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援朝战争是一笔厚重的财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02:43
美援朝战争是一笔厚重的财富! 点:263 
 楼主:稼轩文士    2010-10-23 06:07   引用 回复 编辑 举报
       国家回避战争,一方面是因为要避免生命的牺牲,另一方面是害怕战争会拖垮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战争的残酷性来讲,牺牲是必然结果,但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又未必都是负面的,局部性正义战争不但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反而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催化剂,会成为一个民族重新崛起的引爆点,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一次典型的正收益战争。

                        
       从精神文化角度来看,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至今一笔最为厚重的财富,这种财富将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永存,细细品味一下财富的内涵,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几个抽象:

          

       其一,这场战争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要有精神、要有骨气。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民族的核心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不管来犯敌人多么强大,都要无所畏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只有敢于斗争,才有尊严,才有地位,才有安全,才有和平。这种精神的战场体现者有毛岸英、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杨连第、柴云振等等无数战斗英雄。

                 

       其二,通过这场战争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以常香玉为代表的全国各族人民群众为了支援前方的将士,不惜一切代价倾尽毕生所有,常香玉以个人名义捐赠一架战机,全国各地的其它人民群众也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只为一个总目标——打倒美帝国主义。

                 

       其三,通过这场战争,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具有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抗美援朝战争虽然只经历两年多时间,但是,战争过程是非常的曲折和残酷,曾经一度也几乎面临绝境,但是,志愿军并没有丝毫畏惧和低头之意,志愿军从来都没有想到“失败”回家的结果,而接受这种结果的却是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美国政府和它的将军们,接受妥协的是美国和它的联军们,中国的顽强与坚韧迫使克拉克将军不得不承认: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抗美援朝的胜利铸就了中国军队“敢打、善打、必胜”的铁军形象。
 自:Club.ChinaRen.com

                           
       从经济角度来看,抗美援朝战争也可以说是一支非常有效的催化剂。有很多人在评价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时都习惯性用经济头脑来判断是非,以为抗美援朝让中国的经济计划泡汤和搁浅,实际不是那么回事,从政策角度来讲,七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并未因此而延缓甚或耽搁,全会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三个条件 (完成土地改革、调整工商业、节减国家机关的经费)和必须做的八项工作(土地改革、统一财经、军队复员、改革旧教育和旧文化、救济失业、团结民主人士,开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肃清反革命、整党),除“军队复员”之外的其他各项,都分别在1951年和到1952年内完成。

                   

       从实际经济数据来看,成就也是非常突出的,三年恢复时期,国家用于水利建设的经费约7亿元,占预算内基建投资的10%以上;组织了2000万人参加水利工程建设,并没有因为要打仗而顾此失彼,挖掘土方17亿立方米以上(相当于挖掘10条巴拿马运河或23条苏伊士运河);全国42000多公里堤防,绝大部分进行了培修。这就使全国水灾面积由 1949年的1亿多亩下降到1952年的1600多万亩,扩大灌溉面积8018多万亩,对农业增产产生了明显效果。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先进的生产经验,也是有利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52年农业总产值461亿元,比1949年增加41.4%,平均每年增长14.1%。粮食产量1952年 3278.3亿斤,比1949年增加1014.7亿斤,超过解放前最高年份278.4亿斤,平均每年增长338亿斤。棉花增长速度更快,1952年产量达到26.074亿斤,超过解放前最高年份9.1亿斤,三年净增177.86亿斤,平均每年增长43.2%,工业中的重点发展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在恢复时期,国家用于交通运输建设的经费约17.7亿元,占基建投资总额的26.7%。到1950年修复铁路14089公里。桥梁94.5公里,使原有的铁路基本畅通。接着以大量投资修建新路,到1952年,建成3条新线:来睦线(广西的来宾至睦南关)、成渝线(四川的成都至重庆)、天兰线(甘肃的天水至兰州),总长1263公里。新建公路3846公里,1952年公路通车里程由1949年的8.07万公里增长到12.67万公里,增长56%。内河航运里程由1949年的7.36 公里发展到1952年的9.5 万公里,增长29%。当时我国第一大商港——塘沽新港工程,经过15个月的建设,也于1952年10月完成第一期工程并开港。电力、煤炭和钢铁等重工业建设也摆到了重要地位。国家用于重工业的投资21.6亿元,大部分投在了恢复与改造原有企业。新建企业3300多个,其中大型企业占4%。生铁、煤、石油、锡等原材料、燃料的生产能力大幅度增加。1952年工业总产值349亿元,比1949年增长149.3%,平均每年增长34.8%。从1950年至 1952年,财政收入从65.2亿元上亿元上升到183.7亿元,增长了近2倍;财政支出从68.1亿元上升到176亿元,增长了1.58倍。从1951 年起,财政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同时结束了解放前长期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的状况,自1950年3月物价得到基本控制,三年中一直保持了稳定,如以1950年3月全国批发物价指数为100,则1951年为94.6 ,1952年为93.7。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和提高,就业人数逐年有所增加,全国职工从1949年的800万人增长到1952年的1580 万人,增97.5%,职工平均工资1952年比1949年增加70%左右,一般都达到或超过抗战前的水平。享受劳动保险的职工在1949年只有60万人,1952年增加到330万人。5亿农民的生活也随着农业生产不断发展而改善,农民收入一般都增长了30%以上。(参见国家统计局编《光辉的三十五年》,第53-60页;《中国统计年鉴(1984)》第249、220-229页。)
 自:Club.ChinaRen.com

                      
      以上的各项经济数据充分说明战争状态下中国是可以同时搞好经济建设的,战争是促使全国人民倍加努力的一种有形动力,是人民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一种强大推力,是让全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最好催化剂。一直以来,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 象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期望没有敌人是不可能的事情,试图回避战争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敌人多了不好,战争多了也不好,一两个敌人会是最合适的国家前进动力,一些局部的事关国家战略的战争是保证建设一支强大军队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