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流行“不读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1:30:47
大学流行“不读书”2010年06月01日 星期二 04:59 P.M.

大学流行“不读书”


我们平常习惯于把上学叫做“读书”。如果说大学生不读书,人们一定会提出疑问。我这里说的“读书”是指一般的阅读,与功课、考试等没有直接关系的阅读,是课外阅读,是出于内心需要的那种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读书,是为非实用的目的读书,或者说读“无用之书”。
这样的读书已经渐渐远离大学校园,远离多数学子的大学生生活。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曾在不同的场合表示,人类创造力的激发不光是单一的专业追求造成的,需要灵感,需要其他的精神滋养,开阔的视野对于成全一个人是多么重要,读书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地质学家李四光对历史有着强烈的兴趣,气象学家竺可桢手不释卷,即使在当大学校长时无论行政事务多么繁忙,一有空闲,他就会安下心来读书,从他的日记可以知道,他读的书有很多与专业并无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胸怀、他的事业、他的修养。如果说,文明的进步建立在读书之上,我想不会引起什么异议,古今中外无数的先例可以证明这一点。大学生流行不读书未免让人感到困惑,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看不到希望的,文明社会的每一进步离开书都是不能想象的。
    大学时代当然是最该读书的时候,大学生当然是最该读书的人,可他们恰恰没有时间读书,那么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呢?他们忙于专业课,忙于外语,忙于计算机的学习。有调查发现,2005年大学生每天在这三项学习上面平均花去的时间至少有9.3个小时,西北地区的学生更努力,花的时间更多,达到10个小时以上。如此忙碌、紧张、集中的学习,学生自然不太有心思去读无用之书了。
如果说学生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该读书的时候,那么,整个中学六年,因为中考高考的压力,在无休止的考试、练习的海洋中耗尽了精力,许多该读的书没有读,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学时代应该好好补一补了吧,大学又有新的压力,读书照样离得那么远。
    说到底,大学生流行不读书的关键不是没有时间,是静不下心,是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否则再忙也还是可以忙中偷闲,比如把读书当成一种休息,把玩游戏的时间用来读书。
    读书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正在退场,这是这个时代遭遇的新问题,更多元化的选择,包括网络、电子媒体的崛起,正在改变我们的传统生活。大学生“不读书”,有调查说,40%的大一学生暑假半个月没有读过一页书,现在网络阅读率逐年上升,网上阅读能取代原有的书本阅读吗?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即使是阅读,有调查显示,现在最受欢迎的读物多属快餐文化,除了《读者》、《知音》之类,就是《时尚》、《瑞丽》之类,这些杂志在大学生中也比较流行,这是一个不能忽略的信号,它提醒我们,深度阅读、与灵魂对话的阅读、穿越时空的阅读没有为新一代年轻人认同,相反,流行、时尚、简单,也就是停留在生活浮面的东西占据了他们更多的空间。
    面对这样的现实,在大学生中倡导读书,让越来越多的人养成阅读习惯,阅读人类经过长期沉淀、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精华,那是一件多么重要的大事。即使有了网络,即使学业、就业的压力再大,我想,无论如何,大学生还是不能不读点说。
                        

傅国涌
来自《大学生》 2007年 第19期 总第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