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朴古雅的明代紫砂壶艺术 - 中华古玩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58:31

淳朴古雅的明代紫砂壶艺术

中华古玩网 http://www.gucn.com

  紫砂壶艺术是反映时代风格的产物,而某个时代的品味,也规范其茶壶的造型及纹饰。纵观紫砂壶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变,一般都表现为由粗趋精、由小趋大、由简趋烦,复而返璞归真的过程,即经历古朴、华丽、淡雅三个阶段。
  
  历代紫砂艺人在细心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及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和古代陶器、漆器、玉器、秦砖、汉瓦、唐镜、瓷器等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艺术特点,获得了高度的艺术素养,从而设计和发展了形形色色的紫砂茗壶造型,并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
造壶艺术是指以设计意识为主导,伴以形象思维的审美意识,通过工艺材料、工艺手段和各种专业技巧进行制作或发展的一种艺术。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美术。其本质特点是强调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功能性的统一,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其美学特征是满足实用与功能的要求,体现材料美和装饰美。所以,紫砂壶艺术作为融生活与艺术为一体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文化水平的形象写照。

  紫砂茗壶的造型,千姿百态,有朴实的实用造型,也有奇巧的怪物造型,但总括起来分为下列各类:几何形、自然形(花塑器)、筋纹器及水平壶和茶器等。在紫砂茗壶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几类造型的壶均有制造,但没时期发展的主流却又有所偏重于不同的造型、艺术风尚及发展趋势。

  自明代正德到明代末年(十六世纪初至十七世纪初)紫砂茗壶以筋纹造型居多。有些作品受铜镜外形及铜器影响非常明显。明式家具简洁、凝重的风格对紫砂壶的影响也随处可见。早期的紫砂茗壶,其造型气度浑厚,比较协调,不附加装饰,仅以筋纹线的变化及开光加强装饰效果,泥质颗粒较粗,所谓“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这就是当时以时大彬为代表的壶艺家的崇尚。镌刻楷书签名款于茗壶底部,这是早期紫砂茗壶的落款形式。

  筋纹器是明代紫砂壶造型的主流,其造型特点是将花瓣、瓜楞、菱花、云水等形体引入紫砂壶造型。把紫砂壶塑成花瓣式、瓜楞式等壶形,打破了壶形单调格局,使壶形造型趋于活泼多样,增添了无限的艺术意趣。

  明代是紫砂壶空前兴旺成熟的典范时期,这时期名家辈出,壶式千姿百态,特别注重筋纹器制作,这种风气延续到十八世纪以后。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时大彬和徐有泉。

  这空前兴盛时期的出现,主要是元代垄断工匠和技术的半奴隶制度式生产关系,到明代后逐步得到了解放,从而为发展手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瓷都江西景德镇民窑中杰出的造瓷名工陈仲美、吴十九、周时通、崔国樊、吴明官等,纷纷到陶都宜兴改业紫砂,促进紫砂工业的发展。同时,从明代中叶起,社会上饮茶的风气和品茶的提倡,促使宜兴紫砂茗壶广泛流行起来,并为好茶的文人墨客、士大夫一起推崇。如冯可宾的《茶笺》说:“茶壶陶器为上,锡次之。”文震亨的《长物志》说:“茶壶为砂者为上,盖既无土气,又无熟汤气。”在文学家李渔的《杂说》中赞美到:“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而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专著中称:“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过前处也。”由此可见,当时紫砂茗壶生产的发展、兴盛,也借助于文人饮茶风尚的盛行和诸多著述家推崇宜兴紫砂壶艺。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促使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茗壶生产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

  明代是紫砂茗壶的兴旺成熟期,名手辈出,代有精品。至今有实物遗存并有制作者记载的,当属明正德年间的制壶名师供春,供春之壶,制品很少,留传后世的更是凤毛麟角。自从供春树瘿壶问世以后,继起的名家有董憾、赵梁、元畅、时鹏,称为“四大家”。

  四大家以后有李养心,号茂林,也是明万历时名艺人。他善于制作小圆壶,世称“名玩”。他在兄弟辈中排行第四,故又以“小圆壶李四老官”得名。起初,名家壶坯都附入缸窑烧造,没有用匣钵封闭起来,因而都“不免沾缸坦釉泪。”从李茂林开始,“壶乃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从而防治了紫砂壶的粘染釉泪。

  相传供春曾经带过一个徒弟,他把制壶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这个徒弟叫时大彬。时大彬既继承了供春制壶地传统,又创造出自己地特色。他淘土为壶,有时杂以砂土,作品时见巧思,出人意外。他开始制作地时候还只是单纯地模仿供春,以大壶为主,后来和当时著名文人王世贞、陈继儒等交往,突破了老师地樊篱而多做小壶,更加符合文人地美学趣味,因此当时就有“千奇万状信出手”、“宫中艳说大彬壶”这类推崇的诗句。时大彬也有两个徒弟叫徐友泉和李仲芳,都行大,因而又有“壶家妙手称三大”的说法。李仲芳,其艺术成就与师父不相上下。紫砂壶的制作,已经有简单朴素而渐趋文巧。仲芳父主张复古,极力“督其敦古”;仲芳是主张趋新,不同意敦古的意见。父子争论激励。据传,有次仲芳做好一把壶,急忙送到父亲面前问道:“老兄,这个如何?”从此,人们称仲芳壶为“老兄壶”。据文献记载,仲芳“后入金坛,卒以文巧相竟。”《阳羡茗壶赋》评论李仲芳有“仲芳骨胜而秀出刀镌”之语,可见其壶艺技法的精绝。至于徐友泉的作品,则又别具一格,他喜欢仿效古器物尊罍的形制。造型式样较多,而且泥色也变化多端。文献上评论他的作品是“种种变异,别出心裁”。

  和上述“三大”同时或稍后的名手,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蒋时英、陈俊卿、沈君用、陈用卿、陈仲美、陈和之、承从云、沈子澈、惠孟臣、陈子畦等人,争奇斗艳,壶式千姿百态,制作了许多超越古人的作品,都为人们所宝重喜欢。

  明代的紫砂茗壶,不但式样变化多端,壶形大小也很不相同。大体上说,明万历之前,好尚大壶;万历之后,壶形日渐缩小。时大彬自他游娄东和诸名士交接之后,才改作小壶。以后徐友泉诸家,更向这一方面推进,从“盈尺兮丰隆”转向“径寸而平柢”一途。明末清初更有陈子畦、惠孟臣都是“小壶精妙”、“各擅胜场”的名手。壶形由大而小,不得不承认决定于士大夫饮茶趣味和习惯的改变。

 

    品味紫砂壶的秘诀  09-12-27  阅读:3    相关文章 品味紫砂壶的秘诀品味紫砂壶的秘诀近年来,收藏和使用紫砂壶的人越来越多。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而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摩挲,让手感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三是"工":   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交待的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     闲话朱泥小壶:清朝鼎盛时期宜兴紫砂的奇葩|收藏,动态|::e景苑::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网~~...  09-12-23  阅读:70    相关文章   闲话朱泥小壶:清朝鼎盛时期宜兴紫砂的奇葩|收藏,动态|::e景苑::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网~~...朱泥壶的泥料属于红泥,是红泥中的精品,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红泥都属于朱泥范畴的,朱泥只是红泥中占到很小的一部分而已。朱泥的含铁量则又较其他紫砂泥高,产在嫩泥矿层的底部。被《阳羡茗壶系》称为"石黄泥"的朱泥,自古以来为世所公论是产于宜兴的赵庄山,近年传闻宜兴黄龙山富产朱泥,所以有了"今日朱泥非明清朱泥"之说。     百度图片搜索_朱泥壶  09-12-22  阅读:95    相关文章   百度图片搜索_朱泥壶。相关搜索:图片目录:     朱泥壶_百度百科  09-12-22  阅读:116    相关文章   朱泥壶的烧结火候非常敏感,窑火气焰会影响色泽的红润程度,所以古时大都用匣钵盒子装在里面保护烧成,已免出现火疵,或是色泽变黑。继续,我们来讨论紫砂壶与朱泥壶发茶效应的不同,紫砂壶的壶身较厚,坯体组成含砂也含熟料颗粒(有部分壶),比重虽然较重,结构组织却因含砂而气孔率较大,朱泥壶则由于是水洗法练泥,泥质成份单纯,不但壶身较薄,烧结结果也密致结晶成玻璃相,含气孔率非常的小,综合以上的原因可得到下列结果;     与您共享朱泥韵 - 紫砂壶、紫砂的艺术世界--紫砂世界  09-12-22  阅读:186    相关文章   与您共享朱泥韵 - 紫砂壶、紫砂的艺术世界--紫砂世界 欢迎致电400-7059-520     朱泥壶与紫砂壶的区别 - 紫砂壶、紫砂的艺术世界--紫砂世界  09-12-22  阅读:8    相关文章   朱泥壶与紫砂壶的区别 - 紫砂壶、紫砂的艺术世界--紫砂世界 欢迎致电400-7059-520所以从泥质的结构中分析,朱泥与紫砂中的红泥有着严格的区别。从成品分析,朱泥壶的结晶度比紫砂红泥高出许多,烧成收缩率也比紫砂红泥高出80%以上(朱泥18--27%,紫砂红泥10--13%)由于收缩率大,使朱泥壶在烧成后壶体表面产生出或多或少的皱折,这些皱折在经久使用后,又只能看到而手却感觉不到,所以在玩壶高手中有"无皱不成朱"的说法。     淳朴古雅的明代紫砂壶艺术 - 中华古玩网 - 古董收藏、古玩收藏、古玩鉴定、古玩拍卖、古玩...  09-12-22  阅读:196    相关文章   淳朴古雅的明代紫砂壶艺术 - 中华古玩网 - 古董收藏、古玩收藏、古玩鉴定、古玩拍卖、古玩...淳朴古雅的明代紫砂壶艺术。筋纹器是明代紫砂壶造型的主流,其造型特点是将花瓣、瓜楞、菱花、云水等形体引入紫砂壶造型。瓷都江西景德镇民窑中杰出的造瓷名工陈仲美、吴十九、周时通、崔国樊、吴明官等,纷纷到陶都宜兴改业紫砂,促进紫砂工业的发展。五面俱到挑选紫砂壶 "纯金鸟巢紫砂壶"引发认购高潮 宜兴紫砂壶起源何时?     朱泥壶概述 潮汕民俗网  09-12-22  阅读:293    相关文章   章贞坤传子章永添、章永杰(第三代);章永添传子章燕明、章燕城、章燕标(第四代);章燕明——章海元 章永添 章燕城——章广鑫 章贞坤 章永杰章燕标 章赞文章赞雄 章大得。博览新生一代壶艺,诚也优势各具:海元心灵手巧,广鑫踵事增华,赞文敬业继轨,赞雄博采众长,金财创新后劲......正是这批壶坛新秀,以其高水平的创作成果,体现潮州朱泥壶深刻的文化内涵、充实潮州朱泥壶的审美理论,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朱泥壶市场的繁荣。     朱泥壶历史文化 中国佛教禅宗网  09-12-22  阅读:88    相关文章   朱泥壶历史文化 中国佛教禅宗网。朱泥壶历史文化。第三,涌现出了惠孟臣、徐恒茂、惠逸公、陆思亭、张君德、潘仕成、邵柏原等一批名扬百年的朱泥艺人,以他们的名字称谓的朱泥壶如"孟臣壶"、"恒茂龙蛋"、"逸公壶"、"思亭壶"、"君德壶"、"潘壶"等等,世代相传。以上四种实际上是两种,即出土壶与传世壶,而出土壶在我收藏的朱泥壶中至少占了七成,也就是300个朱泥壶中超过200个是出土的,这些出土壶都是那个年代的随葬品。     明清朱泥壶的发展历程与署款文化(上)--中华茶网  09-12-22  阅读:74    相关文章   明清朱泥壶考证的误区  二十世纪末叶,宜兴紫砂茶具在港台备受青睐,不论紫泥、朱泥、绿泥、段泥,俱成为茶客壶人的府藏珍爱。朱泥小壶则多见于闽南及广东潮汕沿海,由于传世的明清朱泥壶多已毁于战乱与文革时期,(少部份晚清制器近年陆续由海外回流),但因闽南地区向有物器陪葬之俗,部份老壶在地底下幸免于战祸,所以目前朱泥古壶多以出土器比例较高。这同时说明了为何紫泥、黄泥、段泥壶相对较少在工夫茶茶区出现的原因。

    茶具成收藏新宠  09-11-23  阅读:9    相关文章 茶具成收藏新宠茶具成收藏新宠。历代品茶,从唐宋讲究研磨茶末,到明清的烘焙茶叶,不但制茶的手法有了改变,而茶器亦随之更新。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制定一套专供调制末茶的茶器,正式奠定了茶器在饮茶仪式中的地位。宋代为饮用末茶的黄金时代,独特的点茶方式,以及斗茶风气的盛行,把宋代吃茶艺术带向了极致。除原有的青、白瓷瓯外,鹧鸪斑、兔毫、油滴、贴花黑釉纹茶盏,成了宋人斗茶的新宠。     中国茶壶大全[图]  09-10-09  阅读:62    相关文章   宜兴窑紫砂黑漆描金彩绘方壶 清雍正。宜兴窑时大彬款紫砂胎雕漆四方壶 明。宜兴窑紫砂柿蒂扁圆壶 清雍正。宜兴窑紫砂绿地描金瓜棱壶 清乾隆。宜兴窑描金彩绘天鸡尊 清乾隆。宜兴紫砂胎珐琅彩描金菊瓣。清康熙.宜兴紫砂胎珐琅彩四季花卉菱花式茶壶。清乾隆.宜兴紫砂胎金彩篆书诗文茶壶。清康熙.宜兴紫砂胎珐琅彩四季花卉盖碗。 相关文章
  • 五面俱到挑选紫砂壶
  • "纯金鸟巢紫砂壶"引发认购高潮
  • 宜兴紫砂壶起源何时?
  • 辨识古壶
  • 怎样辨别好的紫砂壶
  • 选购紫砂壶的小窍门
  • 紫砂壶
  • 结缘紫砂情有独钟
  • 紫砂器泥色的鉴赏
  • 故宫首次展出“宫廷紫砂”
热点资讯
  • 老版人民币价格狂飙
  • 揭示古玉鸡骨白沁色的真相
  • 红釉瓷器(组图)
  •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 紫砂壶全套制作过程
热点评论
  • “彩色复印”走俏京城
  • 有限印刷品:新一轮藏品
  • 小笔筒槌下玩味十足
  • 翰荣轩义卖墨宝发展文化
  • 铅笔收藏—被“吉尼斯”遗忘的纪录
淳朴古雅的明代紫砂壶艺术 - 中华古玩网 真假玉的鉴别方法 - 中华古玩网 - 古董收藏、古玩收藏、古玩鉴定、古玩拍卖、古玩论坛、古... 真假玉的鉴别方法 - 中华古玩网 - 古董收藏、古玩收藏、古玩鉴定、古玩拍卖、古玩论坛、古... 为玩云南龙的朋友-发帖 - 中华古玩网 - 古董收藏、古玩收藏、古玩鉴定、古玩拍卖、古玩论... 投资红木认准一黄二黑三红 - 中华古玩网 - 古董收藏、古玩收藏、古玩鉴定、古玩拍卖、古玩... 万寿图 长卷 - 中华古玩网 - 古董收藏、古玩收藏、古玩鉴定、古玩拍卖、古玩论坛、古玩交... 莲花手菩萨像 - 中华古玩网 - 古董收藏、古玩收藏、古玩鉴定、古玩拍卖、古玩论坛、古玩交... 唐卡的发展及流派-中华古玩网 唐卡的品种-中华古玩网 唐卡的绘制-中华古玩网 毛泽东像章收藏与鉴赏 - 中华古玩网 - 古董收藏、古玩收藏、古玩鉴定、古玩拍卖、古玩论坛... 淳朴的民间泥土雕塑[17P] - 艺术图库 高古雅逸的埙 古玩的“民藏”之痛-资讯-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门户网站 什么是高古玉:回味一下交学费的日子 图片集-中华古玩网 唐卡的制作材料与颜料用色-中华古玩网 明代家具[雅博艺术网论坛] 极品中国古玩艺术 极品古玩艺术《三》 极品古玩艺术 极品中国古玩艺术。 极品中国 古玩艺术. 极品中国古玩艺术. 极品中国古玩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