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偶像高文安及他的MY系列 - 基于生意的品牌管理 -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品牌/市场/商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36:10
三天的地震悼念日过去,除去手上的黄丝带,但除不去我们内心深层的悲伤,不过每个人真可以暂停片刻,重新衡量自己的生活,寻找生命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虽然这些话说出口,有点酸而矫情,难免带上点《读者》式的乡土励志色彩,不过steve jobs说得好:“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否则你就生活在他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音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其实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参见:“steve jobs: 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

电影《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里Robin Williams与他的学生探索死亡和生命的意义,他说出那句“seize the day”(“活在当前”,也译为“及时行乐”),令每个人心里一震,我经常重复看这篇小文章“每一天都是最特别的”,文中说道:“生活应当是我们珍惜的一种经验,而不是要捱过去的日子”,我深以为然。

离开职场快半年,我很enjoy现在的生活,虽然挣钱不多,还有很多目标要去实现,不过出差减少了,不用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机场和飞机上,也不用浪费时间做那些只为取悦别人的工作,每天睡到自然醒,每天在家吃晚饭,陪儿子一起玩乐,每天换不同的小咖啡馆工作,可以去接我太太下班,可以花费整个晚上的时间,整理家中的药箱,给每个小柜子贴上小标签……是的,我永远热爱品牌和营销的工作,但对那种呆板、故作姿态和高高在上的bullshit marketing更加厌倦。

我越来越关心发自内心的价值观、基于人和环境友好的产品创新,那些小而美、让我们能会心一笑的传播——虽然并不容易。作为个人的兴趣,现在我更享受和设计师泡在一起,聆听他们如何将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中,在“I-D公社”上看见设计师们自发组织为救灾进行工业重新设计,令人感动,阅读MUJI设计总监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令人欣喜——如果愿意,你总有一些机会动手去改变这个世界,哪怕一点一滴。

说到设计,深圳的商业设计水平在中国处于领先位置,无论是工业设计还是视觉设计,或者是环境设计,虽然还比不上香港,不过由于距离的接近,深圳受香港影响颇深,也能看到很多香港设计师的手笔。最近几年,深圳也建立了几个创意产业园(如大芬油画村,田面建筑设计园,蛇口海上世界动漫基地等),不过最有名的还是在华侨城老厂房改建的创意产业园,虽然面积不大。深圳的LOFT氛围当然比不上北京和上海,毕竟这里也没有这么多的老厂房和从业人员规模,不过另有一些特色,至少我感觉真实而诚恳,不那么“做”。

深圳华侨城创意产业园(OCT LOFT)中最有名应该是高文安的工作室。作为一个设计圈外人,我并不了解他,只是听闻他为誉为“香港室内设计之父”,我参观过他位于园区的公司,其空间感和陈设我让非常惊叹。更有意思的是,这位老男人还喜欢做不一样的事情,他在前几年分别创立了自己的健身中心(my gym),咖啡馆(my coffee),和面馆(my noodle)——都是以简单的My命名。

被誉为“香港室内设计之父”的高文安。
我光顾过他的My Coffee(位于OCT LOFT门口),有两层楼,不同于一般咖啡馆,而更象一个大的设计工作间,开阔的空间,原木的凳子和长条桌子,巨大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设计书籍(我在这里居然淘到了原版2007年雪茄年鉴,惊喜),屋子里放置了一个500年前的老钢琴,以及世界各国的纪念品,菲律宾服务员很友善地和顾客搭话,顾客不多的时候就闲坐聊天甚至低声唱歌。

My Coffee
紧靠My Coffee背后,就是My Noodle,一个地道的西北拉面馆,现代化的开放厨房,肌肉发达的小伙子卖力的拉面,穿着皮质围裙的美女服务员穿梭其中,每天中午12点才开门,上面条极慢,大约要20分钟以上,因为每碗面条都是现拉现煮。

My Noodle
当然,作为个人兴趣或玩票性质,很多商业和文艺人士都有自己开酒吧或咖啡馆(参见:“酒吧老板与咨询顾问的梦想与现实”)——连我这个俗人也和朋友合作搞了个小型雪茄会所,所以高文安搞个一个“MY COFFEE“和一个”MY NOODLE“并不稀奇,凭他的号召力,每天高朋满座也不成问题。不过显然他是认真对待这个生意,因为这些店铺已经开了2-3个分店,而且店内传单上写道:“欢迎加盟”——能够加盟,就已发出从兴趣转向生意的明确信号,虽然还不确定离开高文安设计公司周边的咖啡馆和面馆,是否能保持鲜明的特色和产生盈利?

转过My Noodle向左走,就进入高文安设计公司的区域,员工厨房又象另外一个闲散的咖啡馆,旁边还有一个小游泳池,旁边就是My Gym, 一个充满概念色彩的健身房,黑色钢筋和混凝土浇灌的健身器材,大幅的肌肉男士照片和油画张贴在器材对面,书架上摆满了花花公子和健身杂志,让人血脉喷张,旁边的冲凉房是玻璃全透明的,冲凉时可以供路人参观,还摆了个象从石器时代跑出来的浴缸(标明产自印尼,12万元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在里面泡澡……

My Gym
你注意到健身房中央照片上那个肌肉男?是的,高文安,这个老男人在50岁生日送给自己的礼物,就是******的写真集,肌肉发达得不象设计师,而象斯瓦辛格——我们脑海里,设计师通常的形象,大多是瘦巴巴的老烟鬼,或者胖乎乎象个弥勒佛,要不就是长头发眼神漂移身影飘忽不食人间烟火的造型。

美女们继续看下面大图,切勿流口水,而是将此日志的地址链接发给男友或老公,顺便附上歌词:昨夜里,昨夜里,星辰已坠落~~一切尽在无言中。

50多岁的肌肉男,老帅哥高文安。

正在健身的高文安。
因此,偶像高文安对我们的启示是:1,专注+好玩,带来不断的创新;2、生活应该多姿多彩,每10年人生都要不一样;3,无论男人女人,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内外兼修,出得厅堂,进得卧房,下得厨房,没有丑男人,只有懒男人。

下面是摘录《南方都市报》最近对高文安的报道,对引用他们的照片表示感谢:
------------------------------------------------------------------------------------------------------------------------------------------------------------------------
住我设计的房子,离婚率≈0

他就是被誉为“香港室内设计之父”的高文安。  

1943出生于中国上海
1961中学毕业于培侨中学
1969以建筑系一级荣誉毕业于澳洲墨尔砵大学并荣获建筑系学士之设计优异奖及“PictonHopkinsPrize”
1970在潘愆寿顾问工程事务所任职建筑师,参与多项建筑及设计工程
1972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院院士
1974就任于利安工程公司,任职工程部经理
1975获香港建筑师学院院士
1976创办高文安设计有限公司,专注从事室内设计工作至今,完成逾一千项工程,被誉为香港室内设计之父
1982获澳洲皇家建筑师学院院士
1990分别在新加坡、台湾及泰国等地增设分公司
1993在沙田丽豪酒店开设第一间零售店
1996在黄埔家居庭增设装饰摆设及健康食品之专门店

生活篇

他足够勤奋以一级荣誉大学毕业

高文安是个足够勤奋的人。他出生于上海,骨髓里便注入了大都市雄迈繁华的气魄。6岁时随家至香港,完成中学后便到澳洲升学,最后在墨尔本大学以一级荣誉毕业,并获建筑系学士之设计优异奖及PictonHopkinsPrize.建筑师出身却转行做设计,喜欢觅得机会游历各国。

搞设计的人总是喜欢以找寻灵感的名义喜新厌旧,高文安却相反。灵感是要寻觅,自身是文化城市的超级拥趸者,去过数次像印度、埃及、摩洛哥、希腊这样的城市。生活作息西化的同时却又偏恋执着中国古文化。他酷爱富有南方少数民族特色的布料制造被套,中国屏风那似真似幻的情调亦是他至爱之一。于是高文安的设计便融合了中西交融的混搭风,将中国文化渗入建筑概念,加上西方的科技及舒适特质,拼凑出独特的设计作品。

他怪诞不羁53岁******拍写真集

高文安绝对不喜欢别人叫他老头。事实的确如此,若不是亲眼看了简历上他的年龄,很难想象他是解放前出生的人。不知是否解放前出生的人天生都有某种“革命”的因子,高文安绝对属于事不惊人死不休的帮派。大约是12年前,这个香港室内设计之父,发行了自己的写真集《AtHisPeak》引起业内舆论台风。若是刊发设计作品,聘请模特******出境也不会引起哗然,偏偏这次画册的主人公是高文安自己,又偏偏是******出境,虽无露点但也足够瞠目,硬生地把一代设计大师从学术神坛上拉了下来,走入民间视野。

他不慕名牌平日多以运动装见人

再论及自己的衣着时尚,以设计为名的高文安却显然没有那么多另类的主张。他的穿衣理念一如他做室内设计的准则,三个关键词:实用、舒适、美观,通常的装束便是行将赶去运动的样貌,T恤、运动裤,不慕名牌,面料手感却极佳。高文安曾指出,居室设计当中,实用是最重要的。人们是要在居室当中居住,同理时尚穿着亦是如此。

工作篇

他诡计多端总能让对手猜不透下步棋

在设计出系列令人瞩目的出品之后,这老头又开始想办法作怪了。又是写真集;又是悄无声息地以丰田汽车的广告模特的形象出现在电视上。正如同高文安的设计竞争对手永远无法猜度他的想法创意,高文安的关注者们也永远不知道,这老头下一步又会耍怎样的怪招引人关注。知道真相者,只有与高文安面对面交流时才能够体会到这位大师的魅力。本以为是怪诞不羁或是一派严肃的样貌,谁想高文安只是这样成熟地坐在你面前,以诚恳又真切的目光注视着你,与他交谈听他倾诉自己的设计理念、文化热爱、健身追求等。忽然明白,高文安这位“香港室内设计之父”,只是选择以不凡的姿态来诠释自己的生活品位和追求。

他离经叛道想把馆子开进故宫里

做设计的人免不了要在设计这盘菜上大动干戈。因为这个想法,于是有了在深圳华侨城创意园中的面馆MYNOODLE、咖啡馆MYCOFFEE和健身房MYGYM.完全以“MY”为主题名称,给别人做了一辈子设计,到现在该是成全自己玩乐梦想的时候了。于是便有了MYCOFFEE,那是一处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去处,门口waiter以纯熟英文招呼你落座,一架500年前德国老式钢琴,四处堆放着高文安游历各国搜罗回来的小物件,形状可人。二楼则是一座小型设计图书馆,猩红的沙发依窗而放,彰显生活情谊。精神与物质从来也是不该分家的,于是MYNOODLE便也应运而生了,文化气息和现代设计理念与面香一起肆意张扬。MYGYM的出场是最不该令人诧异的,想着那册令人声势浩荡的写真集,开一家区区的健身房又何足为怪。只是这健身房未免过于概念和奢华,误入其间者定会以为闯入了某个设计展馆。

高文安在采访时表示,在他的概念中工作和生活是分不开的,不能只说工作,工作其实就是生活,享受你的工作就是享受你的生活。所幸,高文安是比较幸运的一个人,他找到了自己的状态,并把这种状态带到生活娱乐中。正如同在设计方面热爱中国风一样,多年海外经历的高文安一样有着浓烈的爱国情怀。自从星巴克从北京故宫撤离之后,高文安亲自起草文件发送至故宫,提议开放自己面馆、咖啡馆的申请。可以想象这又将在餐饮界引起怎样的一番关注。

数字人生

0
据说,在他设计的房子里,离婚率几乎为零。
3
他拥有香港、英国、澳洲三个建筑师学院院士资格。
3
他开了3个自己品牌的健身房MYGYM、咖啡馆MYCOFFEE、面馆MYNOODLE.
6
他进行分食法,每日6餐,严格按照食谱进行绝不偷食。
53
他50岁起健身,36个月锻练之后,53岁出版了写真集《AtHisPeak》。
65
他今年65岁,可还想要减肥。
1000
在近30年里,设计了超过1000个室内设计项目。

看图说话

若不是知道高文安的年龄,任谁看他那一身施瓦辛格式的肌肉都想不到他已过花甲之年。
他离经叛道,50多岁拍写真,还是******的;60多岁玩减肥,还坚持得比谁都久。
说工作时,神色比谁都认真;闲聊时又时而露出羞涩的笑容。
“可爱的小老头”应该是比较适合高文安的称谓,但高文安最不喜欢别人叫他老头,所以我们还是称这个事业有成依然坚持自己理想,走自己的路任世人指点的香港绅士为“可爱的ELDERMAN”吧。

Q&A

从未感觉过有压力 我的设计没有风格

Q:如何舒缓生活中的压力?
A:我从未感觉到压力,如果感觉到压力为什么还要去做呢?身边的人大多在喊累,在郁闷,在一种抑郁的状态之中生活,可是生活的乐趣是靠自己去发现去创造的。

Q:对于自己的设计或者健身喜好会一直坚持下去?
A:想说一句话,如果我们爱它,为什么不拿起来,如果我们不爱它,为什么不舍弃?很多事情一旦开始,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Q:说说自己的家居风格或者时尚风格?
A:我的设计是没有风格的,我设计的是可以配各种风格的家具,我会比较钟爱国际化的家具。非常喜欢不对称的设计风格,这样会给人们留下想象空间。时尚亦是如此,我比较随性而已。

最欣赏的人是贝聿铭

Q:有谁最让你欣赏?
A:贝聿铭吧,是个很大胆的人,能够跳脱框架,这正是很多年轻一点的设计师某个阶段不能逃脱的瓶颈。

Q:选择健身、出写真是想对别人表达什么,也要跳脱框架?
A:健美能把自己的形象做得更好一些,展示自己优势的一面,从而打动客人,打动朋友,让人另眼相看。健美也是非常重视比例,重视线条的,这和我们做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Q:听说还专门从法国重金聘请教练?
A:如果说健身刚开始是兴趣,那么到最后一个专业的阶段就需要有人来指导你、规范你的动作,这样才事半功倍。不到10天的时间,教练指导我,并制定我的食谱,我觉得健身更有方法了。

健身是为了享受过程

Q:年轻的时候挑剔自己的身材不为过,走过年轻岁月,现在不是更应随性自然吗?
A:健身你只可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其实我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健身的美态就更加凸显,稳重而优雅。其实你做设计也好,健身也好,你是享受这个过程。

开馆子不是为了赚钱

Q:真想把面馆、咖啡馆开进北京故宫,为了商业目的还是其他?
A:我开“MY”系列的馆子,不是为了商业利益,我不缺这个钱,我是想把它们作为一个国际文化展示的空间,和外国人说,别小看这一碗面,里面的传说故事多了;和中国人讲,别小看那一盏灯,那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产物。我就是要营造这么一种氛围,大家融进来相互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