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如何推进应急资源整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7:28:41
应急管理:如何推进应急资源整合 时间:2010-04-03 来源:赛迪网-中国计算机报 浏览次数: 70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推荐] [关闭] 对一个城市来讲,如果应急管理所需要建设的硬件基础设施,比如:应急指挥中心、大屏幕、视频监控、800兆通信网和指挥车等都已建设完毕,是否就意味着这个城市的应急管理已经可以奏效了呢?

其实不然。这还面临着资源整合的问题。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战略项目总经理潘迪认为,推进城市应急管理,并不在于缺少资源,关键在于整合资源。在整合资源方面,业务比技术更加复杂。充分挖掘、合理高效地配置现有资源,贯穿城市应急管理的全过程。以资源整合带动城市应急系统建设,是当前我国推进城市应急管理的现实选择。

应急资源的整合是多方面的。在应急系统建立之前,首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资源整合,包括:组织机构、信息渠道、协调网络、救援队伍和保障系统等因素的整合,以便做到高度统一、有效指挥、紧密配合、快速反应,最终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合力。

现阶段,抗震救灾、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生产事故应急、消防、交通安全、海上搜救、紧急医疗求援等力量,成为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主要力量。但长期以来,应急救援机构的运作相对独立,这些部门的应急系统也一直处于分散管理、各自为战的状态。发生紧急事件后,各机构相互间无法进行很好的配合与协调,也就不能形成统一的指挥协调、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机制。

这种协同困难难在什么地方?有关专家认为,归根结底是条块分割问题。这里面有“强龙”,也有“地头蛇”,要把“强龙”和“地头蛇”捆在一起,会遇到不少问题。如果希望所有的体制问题解决好了以后,再去建应急管理系统,那就等于陷入了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两难选题。

这一组织机构难整合的问题体现了体制机制的问题。体制问题是推进应急管理的首要问题。加强城市应急资源整合,离不开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的保障。科学的应急管理机制,不但能使应急管理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且能使政府及公众的应急行为更加自觉和有序,从而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战略项目高级业务发展经理张红芬给出的思路是,在现有体制机制下,要基于业务流程建立专业联盟。也就是,基于现有的权力分配结构,搭建一个最合适的、能够把各个部门调动起来的应急指挥体系。城市的综合应急管理平台要能够与卫生、交通、治安等专业的应急系统联动起来,并且综合应急平台、政府职能部门和专业救援队伍三者,要建立动态的专业联盟。联盟生成之后,就要得到政府的授权,在发生突发事故时,执行相应的任务。比如:一个事件发生之后,联盟要启动预案,依据既定流程,对相应的人进行任务分配,每个人可以调动的资源都是有定义的,运用这些资源就可以执行相应的任务,彼此之间分工明确,协调一致。事情结束之后,联盟自动解散,当再次发生事情时,联盟再次自动生成。

应急信息资源的整合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城市应急管理是跨部门的综合性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加强城市应急管理,客观上要求整合应急信息资源,加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条强块弱,如何在条块建设不平衡的体系中,加强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是当前推进城市应急管理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电子政务条强块弱的一个表现就是每个政府部门都建立自己独立的信息系统,导致信息孤岛林立。信息孤岛是否是应急管理过程中推进信息共享和跨部门合作的障碍呢?广东省茂名市信息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庞严冬认为,各个政府部门首先要加强本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然后才能更好地与其他部门建立共享与协同的合作关系。茂名市在推进城市应急管理的过程中,以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先后协调了40多个部门。

应急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应用,完整的应急管理系统应将公安、交警、消防、急救、防洪、防火、防震、工商、税务、城管、救助等公共服务部门纳入一个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当城市出现新问题或事件时,系统如果不能通过增加数据和调整流程来适应新的业务,就会降低应急管理系统的综合业务支持能力,这对加强这些部门之间的应急信息资源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市在建设应急指挥系统的过程中,就将分散在市属各委办局的信息、通信等应急资源加以利用,逐步建立起依托图像监控、无线调度、有线通信、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综合保障等五大技术系统的市应急指挥平台,初步具备了对社会面的监控、现场图像的无线传输、视频资源整合、无线通信指挥调度、有线通信集中指挥调度和各类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