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新興產業十年後升級為經濟支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6:07:24
四大新興產業十年後升級為經濟支柱作者:孫書博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2010-10-19 08:29:00 

  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和高端裝備制造

  被譽為四萬億後新一輪投資熱潮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首次在未來十到十五年的發展目標上進一步得到量化。

  根據中國政府網10月18日刊登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下稱《決定》),到2020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

  新經濟支柱誕生

  9月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決定》,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七個產業被確定為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在下一步發展過程中加快推進。

  建銀證券近日發布的報告認為,我國將通過兩個主要途徑來優化產業結構。即加速傳統產業改組、整合,以及促進新興戰略產業發展。其中,“十二五”七個新興戰略產業對GDP的貢獻將從目前的低于2%上升到8%。

  “十二五”將成為調結構促轉變的攻堅期,機構對于新興產業GDP貢獻率不斷提高的看好也在《決定》中找到了答案。

  因為,四大新興產業已經有了一個頗為宏大的發展目標,那就是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

  根據《決定》確定的目標,到2015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健康發展、協調推進的基本格局,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作用顯著增強,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8%左右。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15%左右。

  對于這些產業的發展目標,《決定》提出,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並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在局部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企業和一批創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業;建成一批產業鏈完善、創新能力強、特色鮮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

  再經過十年左右的努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支柱產業再定位

  新興產業納入到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願景地位,這對未來我國經濟格局產生的影響不言而喻。

  而傳統支柱產業的地位也正在發生改變。

  2003年房地產被國務院文件正式定位為“支柱產業”。但近幾年以來,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引發了一係列爭議。

  業內也反思著經濟發展對房地產是否存在著過度依賴。

  很多專家認為,正是“支柱產業”為房地產撐腰,使得房價節節高升。

  近日,國土資源部負責人對進一步加強房地產調控答問時就強調,部分地區對房地產業不能作為城市經濟支柱產業還有不理解情緒。

  該負責人強調,房地產業要以保民生為首要目標。

  “一個產業是否能夠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在看到產業發展前景的同時,還要看它對于國民經濟的貢獻情況,從這方面來看,戰略新興產業目前的發展仍然任重道遠。”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所相關專家表示,不過在他看來,戰略新興產業支柱化的趨勢是清晰的。

  附表_潛在扶持新興戰略產業的政策

  新興戰略產業 行業指導方針和影響

  可能制定的政策

  新能源產業1. 2020 年新能源將佔能源消費總量20%(2010 年為10%)。 1. 核電產業在未來五年內將出現爆炸性增長。

  2. 政府增加對新能源生產商的補貼。 2. 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設備生產

  3. 新能源生產商將享受減稅。 商和運營商也將受惠于扶持政策。

  節能汽車 1. 政府為節能汽車相關技術的研發提供支持。 1. 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

  2. 政府為節能汽車制造商和購買者提供補貼。 車生產商將受惠于扶持政策。

  3. 推廣行業協作與合作。

  環保產業 1. 政府要求制造業實施更加嚴格的環保措施。 1. 服務于制造和建築行業的節能技術供應商將實現強勁的增長。

  2. 政府向環保設備生產商或運營商提供財政支持或補貼。 2. 廢物和廢水處理的相關產品和運營商將受益。

  信息技術 1. 開放市場以鼓勵私人投資者投資電信及IT 相關服務和產品。 1. 三網合一相關技術和服務將獲得發展機會。

  2. 政府將增加在選定城市進行的三網合一試點工作。 2. 電訊、廣播和網際網路寬帶的新應用領域將實現穩健增長。

  3. 對指定的IT 公司實施減稅政策。

  先進裝備制造業 1. 政府向先進設備生產商提供減稅政策和財政資助。 1. 領先的先進設備生產商將大大受益于扶持政策。

  2. 政府支持先進設備生產商獲得銀行融資

  新材料產業 1. 政府向新材料相關技術的研發提供財政支持。 1. 新材料革新和商業化將

  2. 政府向新材料供應商提供銀行融資補貼。 在未來五年內加速發展。

  3. 政府鼓勵私人投資者投資新材料產業。 2. 我們預計,投資機會將主要來自于新材料在替代能源、交通、建築、醫療設備和航天航空等領域的應用。

  生物技術產業 1. 減稅和財政資助將會應用于指定的生物技術公司。 1. 我們預計,生物制藥技術、 現代化中藥及農業相關技術受政府補貼的銀行融資。

  2. 指定生物技術公司亦可享 將受益于政府政策。

  資料來源:國家發改委,建銀國際證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