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学南宗入室修炼理事举要 修真功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44:16
 

从学术上讲,五代宋元以来,丹道有南北中东西之传,各派丹法特色皆不相同。但从修炼上说,丹家一般将清净孤修丹法概指北派,将阴阳双修丹法概指南宗。我本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学者,原来并不知道世间有所谓《道藏》。1981年因先师黄友谋教授的机缘,从一位老丹师那里得到一些南宗内丹法诀,才知道有《周易参同契》一书,并进行了学术研究;1983年,我的《中国科学史上的<周易参同契>》一文在《文史哲》上发表,王明教授来信邀我报考他的博士研究生。到北京后,又师从王沐先生研习北派丹法。当时我自以为学有所成,遂在1988年间写成一本关于内丹学的书稿,经王沐先生修改后,定名《内丹学通论》,想尽快出版。当时王沐先生偶尔被车撞伤骨折,他竟然认为这是我帮他整理稿子泄漏了“天机”所致,因之断然我的《内丹学通论》书稿也不准出版。我不相信内丹法诀公开出来就“受天谴”,也不明白多年研习内丹学的王沐先生何以相信这种神秘的超因果关系。于是,我将《内丹学通论》书稿中的部份章节抽出定名为《道教史上的内丹学》,发表在1989年的《世界宗教研究》上,并为王沐先生整理出版了《内丹养生功法指要》一书。自那以后,我在北京确实磨难重重,虽然我仍不相信道教的玄规戒律,但是那本书稿一直压着未出。直到近年,因招考留学生、博士生需要一本教材,我才于1999年1月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道学通论》一书。该书分六篇:通论篇、道家篇、道教篇、方术篇、仙学篇、道藏篇,共56万4千字。其中《仙学篇》即是王沐老师生前审读过的那本《内丹学通论》书稿,它被压了十年之后终于收入《道学通论》中问世了。
  《道学通论·仙学篇》书稿写成后十年间,虽然不断有所修改,其中某些章节也抽出在学术刊物上陆续发表过,但必竟是我以前的学习心得。内丹学的修炼,讲究理事双修。理为见地,即对丹法的悟解程度;事为修证,即真实修炼的功夫。内丹学本来是在知识阶层中发展起来的学说,且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喜爱。然而近些年我接触到的有志于丹道的学术界人士,却常常抱怨修习内丹功夫旷日持久不见效验【谢按:须知即使要精通一门凡俗之技术和学问,亦需十几、数十年之努力,如成为画家、物理学家等等,无一不如此。何况此等使自身生命超速进化之终极学问与实行。且丹道之修炼中,最忌“急躁、抱怨”,否则,不能养生,反而伤生。故仙学惟大英雄大豪杰的上智之士方能完全成功。非彼等“常常抱怨”者所能为、所能悟、所能明!】。与其坐谈龙肉不如吃猪肉果腹。因此觉得去向社会上的气功师习炼几招小术更管用。这些学术界修习丹道的学者,大多自称学的是北宗的龙门派功夫,特别是看《伍柳仙宗》入门者居多。北派功夫先从入静炼性起修,把最难的一关放在前头,往往十多年下去还是无法达到心如止水,铅虎不生难降汞龙,如何凝成一块紫金丹呢!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术界的学者们也是“日与心斗”,难得有静心的条件,因之南宗丹法成了一条较实际的入门途径【谢按:修南宗丹法亦需静心,能做到“静心”并不等于就是性功。“静心”乃是做好任何事情之先决条件,只不过丹道之要求须高而已】。
  丹法修证的事不成,关键在于理不明。理明方能事成,因之修习南宗丹法特别要弄清南宗和北宗入手功夫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明白南宗修炼的事理,在完成《道学通论·仙学篇》的书稿后,近些年来笔者又在丹功修炼的事理上有些新的心得,今公开出来就教于诸位同道。

  其一是,“由无生有,重在有物”。
  《道德经》讲:“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几句话实为丹法要诀,特别是学南宗内丹者更应特别重视。
  丹法也是个有无相生的过程,入室下手修炼,什么功夫也没有,这是“无”;丹法入手;关键在于”无中求物”。修道至“有象”、“有物”、“有精”,直至“有信”,才能炼出先天元气,或称真一之气【谢按:在丹经上,元气与真一之气是有所不同的。此不可不知】,写作“炁”,命功才能有成。如果修了几年根本见不到“象”,见不到“物”,等于什么效验也没有。还是个”无“,这是在事上未入门。事上末入门,由于理上不明白“由无生有,重在有物”的法诀。南宗丹法,人手功夫就是从《道德经》这几句话上起修,追求这个“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效验。
  北派丹法从《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上起修,一天天学习丹经理论;增加见地,一日日排除杂念,“九层炼心”,求一个纯净无染的活泼泼元神。其实南宗丹法修炼元气的功夫也符合“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法诀,从“为学”入手,或站桩、或打坐,先产生“酸、麻、胀、痛”等越来越多的生理反应,一天天修得这些生理反应逐渐消失,直到没有办法再“损”了,才能萌生真气【谢按:以上实是极对之言!实抵阅续丹经数百卷。不但要“损”去后天之形象反应,亦要“损”去那些“急躁、常抱怨”等后天之负面情绪,否则只是一团躁气,何来真一之气?】。接着先是“有象”,再是“有物”,进而是“有精“,真气聚在丹田,由后天转入先天,按先天的运动规律将人体的内部机制发动起来,就是“有信”了。
  南宗入手修炼,关键是丹家自己确知已经修出了个“什么东西”来。真正有了这个“物’,才能步入丹道正途。这个“物”对丹家自己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能感觉到其体积和重量【谢按:刚步入丹道正途之起先,确有此种觉受,但最好是顺之自然纯化、中和至无形无象之地步,方合丹道之目的,丹经称此为“以有投无”,此亦可再叫“再再损之”,到此方为“真无、真虚无”,前之“光”非“真无”也。在此“真虚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