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识教育:如何提高学生成绩的几点思考-梅林二村业主论坛-深圳房地产门户-搜房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8 04:25:08

如何提高学生成绩的几点思考

期中考试刚过,这是众多家长和教师调整学习计划的时候,“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成绩最关键”,但到底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呢?思考三点,仅供参考,也感觉是老生常谈,但对教师却很现实,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学生的积极性是前提
      首先让学生爱你。好多次在和学生谈心时发现,许多学生因为不喜欢一位老师,就不喜欢他所教的那门学科,让学生因为“爱”你,所以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爱”你呢?1、公正,宽容学生。2、不吝啬赞美。3多与学生谈心。4、班中事情积极参与,与学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5、以诚相待,以爱施教。当学生热爱自己的教师时,他会把对老师的情感转化为上进的动力,主动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教育学生没有比爱更有效的。如有的学生学习很困难,从不能按时完成,每次单元测试他只能完成三分之一的量,导致学习成绩很差;针对这种情况,我常常与学生谈心,鼓励他集中精力,加快作业速度,对他的点点滴滴进步都能给予关注,加以肯定,及时赞美,后来,他的作业速度有了一定的提高,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以致于课间他会常常走到我的身边,害羞地说:“老师,我最喜欢数学了”……其次、 让学生爱你所教。数学内容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具有抽象性,在学生一开始接触数学就体现出来了。从数来看,小学阶段的自然数;从形来看,小学学习的点、直线、线段、射线、面积、体积等概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困难,从而产生畏惧、厌学情绪。因此,让学生喜欢数学的前提,应是把数学的抽象化为具象。教师首先应分析、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注重让学生感受并唤起生活体验,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教学升和毫升的时候,教师可让学生制作一升的容器,体会一升水有多少,掂一掂有多重,进一步认识脸盆的容量,热水瓶的容量等。教师除了保留原有的讲练结合的学习方式外,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有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时机。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引导学生研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事先给每组学生准备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先让学生猜测“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吗”,然后再组织学生分小组操作,从四根小棒中任意选三根围一围。学生在围的过程中主观上都想尽力围成三角形,但客观上又不可能。这样,就自然地思考其中关键的问题:怎样的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呢?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最终得出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二、  方法的训练是关键
      如果说积极性靠学生自己的话,那么方法就得要专业的老师指导了。 数学知识中蕴含着数学方法,有了数学方法引引领,数学知识才会软化,才会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和活力,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年龄特点,我注重比较、归纳、直观化处理等数学方法。

1、 比较

通过比较能有效揭示多个对象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如练习分数应用题①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1/10,现有水体积是220立方分米,冰体积是多少?

②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1/10,现有一块冰,体积是220立方分米,融化后体积是多少?

③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1/11,现有一块冰,体积是220立方分米,水体积是多少?

④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1/11,现有水220立方分米,冰体积是多少?

先让学生比较①②、③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让学生理解①②单位“1”相同,都是水,①单位“1”已知,用220×(1+1/10),,②单位“1”未知,用÷,220÷(1+1/10),③④单位“1”都是冰,③单位“1”已知,用×,220×(1-1/11),④单位“1”未知,用÷,220÷(1-1/11),进而比较①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在比较中让学生形成抽象的认识,帮助学生经历和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2、 归纳

通过归纳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如在复习“倍数和因数”时,首先,通过一道 乘法的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然后通过找一个数的倍数和一个数的因数,得出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又通过找2、3、5的倍数了解2、3、5的倍数的特征;再找一些数的因数,根据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总结出素数、合数的概念等。 这样一环扣一环,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的层层联系。

3、直观化处理 

    在教学应用题时,培养学生养成使用草稿本的习惯,只要有可能就要把问题以一种直观的形式表征出来,或画一个线段图、一个树形图,或列一张表格,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凸现出来,从而形成解题思路。

如教学计划实际应题题,服装厂做校服,原来每套校服用布2.2米,现在每套节省用布0.2米,原来做800套这种校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列表格    

每套

几套

总数

原来

2.2

800

2.2×800

现在

2.2-0.2

        三、细节的做好是保障。

首先,面对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压力,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采用分层教学,充分尊重每一学生,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激励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主动学习,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培养和提高。1、顾及尖子生,在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力求解题灵活,多做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练习,活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数学方法上开窍,使其更尖。                    

2、关注后进生,  给予更多关注和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多鼓励,多表扬,对后进生采取低起点,只要将书本例题、习题搞懂,会做,对计算题做错的分析原因,加强针对性练习,不会简便运算的常规算,教给适合他们的解题方法。课堂提问时,优先考虑,回答正确给予表扬,让他们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回答欠缺的给予鼓励,对他们的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的多少来评价。3、面向中档生,中档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丢三落四,培养他们的细心,解题严密,使其不因此而失分,我常教育他们,不会的失分没关系,会做的计算题不失分。

其次,教师要能做到当天的课当天清,教师没时间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采用一对一的帮扶政策,争取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特别是在训练学生的计算正确率这方面,我从一开学就开始每天在课堂作业本上一道计算题,要求竖式,有针对性,日积月累、持之以恒,通过训练使他们的计算更专心,提高计算的效率,增强计算的能力。当然,在应用题的解题能力的提高上,我一直是力不从心,希望大家能多多指教。

以上只是我们优识教育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