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亿建夜郎国看“文化搭台”闹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33:35
  

50亿建夜郎国看“文化搭台”闹剧

 

毛牧青/文

 

湖南新晃县16日宣布,将斥资50亿元人民币重建“夜郎古国”。对于湖南方面的“争抢”,贵州的文化学者纷纷发文反击称:历史表明,夜郎国首府在黔北。

呵呵~~又是一出打着“文化搭台”旗号的闹剧!

记得多年前各地发展地方经济,常常以当地的古迹遗址或风俗节会为基点,辐射其他地区借以“引凤”招揽商家到此投资做生意。不过当时还不叫“文化搭台,经济(或古迹遗址、风俗节会、企业或产品等命名)唱戏”,叫“政府搭台,XX唱戏”,如我市的传统的“萝卜会”、“糖球会”,以及后来的“国际啤酒节”等。客观讲。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提出这个口号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后来政府过多介入各个经济领域显得不务正业而且有“猫腻”丑闻,政府自感太说不过去就退居三线,冠以“某企业”“某品牌”“某民间节日”“某文化”等等名义出台,一般多使用“文化”文雅旗号多些,也就变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这种口号一直沿袭至今。近些年,最为扎眼的某些此类活动,莫过于借当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效应等名义,既无科学考证有无科学决策,大兴土木修建或再建遗址的乱来,招摇眼球去疯狂敛财来的明火执仗了。

诚然,只要真心保护当地文化遗产、尊重历史事实考证,本着节约的原则,抢救或重整这些传统文化瑰宝无可厚非。问题是,这些年许多地区远远超出这种保护文化的范围,甚至不惜抢夺、造假某历史文化为自己脸上贴金,以致兄弟间撕破情面大打出手演出一场场活报剧,那就有点过了。更有甚者,把历史传说当做历史事实去煞有介事造假,譬如争夺臭名昭著的历史小说人物西门庆的“所属权”,几个地区破了情面就更让人贻笑大方。这种反常现象是典型的“伪文化”。

“伪文化”是一种变味的“文化搭台”的唯利是图。实际上现今美其名曰的“文化搭台”只是个幌子,背后都有政府的影子。尽管它避而不谈,可“看不见的推手”无所不在,无一不打着地方政府和某些官员的“政绩”思维的烙印,所以实质还是“政府搭台”翻版。新晃县的修建“夜郎国”出资50亿,谁也没有这个权力动用巨资,只有一家权力机构那就是当地政府。所以50亿绝不是来自民间或企业的自愿集资。看来各地之所以不顾历史和科学争先恐后大搞“伪文化”瞎投资,关键在于我们的问责制形同虚设所致,就此畸生不自量力的现代版“夜郎自大”怪胎和蠢行为,也就不奇怪了。

历史上的夜郎国大致在今天贵州、湖南和四川等省份交界区域。其首府不可考或起码至今无从定论,已被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所验证的事实。单凭几个遗址或习俗保留断然不能得出科学结论的。但“夜郎自大”一成语历经几世不径而飞家喻户晓,如同“西门庆”、“黔之驴”是个贬义词。除了傻瓜喜好正常人没愿戴这顶混球帽子。没想到如今代表“先进XX”的一些地方官员抢戴此顶破帽竟沦落到如此无知荒唐地步,真让人替他们脸红。

前不久,同为一省的新宁县的莨山为“中国丹霞”申遗,花去相当该县 2008年财政收入的两倍的4个亿,却显得面不改色心不跳。连同福建泰宁、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等6个丹霞地貌景区“捆绑”申遗成功,我国申遗专家组组长竟说这些地区“花十几个亿拿到6个地方的遗产品牌,花得值”。这让我很无语,我不明白如此不顾国情舍弃民生不惜重金的“申遗痴迷情结”图的哪门子好处。看来把“政绩”推广到国际上是我们的一大法宝,这无疑是对新晃的“强心针”刺激。说明一个小小县城硬要投资天文数字50亿大手笔,是有“合理”参照系数的冒进攀比行为。这种不理智的“井底之蛙”眼光去“夜郎自大”炫耀自身的狭隘闹剧,更显我们大搞“伪文化”的荼毒之深。

说句心里话。湘西地区并不富裕,但其山川秀丽风情淳厚,这本身就是一张吸引游客的名片和增收的招牌。优越制度下措施得当自然会“旧貌换新颜”。新晃县冒着有“打水漂”可能的50亿买“臭名昭著”的夜郎遗址,倒不如扎扎实实多动动脑筋,把这笔钱用在民生事业或开发新的旅游事业“刀刃”上。敬请新晃县领导三思!

这两天,我市会同全国一些有“中山公园”的城市闹着要为“中山公园”申遗。我听了后哑然失笑。且不说申遗“中山公园”需要花费很大人力财力精力去争取,仅以“中山公园”缺乏人类文化保护价值的文化底气和不是濒临消亡的宝贵遗产这两项看,为其申遗本身就是一块笑料。去年6月我国某些地区要为“端午”申遗,我曾就此闹剧写过一篇帖子叫《“端午申遗”?我看申个蛋!》(见链接http://blog.bandao.cn/archive/19794/blogs-454320.aspx)。如今要“中山公园申遗”,我也只能粗口道——申个屌!

以盲目投资开始,以血本无归告终,这种劳民伤财瞎折腾的历史教训和现实教训我们见得还少么?所以“夜郎自大”的重建“夜郎国”,乃至“中山公园申遗”等闹剧可以休矣!打住吧!同志们!

                                                                      2010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