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日本联手遏制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47:15
2010年10月25日 06:44 AM
 分析:印度与日本联手遏制中国?
《金融时报》 詹姆斯•拉蒙特 新德里, 中本美智代 东京报道
周一,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将与日本首相菅直人(Naoto Kan)在东京会晤,讨论地区安全事宜,其背景是(一些邻国)对于中国在领土边界问题上变得更加自信感到焦虑。中日两国因存在争议的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问题发生多年来最严重的外交纠纷之后,日本政府正努力修复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上月,在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在钓鱼岛附近与日本巡逻艇相撞之后,日本扣押了渔船船长,中日关系因此急剧恶化。 随后几周,两国均爆发了要求维护本国领海主权的抗议活动。最新情况是,中国警方周日驱散了兰州的反日抗议活动。亚洲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冲突提醒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经济融合存在风险。中国临时中断与日本的高层联系,并在事实上暂停对日稀土出口。稀土在许多电子产品的生产中非常重要。印度领导层相信,未来一些年,该国将与日本一样,不得不应对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印度对于中国在其邻国巴基斯坦、缅甸和斯里兰卡的影响力日益上升的担忧有所加剧,同时印度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目前估计达到了600亿美元左右。印度政治领导层和军方还担忧中印在其东北部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和克什米尔(Kashmir)的领土纠纷,以及中国海军实力的日益增强。分析师表示,日本在与中国的海界纠纷中采取的方式,对印度颇有启发——印度对于中国舰船在其向来视为自己势力范围的印度洋海域的存在感到不安。印度领导人担心,一场类似于渔船相撞事件的“意外事故”,会引发中印两国的外交和经济纠纷。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也推动其邻国走到了一起,因为它们都对于自己与本地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人民币汇率和中国的贸易顺差感到担忧。 近几个月来,印度已超过中国,成为日本直接外国投资的最大接受国。去年,日本在印度投资约66亿美元,双边贸易额约为200亿美元。在出访日本之前,辛格表示:“加强印日两国的战略和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得到了两国政界的全力支持,而且是促进亚洲乃至全球和平、繁荣和稳定的一个因素。”辛格还将访问马来西亚和越南。译者/何黎 报导:印度总理希望日本帮其扩大稀土生产
据《日本经济新闻》(Nikkei)周日报导,印度总理辛格(Manmohan Singh)表示,他希望日本能够帮助印度扩大稀土生产。辛格是在周日赴日本访问前向记者作出上述表示的。辛格认为,印度和日本在稀土生产,以及核电的发电和基础设施开发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中国目前在全球稀土市场的占有率超过90%。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的数据,印度是全世界第五大稀土生产国,稀土储量为310万吨,占全球的3%。
 
2010年10月26日 06:16 AM
美国推动印度在亚洲发挥更大作用
《金融时报》 詹姆斯•拉蒙特 安吉利•拉瓦尔 中本美智代 新德里,东京报道
在亚洲对一个更为自信的中国日益焦虑之际,美国正推动印度作为亚洲领先的民主国家和最大经济体之一,在该地区发挥更大作用。在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下月出访印度之前,美国高官周一表示,他们希望印度在南亚区域以外的贸易、政治和安全合作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一位官员表示:“我们将印度视为东亚大国。印度不应局限于其所在区域。”迄今为止,印度还没有加入新兴的东亚机构——这些机构松散地将中国、日本和韩国与东南亚国家、美国和澳大利亚联系起来。美国发表此言之际,正值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将日本作为出访第一站。辛格本周还将访问越南和马来西亚。辛格与日本首相菅直人(Naoto Kan)签署了经济合作协议,为日本对快速增长的印度经济加大投资铺平了道路。印度领导人还担心,中国政府与巴基斯坦、缅甸、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的政治和贸易关系日益扩大,正对印度造成挤压。美国官员表示:“中国肯定是我们两国政府积极讨论的一个话题。但我们的关切不同。”印度政府还表达了对美中关系的担忧。去年奥巴马访华期间发布的公告使得中国可在南亚发挥作用,这让印度感到不安。印度尤其在意中国在拥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的雄心、中国日益上升的海军实力以及在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和克什米尔(Kashmir)的边界纠纷。美国官员表示,推动印度在亚洲发挥更大作用,不是试图重新平衡美国与印度和中国的关系。但他们表示,印度将在东亚峰会(East Asia summit)等亚洲地区论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外界预计,印度不会加入美国的防御同盟,但它已经成为美国最频繁的军事演习合作伙伴——两国在过去8年里进行了50次军演。美国官员热衷于发展印度军事装备的互操作性,使其能在打击海盗、维和以及人道主义行动中提供支持。美国表示,美印关系在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乔治•布什(George W. Bush)和奥巴马任职总统期间出现了“指数级”转变。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