世界华人性学家高峰论坛暨广东省性学会第14次学术年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教授爆出“猛料”。他建议,现今的婚姻生活不妨“松散”些。

对性关系看法的开放,对年轻人面对婚姻生活提出新命题 新快报记者 王翔摄

张枫 阙道华摄(资料图片)

最新调查显示,国人对性关系看法愈发开放和宽容,多性伴发生率达1/3,不过专家表示:

多性伴≠性乱

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实习生 高金花

“根据2010年10月18日最新出炉的调查结果显示,约1/3的中国成年男女有多性伴。”10月28日,在广州召开的“世界华人性学家高峰论坛暨广东省性学会第14次学术年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教授爆出“猛料”。他建议,现今的婚姻生活不妨“松散”些。

多性伴率10年内大幅提高

潘绥铭教授介绍了由他主持的“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调查。在2000年、2006年及2010年,调查分别从全国上百个城市中,对18岁到61岁的人群进行分层次随机取样。2010年的数据于10月18日新鲜出炉,与十年前的数据对比,中国人的性行为和性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在性爱体位上,采用过后入位这个非常规姿势的占70%,而2000年肯做出这样尝试的人仅40%。 我国成年人1/3有多性伴 专家称不等于性乱 2010年10月30日 12: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打印共有评论158

这次调查最引人注意的内容,当属“中国人的多性伴情况”调查结果。所谓多性伴,是指一个人至调查时为止,与一个以上的异性发生过性关系,但离婚情况除外。2000年,其发生率仅为1/8;到2006年,发生率已达1/4,而到2010年,发生率更高达1/3。而中国首家性文化博物馆创立人刘达临教授的调查则显示,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多性伴”发生率仅约6%。

女性发生率增长迅速

多性伴的情况集中在什么样的人群?前两次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多性伴”状况还存在两个明显特征。第一,男性、省会与直辖市居民、30—39岁人群、企业家、高收入者、试婚或未婚同居者的“多性伴”发生率较高,其中以城市的男性企业家最为突出,高达近七成。第二,女性、40—49岁人群、农村人口、低收入者的发生率增长迅速,例如女性平均每年增长13%,增速远超男性的4.6%。潘绥铭解释,这次的调查刚刚完成,具体的数据分析可能需要半年才能出来,目前多性伴具体是什么人群暂时还不得而知。

不断攀升的“多性伴”比例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性乱”、“滥交”。对此潘教授解释,如果纵向比较,确实是比以往增多了,但如果与欧美国家横向相比,还处在较低水平线上。据介绍,换妻、一夜情、群交等也被纳入此次调查范围,但所占比例并不多,“性乱”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严重。

对年轻人提出新命题

潘绥铭认为,多性伴发生率迅速上升意味着人们对性关系的看法愈发开放和宽容。不过,这也对年轻人如何面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提出新的命题。

据调查,现代年轻人对待婚外情一般有两种比较极端态度,一种是坚持“一对一”,一方出轨另一方则选择离婚,另一种是接受现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潘绥铭建议,在目前这种社会环境下,婚姻不妨“松散”一些,双方都有独立的空间,这样如果一方有婚外情,另一方受到的伤害可以有所减少。

粤农村性教育课将迎“光碟老师”

以改变现在有课无老师上的局面

羊城晚报讯记者陈辉、实习生高金花报道:10月28日,在广州召开的“世界华人性学家高峰论坛暨广东省性学会第14次学术年会”上,学校性教育问题成为与会专家讨论的焦点。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张枫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广东农村学校将推广用光碟“帮助”老师上性教育课的措施,以改变现在有课无老师上的局面。

张枫透露,农村学校性教育光碟正在编辑制作,内容除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会发生的变化外,还会教导学生如何看待异性,如何拒绝异性提出的性要求等非常具体的内容。光碟制作好后,将在农村学校的性教育课堂播放给学生,作为老师教授模式的辅助。

调研发现,目前城市学校性教育开展得相对较好。农村学校相对空白的原因在于,没有老师愿意上性教育课。调研还发现,80%至90%的农村父母不会对自己的子女讲述性知识。如此一来,农村孩子获得科学性知识的途径就相对少很多,易酿成悲剧。

据了解,近几年来,农村少女乃至女童性侵犯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农村的留守女童成为高危人群,也与农村儿童缺乏性知识有一定关系。某县一年内曾发生了类似案件17宗,案件发生后,孩子因为年幼、恐惧、缺乏性知识等,不能及时向家长、老师说出受害事实。有些家长也受传统的“面子”、“贞操”等观念影响,怕传出去“丢人”,不愿意报案。

相关新闻:调查:青少年性成熟提前仅15%拒婚前性行为羊城晚报

《广东省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研究报告》出炉,指出大学生在性行为安全上仍有不足———

粤大学生性行为戴套率不足四成

羊城晚报记者陈辉

10月27日上午,在广州召开的“世界华人性学家高峰论坛暨广东省性学会第14次学术年会”上,广东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张枫作了《广东省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研究报告》。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东省性学会、华中师范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和学者组成课题组于2010年10月在广州大学城内10所大学选择近1000名在校大学生展开调查,发现随着性生理成熟的提前,大学生性观念和性心理相应发展,但在性安全上仍有明显不足,亟需从科学和正规的渠道“补课”。

性成熟提前1到2年

过往观念:有“发育前倾”、“发育加速”等现象

调查结果:相符

第二性征的发育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重要标志。一般说来,男孩平均比女孩晚2年进入青春期。在此期间,少年儿童生殖系统的发育与功能的日趋成熟,最为引人瞩目。一般的调查,是把男生首次遗精和女生首次月经来潮作为青少年性成熟的重要考量指标。 我国成年人1/3有多性伴 专家称不等于性乱 2010年10月30日 12: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打印共有评论158

此次调查中,在所有对“你首次遗精(月经)是什么时候”这道题目给出确切年龄的大学生中,男生14岁以前出现遗精的占55.42%。14岁以前经历初潮的女大学生占回答人数的85.50%。

根据以往调查的结果显示,男孩首次遗精发生的平均年龄在16岁左右,大多数女孩子月经初潮,一般发生在13—15岁。这次调查显示大学生性生理成熟提前,男性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提前了1—2年,女性月经初潮提前1年。不过,这并不是广州的“特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青少年性生理发育出现“发育前倾”和“发育加速”的现象。据北京、上海、重庆等市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女性月经初潮在13岁左右,男性首次遗精在14岁左右,分别比上世纪60年代提前2年和1年,与本次调查数据基本吻合。

仅15%不接受婚前性行为

过往观念:“处女情结”大有市场

调查结果:并非想象中严重

大学生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转变的阶段,身体的各项机能趋于成熟,也是精力最为旺盛、对性及性知识最为渴望的阶段,这一时期对性观念形成影响重大。此次调查问卷,专门涉及大学生的性观念。

贞操观念是传统的两性道德关系中最重要的价值尺度之一。贞操既指女性守洁,也指男性自重,但在人们观念中,更多的是对女性的要求。调查通过设定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情景,来考察大学生们对贞操的看法。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是开放的。超过四成的大学生对“被强奸”和“新娘婚前和爱过的男人发生性行为,但现在已经不爱”持接受态度,对婚前性行为完全不接受的只占了15.29%。性学专家潘绥铭就表示,这一数字在过去十年基本没有变化,反映出被热炒的“处女情结”其实并不如一般人想象的严重。

近年来,我国传统的性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和影响。2005年废除“禁止大学生结婚的制度”后,大学生的性观念变化明显,尤其是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在“恋人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问题中,广东省有51.98%的大学生持不赞成态度,48.02%的大学生持赞成的态度。赞成态度的大学生仅略少于不赞成的大学生,这说明婚前性行为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

相爱的两个人发生婚前性行为的状况,有六成大学生选择了稳定热恋阶段,两成多大学生选择了热恋阶段,不到一成的大学生选择了初恋阶段,只有4.48%的大学生选择了首次约会,百分比依次递减。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发生婚前性行为持谨慎态度。

关于爱和性之间的关系,六成以上大学生选择先有爱后有性,而选择爱和性可以同时产生,以及先有性后有爱,男生均明显高于女生。

近一成人常感性压抑

过往观念:大学生多与网友发生密切性行为

调查结果:主要发生在恋人间

调查还发现,在大学生活期间,有五成多的大学生会和恋人搂抱过,五成曾和恋人接吻,近26%的人与恋人有过性爱抚,近14%的人曾与恋人性交。从统计中还可以看出,大学生选择求爱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熟人、同学或朋友人群中,直接的性接触,如接吻、性爱抚和性交等密切的性行为还是主要发生在恋人之间,并非外界想象的发生在陌生网友之间。

这次调查还了解了大学生性压抑的感受。结果显示60%的大学生最近半年来没有性压抑,32.93%的大学生偶尔感觉到性压抑,总有性压抑和常有性压抑的大学生接近10%。

涉及防止性压抑,异性之间的交往程度应该如何时?超过两成的大学生认为两人相爱可以防止性压抑;不到两成的大学生选择和异性做知心朋友;分别有5.29%、7.94%的大学生选择性交和性爱抚。

当被问及自慰情况,6.75%的大学生选择每五天自慰一次,10.33%的大学生选择每11天或更多天自慰一次;有近四成的大学生没有过自慰现象。广东省性学会副会长朱嘉铭介绍,单身男性和女性都可选择用手淫或性用品来进行宣泄。美国的调查显示,女性有70%、男性有90%会手淫。他表示,手淫不是道德问题,也并不可耻,是年轻人合理的心理发泄,只要不影响他人、不过度就可以。

过往观念:普通人群5%-7%有同性恋倾向

调查结果:17.83%认为自己有同性恋倾向

对同性恋态度宽容

这次调查还了解了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其结果颇有些出乎意料。46%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性交属于少数人的正常行为,43.26%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性交是人的权利。四成多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婚姻是他们的性权利,更有一成多的大学生主张通过立法来实现同性恋婚姻 

对于这个数字,广州同性恋亲友会发起人阿强并不感到惊讶。他介绍,现在90后的同性恋进入了大学校园,他们个性鲜明,甚少遮掩自己的性取向。学生们在自己身边能接触到同性恋者,感受到他们与其他人并无异常,这样对同性恋的接受度就大大提高。另外大学生对网络的了解和利用度很高,而网络恰恰是同性恋者最活跃的地方。

这次调查中有一个问题问到,“你是否认为自己有同性恋倾向?”有17.8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些同性恋倾向,1.65%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阿强对这个数字有些疑问,据他了解,在以往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普通人群中有5%-7%的人有同性恋倾向。

对于这一疑问,此次课题负责人之一广东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陈义平解释,这里面可能有被调查者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不同因素,有些人会把自己对某个同性的好感理解为同性恋倾向。

□隐忧

仅半数男生每次都避孕

此次调查发现,广东省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状况总体处于良好状态,但不安全性行为严重。在各种性行为中,每次都戴安全套的比例是34.30%,认为没必要戴的占到28.55%。由此可以看出,广东省大学生性行为中戴安全套的比例还未达到半数。

不同性别大学生对没有生育目的性行为是否采取避孕措施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每次都避孕的男生比例为五成多,女生比例为近七成。由此可以看出,仍有部分大学生避孕观念比较淡薄。陈义平解释,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有所欠缺。

大学性教育待完善

大学生性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和安全,更是关系到未来婚姻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广东部分大学的性教育还很不完善。

从大学生的角度对学校性教育进行评价,超过两成的大学生评价为没有任何形式的性教育,超过四成的大学生评价为有老师讲过健康教育(内含性健康教育内容),两成多的大学生评价为偶有讲座/普及宣传活动,仅有一成多的大学生评价为有专门的性教育课程。

大学生观看过A片情况调查情况显示,男生和女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男生中“从来不看的”的比例仅有11%;女生中“从来不看”的比例最高为68.81%。女生“经常看”和“欲罢不能”的比例明显低于男生。男生对于A片的接受程度和观看频率都高于女生。对观看A片的问题,潘绥铭的解读很是风趣,他认为这与看武侠片颇为类似———看武侠片不会让你学会武功,只是一种娱乐,看A片也是如此。

相关新闻:北京调查显示65%青少年“默许”婚前性行为

调查显示

65%青少年“默许”婚前性行为

北京晚报讯(通讯员陈虹)西城区计生委的一项关于青少年性知识方面的调查显示:有42.1%的学生接触过色情淫秽品,其中75%的学生是从同学、同伴、朋友、小贩那里获得的。

据西城区计生委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曾分别对学生、家长、教师、未婚青年开展了5000人份的青少年性知识、态度、行为模式和性教育的调查,有四种情况引起广泛的关注。一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是零散的,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采取“盯、管、跟”的封堵管教方法。二是青少年性成熟提前,婚育年龄推迟。三是青少年的性意识、性伦理观念更为开放和多元化,调查反映中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就比较宽容。选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有性行为”的占23%,而选择“只要有感情就可以有”占38%,“如果准备结婚就可以有”占21%,“有无感情都可以有”占6%,以上三项“默许”婚前性行为的共计65%。四是青少年,尤其是学生渴望获得科学的性知识。

目前,西城区的家长培训已形成了从小学一年级、四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含职高)一年级新生家长连贯的、系统的家庭健康教育指导体系,根据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和家长们的普遍需求,形成家长培训课程内容。小学一年级主要解决家长如何回答孩子提出的有关性健康问题,让孩子知道珍惜生命、孝敬父母的问题;小学四年级主要指导将要进入性发育期的孩子学会爱,学会尊重和自尊,避免发育过程中的慌乱和焦虑;初中一年级指导家长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变化,重点解决孩子与异性交往的问题;高中一年级解决孩子在性发育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父母如何关注孩子的情感、恋情,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80后婚恋调查:近3/4的人接受婚前性行为

按照相关报道,网恋、闪婚、闪离、周末夫妻、试婚、试离婚、第三者介入、婚外同居等社会婚恋现象好像越来越普遍地存在于80后的青年男女中,可实际上并非如此。近日,一份刚刚出炉的《上海80后新生代婚恋观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认为“爱就是承诺和责任,同甘共苦,不离不弃”;54.9% 既要相爱又要对方条件好;60%找不到满意的,宁可单身;74.6%只与相爱的人婚前性行为,69.1%的受访者表示“为满足自己的一时冲动而与人发生性关系是不可取的”。

恋现象好像越来越普遍地存在于80后的青年男女中,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近日,一份刚刚出炉的《上海80后新生代婚恋观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认为“爱就是承诺和责任,同甘共苦,不离不弃”;54.9% 既要相爱又要对方条件好;60%找不到满意的,宁可单身;74.6%只与相爱的人婚前性行为,69.1%的受访者表示“为满足自己的一时冲动而与人发生性关系是不可取的”。由此可见,80后的婚姻与性观念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开化”。

54.9%的受访者认为既要相爱又要对方条件好

研究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80后一代对爱情的看法比较一致,总体上持积极正向的态度。近八成被访者相信“爱情是缘分,相互有感觉”,赞同“相互理解、心灵相通、坦诚以待”,认为“爱就是承诺和责任,同甘共苦,不离不弃”。34.1%的人表示“只要相爱,其他条件可以不考虑”,54.9%的人表示“既要相爱,又要对方各方面条件好”;仅有6.7%的80后表示会在“谈不上爱情”或“没有爱情”的情况下结婚。

74.6%受访者选择只与相爱的人婚前性行为

据调查,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随着年龄的递减,持肯定态度的比例不断增加,这与近年来性观念的变动特点和趋势相一致。但在建立性关系的态度上,80后有着相对的准则。60.2%的受访者表示“性与爱一样需要忠诚,一个人同时只能有一个性伴侣”;74.6%的人表示“只与相爱的人发生婚前性行为”;69.1%表示“为满足自己的一时冲动而与人发生性关系是不可取的”;73.3%表示“为满足自己的经济需要与人发生性关系是不可取的”;57.2%认为“现在贞操观念过于淡化,应强调”;72.2%表示“贞操要求专对女性,这样很不公平”。

六成受访者认为:找不到满意的宁可单身

调查同时发现,传统与现代婚恋观的融合与冲突在80后青年群体中尤为突显。六成80后表示“找不到满意的对象,情愿单身”,仅11.6%的人表示“不赞同”;71.2%的80后赞同“单身生活也是一种人生的选择”。另一方面,在对于“结婚是个人的选择,结不结婚都可以”这一问题的态度上,多数80后年轻人表示不认同,表现出与传统婚姻观相一致的特点,仅有36.1%的80后表示认同。

从上述调查可看出,上海市的80后适婚男女的观念趋向于传统,没那么离经叛道。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更多的人不得不向现实屈服。在高房价和社会通胀压力的大经济背景下,80后对婚姻持谨慎态度,这是福还是祸,得由80后自己去体验,外人看看热闹就行了。

大学生做“人流”成社会热门话题

荆楚网消息(记者冯凯)2010年3月,一份历时两年,由武汉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武汉同济生殖医学专科医院院长熊承良牵头的调查报告公布,调查对象为北京、长春、成都、南京、南宁、武汉、重庆等7个城市的8万余高校学生,包括在校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

调查结果显示:60%左右的学生持性解放的观念,70%以上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及未婚同居等行为持宽容态度。14.4%的未婚高校学生承认有过性行为,而在首次性行为中采取避孕措施的为47%,在性行为中每次都采取避孕措施的只有28.7%。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中,有25%以上的学生都经历过意外妊娠。

10月中旬,荆楚网记者在医院走访时也发现,国庆长假后,武汉各医院妇产科接待的人流手术者明显增加,其中年纪在20岁左右的女性占到近五成。

据业内人士介绍,每次长假期前和过后的15天至1个月时间里,都是学生做人流的高峰期。这种高峰期一年有四个,分别是春节、‘五一’、‘十一’和暑假。据网上的一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1300万人次接受人流,未婚流产数占54%,在校大学生占其中的一半以上。

为什么这么多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甚至导致意外怀孕?为什么近年来大学生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大学生出现意外怀孕了应该怎么办?家长、学校,社会在大学生性教育上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一大社会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