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之子)让人民的呼声搭上“直通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1:15:39
(三江之子)让人民的呼声搭上“直通车”
来源:云浮日报    发表日期:2008-06-15
——记云浮市人大代表张昆生
□本报记者  廖荣波  通讯员  叶大明

“闭会期间比开会期间还忙得多!”花甲之年的云浮市四届人大代表张昆生谈到做人大代表感受时说,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而且是一种责任。如果不花大力气为人民说话做事,就愧对人大代表这个崇高的称号。他积极反映人民群众呼声,采用“直通车”的方式,搭通了人民与政府、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去年以来,他提出或解决了18个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上任伊始即奔波解决行路难
云城区高峰街张屋村村长张昆生2006年底当选为云城区和云浮市的人大代表后,他第一时间就拟好了关于尽快解决旧云六公路沿线群众行路难问题的建议,将群众的呼声反映上去。得到有关部门明确答复后,他又多次催促落实修路具体事宜,直到2007年夏天正式动工修复烂路。
市区高峰立交桥附近经常发生交通事故,他调查后得知,这个交叉路口的布局和走向不合理,其中从云安县进入市区要经过四次转弯走完一个反“S”形才进入星岩路,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他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关于整治高峰立交桥交通隐患的建议》,建议加建一座桥梁,减少三个弯道,车辆通行方向从反“S”形变为直角形。之后,他多次找公路等部门沟通,得到公路部门的大力支持。如今,这一耗资近百万元的道路整改工程已得到上级支持并落实了资金,计划今年下半年动工。他的人大监督意见又一次取得实效。
张昆生常说,人民的呼声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人大代表不能开会时凑热闹,闭会后默默无闻。所以,他经常深入群众中,反映群众呼声,多方奔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一追到底敢于“较真”
张昆生每次提意见或建议,都一定要跟踪落实,直到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为止。他认为,人大代表提意见不能“一提了之”,必须“一追到底”。
市区星岩路北面入口有一个禁止重型货车、中型货车、低速载货汽车通行星岩四路的交通标志牌,但此路段是附近10多个企业和6个村庄运输货物的必经之路,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引起有关司机、附近企业和群众的强烈不满,有群众气愤地说:不让运输货车通行,难道叫他们从天上飞过去吗?2007年9月,张昆生接到群众的呼声,提出了《建议迁移不合理的货车禁行标志》的人大监督意见。意见提上去之后,他又多次找有关部门了解如何解决运输车辆的通行问题。最后,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市区使用了20多年的星岩路如今已破烂不堪,市民盼修路的呼声日益高涨。在今年召开的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关于尽快修复星岩路路面的建议》,并在分组讨论等场合多次要求有关部门尽快行动起来。市领导听了他发言后当即指示要将修复星岩路尽快列入政府工作计划。但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花钱太多,修路起码耗资1000万元以上。作为做过建筑工程出身的张昆生敢于“较真”,他仔细勘察了烂路,请专业人士做好工程概算造价表,结果显示修路造价并没有这么高。随后,他将烂路的照片及工程造价概算表交给市人大调查组。他表示,只要这条路一日未修好,就一定要跟踪到底。
直通车开到企业为村民解决饮水难
去年底,云城区高峰街东方村委因引山泉水的蓄水池损毁,1000多名群众的饮水大受影响。广大村民希望能够使用附近云硫企业集团公司水厂的自来水,但苦于无人牵头,又不知资金如何解决,他们只好找到人大代表张昆生。
张昆生了解实情后,当即找到云硫企业集团公司的老总、副老总,商量解决附近群众的饮水难问题。云硫高度重视人大代表的意见,派一名副老总落实具体工作,云硫自来水厂急群众所急,现已筹集了几十万元的材料,工程正式动工,群众很快将用上干净的自来水。
率先提出加强“新农合”监管
张昆生时刻牵挂着失地农民的权益,他第一次出席区人大会议就提出了《关于为失地农民解决医疗保险的建议》,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扩大到失地农民,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返贫现象。如今这一建议已付诸实施。同时,他还提出《关于把失地农民子女列入免费义务教育对象的建议》,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今此事也有了着落。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生病必须要住院才能报销50%的费用。有少数医院瞄准了这个“财路”钻空子,不管大病小病,草率安排病人住院,反而增加了农民费用负担。本来可在门诊花几十元治好的病,住院后可能要花费数百元甚至上千元;一些不必要的检查项目和一些不必要开的药也成为个别医院创收的途径。个别定点医院收治轻病住院病人,经常人满为患,浪费医疗资源,使一些应当住院的病人反而没有床位,危害很大。张昆生经深入调查,在全市、全省率先提出了《关于加强监管防止加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负担的建议》,建议重点加强对医疗单位的监管,避免他们钻空子,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他除了在区、市的人大会议上提这个建议之外,还支持他的儿子、省人大代表张勇今年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将这个建议提交上去,引起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他为人民群众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有多个,如关于调动法院执行人员积极性提高执行能力的建议,关于增加云浮市城区街道临时停车位的建议,关于增加村委经费投入、缩小与居委投入的差距的建议,坚决制止毁林种果、毁林种桉树行为的建议,延长村(居)委干部任期年限的建议等。
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张昆生作为高峰村委“活力民主,阳光村务”工程发展组组长、张屋村村长,他像爱家那样爱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金钱。他从1997年开始就带领村民进行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村道和村容村貌建设至今累计已投入了66万多元,除了23万元是上级支持、群众集资、社会热心人士捐资外,其余大部分是张昆生家庭出资。他们以前搞村道硬底化,没有伸手向政府要一分钱。作为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私营企业主,张昆生坦言:有钱不会像别人那样放在银行里,而是办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近年来,他又想方设法自筹资金20多万元,建设村中的防洪排灌渠等农田基本设施,完善了卫生村、生态村的基础设施。如今,张屋村已建成为省卫生村、市生态文明示范村、巾帼示范村、云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前来参观取经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
十天七次参加赈灾捐款
张昆生住的是普普通通的旧民房,吃的是普普通通的菜式,穿的是普普通通的工作服,但他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捐资毫不吝啬。仅几年来,他一家为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达数十万元。村中的所有老人他每年都上门或叫家人上门慰问,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谁家的孩子没钱念书,他总是雪中送炭。他还垫资为村中困难户实施危房改造,使村中居住在砖瓦房的最后一户人家住上了漂亮的楼房。他通过妇联资助云城区几所学校的数十名贫困学生,受助学生没有一个知道是他资助的。今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在10天时间里,他先后7次参加抗震救灾捐款活动,他和他的家庭先后捐出了38000多元。他还积极发动周边村民踊跃捐款,一个村委一天就筹得善款36000元,为支持灾后重建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昆生家庭1999年、2006年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五好文明家庭”,今年被授予全国“平安家庭”示范户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