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农业要和市场对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3:43:45

发展特色农业要和市场对接

http://www.chinaccm.com 2002-5-27 13:34

[关键词]发展 市场 农业

中华商务网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一直是我国的基础产业,而在拥有众多人口的西部地区,则更是如此。我国广袤的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占全国1/4以上,草地面积占全国的3/5。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比较大,农业发展差距大是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农民人均收入中,西部地区的农民纯收入只有东部地区的52%。
    西部大开发的成败,最为关键的不是大中城市的发展,而是西部农村有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西部农民能不能真正富裕起来。那么,现在西部农业的发展,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农业是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但长期以来粗放而分散的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西部农业的发展。据统计,2000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632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306元,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7.6%和21.8%;城乡居民人均占有粮食363公斤,农民人均销售粮食170公斤,二者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虽然拥有较多的土地资源和畜牧业资源,但由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远远落后于东部,许多地区还停留在陈旧落后的耕作阶段,以致于西部农民虽然投入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在收入上与东部地区的农民相比还是有很大的落差。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从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的农民问题其实就是中西部问题,在东南沿海一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好的地区,基本上不存在农民问题。而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好的地区,仍然是诸如山东、浙江、广东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而不是传统农业占统治地位的农业大省。要解决西部农民收入低的问题,当务之急是积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当特别注重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努力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些企业的兴办,不仅转移和安排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后,他们再反馈农业,进而把农业部门也改造为现代农业。
    现象二:西部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
    经济结构不合理现象在西部地区尤其突出,主要表现为区域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单一、低水平重复严重等。以甘肃省为例,甘肃省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仅粮食作物就有30多种,但在种植上基本上是遍地开花,没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真正形成规模和产业的很少。
    经济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一些西部地区没有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产业。如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适宜果树、蔬菜、花卉的生长发育,与国内其他产区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都有较强的价格优势,有利于国内外市场的开拓。
    经济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初级农产品多,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少。尤其是符合国际标准的农产品少,过于强调产量、数量而忽视了质量。以陕西苹果为例,据专家考证,陕西是我国最适合种植苹果的地区,年产4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苹果总产量的10%。但主要占据的还是国内市场。要占领国际市场,关键是能不能生产出符合国际市场标准的苹果,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西北的畜牧业也面临着这样的竞争。
    李义平:西部在根据自然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必须考虑销路,面向市场,把当地的自然优势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而且农业也可以引进外资的,西部地区完全可以组织一批农业项目招商引资,既面向东部,也面向国际,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资金,促进西部农业的发展。农业还是大有可为的,人民还是想吃放心瓜果蔬菜的。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更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搞好结构调整,走出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益的项目上。
    一方面是农村产业结构亟待调整、提高,而在一些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发展,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西部地区,农民们又遇到了新问题: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不时威胁着农业的发展进程。以重庆市为例,地处长江上游的重庆市是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为典型的地区,农业基础非常脆弱,年年发生旱灾、洪灾、山体滑坡等,农业生产始终处于高风险状态。据重庆市救灾办公室提供的资料,1997年、1998年,洪涝、干旱、水土流失等灾害给重庆农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93.2亿元。同时,随着农业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出现大批种植、养殖大户、专业户、产业化公司等。由于资金、技术投入大,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使得农民或业主在发展项目时顾虑重重。于是农民们开始呼唤农业保险,就像城里人为家庭财产投保一样给自己的土地、鱼塘投保。
    虽然农村迫切需要农业保险,商业保险公司态度却不积极。据介绍,目前重庆市只有中保公司开设了农业保险业务,其它保险机构根本不涉足农险业务。中保公司的农保险种、数量也少得可怜。据统计,1999年农业保险额仅占参保总额的2%。
    李义平:目前我国农业尤其是西部农业非常脆弱,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技术等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根本经不起大的自然灾害,农业保险是农业发展的“稳定器”,可以保护农业在大的风险中不致于垮掉。而现阶段农业保险无利可赚是保险部门不愿开展农业保险的重要原因。这就需要创新农业保险体制,将农业保险业务从现行的商业保险中分离出来,按农业保险的自身特点来运作。当然,政府要起重点扶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对农业保险实行优惠政策,可借鉴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除减免农业保险的营业税外,其它方面的税收也应予以减免,并实行补贴政策,可以补贴保险费率的一定比例,也可以补贴保险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开展农业保险。西部地区应以政策性保险(由国家负担保险费)为主,东部地区应以市场性保险(由农户自己负担保险费)为主。
    在一些西部地区由农业大区向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小作坊企业。例如在甘肃武威市一个叫做黄羊镇的小镇上,面粉加工厂就有48家,而这些面粉厂的车间不过是些土坯房子的农家小院。
    再以啤酒原料大麦的生产为例,我国啤酒产量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以每年递增80万至100万吨的速度发展,啤酒大麦生产面临空前美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啤酒大麦生产主要集中在江浙、黑龙江、黄淮和西北(主要包括甘、新两省)四大产区,其中甘肃省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啤麦质量位居四大产区之首。啤麦生产在甘肃省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对调整甘肃省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也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甘肃省啤麦生产的分散经营、小规模生产、质量监控滞后等问题却成为制约其真正进入产业化链条的“瓶颈”。
    李义平:西部农业的发展,要改变单纯提供低价原料的状况,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要大力发展定单农业,即用现代化方式把企业与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产业。中国农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着力推进技术创新、融资创新和组织创新。既要继续依靠“游击队”,又要组建一批“正规军”,在继续强化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发展各种形式的市场中介组织的同时,着力培育一批抗风险能力强的农业企业或农业公司,运用包括资本、技术、管理、信息等在内的现代生产要素,尽快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