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民富国强是国家的终极目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9:57:12
2010年10月21日 14:58:13  来源: 人民论坛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国富”与“民强”的哲学思考
“民富国强”或“国富民强”本质上是一个“政治哲学”命题。虽然哲学近些年有些失落,我们已经习惯了用“经济思维”而不是“哲学思维”,但对“民富国强”或“国富民强”这一命题的深度思考必须深入哲学层面,即从“人类文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进行思考。政治哲学主要研究“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或一个政府的合法性,一个国家的强盛,主要体现为社会资源与价值在社会公众之间得到了合理公平的分配。社会公正不公正,人民满意不满意,从哲学角度看,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角度看,最根本的还是人民的权利和社会公平的实现程度。我们社会主义政权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人民的幸福和尊严”,是“民强”。而人民的幸福是与社会公正相关联,人民的尊严则直接体现了人民群众在社会现实中基本权利的实现。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建立一个强大国家的基础是人民的富裕安康,是人民群众基本权利和幸福生活的实现,也就是我们目前一直强调的民主政治和“民生建设”。国家强大不强大,表现为三个基本方面:一是有一个公正的制度体系;二是有一套稳定合理的价值体系;三是社会财富的持续增长。而这三者最终都是为全社会“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目的服务的。如果国家富裕了,而社会的大多数人没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没有真正实现“民富”,或造成社会“贫富差距”的持续拉大,结果就会消解社会信任、消解社会凝聚力、消解“制度的优越性”、稀释和颠覆我们社会所崇奉的价值和理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国强”就是一句空话,甚至国家发展的成果或国家财富也会逐渐流失掉。
综上所述,没有“民富”和“民强”,就没有“国强”,即使国家富裕了,但财富分配不公,或财富集中在少数特权阶层手中,而人民没有参与权和表达权,那么,结果就是国家失去向心力,社会就会一盘散沙,民族就没有了凝聚力。
沉痛的历史教训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总量排世界第一,大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9.6%,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大约是8000万两白银,通过茶叶、瓷器、丝绸贸易,世界70%的白银流往中国,当时的中国堪称富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富国和大国,却被小小的英国打得割地赔款。中国逐渐变成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演绎了“富而不强”的典型案例。
其实,当时中国的统治阶层和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也在总结经验教训,结论是“技不如人”,于是才有了1850年代之后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以及后来涉及制度改进的“维新改良”,企图挽回国运颓势。但由于洋务运动并未触及到国家制度层面,因此它未能改变中国的命运;“维新改良”由于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也失败了。随后,人民群众更加“贫困化”,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与统治者离心离德,官僚阶层的腐败无能使统治者失去了民心和最起码的威信及公信力。
中国在搞洋务运动之后,日本也在1868年搞“明治维新运动”,但日本面对“炮舰政策”,结论是“制度不如人”,因此,日本派出了大量的留学生学习西方的社会科学,走宪政民主之路,进行现代化的制度设计和改革,限制和约束权力,为公民的政治参与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使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日本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同期,中国却没有意图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国家依然是统治者的国家,而不是人民的国家。在总结小小的日本如何能打败中国和俄国的教训时,晚清的统治者也意识到“制度不如人”。于是,清政府也想搞“宪政民主”,但一切都晚了,人民等不急了,辛亥革命爆发了。
搜索更多民富国强 公共价值 的新闻
李义平:没有“民富”就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二五发展宏图淡化GDP等指标:从国强到民富
新华时评: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民富”追求
[网民论政]从国富到民富,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网友期待“十二五”:“国富优先”转型为“民富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