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弃学大一新生每年近百万 留洋成主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9:38:11
全国弃学大一新生每年近百万 留洋成主流 2010年10月29日 08:29法制周报【 】 【打印共有评论19

武汉大学作为曾居“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第6位的著名高校,63名新生弃学“群”的出现,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信号,解剖和研究这63个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样本,对现行高考体制以及大学教育模式进行反思,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63名武大弃学新生的

红色信号

这是一个让人多少有点震动的信号。

来自武汉大学的核心调查数据显示,在该校今年录取的2010级本科新生中,63人并未如期出现在武大校园。

至今仍对当年没能考进武大而耿耿于怀的资深媒体人刘少琥先生说:“能考进这样一所知名学校而不去报到,一定不是武大出了问题,而是学生对自己前途的整个评价体系发生了问题。”

武汉大学对这些没有来校报到的学生作的回访结果,与刘少琥的这一说法,形成了一种印证关系。

在询问为什么不来校报到的原因时,除9人因联系方式变更没有联系上,无法得到确切的回答外,其余54人中,有14人是因为出国留学,有10人表示专业不如意选择复读,剩下的弃学者则拒绝说明原因。

针对此情况,武汉大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罕见地对弃学新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回访,并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探析。

武汉大学的探析结果显示, 从弃学学生的专业分布来看,医学院护理专业10人,国际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0人,动力与机械学院材料专业6人,哲学学院6人,外语、新闻、信息管理、历史、数学、物理、电信等专业也有个别学生。

名校名专业,再加上较高的就业率,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学生弃学呢?

接下来的回访结果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软件学院未到的10人中,有4人为第二志愿学生,因为已找到工作而选择放弃;有3人决定出国,1人因病不能到校,还有2人未说明原因。动力与机械学院的6人中有3人明确出国,哲学学院6人中也有2人表示出国学习。护理专业未报到的学生全部是武大后来征集志愿录取的。”

“部分贫困学生可能会选择放弃费用较高的名校而选择能提供更多学费优待的二三类学校,更有甚者,可能会选择有就业保障的订单式教育的高职、中职学校就读。”

而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实力家庭所青睐的到国外留学的取向,也成为高校新生弃学的一个主流群体。

从低到高的弃学路径图

武汉大学当然不是新生弃学的孤例。

更为震撼的消息接踵而至。2010年7月10日,武汉大学所在地的湖北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在一个公开场合透露,“去年湖北有3.5万人被高校录取了,但没有去报到。”

如果将观察窗口扩大至全国,按人口和土地面积均为中等省份的湖北公开透露的上述数字推算下来,全国弃学新生接近100万人。

事实上,高校新生弃学现象,并非这两年才出现。

所不同的是,多年前出现的弃学者,放弃就读的对象,大多为高职类院校,以及极少量的二、三本类学校。将名校视若敝屣,是近两年的事情。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早在2002年的10月18日,《中国青年报》就注意到了湖南2万大学生没有到校报到的事实。这些高校主要集中在民办、高职等类院校群体。

越来越多的高考新生,对高校挑剔起来。来自教育部的公开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各高校发放的录取通知书共428万张,但最后报到的只有382万人,有46万人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选择了放弃。

相关阅读

武汉大学63名新生弃学 或筹划出国或担心就业

地大29名研究生新生放弃入学 出国或考公务员

大学生退学欲考香港高校 称不适应内地教育方式

湖北一年2800名大学生退学 教授称正常现象

清华女生退学考取香港中文大学 改名高考被质疑

广东高考生200分也能上大学 部分考生弃学找工作

北大才子卖肉两年营业额达2亿 称职业不分贵贱

华科法学硕士卖臭豆腐赚百万 称就业不成被逼的(图)

北大才子陷网瘾被劝退 重考上清华自动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