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变老难浪漫(民生·民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55:02
一起变老难浪漫(民生·民声)
朱隽《 人民日报 》( 2010年10月28日   17 版)
●一边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一边是社会化养老制度和服务体系严重不足,当务之急应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养老服务产业,填补目前养老制度下的空白
有一首歌叫“浪漫的事”,里面一句歌词为人熟知,“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当我们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一起变老,听起来浪漫,实则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扰。
前些天的一则消息就是个生动实例。老杜和老董是两位父亲,都已年过花甲。老杜在城里开工厂,把独生儿子送出国深造,儿子学成在国外定居了,如今他和老伴两个人住在大别墅里,生病了只能向物业经理求助。老董家在大山里,以种地为生,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儿子外出打工了,老伴去年去世后,平时陪伴老董的只有一只大黄狗。
不同的家境,相似的境遇。在他们的晚年,富有和贫穷已不再是生活的主要诉求,和亲人在一起恐怕才是他们最需要的。但是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全国城市地区有近一半的老人没有子女相伴,如果考虑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因素,农村的“空巢”化更加严重。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赡养老人,是我们一直在大力弘扬的传统美德。在经济社会快速变革的今天,靠谁来养老却成了很多老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今,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步入老年。按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唯一的子女将承担起赡养他们的重任。但是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超过七成的独生子女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未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出现4个老年人、1对夫妇和1个孩子的“四二一”结构。一边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一边是社会化养老制度和服务体系严重不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忧虑养老问题。建立怎样的养老机制,如何应对养老之忧,老年人的饮食起居、医疗保健、文化生活等谁来保障,这些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让我们必须正视:拿什么来养老。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而在我国,“未富先老”的现实境遇,让社会发展面临双重挑战——既要满足群众强烈的致富愿望,又要应对百姓现实的养老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分配好财富蛋糕。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兴办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养老服务行业监管,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养老服务这个商机无限的产业还有待开发。上文中的老杜并不缺钱,缺的是用钱买不到的社区养老服务。当务之急应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养老服务产业,提供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全方位服务,填补目前养老制度下的空白,解决老年人在医疗、生活照料等基本需要之外,对文化生活、人际交往、参与社会等方面的需要。在一个人们越来越长寿的社会里,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必须有健全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产业,来帮助老年人实现精神的愉悦和满足,重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社会角色认同。
老年人需要的浪漫,不仅是节日的礼物、生日的惊喜,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和陪伴。我们每个人都将变老,希望每位老人都能安享浪漫而温馨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