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十大战争七:免费和收费之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5:10:53
这个问题对于中国许多产业,尤其是互联网产业、广电行业、新闻产业而言,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问题。

免费,产业发展不起来,甚至会造成许多企业的倒闭,产业的倒退。收费,没有一个老百姓愿意,甚至会骂娘。

  

    在各种势力的碰撞下,中国免费文化已经流行多年,想要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免费文化在中国已经造成了许多产业的畸形发展,如果不改变这种现象,我想对于移动互联网及相关产业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对于许多寄希望移动互联网生存和壮大的产业而言,无疑是困难和痛苦的。


    在许多传统媒体领域,如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公司中,广告收入成了其主要收入,而其苦心制作的内容却很难获得较好的收益。这就造成了一个假象,广告收入可以弥补内容免费的黑洞。

 

    然而,传统媒体的发展已经证明这是一个无法承受的压力。而众多互联网公司,包括这几年火爆的网络视频、社交网络的发展来看,广告都无法承载企业的正常运营和长远发展,因此内容收费是未来几年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在免费文化的洗礼下,如何实现收费这一环节,的确是考验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一道难题。

 

    苹果公司App Store的发展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案例,从一开始就是免费和收费相结合的思路,不仅让苹果用户增加了粘稠度,而且给媒体公司、许多内容开发商带来了机会。许多苦于无法向用户收费的业务公司有了收费和管理的平台,就可以更专心的开发新的业务。而好的业务也让用户很兴奋,也就乐意支付费用去购买这些业务。这就造成了产业的良性循环。因此,苹果的移动互联网战略就得以顺利实施,而随着用户的增多,苹果反过来再去利用广告这一最传统的商业模式增加收入以及增加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

 

    这种反向的思路对于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所不同的是,有了移动运营商的介入,就有了一个新的收费平台,但过去几年,运营商代收费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在业务计费、重复收费、消费欺诈等方面造成许多负面影响,也就是说这种收费模式是不透明的。而苹果App Store拥有透明的收费模式。运营商更多的只是收取语音和流量费用,而更多的业务消费由用户自己把握的。但在国内由于信用卡支付环节的不成熟,只好由运营商来进行代收费。不过,这几年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应该说也是给透明收费带来了一些机会。支付的主动权掌握在用户自己手里,也许才是收费畅通的关键。

 

    另外一个环节就是版权保护必须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理念去培养。改革开放30年虽然把创新、发展当做口头禅,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方面的确存在很大问题。有人说,好东西用户自然会付费。但在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下,所谓翻墙理论的猖獗,使得总有一批人,总有一批企业愿意去打免费这个牌,而这个牌也恰恰就让收费这个问题成为泡影。就一个简单的例子而言,四大门户90%以上的新闻内容都是重复的,这种局面下,又有哪个网站敢发出收费的口号呢?因此我认为,只有把版权保护当做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理念去培养,去对待,才有可能建立好的收费环境。只有内容是独一无二的,是经得起考验的,那么用户付费也就顺理成章。

 

    但这些也不足以支持收费能成为一个正常的现象。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和意愿才是最关键的。很多人认为,移动互联网发展有三个前提,既无所不在的移动宽带网络、五花八门的智能终端、丰富多彩的业务应用。但我认为有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收费环节或者说收费模式。如果再延伸一些就是如何带动用户的付费消费。

 

    当然,对于广大用户而言,也许并不乐意看到这样的文章。但我要说的是,免费的结果就是没有好的内容,没有好的业务,没有好的产业环境,这是相互促进的。这和你想住好房子,开好车就需要花更多的钱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