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历史冤枉了潘金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19:10

历史冤枉了潘金莲


  


  (潘金莲绘图)


  

             潘金莲是何许人也,相信迄今没有人不晓得的。几百年来,她一直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成为妖艳、******、狠毒的典型!但是真实的潘金莲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无论在施耐庵或者南陵笑笑生的笔下,潘金莲的负面影响就被树立起来了。。以致到现在人们一提起潘金莲首先想到的就是不守妇道这个词。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潘金莲并不是像小说中那么的不堪,相反如果潘金莲若放到民国时期、或者放到现在他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追求真爱的勇敢的女子。
  

            在历史中梁祝的爱情一直被我们传诵,同样是追求真爱但是潘金莲就被打上了一个耻辱的标记,其实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梁祝本身两人都是纯洁的,并没有打破封建世俗所倚重的贞操这层膜,而不同的是同样是追求真爱的潘金莲却是在打破了这层贞操膜厚才去追求真爱,这在世俗的眼里当然是难以容忍更不能忍受的,所以潘金莲的绯闻闹起来就显得理所当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其实,历史中的潘金莲并不是什么贫困人家的女子、武大郎也远远不是小说中刻画的一个烧饼哥。潘金莲是名门之后,所谓的名门就是潘金莲是知州家的千金小姐。武大郎更是山东阳谷县的父母官。知州千金配县令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了。更算得上郎才女貌,远远不是小说原著中描写的:裁缝家的穷苦女,九岁被卖做家妓。
  

        而武大郎也不是因为是武松的兄长而被称为武大的,相反而是因为身高。在近来历史的考证中,武大郎实际身高应在1.78米以上,1.78米在物质充裕的现代都算的上伟岸所以在古代以高大威猛著称更不为过了。所以武大的正解许多时候可能来源于他的身高,而不是排行。。
  

          另外,在纳西考证中,许多历史学家发现,武植(武大)墓的规模比较大,并且棺木用料是珍贵的楠木。而楠木并不是任何一家人都可以用的棺木,在古时候只有达官贵人才有能力使用楠木作为棺木。可见在历史中记载武大郎是县令的事实可谓是对的。
  

          而杜撰出来的潘金莲本来就是一个名门之后,而封建社会名门最重的就是门风。既然已经成了县令的夫人,也算上是郎才女貌别无所求了。所以更不可能,也没有理由去勾搭西门庆。可见小说中的大多数情景是虚构的,目的在于丑化武大郎和潘金莲。
  

          那么到底是谁在诋毁武大郎和潘金莲呢?在历史的笔墨中也残留了下来。早年贫苦的武植曾经得到过一位王姓同窗好友的资助,武植做官之后,这位王姓同窗家境败落,便千里迢迢来投奔武植,希望能谋得一个职位。然而,在武家一直住了大半年,仍不见为官清正廉明的武植提拔他,他愤怒之下便不辞而别。为发泄心中怨恨,他在回乡的路上还四处编造、张贴武、潘二人的各种丑事,极尽污蔑损毁之能事(这或许就是后世各种故事的雏形)。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被不知真相的人越发传的离谱,并且煽风点火,添油加醋,很快,有关武、潘的各种谣言便传遍街头巷尾,且版本颇多,令其声誉遭受极大损毁。
  
  而王姓书生回家以后才发现,武植早已为他重修了房舍,并购置了家当。这时,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比的懊悔,并发疯似地揭撕自己沿街张贴的污蔑言论,然而,谣言一旦传开,又如何能收回呢?
  
         后世的文学作品,不论是《水浒传》还是《金瓶梅》,就文学创作本身而言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其价值和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也都举足轻重。但是,为了创作的需要或者剧情的安排,作者都不可能也没必要对这些道听途说的故事蓝本做史学家们一样的确凿考证。于是,在他们取得文学创作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对这些原本用以污蔑诋毁的“谣言”的流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以,现在我们翻开历史,我们欣然的发现潘金莲和西门庆之间并没有什么,所谓的贞操和追求真爱也只不过是后世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潘金莲无罪、武大郎也不是卖烧饼的侏儒哥。
  

       不过令人悲哀的是潘金莲和武大郎被历史冤枉却是难以改变的事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