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成为最赚钱的企业,是喜还是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6:42:49

[原创]银行成为最赚钱的企业,是喜还是忧?

转载

银行成为最赚钱的企业,是喜还是忧?



据媒体报道,截至8月31日,A股1924家上市公司,最赚钱的20家公司中,有11家是银行。20家公司上半年赚5220亿,其中四大行就赚2500亿。

看到这条消息,真的是让人高兴不起来。最赚钱的公司中,银行就占了一半多,余下的真正生产企业无几,民营企业更是无一。

就是再外行的人,也知道赚钱是不容易的。但在我国垄断经营的银行,却成了赚钱最容易的。按照一般经济规律,国际上最赚钱的企业,大多是最有创新能力、运作高效、真正在市场中打拼赚取高额利润的企业。而看看我们国内的这些最赚钱的上市公司,大多都是依靠垄断获取高额利润。这种现象恐怕就不正常。

为什么银行会成为最赚钱的公司呢?

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用钱来生钱,比做实业来得快。

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存款和贷款利息之间的利息差。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不是谁都能开银行的,国家有个特别牌照制度。而获取了这特别牌照的,只有国家控股的银行,这样,就形成了现有银行可以独一无二的享有获取利息差的特权,也就是银行业的垄断经营权。

我国人民具有勤俭过日子的好传统,老百姓手里稍有一点钱,一般都舍不得花,总想存起来。一方面是为了积少成多,能购置个大件;另一方面,还有个防止出现急需用钱时抓瞎。把钱放在家里,怕小偷光顾;借出去,又收不回来;炒股吧,股市不振;买保险吧,咱手中的一点钱还不到考虑哪些的时候。。。,思来想去,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存在银行。国人虽然收入不多,但总人口数量多,每个人存的钱不多,但累积起来,却是不小的数字。这样,银行不费吹灰之力,就吸纳了巨额存款。

接下来银行要实现赚钱,必须把吸纳的存款贷出去,才能赚取利息差。这放贷款,如同我们把钱借给别人一样,是要担风险的。弄不好,就“肉包子打狗”了。可因为银行是国家的,这个风险不用银行员工个人承担。这样的放贷就成了送人情的好事了。相关利益者(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国有银行本身)把其当成各自谋利的工具。由于中国没有成熟的信用文化,一些企业主不是把精力放在提高产品质量、科技含量上,而是放在“玩贷款”上。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急功近利、彰显政绩,指令银行给一些信誉度不高的企业贷款。再加上中国的银行业不是风险定价(即存款、贷款利率不能自主决定,不能参与市场竞争)。这此因素的叠加,就形成近年来银行的“不良贷款”与日俱增,且居高不下。截至2009年12月末,中国境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4973.3亿元(这还没有算持有的巨额国际债卷)。

为了消除银行的这些“不良贷款”,当然国家就得为其“输血”了,否则,银行不能正常运行。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样来的。你想想,你辛辛苦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从牙缝里省下来存在银行的血汗钱,一夜之间打了水漂,你不急、不气才怪呢。

可国家给银行的“输血”,最终还是要摊在百姓头上。

按理说,国家这么支持银行,银行靠垄断经营又赚了那么多的钱,那么银行就应当给国家相应的回报,给百姓相应的实惠才是。超市购物积分一定数量时,还给一瓶饲料喝呢。

但银行的表现却令人失望。

甭说对国家的贡献了,就是对百姓,不但没有回报,没有让百姓分享那怕丁点垄断利润的实惠,反而还变本加厉,新增一些莫名其妙的收费项目,从百姓身上揩油。从ATM机跨行取现手续费,到对账单打印费,再到密码重置费,近期商业银行一些中间业务收费乱象引发了消费者强烈质疑。而事实上,零钞清点费、更换存折费、小额管理费、开具贷款证明费等,消费者已经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成为了商业银行“刀”下任由宰割的“羔羊”。

反观银行内部,却是另一番景致。

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9年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8444元,增速为2005年以来最低水平。从19大行业看,职工平均工资差距较为明显。10个行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21454元、24881元和25078元;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74183元。上市银行十大高管平均年薪560万。今年夏季,某银行发放高温补助,每人3000元。

看了这些数据,你心里是什么感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们小区门口的陕西籍保安小王。他每月工资1200元,物业管住不管吃,每月下来除去吃饭、电话、个人洗卫、人情消费等,只剩400左右,等到过年回家时,也攒不够5000元。当他看到上述银行员工的收入数字时,只是无可奈何的说了一句:太不公平了。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虽然我们的“平均收入”年年在提高,但在这“被平均”的背后,显然还是难掩收入贫富悬殊的现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合理分配、调整社会收入,显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难以回避而愈加紧迫地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又扯得远了。

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