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程泰总裁魏上云:我不想做单纯的价值投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20:28:39

魏上云

  价值投资派发展到极致时会有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不计价格地买好公司,一种是贪便宜买低股价的公司,而他更倾向于买便宜的成长股,买因市场偏见导致被低估的股票

  在第一财经日报《财商》整理的“反转基金名单”上,大部分名字都十分熟悉:但斌、石波、肖军、魏上云、林园……他们曾经有一个共同的标签:价值投资。

  2008年对他们来说是痛苦的回忆。在大牛市中曾被无数人追捧的“价值投资”理念遭遇滑铁卢。这一年,许多他们眼中“业绩好”的股票变得一钱不值。如果奉行“坚定持有”,等待他们的将是持续下跌……

但很多人还是靠努力换来了春天。北京云程泰投资管理公司总裁魏上云就是其中的一位。2008年底开始,他因三个月44.8%的收益被称为“反转王”。而到今年10月15日,云程泰1期的净值已达1.3074元,2期达1.3832元,而这两期产品最低点的净值分别只有0.35元和0.38元,反转幅度高达272%和261%。

  “和2008年以前相比,我们的投资方法其实没有任何变化。”魏上云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把投资和投资管理区分开来。”

  而对于自己曾经奉行的价值投资,他笑着说:“其实我还没想好自己的投资方法应该叫什么,但我不想做单纯的价值投资。”

  反转之道:止损

  如何将投资和投资管理区分?魏上云有他自己的见解。

  “举一个例子,对于自己看好的股票,从投资的角度出发的话,越跌越买是对的。比如2008年我看好的股票,其实后来还是涨上去了。但对投资管理来说,这是不对的,因为是拿客户的资金来验证自己主观的正确。投资管理需要考虑客户的承受度。”

这是魏上云用亲身经历换来的教训。他提到,在之前产品净值不断下跌的过程中,自己承受了很大的压力。通过及时与客户沟通,保持基金投资的透明度等方式,大多数客户并没有对基金作出赎回,但也有三名赎回。提起此事,魏上云依旧有丝遗憾,“后来还是涨上去了,但他们的亏损却没法弥补了。”在此之后,他开始要求自己在一定范围内及时止损。

  “云程泰一向不缺进攻性。2008年之后的每次反弹中,旗下基金的涨幅都是相当可观的。只是之前在防守上做得不太好,现在我通过止损来加强防守。事实证明,这样改进的效果是很显著的。”他如是总结。

  不过,即使会根据市场的表现对仓位作出调整,魏上云也始终坚持着一个理念“做选股,不做选时”。

  “选时的风险很大。历史已经证明了,没有人能够长期准确地预测市场。”这正是魏上云的第一条投资准则,“避免和聪明人竞争,不做博弈,不做短期市场预测。”

  “止损机制必须独立于自己的主观判断之外,是在市场下跌时被动地降低仓位,而不是主动改变。”魏上云给自己制定了一些止损标准:下跌达到7%时,开始预警;达到10%时,开始减仓,力争将损失控制在15%以内。

  寻找市场偏差

  魏上云“强进攻性”的关键,则在于其选股的标准。“简单来说,我的投资理念就是寻找市场偏差带来的机会。”

听起来,这还是与价值投资“寻找被低估的好股票并长期持有”的理念类似。但魏上云强调,自己不想做单纯的价值投资。在他看来,价值投资派发展到极致时会有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不计价格地买好公司,一种是贪便宜买低股价的公司,而他更倾向于买便宜的成长股,买因市场偏见导致被低估的股票。

  把握到这种机会更多地靠对行业或者公司真实情况的反应。譬如,云程泰2期产品今年6至8月份一波较大的净值增长应归功于魏上云从4月份买入的工程机械行业股票。

  当时,市场认为房地产板块缺乏机会,对工程机械行业利空,公募基金也在撤出。但魏上云在调查后发现,由于“禁止囤地”的政策,虽然房地产销售率受到了影响,但开工率并没有下降,再加上政府推行的保障房建设,市场对工程机械的需求反而是增加了。

  除了这种因市场对股票价值认识不足造成的价值偏差外,他还比较看重公司当前业绩和未来前景差距导致的价值偏差。对于中小板中的一些高成长公司,魏上云主张不只要看市盈率,更要用一种风投的眼光去选择其产业前景。关键是,参与必须要早。

  此外,魏上云不认可无条件地长期持股。“中国经济发展很快,有些你看好的行业,可能很快就发生了变化,股票的价格波动也很大。”

  魏上云坦承,一旦有四种条件之一出现,他就会卖掉自己的股票:价格超出范围、产业发生变化、市场下跌的止损需求和新的机会出现要求调仓时。

  “有人说我是羊群之外的思考者,我很喜欢这个称呼。”魏上云笑称,“资本市场的羊群效应很明显,关键是能否和羊群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