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三十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4:41:54
当代诗三十首陈锦云BLOG(2010-09-30 13:16:11)         食指《相信未来》:里面的那种柔情在那个高亢的时代特别打动人。
  北岛《回答》:这首诗几乎象征一个时代。
  多多《青春》:把青春的虚无感写得很透彻。
  芒克《阳光中的向日葵》:对抗性的意象令人震撼。
  舒婷《神女峰》:可以算其成熟之作。
  顾城《一代人》:朦胧诗人擅长写警句。
  杨炼《诺日朗》:被称作史诗,其实是其中一些句子很好。
  黄翔《野兽》:又是一首寓言诗,取得影响既可说是其幸运,也是局限。
  于坚《尚义街六号》:明显地日常生活化了,是诗歌的一个转折。
  李亚伟《中文系》:莽汉们生活、激情和价值观的写照。
  柏桦《在清朝》:让当代诗歌回到古典。
  张枣《镜中》:神秘奇幻之美。
  韩东《温柔的部分》:擅长观念的韩东难得的柔情之作。
  吕德安《父亲和我》:男人和男人之间的奇妙情感。
  西川《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偶尔地接近了神圣。
  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悲愤而沉痛的诗作。
  海子《日记》:青春的哀愁与并奇特地意识到了自身的命运。
  翟永明《女人》:强烈的女性意识与悲剧感。
  萧开愚《北站》:技术性很强,可是真正写出了时代的混乱。
  潘维《同里时光》:属于一写出就成为经典的那种诗歌。
  杨键《冬日》:细腻、忧伤而悲悯的诗歌。
  伊沙《车过黄河》:由于有具体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  臧棣《红桃皇后》:机智,读来饶有风趣。
  陈先发《丹青现》:以复杂写出自然之异,纯粹之境。
  黄灿然《小镇》:象一部怀旧片,忧伤而美。
  雷平阳《杀狗的过程》:尖锐、冷酷,让人胆战心惊。
  张执浩《高原上的野花》:自然随意,捡来的佳作,无法刻意获得。
  沈浩波《河流》:直面时代的大气磅礴之作。
  尹丽川《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语似挑逗调侃,内含多层涵义。
  江非《故乡曲》:自然而清新的温柔敦厚之作。

 

    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
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判。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
"好的声望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命运》)这种哲学悖论般的诗句对北岛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在北岛的《回答》等诗中找到风格类似的句子。

相信未来
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
1968年 北京

 

    北岛,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1949年生于北京。1969年当建筑工人,后在某公司工作。80年代末移居国外。
1978年前后,他和诗人芒克创办《今天》,成为朦胧诗歌的代表性诗人。1989年4月,北岛离开祖国,先后在德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法国、美国等国家居住。北岛曾着有多种诗集,作品被译成二十余种文字,先后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

回答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芒克原名姜世伟。1950年生于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次年开始写诗。1976年返京,1978年与北岛共同创办文学刊物《今天》。1988与杨炼、唐晓渡创办“幸存者诗歌俱乐部”并民间诗刊《幸存者》,1991年与唐晓渡等创办民间诗刊《现代汉诗》。著有诗集《心事》、《阳光中的向日葵》、《芒克诗选》、《今天是哪一天》;长篇小说《野事》;随笔集《瞧,这些人》等。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并先后应邀赴美、法、意、德、日、荷兰、澳大利亚等国交流访问。现居北京。

阳光中的向日葵                  
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在把头转向身后
它把头转了过去

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应该走近它
你走近它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那片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攥出血来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
神女峰
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手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顾城,男,1956年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放猪。“文革”中开始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顾城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自杀,用斧头砍伤其妻子后(后不治而亡),在一棵树上吊颈而死。

一代人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黄翔(1941年12月26日— ),湖南省桂东县人。朦胧诗派先驱,于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其诗作曾选入同年全国诗选,并参加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成为最年轻的作家协会会员。1959年被除名。 
1978年10月,黄翔偷偷跑到北京,在王府井大街贴了100多张大字报,总题为《启蒙:火神的交响诗》。12月到次年3月,他又5次进京,除了接着张贴大字报,又加了发自己油印的诗集。
1992—1993年,黄翔先后入选英国世界名人录和美国杰出人物传。1993年黄翔首次应邀访美,1994年获美国赫尔曼·哈默特(Hellman-Hammett)言论自由作家奖。
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黄翔应邀为北美避难城联盟 (The North American Network of Cities of Asylum )属下的匹兹堡避难城(COA/Pittsburgh)首位驻市作家。匹兹堡市长汤姆·莫斐(Tom Murphy)发表公告,宣布2004年11月21日为“黄翔日”(Huang Xiang Day)。黄翔创作的“房子诗歌”(House Poem)已成为匹兹堡艺术博物馆(Mattress Factory Art Museum)长期展出的重要装置艺术作品,也成了匹兹堡市一处人文景点,被多种出版物诸如“Midwest Airlines magazine” (《中西部航空公司杂志》)和CNN(美国有线新闻网络)的“Big City Travel Online”(《大城市旅行联网》)公认为必须参观的匹兹堡地标(Pittsburgh landmark)之一,全美各地包括国外均有人来参观。黄翔早期作品手稿及作品为包括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在内的多所大学图书馆收藏。黄翔现已出版的各类作品,迄今为止,以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图书馆和法国密特朗国家图书馆收藏为最。
1998年以来,黄翔的生平被拍成多部中、英文电视、电影专题纪录片,其中由美国CAMERINI·ROBERTDSON INC.电影纪录片公司制作,美国PBS电视系统全球播出的“Well-Founded Fear” (《真实的恐惧》),获1999年美国电影纪录片独立精神奖(Independent Spirit Award);并获Truer Than Fiction Award提名。美国PBS电视系统匹兹堡分部WQED拍摄的“City of Asylum: An OnQ Special Edition”(《避难城:一个OnQ特殊版本》)获2006年银色电视奖(Silver Telly Award)。
从1993年至2006年,黄翔应邀于许多大学举行演讲和诗歌朗诵,其中主要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西东大学、科盖德大学、狄金森大学、新泽西大学、匹兹堡大学、卡内基·梅农大学、宾州州立印第安拉大学、宾州州立滑石大学、纽约州立石溪大学、布朗大学等,其他别的国家有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莫纳西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台湾台北大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等。2005-2007年黄翔持续应邀出席美国笔会主办的纽约“世界笔者之声”国际文学节。黄翔现为美国匹兹堡COA/P荣誉驻市作家。

  野兽

 我是一只被追捕的野兽
  我是一只刚捕获的野兽
  我是被野兽践踏的野兽
  我是践踏野兽的野兽
 
 我的年代扑倒我
  斜乜着眼睛
  把脚踏在我的鼻梁架上
  撕着
  咬着
  啃着
  直啃到仅仅剩下我的骨头
 
 即使我只仅仅剩下一根骨头
  我也要哽住我的可憎年代的咽喉

 

    于坚,著名当代诗人,毕业于云南大学,1954年立秋生于昆明。幼儿时期注射链霉素致弱听,14岁辍学,在故乡闲居。16岁以后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宣传干事、农场工人、大学生、大学教师、研究人员等。其间曾漫游云南高原及中国各地。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含深意,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著有诗集《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于坚的诗》,文集《棕皮手记》等十余种。与诗人韩东、丁当等创办《他们》文学杂志,影响很大。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诗人奖。
曾与同学创办银杏文学社。
与诗人韩东、丁当等创办《他们》文学杂志。另著有诗集《空地》。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深意,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著有长诗《零档案》,及杂文集《棕皮手记》等。
1985年于坚与韩东等人合办诗刊《他们》,形成了对第三代诗群产生重要影响的他们诗群。他们诗群的诗人认为“诗到语言为止”,强调口语写作的重要性,他们的作品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尚义街六号

法国式的黄房子
老吴的裤子晾在二楼
喊一声 胯下就钻出戴眼睛的脑袋

隔壁的大厕所
天天清早排着长队
我们往往在黄昏光临
打开烟盒 打开嘴巴
打开灯

墙上钉着于坚的画
许多人不以为然
他们只认识梵高
老卡的衬衣 揉成一团抹布
我们用它拭手上的果汁
他在翻一本黄书
后来他恋爱了
常常双双来临
在这里吵架,在这里调情
有一天他们宣告分手
朋友们一阵轻松 很高兴
次日他又送来结婚的请柬
大家也衣冠楚楚 前去赴宴

桌上总是摊开朱小羊的手稿
那些字乱七八糟
这个杂.种警察一样盯牢我们
面对那双红丝丝的眼睛
我们只好说得朦胧
像一首时髦的诗

李勃的拖鞋压着费嘉的皮鞋
他已经成名了 有一本蓝皮会员证
他常常躺在上边
告诉我们应当怎样穿鞋子
怎样小便 怎样洗短裤
怎样炒白菜 怎样睡觉 等等
八二年他从北京回来
外衣比过去深沉
他讲文坛内幕
口气像作协主席

茶水是老吴的 电表是老吴的
地板是老吴的 邻居是老吴的
媳妇是老吴的 胃舒平是老吴的
口痰烟头空气朋友 是老吴的
老吴的笔躲在抽桌里
很少露面

没有妓女的城市
童男子们老练地谈着女人
偶尔有裙子们进来
大家就扣好钮扣
那年纪我们都渴望钻进一条裙子
又不肯弯下腰去

于坚还没有成名
每回都被教训
在一张旧报纸上
他写下许多意味深长的笔名
有一人大家都很怕他
他在某某处工作
“他来是有用心的,
我们什么也不要讲!”

有些日子天气不好
生活中经常倒霉
我们就攻击费嘉的近作
称朱小羊为大师
后来这只手摸摸钱包
支支吾吾 闪烁其辞
八张嘴马上笑嘻嘻地站起

那是智慧的年代
许多谈话如果录音
可以出一本名著

那是热闹的年代
许多脸都在这里出现
今天你去城里问问
他们都大名鼎鼎

外面下着小雨
我们来到街上
空荡荡的大厕所
他第一回独自使用

一些人结婚了
一些人成名了
一些人要到西部
老吴也要去西部
大家骂他硬充汉子
心中惶惶不安

吴文光 你走了
今晚我去哪里混饭
恩恩怨怨 吵吵嚷嚷
大家终于走散
剩下一片空地板
像一张空唱片 再也不响
在别的地方
我们常常提到尚义街六号
说是很多年后的一天
孩子们要来参观
 李亚伟,重庆酉阳人,生于1963年,1983年毕业于某师范学院。20岁时写出代表性作品《中文系》,在诗界较有影响。为第三代人诗歌的发起者和代表人物之一。1993年下海经商,常年往返于北京和成都间。2000年创办成都五谷田餐饮文化有限公司,在重庆和成都开设有数家“香积厨”酒楼连锁店。现在身份为酒楼老板、“共和(香港)出版有限公司”总编辑。

      中文系

    中文系是一条洒满钓饵的大河
  浅滩边,一个教授和一群讲师正在撒网
  网住的鱼儿
  上岸就当助教,然后
  当屈原的秘书,当李白的随从
  然后再去撒网
  
  有时,一个树桩般的老太婆
  来到河埠头——鲁迅的洗手处
  搅起些早已沉滞的肥皂泡
  让孩子们吃下,一个老头
  在奖桌上爆炒野草的时候
  放些失效的味精
  这些要吃透《野草》、《花边》的人
  把鲁迅存进银行,吃他的利息
  
  当一个大诗人率领一伙小诗人在古代写诗
  写王维写过的那块石头
  一些蠢鲫鱼活一条傻白蛙
  就可能在期末渔汛的尾声
  挨一记考试的耳光飞跌出门外
  老师说过要做伟人
  就得吃伟人的剩饭背诵伟人的咳嗽
  亚伟想做伟人
  想和古代的伟人一起干
  他每天咳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从图书馆
  回到寝室。
  
  亚伟和朋友们读了庄子以后
  就模仿白云到山顶徜徉
  其中部分哥们
  在周末啃了干面包之后还要去
  啃《地狱》的第八层,直到睡觉
  被盖里还感到地狱之火的熊熊
  有时他们未睡着就摆动着身子
  从思想的门户游进燃烧着的电影院
  或别的不愿提及的去处
  
  一年级的学生,那些
  小金鱼小鲫鱼还不太到图书馆及
  茶馆酒楼去吃细菌长停泊在教室或
  老乡的身边有时在黑桃Q的桌下
  快活地穿梭
  
  诗人胡玉是个老油子
  就是溜冰不太在行,于是
  常常踏着自己的长发溜进
  女生密集的场所用腮
  唱一首关于晚风吹了澎湖湾的歌
  更多的时间是和亚伟
  在酒馆里吐各种气泡
  
  二十四岁的敖歌已经
  二十四年都没写诗了
  可他本身就是一首诗
  常在五公尺外爱一个姑娘
  由于没有记住韩愈是中国人还是苏联人
  敖歌悲壮地降了一级,他想外逃
  但他害怕爬上香港的海滩会立即
  被警察抓去,考古汉
  万夏每天起床后的问题是
  继续吃饭还是永远
  不再吃了
  和女朋友一起拍卖完旧衣服后
  脑袋常吱吱地发出喝酒的信号
  他的水龙头身材里拍击着
  黄河愤怒的波涛,拐弯处挂着
  寻人启事河他的画箱
  
  大伙的拜把兄弟小绵阳
  花一个半月读完半页书后去食堂
  打饭也打炊哥
  最后他却被蒋学模主编的那枚深水炸弹
  击出浅水区
  现在已不知饿死在那个遥远的车站
  中文系就是这么的
  学生们白天朝拜古人和黑板
  晚上就朝拜银幕活着很容易地
  就到街上去凤求凰兮
  中文系的姑娘一般只跟本系男孩厮混
  来不及和外系娃儿说话
  这显示了中文系自食其力的能力
  亚伟在露水上爱过的那医专的桃金娘
  被历史系的瘦猴赊去了很久
  最后也还回来了,亚伟
  是进攻医专的元勋他拒绝谈判
  医专的姑娘就又被全歼的可能医专
  就有光荣地成为中文系的夫人学校的可能
  
  诗人老杨老是打算
  和刚认识的姑娘结婚老是
  以鲨鱼的面孔游上赌饭票的牌桌
  这条恶棍与四个食堂的炊哥混得烂熟
  却连写作课的老师至今还不认得
  他曾精辟地认为大学
  就是酒店就是医专就是知识
  知识就是书本就是女人
  女人就是考试
  每个男人可要及格啦
  中文系就这样流着
  教授们在讲义上喃喃游动
  学生们找到了关键的字
  就在外面画上漩涡画上
  教授们可能设置的陷阱
  把教授们嘀嘀咕咕吐出的气泡
  在林荫道上吹过期末
  
  教授们也骑上自己的气泡
  朝下漂像手执丈八蛇矛的
  辫子将军在河上巡逻
  河那边他说“之”河这边说“乎”
  遇到情况教授警惕地问口令:“者”
  学生在暗处答道:“也”
  中文系也学外国文学
  着重学鲍迪埃学高尔基,在晚上
  厕所里奔出一神色慌张的讲师
  他大声喊:同学们
  快撤,里面有现代派
  中文系在古战场上流过
  在怀抱贞洁的教授和意境深远的
  月亮下面流过
  河岸上奔跑着烈女
  那些头洞里坐满了忠于杜甫的寡妇
  后来中文系以后置宾语的身份
  曾被把字句两次提到了生活的前面
  
  现在中文系在梦中流过,缓缓地
  像亚伟撒在干土上的小便,它的波涛
  随毕业时的被盖卷一叠叠地远去啦

 

    柏桦,1956年1月生于重庆。1982年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西南农业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工作过。1986年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十九、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思潮专业研究生,1987年退学。1988年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英文,1992年春辞职。现任职于西南交通大学。
柏桦从大学时代开始其诗歌创作,受象征主义影响颇深,语言简洁优美情感强烈,被普遍认为是朦胧诗之后最为优秀的抒情诗人。柏桦产量不高,但许多诗作令人过目不忘,这些诗作结集在《表达》(1988,漓江出版社),《望气的人》(1999,台湾唐山出版社)以及《往事》(2002,河北教育出版社)等三本诗集中。2002年初,柏桦获得了第二届安高诗歌奖。

在清朝

在清朝
安闲和理想越来越深
牛羊无事,百姓下棋
科举也大公无私
货币两地不同
有时还用谷物兑换
茶叶、丝、瓷器

在清朝
山水画臻于完美
纸张泛滥,风筝遍地
灯笼得了要领
一座座庙宇向南
财富似乎过分

在清朝
诗人不事营生、爱面子
饮酒落花,风和日丽
池塘的水很肥
二只鸭子迎风游泳
风马牛不相及

在清朝
一个人梦见一个人
夜读太史公,清晨扫地
而朝廷增设军机处
每年选拔长指甲的官吏

在清朝
多胡须和无胡须的人
严于身教,不苟言谈
农村人不愿认字
孩子们敬老
母亲屈从于儿子

在清朝
用款税激励人民
办水利、办学校、办祠堂
编印书籍、整理地方志
建筑弄得古香古色

在清朝
哲学如雨,科学不能适应
有一个人朝三暮四
无端端的着急
愤怒成为他毕生的事业
他于一八四0年死去

 

    张枣(1962年-),湖南长沙人,中国现代诗人,中国先锋诗歌的代表人之一。曾获得德国蒂宾根大学文哲博士,后在图宾根大学任教,出版的诗集有《春秋来信》等。

  镜中
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

    韩东,1961年生,南京人。早年随父母下放苏北农村。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在校期间开始诗歌创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与李亚伟等人带动一股“先锋派”诗歌浪潮,主张诗歌与“生命”联系,认为“诗到语言为止”,显示出“反文化”、“反意象”的诗歌倾向。后由写诗歌转向小说创作。著有《我们的身体》、《西天上》、《我的柏拉图》、《交叉跑动》、《爱情力学》、《爸爸在天上看我》、《吉祥的老虎》等小说、诗文集。

温柔的部分

我有过寂寞的乡村生活
它形成了我生活中温柔的部分
每当厌倦的情绪来临
就会有一阵风为我解脱
至少我不那么无知
我知道粮食的由来
你看我怎样把清贫的日子过到底
并能从中体会到快乐
而早出晚归的习惯
捡起来还会象锄头那样顺手
只是我再也不能收获些什么
不能重复其中每一个细小的动作
这里永远怀有某种真实的悲哀
就象农民痛哭自己的庄稼

 

    吕德安(1960- ),“他们”诗群代表诗人之一。出版的诗集有《南方以北》(1988)。

父亲和我

父亲和我
我们并肩走着
秋雨稍歇
和前一阵雨
像隔了多年时光
我们走在雨和雨的间歇里
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
却没有一句要说的话
我们刚从屋子里出来
所以没有一句要说的话
这是长久生活在一起
造成的
滴水的声音像折下的一支细枝条
像过冬的梅花
父亲的头发已经全白
但这近乎于一种灵魂
会使人不禁肃然起敬
依然是熟悉的街道
熟悉的人要举手致意
父亲和我都怀着难言的恩情
安详地走着

 

     西川,原名刘军,生于1963年,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著有诗集《虚构的家谱》、《大意如此》、《西川的诗》,散文集《水渍》、《游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随笔集《让蒙面人说话》,评著《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诗歌卷》,译著《博尔赫斯八十忆旧》《米沃什词典》(与人合著)
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
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光来,穿透你的心
像今夜,在哈尔盖
在这个远离城市的荒凉的
地方,在这青藏高原上的
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
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
这对河汉无声,鸟翼稀薄
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
马群忘记了飞翔
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
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
我成为某个人,某间
点着油灯的陋室
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
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
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
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

 

     王家新。曾用笔名北新等,文学教授。1957年出生于湖北丹江口。1972年入湖北丹江口市肖川中学。1974年高中毕业后下乡到肖川农化厂劳动。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就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3年参加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1984年写出组诗《中国画》《长江组诗》等,广受关注。1985年借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告别》《纪念》。1986年始诗风有所转变,更为凝重,告别青春写作。这时期的代表作有《触摸》《风景》《预感》等,诗论《人与世界的相遇》。1992年赴英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任为教授,开设中西现代诗歌比较研究课程及创造性写作课程。

        帕斯捷尔纳克
 
  不能到你的墓前献一束花,却注定
  要以一生的倾注,读你的诗,
  以几千里风雪的穿越,一个节日的
  破碎,和我灵魂的颤栗。
  终于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写作了,
  却不能按一个人的内心生活,
  这是我们共同的悲剧。
  你的嘴角更加缄默,那是
  命运的秘密!你不能说出,
  只是承受、承受,让笔下的刻痕加深,
  为了获得,而放弃,
  为了生,你要求自己去死,彻底地死。
  这就是你,从一次次劫难里你找到我,
  检验我,让我的生命骤然疼痛。
  从雪到雪,我在北京的轰响呢泞的
  公共汽车上读你的诗,我在心中
  呼喊那些高贵的名字,
  那些放逐、牺牲、见证,
  那些在弥撒曲的震颤中相逢的灵魂,
  那些死亡中的闪耀,和我的
  自己的土地!那北方牲畜眼中的泪光,
  在风中燃烧的枫叶,
  人民胃中的黑暗、饥饿,我怎能
  撇开这一切来谈论我自己?
  正如你,要忍受更为疯狂的风雪扑打,
  才能守住你的俄罗斯,你的
  拉丽莎,那美丽的、再也不能伤害的
  你的,不敢相信的奇迹。
  带着一身雪的寒气,就在眼前!
  还有烛光照亮的列维坦的秋天,
  普希金诗韵中的死亡、赞美、罪孽,
  春天到来,广阔大地裸现的黑色
  把灵魂朝向这一切吧,诗人,
  这是幸福,是从心底升起的最高律令。
  不是苦难,是你最终承担起的这些
  仍无可阻止地,前来寻找我们,
  发掘我们:它在要求一个对称,
  或一支比回声更为激荡的安魂曲。
  而我们,又怎配走到你的墓前?
  这是耻辱!这是北京的十二月的冬天,
  这是你目光中的忧伤、探询和质问,
  钟声一样,压迫着我的灵魂。
  这是痛苦,是幸福!要说出它,
  需要以冰雪来充满我的一生。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西川撰文)(注:2001年4月28日,海子与诗人郭路生(食指)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
     日记

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   
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  
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  德令哈┄┄今夜
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  让胜利的胜利
  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
  一切都在生长
  
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翟永明(1955- ),出版的诗集有《女人》(1987)、《在一切玫瑰之上》(1992)、《翟永明诗集》(1994)、《黑夜里的素歌》(1997)、《称之为一切》(1997)。

         女人

        渴望
  今晚所有的光只为你照亮
  今晚你是一小块殖民地
  久久停留,忧郁从你身体内
  渗出,带着细腻的水滴
  月亮像一团光洁芬芳的肉体
  酣睡,发出诱人的气息
  两个白昼夹着一个夜晚
  在它们之间,你黑色眼圈
  保持着欣喜
  怎样的喧嚣堆积成我的身体
  无法安慰,感到有某种物体将形成
  梦中的墙壁发黑
  使你看见三角形泛滥的影子
  全身每个毛孔都张开
  不可捉摸的意义
  星星在夜空毫无人性地闪耀
  而你的眼睛装满
  来自远古的悲哀和快意
  带着心满意足的创痛
  你优美的注视中,有着恶魔的力量
  使这一刻,成为无法抹掉的记忆


   母亲
  无力到达的地方太多了,脚在疼痛,母亲,你没有
  教会我在贪婪的朝霞中染上古老的哀愁。我的心只像你
  你是我的母亲,我甚至是你的血液在黎明流出的
  血泊中使你惊讶地看到你自己,你使我醒来
  听到这世界的声音,你让我生下来,你让我与不幸构成
  这世界的可怕的双胞胎。多年来,我已记不得今夜的哭声
  那使你受孕的光芒,来得多么遥远,多么可疑,站在生与死
  之间,你的眼睛拥有黑暗而进入脚底的阴影何等沉重
  在你怀抱之中,我曾露出谜底似的笑容,有谁知道
  你让我以童贞方式领悟一切,但我却无动于衷
  我把这世界当作处女,难道我对着你发出的
  爽朗的笑声没有燃烧起足够的夏季吗?没有?
  我被遗弃在世上,只身一人,太阳的光线悲哀地
  笼罩着我,当你俯身世界时是否知道你遗落了什么?
  岁月把我放在磨子里,让我亲眼看见自己被碾碎
  呵,母亲,当我终于变得沉默,你是否为之欣喜
  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不着边际地爱你,这秘密
  来自你的一部分,我的眼睛像两个伤口痛苦地望着你
  活着为了活着,我自取灭亡,以对抗亘古已久的爱
  一块石头被抛弃,直到像骨髓一样风干,这世界
  有了孤儿,使一切祝福暴露无遗,然而谁最清楚
  凡在母亲手上站过的人,终会因诞生而死去


   独白
  我,一个狂想,充满深渊的魅力
  偶然被你诞生。泥土和天空
  二者合一,你把我叫作女人
  并强化了我的身体
  我是软得像水的白色羽毛体
  你把我捧在手上,我就容纳这个世界
  穿着肉体凡胎,在阳光下
  我是如此眩目,是你难以置信
  我是最温柔最懂事的女人
  看穿一切却愿分担一切
  渴望一个冬天,一个巨大的黑夜
  以心为界,我想握住你的手
  但在你的面前我的姿态就是一种惨败
  当你走时,我的痛苦
  要把我的心从口中呕出
  用爱杀死你,这是谁的禁忌?
  太阳为全世界升起!我只为了你
  以最仇恨的柔情蜜意贯注你全身
  从脚至顶,我有我的方式
  一片呼救声,灵魂也能伸出手?
  大海作为我的血液就能把我
  高举到落日脚下,有谁记得我?
  但我所记得的,绝不仅仅是一生


   生命
  你要尽量保持平静
  一阵呕吐似的情节
  把它的弧形光悬在空中
  而我一无所求
  身体波澜般起伏
  仿佛抵抗整个世界的侵入
  把它交给你
  这样富有危机的生命、不肯放松的生命
  对每天的屠杀视而不见
  可怕地从哪一颗星球移来?
  液体在陆地放纵,不肯消失
  什么样的气流吸进了天空?
  这样膨胀的礼物,这么小的宇宙
  驻扎着阴沉的力量
  一切正在消失,一切透明
  但我最秘密的血液被公开
  是谁威胁我?
  比黑夜更有力地总结人们
  在我身体内隐藏着的永恒之物?
  热烘烘的夜飞翔着泪珠
  毫无人性的器皿使空气变冷
  死亡盖着我
  死亡也经不起贯穿一切的疼痛
  但不要打搅那张毫无生气的脸
  又害怕,又着迷,而房间正在变黑
  白昼曾是我身上的一部分,现在被取走
  橙红灯在我头顶向我凝视
  它正凝视这世上最恐怖的内容

 

    肖开愚(1960- ),出版的诗集有《前往和返回》(1990)和《动物园的狂喜》

    北 站

我感到我是一群人。
在老北站的天桥上,我身体里
有人开始争吵和议论,七嘴八舌。
我抽着烟,打量着火车站的废墟,
我想叫喊,嗓子里火辣辣的。
我感到我是一群人。
走在废弃的铁道上,踢着铁轨的卷锈,
哦,身体里拥挤不堪,好像有人上车,
有人下车,一辆火车迎面开来,
另一辆从我的身体里呼啸而出。
我感到我是一群人。
我走进一个空旷的房间,翻过一排栏杆,
在昔日的剪票口,突然,我的身体里
空荡荡的。哦,这个候车厅里没有旅客了,
站着和坐着的都是模糊的影子。
我感到我是一群人。
在附近的弄堂里,在烟摊上,在公用电话旁,
他们像汗珠一样出来。他们蹲着,跳着,
堵在我的前面。他们戴着手表,穿着花格衬衣,
提着沉甸甸的箱子像是拿着气球。
我感到我是一群人。
在面店吃面的时候他们就在我的面前
围桌而坐。他们尖脸和方脸,哈哈大笑,
他们有一点儿会计的
假正经。但是我饿极了。他们哼着旧电影的插曲,
跨入我的碗里。
我感到我是一群人。
但是他们聚成了一堆恐惧。我上公交车,
车就摇晃。进一个酒吧,里面停电。我只好步行
去虹口,外滩,广场,绕道回家。
我感到我的脚里有另外一双脚。

 

    潘维,1964年5月11日,出生于浙江湖州市安吉孝丰镇,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1980年,收《诗刊》编辑王燕生信,说“别人写了20多年的诗,比不过你”,深受鼓舞。1985年,在《星星诗刊》上第一次正式发表《季节》,在《水乡文学》上发表组诗。2006年,与“三尚艺术”组织了第二届中国——杭州“不完整世界”之系列活动—— “2006诗画印刷”,并正式启动编辑出版100部当代画家的评传和100部当代诗人的诗集。吴丽宜为潘维写下诗评《水系:浅谈潘维的诗歌》。获得了“第三代诗人杰出贡献奖”,授奖辞中指出:“没有潘维的当代江南是无法想象的,在飞速发展的工业文明进程中,潘维为我们打捞了对牧歌式文明的记忆,他的诗歌摆脱了西方话语权的控制,捍卫了东方诗学的尊严。”

            同里时光
  
     青苔上的时光,
    被木窗棂镂空的时光,
    绣花鞋蹑手蹑脚的时光,
    莲藕和白鱼的时光,
    从轿子里下来的,老去的时光。
  
    在这种时光里,
    水是淡的,梳子是亮的,
    小弄堂,是梅花的琴韵调试过的,
    安静,可是屋檐和青石板都认识的。
    玉兰树下有明月清风的体香。
  
    这种低眉顺眼的时光,
    如糕点铺掌柜的节俭,
    也仿佛在亭台楼阁间曲折迂回。
    打着的灯笼,
    当人们走过了长庆、吉利、太平三桥,
    当桨声让文昌庙风云聚会,
    是运河在开花结果。
    
    白墙上壁虎斑驳的时光,
    军机处谈恋爱的时光,
    在这种时光里,
    睡眠比蚕蛹还多,
     小家碧玉比进步的辛亥革命,
    更能革掉岁月的命。

 

     伊沙(1966- ),出版的诗集有《饿死诗人》(1994)、《野种之歌》(1999)。

  车过黄河

列车正经过黄河
我正在厕所小便
我深知这不该
我 应该坐在窗前
或站在车门旁边
左手叉腰
右手作眉檐
眺望 象个伟人
至少象个诗人
想点河上的事情
或历史的陈帐
那时人们都在眺望
我在厕所里
时间很长
现在这时间属于我
我等了一天一夜
只一泡尿功夫
黄河已经流远

 

    陈先发,男,1967年生于安徽省桐城县,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有诗集《春天的死亡之书》(1994年)、长篇小说《拉魂腔》(2005年)等著述若干。

    丹青见

桤木,白松,榆树和水杉,高于接骨木,紫荆
铁皮桂和香樟。湖水被秋天挽着向上,针叶林高于
阔叶林,野杜仲高于乱蓬蓬的剑麻。如果
湖水暗涨,柞木将高于紫檀。鸟鸣,一声接一声地
溶化着。蛇的舌头如受电击,她从锁眼中窥见的桦树
要高于从旋转着的玻璃中,窥见的桦树。
死人眼中的桦树,高于生者眼中的桦树。
将被制成棺木的桦树,高于被制成提琴的桦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