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只要你的钱 气候战争却要你的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6:48:45
 

货币战争只要你的钱 气候战争却要你的命?

2010-10-28 08:14:05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杨蓉   评论: 0

    【相关新闻】 “26日晚起,成都气压速降,无法洗澡做饭。”家住成都二环路的卢先生这声抱怨引来很多同事、朋友的共鸣,气压太低水都烧不开。数据表明:成都的用气缺口从2007年开始出现,预计今年全年缺口将达到50亿方>>>《气紧! 气压低 水都烧不开 缺口大 差了50亿方》

    从23日开始强冷空气入侵盆地,绵阳、巴中的部分地方开始飘雪,26日清晨广元还下起了70年未遇的早雪。 >>>《四川遭遇冷空气多地飘雪 广元飘70年未遇早雪》

    天气越来越冷了,同时出现的是专家们对今年冬天面临“千年极寒”的辟谣,对于大众,只有当这个冬天过去,才知道面临的是不是最寒冷的冬天。

    对于气候,我们只能当事后诸葛亮么?也并非如此。美国国防部2003年向总统递交的一份气候报告出现过对2010年全球气候的预测,报告提到,“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成都商报记者在一些论坛上看到,这份报告目前已经在网友间流传,因为这份7年前的报告已经预测到了今年西南地区的干旱,他们认为报告中有关对冬天的描述,可能正在发生。

    美国国防部在意的是天气变化带来的对食物、水、能源的控制争夺,基于生存本能的需求,这些争夺将毫无避免带来可怕的战争。加拿大著名气候军事专家格温·戴尔最近在中国出版的书中,在地缘政治角度进一步对全球未来气候变化进行预测,他为这本书命名为《气候战争》,我们不察觉的气候缓慢变化可能最终会成为一场灾难,相比之下,货币战争可能只会导致你的钱没了;而气候战争要的却是你的命!

    【美方报告】

    气候突变影响到国家安全

    刊发于2004年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成为今年网络转载频繁的“旧闻”,这篇报道披露了美国的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重要”报告,成都商报记者调查了解到,这份报告是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GBN)受美国国防部委托于2003年完成的,研究的出发点是设想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最坏的可能性,并提出应对之策。

    报告执笔人认为,未来寒冷、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变化将进而导致地球承载能力降低,具体表现为粮食、水和能源的紧张,而从国家安全意义的角度来看,这一系列反应将产生边境冲突和经济衰退。执笔人在2003年给美国总统的报告中写道:“气候突变的风险尽管不确定性很大,而且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完全应该将对其的关注提高到美国国家安全的高度,不应只停留在科学争论上。”

    成都商报记者查阅这份报告时看到,报告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提到了中国,但目前引起网友关注的也正是这部分内容,报告写道: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的“南涝北旱”将过渡为“北涝南旱”;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尽管中国的气候专家今年已经对这份报告有过回应,因为报告作者并不是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论据多引用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数网友却认为,这份7年前出炉的报告,对2010年中国气候的预测,至少目前来看是非常准确的。

    【天气异变】

    2013年北冰洋浮冰全消融

    作为气候军事专家的格温·戴尔似乎在继续这种预测,在他新书《气候战争》中,列出了未来四十年间气候突变对地缘政治影响的时间表:2013年夏末,整个北冰洋的浮冰全部消融;2028年,百年不遇的特大风暴一路肆虐,席卷上海,中国南方水灾频发;2029年,墨西哥灾民在试图涌入美国时遭到阻拦,两国爆发冲突;2036年,气候影响了南亚大陆的水源,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激烈争吵之后爆发核战争;2042年,中国遭受气候变化的沉重打击后面临巨大考验;2045年,气候变化最大的受益国俄罗斯成为亚洲的最强力量……

    格温·戴尔认为,在未来几十年内,随着气候变化的加深,为中国北部高原地区带来雨水的东北季风消失无踪,而滋润南部地区的河流只能在冬季流淌了。“所有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亚洲河流的河水将会大大减少,因为一旦冰层和积雪消失,这些在数十年夏季一直因冰层和积雪融化而出现泛滥洪水的河流将会没有水源。这将导致众多国家食物短缺以及在印度次大陆的边界地区因水源问题发生冲突,由核武器武装起来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将会因争夺印度河的水资源而产生武装冲突。”

    作者还预测称,中国东北部地区在全球温度上升两摄氏度的背景下,应会持续享受充足的降水量,然而,中国小麦主产区华北平原就不会有如此好的运气:为该平原大多数地区带来夏季降水的季风已开始减少,而且,从更长远来看,黄河河水流量也终将受到影响;使情形更为恶化的是,为该平原大多数地区提供主要灌溉用水的浅层地下水有枯竭的可能性,而且,深层地下水也耗减得非常快。

    下一页>>> 气候战争 气候突变引发全球混战

 

货币战争只要你的钱 气候战争却要你的命?

2010-10-28 08:14:05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杨蓉   评论: 0

    【气候战争】

    气候突变引发全球混战

    哈佛大学考古学家勒布兰卡在自己的著作中表述,人类每次在饥饿和攻击之间进行选择的时候,人类总是选择攻击。科学家通过历史资料记载发现,粮食产量不稳容易引发社会冲突。

    成都商报记者也在GBN的报告中看到,执笔人也认为气候突变产生的压力可能导致暴力和破坏,使得战争的可能性增加,而这种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完全不同于目前我们已经习惯的威胁,“由于全球和局部地区人口承载能力的下降,全球性恐慌会蔓延开来,将导致两种基本的策略:防守和进攻。拥有能源的国家可能在其周边建立起实质的堡垒,以保护自身的资源;而不那么幸运的国家,特别是那些与邻国具有仇视历史的国家,可能发动战争以获取食物、清洁水源或者能源。原本不会结盟的国家可能会首先考虑结盟这一自卫手段,而结盟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生存,而不再是宗教、意识形态或民族尊严。”

    在《气候战争》中,格温·戴尔就预测,为了防止墨西哥等中美洲国家的难民涌入,2029年,美国会沿得克萨斯州格兰德河口至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郊一线修筑长达3000公里的边境防御工事。而自从欧盟于2036年最终崩溃后,基于从南向北大批量移民所造成的压力,重组后的北欧已成功地阻止遭受饥荒的地中海国家难民进一步涌入。北非国家的情形更为严重,其难民遍布意大利罗马城南部的大街小巷,社会秩序已形同虚设。而西班牙、帕达尼亚(意大利北部)和土耳其已拥有核武器,正试图从经济情况良好的北欧国家强行分享食物。

    【专家说法】

    提醒公众关心气候影响

    如果说货币战争的提法,让人感觉资本通过金融等手段掠夺走别人的财产,那么气候战争则让人感到恐怖,因为气候导致人口大幅度减少的背后,是一场绝对的人类悲剧。在气候变化的这个大背景之下,普通人所拥有的一切,金钱、房产、汽车将不值一提。但《气候战争》中所描述让很多人难以相信,毕竟作者本人并非气候学家,而且气候的预测是非常困难的,现在的科技条件,要想预测第二天的天气都不能保证绝对准确,又如何保证格温·戴尔的预言是正确的呢?

    出版该书的中信出版社编辑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们推出此书是为了让人更关注气候带来的影响,而并非同意格温·戴尔的观点。出版社给成都商报记者发来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贾绍凤对此书的评论,贾绍凤特别提到,一位印度教授转给他一个消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报告的负责人承认报告引用一个错误的研究结论———认为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将在2035年消失。而这本书中很多篇幅与喜马拉雅山地区的水资源有关,恰巧有很大的篇幅是基于这一报告的错误结论。贾绍凤认为,这本书有些夸张,但确实提出了当今世界最重要、最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学者维舟也认为,气候政治已经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国际事务之一,全球变暖和气候异常将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地缘政治冲突,“但在我看来作者过分强调了气候的决定性因素,低估了人类事务的复杂性,只有天灾和人祸(重大政治决策失误)同时并发,才有可能发生他所预言的某些场景。不过这本书的价值也并不在于这些预言有多少能成真,它起到了和好莱坞电影一样的作用———通过对未来灾难逼真的呈现,逼迫公众提高在环境和气候问题上的关切意识和自觉性,从而为解决这一问题奠定一块基石。”

    成都商报记者 蒋庆

    【下一页】连线各地 南方气温骤降上海冷如冬

货币战争只要你的钱 气候战争却要你的命?

2010-10-28 08:14:05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杨蓉   评论: 0 条

    【连线各地】

    【广西】

    《入秋最强冷空气来袭广西大部大幅降温 桂北似冬季》2010年10月28日

    受北方强冷空气的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下降,北方地区开始提前供暖,新疆更是出现了暴雪。遇到这么强势的冷空气,广西也不得不降温了。南部降温明显,桂北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更是已经接近冬季。

    【广东】

    《冷空气袭击广东大风降温 南海发布黄色海浪警报》2010-10-27

    26日,受今年入秋以来最强的冷空气影响,广东大风降温明显。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15时发布了海浪3级(黄色)警报,受冷空气影响,南海东北部将有最高5.5米巨浪。

    【上海】

    《崇明今晨9.3℃ 申城冷如冬》2010年10月28日

    受冷高压楔前部影响,徐家汇今晨最低气温只有11.2℃,而郊区更冷,崇明只有9.3℃。最近三天申城气温骤降。今天空中云量依然较多,为阴到多云天气,局部地区有短时小雨,偏北风4-5级阵风6级。

    下一页>>> 《国家气象局专家称不排除今冬偏冷可能》

    《国家气象局专家称不排除今冬偏冷可能》

    2010年10月28日扬子晚报

  ●名词解释: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拉尼娜”意为圣女婴,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随着一场关于“千年极寒”辩论的展开,小女孩“拉尼娜”开始站到人们的面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昨日接受了中国天气网的采访。

  王永光介绍说,今年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非常高,与过去10余次拉尼娜事件做对比的时候发现,今年的拉尼娜发展速度相当快,为60年以来最迅速的一次。

  去年冬季东北华北的低温让人们至今心有余悸,因此对于今冬拉尼娜将引爆“千年极寒”的论断更为关心。对此,王永光觉得无需过多担心。不过,虽然“千年极寒”并无科学依据,但是我国今年冬天将偏冷的可能性却不能排除。

  “从过去的拉尼娜事件统计数据中看,拉尼娜容易造成我国黄河以南东部地区温度偏低。”王永光这样总结。他同时也强调,这只是概率分析,不是预报。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