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意外加息的弦外之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8:30:29

中国意外加息的弦外之音

 

本周,我们应该能预料到市场将会继续消化中国出人意料的加息之举。在中国通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及削减银行贷款传递出紧缩信号的十个月之后,我们终于在上周有了一次加息,这是自2007年来的头一回。

此次宣布加息25个基点令多数经济学家都措手不及,现在他们纷纷对这一举动进行解读:为何会是现在?这是一轮痛苦加息周期的开始,或者更多的是一种表明事情已恢复正常的迹象?

一种观点认为,加息相当于默认此前的紧缩紧缩未能奏效,北京准备对资产泡沫和通胀采取行动。我们应该为加息周期做好准备。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预计今后12个月内还会有两次幅度为25个基点的加息,从而将存款利率推至3%。

更加乐观的解读是,决策者认为如今经济的稳定程度足以承受利率这味传统药剂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期待经济软着陆以及对利率进行的相对细微的调整。

尽管如此,要预测今后还会出台多少紧缩措施,与其说这是一门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艺术,因为在中国,决策的制定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闭门进行的政治上的讨价还价。举例来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10月4日时还曾说,中国政府没有加息的打算,利率将保持稳定。

如果周小川不知道发生的事情,我们到底应该听谁的?

而如果我们回到夏天,那会儿实际上还有言论说中国将放松其政策。于是,对双底衰退的担忧令决策者夜不能寐,德意志银行的经济学家让我们对中国大陆宏观政策即将出现的“转折点”做好准备,他们预计北京第四季度实际上会实行宽松的而不是紧缩性措施。

可以说,自那之后的确有了一个“转折点”,但那是大陆经济某些关键领域的回升向好之势。

首先,房产交易量回升,目前房价也出现了反弹。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70个大陆大中城市的房价较8月份上涨了0.5%,这是自5月份以来的首次上涨。销售额和销量的反弹更加明显,升幅超过了50%。

此外,我们从最近数月的各种采购经理人数据中也看到了改善的趋势。

决策者会不会是受到中国股市大涨的影响呢?

今年夏天,中国股市曾是全球表现第二差股市。加息或为股市增加下行压力。上证综指自7月起已轻松突破3,000点大关,升幅达25%。

就外部环境而言,促使中国货币政策放宽的另外一个因素是美元贬值的同时,人民币币值也在持续下跌。自今年6月起,人民币兑欧元跌幅已达14%。

与此同时,鉴于美国可能将进一步实施定量宽松措施,中国与很多亚洲经济体一样,将不得不密切注意全球充裕流动资金的溢出效应。这些都说明,货币政策条件已经放宽。

根据德意志银行一份更新报告,其经济学家强调,中国已达成政策共识,容许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放缓,要利用利率政策抑制房地产投机需求。

不过鉴于人民币已不再严格盯住美元,加息所带来的风险并不是没有,因为更多的热钱或许会为寻求更高的存款利率涌入中国大陆。

但一些经纪人坚持认为,即使中国利率还将提高且企业借贷成本随之不断上涨,这对股市来说也不一定就是坏消息。

日本野村证券(Nomura)在其新战略报告中表示,利率只有在经济形势大好或回归趋势的时候才会上涨,而中国加息表现出来的另外一个积极信息是,利用正规货币工具消除过去一些随意的口头及监管干预的不确定性。当然你或许会说,按照中国央行行长前后矛盾的说法来看,那种不确定性现在只是转嫁到利率政策上而已。

美林(Merrill Lynch)对中国加息也表示相对乐观。它认为亚洲资本流动性到2011年将十分充裕,投资者风险偏好正回归至新一轮定量宽松的预期。经济基本面稳健,市场担忧情绪已从二次探底的恐慌变为对资产价格泡沫及加息影响国内消费的担心。

尽管如此,对于房地产价格仍居高不下、购房者房价负担能力受到严峻挑战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警告。市场一直担忧北京方面推迟人民币升值,直到资产价格已出现泡沫,在这一过程中问题越来越大。而现在中国加了息,这一担忧当然不会平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