踹地打板凳式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4:28:52
       据说西安市委党校一六十五岁的历史学教授胡觉照日前给国家教育部教材司发了一封建议信,认为应将诸葛亮的《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以华歆的《止战疏》代之。老教授的理论是:在《止战疏》中战争是在不得已时才发动的,不可以轻启战端,要等待时机成熟(原文:夫兵,不得已而为之,故戢而时动。而诸葛亮的《出师表》发动北伐战争的原因是,刘备曾“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所以要报恩于刘禅。表现出的是一种愚忠。《止战疏》中华歆认识到三国鼎立已成定局,极力主张积蓄国力:”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治,治二王之业。“即以周成王、周康王作为榜样,先治理好曹操,曹丕留下的基业,成就一个太平盛世。同时提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它强调地反映了华歆民本思想和止戈为武的战争观。

       用《止战疏》替换《出师表》的实际意义,胡觉照认为,《出师表》作为范文被选入初中课本,对于没有完全辨别能力的初中生来讲,容易形成“愚忠”思想,不利于形成科学的军事观,甚至不利于形成“止战息兵”的观念(以上资料引见2007.4.14《新安晚报》)。

      我就不想说破这个建议的马屁性了。看到这则新闻,我总的感觉是:不看到还明白,越看其实就越糊涂。一.什么是正确的一战争观,难道你不谈战争问题,初中生就能形成正确的战争观。二. 没有完全辨别能力的初中生灌输“止战息兵”的观念就能成就一个太平盛世?君不见国家外围敌人虎视眈眈!三.为什么要取消《出师表》而不是让初中生在学习《出师表》的同时,比较学习《止战疏》来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四.战争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什么在中学生中不能提及(性知识都能提,为什么战争不能提及,我就不明白这个道理)。五.为什么只看到三顾草庐的“愚忠”而没有看到重视人才这点。初中的教师们难道也没有辨析能力?……

      我不想再列出“十万个为什么”,这里到让我想到了一种现象:孩子拌倒在地或者磕在凳角,呜呜的嚎哭,大人们通常踹地打板凳,“乖~~~,不哭,爸爸(妈妈)打……。这一招对孩子还真灵,孩子一般都不再哼哼叽叽。打!可能孩子还会模仿大人也作踹地打板凳状。

      教育界的精英们,我想奉劝你们一句话,就是不要再用“踹地打板凳”式的教育来愚弄孩子了。“踹地打板凳”其结果是孩子没有明白拌倒在地或者磕在凳角的真正原因,可能孩子们还会拌倒在地或者磕在凳角,最后不知走了多少弯路,磕碰了多少次,孩子才能学到不致再“拌倒在地或者磕在凳角”经验。同样不管是“止战息兵”的《止战疏》,还是不利形成“正确战争观”的《出师表》,在思想上都具有其片面性,但是先生大人们,我们不要忘记的是:教育孩子关键是要让他们知道事情的真象是什么!怎么用辨证的眼光去看待一个问题。现实的情况是:我们没有勇气剖析这种“愚君”思想,而不是我们不应该学习《出师表》一文。我们不能用避免谈论战争的重要性来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战争观”,而替代用“止战息兵”的《止战疏》来“弘一代之治,治二王之业”。 踹地打板凳式教育应该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