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怎样将你的孩子变成天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21:17:52
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现在孩子太难教育了,娇气,不听话,懒,皮,不爱学习......。最爱孩子的父母们,一谈起孩子来,都是苦水一大堆。其实,我们通常都会忽略一个事实:所有的孩子,在上小学之前,我们通常都是看不出什么强弱优劣的,每个孩子看着脑瓜子都满灵光。假如去做智商测试的话,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中国人的平均智商是110,即使偏离也不会相差太多,这在全世界来看还是偏高的,据说美国人的平均智商是100。但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世界上普通智商成功者的例子更比比皆是。问题在上小学之后就慢慢显露出来了:原先看着差不多的孩子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分成了好中差三六九等。通常一个班级里,有20%的好生,就算不错的了。更多的孩子被贴上了一般般、中不溜之类的标签。更惨的是每个班都有那么10~20%的差生。他们是老师眼里的坏孩子,同学们嘲笑的对象,从小就没有了前途和希望,更是父母心中最大的痛。

        这一切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非常可悲的是,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在木已成舟,既成事实的时候,才猛然醒悟,想去寻找其中的原因并不惜一切代价来弥补。这也是为什么各类收费不菲的高复班、补习班生意红火的原因。在自家的孩子没到这一步的时候,极少有人愿意去花点时间研究一下如何防止自己也落到这一步。更为遗憾的是,如果你愿意花点时间去了解一下参加补习班、高复班的孩子们有没有什么突飞猛进的收获时,恐怕得到的绝大多数是摇头。为什么呢?木已成舟难为树。人的年龄越大,就越难以改变自己使得自己跟以往不一样。一旦落到这个地步,往往意味着失败与屈辱是注定的了,绝大多数的理想都无法去实现。道理谁不懂呢?问题是这时候已经没有能力做到了。也许有些人会说:读书也不是唯一的道路啊,不是也有很多人文化不高也成功了吗?ok,我承认,这样的例子的确是有。但如果你注意到那多如牛毛的炮灰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这样的赌注,赢的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你凭什么能够保证你家的孩子现在连读书这样的事情都做不好,将来就一定可以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功呢?

        现在,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吗?祝贺你,你已经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只要你开始去思考这个问题,想搞清楚为什么一样的孩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命运会如此地天差地别。那背后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起决定性作用呢?这个话题如果展开讲可以写一大本书,事实上也有很多的书专门写这方面的问题,只是我们的家长懒得花精力看而已。我今天只概括地讲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如果你看懂了,并且经常去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那我要恭喜你家的孩子,他的未来不是梦。

  第一,一定要有一个信念,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孩子学不会东西。这份坚信,是给孩子最强大的精神动力。没有谁真的会为某种东西而活着,真正支撑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是我们内心的动力。这些动力包括:爱,嘉许,信任,自信,希望,快乐,宽容、尊重......。将这些信念常驻于我们自己的内心,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传递到孩子的内心。当我们充满欣赏地看待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以为的很多毛病都不见了,孩子因为这些信念的传递,也变得越来越乐观,上进,高效率,你心中的这个天才,变得越来越具体了。孩子的内心中拥有了这些信念,学习就可以成为一件快乐的事。而向孩子传递这些信念,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父母。还要怀疑吗?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有错误的父母才会将天才变成庸才。这就好比孩子是一辆宝马车,要有好的车手才能开出好车的性能。父母就是这个车手。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父母,连低级的车手都算不上,完全是无照驾驶。再好的车,也得被碰得七零八落,到头来还要怨车不好。

         第二,一定要在孩子六岁之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性格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一生中96%的习惯,是在6周岁之前形成的。年龄越大,越难以改变。我们现在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在我们6岁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怎么样?现在知道了什么时候才是教育最关键的时间段了吗?没错,6岁之前。如果您没有在孩子6岁之前思考过本文中提出的问题,也许再过十年品尝教育失败的苦果时,还在莫名其妙稀里糊涂,这才是一个最大的悲哀呢。那么什么才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最重要的当然是阅读的习惯。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据研究,人类有80%的知识是通过阅读获得的。因此阅读习惯是学习习惯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习惯。博览群书的人,即使不读大学,也会是一个渊博和睿智的人,成功的几率也将大大地增加。当然大老粗也有很成功的。但一方面成功的大老粗其实并非真的大老粗,他们往往在书本外的学习能力上也是非常强的。另一方面,越是现代社会,大老粗成功的几率越小,您非要拿孩子的前程去打这个赌我也没办法。有人要问了,6岁之前孩子不识字怎么阅读啊?6岁之前解决识字问题的方式很多,只要您肯花时间和精力,或者再花一点钱,最快的孩子两三个月就可以具有一般的读书看报的阅读能力了。没有付出,哪有回报呢?这全取决于你到底想为孩子付出多少。

        第三、开发孩子的右脑潜能。人生有两个最大的分水岭。一是五周岁左右,是人生中求知欲最强的时期。浪费这个时期,后天很难补偿。二是十二周岁左右,由右脑思维转为左脑思维。如果你发现你家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变得害羞腼腆了,就表示他已经完成右脑思维向左脑思维转变了。那什么是右脑思维呢?简单的说就是形象思维。根据罗杰.斯配里教授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右脑主管图像、音乐、创意、联想之类的思维活动。而左脑主管文字、逻辑、数学之类的思维。右脑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将所看到的东西以图片的方式直接保存到大脑里 。利用右脑的特点记忆,效率通常是左脑的100万倍。我们有没有感觉小孩子的记忆力都很强?没错,小孩子的右脑最发达,记忆力最强。因此,有意识地利用右脑来训练孩子的记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至于怎么个右脑记忆法,简单地说就是图片联想记忆喽。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也不少,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去研究一下。

  有了以上三个法宝,你家的那个天才孩子的前程就算有了基本的保障了。不相信吗?孩子是你的,用孩子的前程来做赌注的是你。说到这里,本文的题目其实应该改为: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如果十年二十年后天才在你的眼中变成了一个庸才,那么应该责怪的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