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富豪榜里有一个卖稀土的资本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58:51
335 / 蒋泉龙夫妇 男 58岁 33亿 中国稀土 稀土
以下是从其企业网站主页里复制来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稀土逐渐进入国际稀土市场,"中国稀土"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稀土的生产格局,将世界稀土产量的平均增长率提高到63%。1980年到1987年,中国的稀土产量从4320吨(占世界总产量8%)跃增到25170吨(占世界总产量31%),并从1986年起在产量上超过长期处于世界首位的美国,从资源大国一举而成为全球第一的稀土生产国。
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的发展,伴随也引领着中国稀土业的发展。该公司的前身为宜兴县稀土分离厂,当时稀土行业是我国新兴产业,而且世界上80%的稀土资源储量都在中国。稀土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更是不可估量,有人把它称为"工业味精"。公司在创业之初,不惜重金聘请稀土专家,委以生产和技术的重任,并把厂里文化程度高、素质好的员工送到日本、北京、上海等地深造。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稀土厂于1987年先后建成了50吨氧化钇及400吨江西矿的分离线两条生产线,成功生产出了广泛应用于彩电红粉、三基色荧光粉和各种灯粉的荧光级氧化钇。蒋泉龙十分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和品牌塑造。1989年开发生产的荧光级氧化钇一举填补了省内空白,获得了江苏省新产品"金牛奖",宜兴市稀土分离厂这个名字也开始响亮起来。
企业有了优质的产品,为自己选择一个广阔的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更为重要。稀土90%需要出口,巨大的市场分布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和美国。蒋泉龙和他手下的一群干将用顽强的毅力和无比的真诚,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外国客户,像日本兼松化成品株式会社、住友金属株式会社、美国钼公司、兴科公司及MQI公司、西门子公司等,都成了他们的大客户。
在稀土厂发展的同时,蒋泉龙又创办了宜兴市稀土冶炼厂,开始了北方矿的分离和冶炼。这一举措,使得产品得到很大的延伸,产品的附加值得到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
1994年,在宜兴稀土分离厂为核心的基础上,他们又组建了宜兴新威集团公司。这样,一个生产氧化物、稀土金属、荧光材料、中高档耐火材料四大系列产品的大公司,在中国稀土市场乃至世界稀土市场上一步一步站稳了脚跟。
自1999年公司资产重组上市以来,公司以资本经营为前导,以富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产品经营为支撑,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公司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布局合理、标准一流的现代化厂房,园林化厂区布置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公司投入巨资先后对稀土、耐火及荧光粉生产线进行了改造扩能,并引进了国内一流的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使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可悲、可叹、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