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2011年国考——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专项预测与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09:37
2011年国考大纲已经公布,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这两个理科专项的大纲有何变化,以及如何安排好冲刺阶段这两部分的备考呢?以下启政教育李莹老师将重点结合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的大纲情况和这两部分的历年真题的情况,对2011年的考试进行预测分析,希望能在这两科目的备考上给大家一定指导。
  一、大纲情况
  第一,所处位置:仍然是文理搭配
     2011年与2010年行测五大专项顺序安排一致,采取文理搭配的形式,数量关系排在第二部分,资料分析排在第四部分。这更合理,帮助考生思维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大脑的疲劳度,另一方面也符合思维的正常规律,由感性到理性,由熟悉到陌生。当然,不同的考生可视自身情况进行调整。采取文理交叉的综合素质考查方式,对考生素质的全面性和临场心理调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考查内容:例题更换
  对于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部分,这几年的国考大纲没有太大变化。无论是对这两科的测试内容,还是对题型的分析基本相同,08,09,10三年除了08年的数字推理的例题不同,其他例题基本相同。2011年虽然在测试内容描述和题型上也与前三年基本一样,但是例题大部分换成了2010年国考真题。
   如果说例题对题型的代表性不大,这也不能意味太多,但这在题型的难度上却给我们一定的提醒,2010年国考真题的特点也告诉我们,数量关系的试题难度在不断增加,对解题的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可以看下大纲中的例题:
  例题: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      B.10
  C.12      D.15
  方法一:方程法。设甲教室x场次,乙教室27-x场。列出方程。这种方法较为传统,需要经过精确的运算得到答案。
  方法二:奇偶性。根据数字的奇偶特征,结合选项特点,观察答案,而非准确计算答案。总场次27是奇数,甲乙两个教室的场次数必定有一个偶数次,一个奇数次,由于甲教室每场的人数是50人,乙教室每场的人数是45人,总人数是1290人,可知,只有乙的场次数必定是偶数,才能保证总人数是1290人。因此甲的场次数是奇数,根据选项,只有选项D符合条件,故选D。
  二、预测与指导
  以上是大纲的基本情况,了解大纲是为了更好的预测,把握今年的考试规律。那么具体到考试题目,2011国考这两部分的命题趋势如何,我们又该如何备考呢 ,以下结合真题情况给大家一些备考指导。
  第一,数量关系——题量变小,难度加大,重视技巧
  2010年数字推理5道,题量与2009年相同,但题型不同。2010年考了1道递推数列,3道平方数列变形和1道分式数列。平方数列的变形主要体现在底数之间需要寻找规律,分式数列考察通过对数列变形使得分子分母有一定的关系。
  2010年数学运算10道,题量比2009年减少了5道,难度上升幅度较大。有些题目甚至设置了一些小陷阱,难度分布也不是由易到难的,如第一题“求材料有多少种发放方法”就把很多考生难住。“求老人出生年份” 道题表面看起来是年龄问题,实际上它还涉及到了平方数和数学的分析,考的比较综合,解题思路也比较新颖。
  1.2011年命题预测
  以上是2010年真题的情况,那么2011年的题目会如何呢?
  2011大纲表述: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大纲中反映出一种命题取向:强化关系分析与解决,弱化高难度运算,要求应试者不单要重视运算,而且要把对关系的理解、分析作为运算的前提。题量保持在15~20,题型上,数字推理以基本数列变式为主,等差数列变式、多次方数列变式、分式数列、递推规律数列出现的频率仍将很高,特别强调对复合型数列的考查。数学运算部分不定方程、排列组合问题、行程问题、几 何问题、利润问题等出现的频率仍将很高,更加注重对解题技巧的考查。
  2.备考指导
  考生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需要具备综合的分析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这些都是基于对基本题型有较扎实的掌握的基础上的。
  (1)数字推理:掌握基本常见的数列,自然数列、奇偶数列,平方、立方数列等等,特别强调对隐性数列的关注,例如每一个数列的项数本身也是个数列,这与原数列什么关系。以下例题将有介绍。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41题:
  2,12,36,80,( )
  A.100   B.125   C.150   D.175
  这道题有几种做题思路。我们可以挑选一个大家最熟悉的做差法,这个题通过三级做差可以得出正确答案。另一种方法:先同时除以2,再拆开,如下:1,6,18,40把每一个都拆开:  1×1,2×3,3×6,4×10。 观察两列数字,前列为自然数列,而这个自然数列实际也可看做项数组成的数列。后列为差为自然数列。
  最简单的方法:观察,偶数列,排除B,D;再观察,这个数列属于递增数列,排除A。
  大家要学会观察,观察数字规律。以上例题反映的是一种数学思想,例如奇偶性,增减性,整除,拆分等。
  另外特别提醒大家,提高数量关系的解题能力离不开做题,但并不是只做题就一定很快提升,最好的方法是边做题边总结。重心不在做题而在总结。
  (2)数学运算:需要熟练掌握数学运算基础知识及基本题型的核心公式,并对难度较大的综合分析类试题有一定的认识。掌握大类题型的基础上,如行程问题,路程问题,要注意分支题型的解题技巧,例如行程类问题下的时钟问题,上下楼梯问题等。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方程法、公式法、图示分析法、假设法、代入法等解题方法的使用,在解题技巧上注意数字规律,例如奇偶,整除,尾数法,估算法等,并运用计算技巧提升解题效率。以上大纲中的例子就是利用奇偶
     第二,资料分析——注重综合分析
  2010年行测资料分析题与09年相比多了一道文字型的题目,考查的类型更全面。从所考查的知识点来看,09年涉及了比重、平均数、翻番、同比等4个方面,除此之外,2010年还包括环 比、倍数和年均增长率等3个方面,考查的知识点更全面;在考查的题目类型中,综合分析题资料分析题仍然为6道,直接题与计算题有所增加,总体量增加5道。
  1.2011年命题预测
  (1)四种题型:图形类(一般没图时换成表格类);表格类(至少一个);文字资料(必有一个);综合性(必有一个)。
  (2)重点知识点:增长率,增加量,比较大小等。
  (3)考查方向:资料分析已经一改以往重运算、轻分析的命题倾向,从大纲所举的例题上看,要求考生在作答时首先理解,找出有效数据,然后重分析,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才是运算,找出试题答案。
     2.备考指导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大多数是围绕比重和增长速度这两个概念设计出题的,难度实际不大。并非大家表面上认识到的,一大串——读不出来的数字,一大堆——越念越糊涂的汉字,还有一大片——图图表表线线。
  要提高解题速度必须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信息捕捉;二是信息处理。针对统计图、统计表和文字资料,要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信息捕捉方法,总之要在第一时间弄清数据的结构和层次。在数据的处理方法方面要用口算、心算和估算的技巧,这里特别强调估算,今天时间有些紧,以后有机会我将给大家展示估算在解答资料分析题目的威力。而且要结合选项的比较等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以后,短时间内答出一道题是有保证的。
  资料分析的本质是:是要学会看,而不是算。给大家总结了资料分析解题的十六字要诀:静心观察,理清关系,列出公式,估算答案。
有些同学说真的不算就能得出正确答案吗?实际上,观察估算靠的是一些方法和技巧,大家之前也都有所接触,只是没有很好运用,例如排除法,尾数法等。在以后的系列课程讲授中启政教育  的老师会结合例题对资料分析的这一解题精髓进行详细讲解。在这里给大家提出几点资料分析的备考建议:
  (1)从心理上战胜自己。在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但资料分析本身的难度并不大,再结合一些快速解题技巧,
  (2)掌握基本知识点:如增长率,增加量等计算方法。
  (3)做题顺序建议:整体调整,局部整合,提高得分率。
  a.整体调整。往年资料分析都是大家的放弃部分,一方面大家按照出题顺序,做到资料分析时剩余的时间不多,现在虽然排在倒数第二位,但也有很多考生放弃;另一方面它的计算量大,  很费时间。考试前大家并不知道当年的资料分析会这么简单,等做到资料分析时发现很简单,也没有时间做,这是大家在这部分失分重要原因。所以对于一些理科还不错的考生,这部分不能丢弃,;对真正立志考上公务员的考生,这一专项更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b.局部整合。建议的答题顺序是:统计图——统计表——综合题目——文字型(信息量较大,所以放在最后。)
  以上仅就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部分的大纲变化,命题趋势给大家以讲解,提出了一些备考建议,对于以上所提到的解题技巧,要想运用自如,成为提高行测分数的利器,需要在解答具体的题目中去认真揣摩。针对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的其他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还会用系列讲座的形式给大家展开深入的分析与讲解,希望各位考生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冲刺2011年国考——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专项预测与指导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数量关系重点内容指导 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2004~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1中考作文冲刺指导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高考作文冲刺指导 行测数量关系平均数问题解题指导 考前指导:行测数量关系重点内容,思路很重要、、、、 考前指导:行测数量关系重点内容,思路很重要 基本面分析资料,股市行情预测 冲刺秘籍:2010年考研政治十大预测分析题(冲刺材料之一、二 应用题数量关系分析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 应用题数量关系分析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 2011年政治考研大纲变化情况预测分析及指导 公务员指导:行测数量关系三大考点题型全解 冲刺秘籍:2010年考研政治十大预测分析题(冲刺材料之一、二) - 政治 - 考研论坛 冲刺秘籍:2010年考研政治十大预测分析题(冲刺材料之一、二) - 政治 - 考研论坛111 高考冲刺黑板报资料 2010年国考申论冲刺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 2010年国考申论冲刺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 2010年国考申论冲刺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 2010年国考申论冲刺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 冲刺秘籍:2010年考研政治十大预测分析题 用神奇数字与价量关系精确预测股市走势 - 投资实务分析 - 人大经济论坛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