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买道CEO文亨利专访:我们的模式别人很难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4:17:38
2007年05月18日14:21 [我来说两句(2)] [字号:大中小]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新民网·独家报道】在智买道的会议室里,有两个真人大小的模特,会议桌的两边,一边一个,一男一女。乍一看,还真有点吓人。智买道的CEO文亨利幽默地说:“如果你晚上来看,才更吓人呢!”
这两个上班族模样的模特,代表着智买道的会员。文亨利解释:把他们放在在会议室里,是为了时时刻刻提醒智买道的所有成员——“always考虑会员”,否则理想化的“idea”,没有人会买。智买道会经常发测试给会员,问大家:“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智买道是中国最早的联盟式积分项目,也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通用积分服务商。他们将不同商家、客户的积分通用的概念,启发了后来的大众点评网、银联UB等等通用积分项目。再之后,智买道从“通用积分”演变到以“积分通”为核心,从2003年至今,已经拥有会员300万以及100合作伙伴。

文亨利
“我有很多ideas,都是我了不起的婴儿,但是,只有少数能成功”
从2003年智买道开始展露拳脚时,文亨利就提出了“积分通”的概念,但2006年底,智买道转变了发展模式,“积分通”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原来发展线下合作商户的战略变为以线上为主,不同合作伙伴的会员在加入智买道之后,可以将不同商户的积分兑换智买点,在智买道的平台上整合积分,最大值地利用自己的积分。现有的合作伙伴包括麦当劳、联华OK卡、百脑汇、苏宁电器等。 ',1)">
智买道今天的战略方向并不是从开始就确定的,97年文亨利从香港的管理顾问公司辞职,创办了智买道的前身“鼓V街”——一家专门帮客户做积分、网站、消费者俱乐部的互联网广告公司,拥有麦当劳、阿尔卡特手机、喜力啤酒、星巴克等大客户。2000年,“鼓V街”成立了上海办事处。
2001年,上海和香港的收入几乎持平,但上海办事处的成本是香港的四分之一。当时,在香港生活了五六年的文亨利,拥有自己的圈子和关系,准备和香港“八达通”交通卡合作,推出积分通项目。但是,“八达通”市场部门虽然很支持,但是董事却觉得“八达通”需要先解决最基本的东西。所以,文亨利“带着挫败感”,搬到了上海。
三个月之后,文亨利就后悔自己没有早点来,不过,他接着说:“幸亏,我还是来了。”因为2002年底,文亨利就成功与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将智买道推上联盟式积分的轨道……

文亨利正与员工交谈
“我有很多ideas,都是我了不起的婴儿,我爱每一个,但是,只有少数能成功。每当决定做一个事情,我们一定会通过分析,认为是以现有资源和情况,最好的方式。但十年以后,会有很多障碍、变化和冲突,我的ideas一定会变。但现在我肯定,我们走的路是对的。”
智买道曾经想做出一个模式来给不同的商家,但是,文亨利渐渐发现,在中国每个人消费的观念都不一样——男人和女人,上班族和家庭主妇,甚至由于消费的动机不同,在购买时也会有不一样的态度。特别是“花费自己钱的人和花费公款的人的消费习惯很难兼容”。
“我最大的收获,或者说是教训,都是最宝贵的,但是也是最基本的。我学到的东西,你可能说:‘天哪,这么明显的,你应该在第一天就知道。’但我只能说我们智买道是第一家,在全世界我们有一个特别的模式,很难从别人学习,所以我只能让其他人学习我们的错误。”
以QQ币为学习榜样,做出自己的品牌
目前智买道拥有能够获得优质物品的团队和渠道,主要靠奖品购入和换出的差价盈利,但这绝对不是智买道的终极目标。文亨利说:“虽然我们的会员群不一样,但QQ币是我们的样板,学习榜样,或者说,就是我们的目标。”
他说:“如果我给你100个智买点,你会问:‘我可以用它做什么?’但是如果我给你100个QQ币,你会说‘thank you’,因为你知道QQ币可以干什么。这就是我们的目标。虽然QQ用户很年轻,而我们的会员都是白领,但概念是一样的。”
对于QQ的客户群能够认可QQ货币,文亨利感到很佩服,他觉得在他的行业中,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标准——可以预卖点数。他认为一定要做出自己的品牌,文亨利希望有一天,他的目标会员会告诉商家:“我要智买点!不要给我一个hellokitty的娃娃,不要给我其他的奖品,只要给我智买点!”
提起竞争对手,文亨利决定“制造新成语”,他幽默地将“情人眼里出西施”改成“消费者眼里出竞争对手”,来回答新民网的问题。文亨利觉得,做积分的公司拥有不同的营业模式,所以很难说彼此是竞争对手,“在消费者眼里,我们都是做积分的,所以觉得我们是竞争对手,可是实际上当我们在一起,就会说:‘噢,你是做线上的,我是做线下的’,大家都觉得彼此不同。”
“10年前的沃顿商学院,对企业家来说根本没用”
提起毕业于宾夕法尼亚沃顿商学院,文亨利显得相当自信,“是的!我毕业于沃顿!无论我学到什么东西没有,有这样的品牌,很好。”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这位毕业于全美第一商学院的高材生对学校的课程却并不满意,他告诉记者,直到96年毕业时,仍然在互联网之前,当时沃顿的MBA课程是典型的MBA,只为了培养大公司高层经理。当时的毕业生当中有1/3去投资银行,1/3去管理顾问公司,其他都去大公司做经理,只有5%以下做企业家。I’m proud to be from Wharton,但我个人觉得沃顿自己要改善他的品牌还有不少余地。去投行,只要不犯错误,过10年,你可以赚100万美金1年。这一点沃顿也好,哈佛也好,都能够保证这个收入,如果你愿意牺牲你的快乐的话。”
“但不可否认,沃顿吸引人才愿意跟我工作。因为他们可能觉得没有机会去沃顿读书,但是跟着我工作,可以学到沃顿的东西。”
不过,也正是因为沃顿,让文亨利得以在毕业之后在香港工作。当时,由于喜爱中国武术和哲学文化的文亨利,决定到说汉语的地方来发展,但由于背负着还贷的压力,他选择了能够提供高薪的香港。
“可是香港10家投资银行4家管理顾问公司,每家每年面向全世界聘用2个人。从未在亚洲工作,从未做过管理顾问公司的工作的我,能够拿到这个职位,只有2个原因,第一,当然,我很厉害(幽默笑)。但是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沃顿。如果不是沃顿,那个公司根本不会给我面试的机会”,文亨利告诉新民网
“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嘴利牙尖”
在文亨利迷恋上中国武术之前,他曾学习了两年的空手道。而学习空手道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十多岁的文亨利,是一个“嘴利牙尖”的小孩,由于经常批评别人,所以反而会遭来“暴力相向的欺负”。所以,经过朋友的推荐,文亨利得父亲,决定让儿子学习空手道,自保。
大学的时候,文亨利有一个取得“中国功夫黑带”的同学。在一个午间休息的时候,他展示了中国功夫,螳螂、老虎、眼镜蛇等生动的形象令文亨利叹为观止:“哇!It looks so cool!”。不过,当时年轻的他很难接受同年龄的朋友作老师,所以,直到半年之后才“拜师学艺”。
文亨利说,后来如此喜欢中国功夫,是因为它更加类似家庭,也更加个性化;同龄的老师,会用最方便听懂的语言解释,所以那时候“很激情”,“87年到96年,几乎十年的时间里,我每天练功几个小时。不过,后来就懒了,每几个月练几个小时。所以现在已经不是我的爱好了,但是我很高兴我做过这个事情。I’m proud of it!”
随着年龄的成长,文亨利也不再“嘴利牙尖”了,每一次学习中国功夫前,都会沉思,老师还会讲一些中国的哲学文化,这也令他对中国的哲学非常着迷。
娶中国媳妇,请中国“阿姨”
文亨利因为工作没有多少时间回美国,但是每年都会找一个地方约父母一同去旅行。虽然不能常见父母,但是他已经拥有一位广东女朋友陪伴。
在上海生活了6年多的文亨利,觉得生活在中国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够请阿姨。“中国有很多人性化的服务,比如说请阿姨,使生活方便了很多。”
“当美国人用技术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中国人用人来解决”,文亨利说,“我想去亚马逊上买一个DVD,送给我的朋友,可能要等两三天,可是在中国,我直接把电话拿起来,打给快递公司,一个小时,我的朋友已经拿到了我想买的礼物。”
不过,生活在中国文亨利也常常感到不适应,所以常常会“发发牢骚”,“我每个月都会有不同的发牢骚的话题。我最近对交通,尤其是堵车感到很头疼。当行人绿灯走斑马线过马路的时候,转弯的车根本不让。如果我不等他,他会撞死我。”
文亨利告诉新民网,纽约前市长朱利安尼出台了一个叫做“don’t block the box”的方案——如果遇到堵车,十字路口的车不能过线等,否则红灯时会挡住另外方向的车辆,如果违反就罚款200美金。一个星期之内不到,就不再堵车了。所以文亨利建议,上海也应该这样做。
采访接近尾声,记者请文亨利用一句话来描述上海,他举起一个拳头,大声说:“GO!”当记者还在纳闷的时候,文亨利说:“我没有时间解释为什么这么说了,我要去赚钱!”(新民晚报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