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觀察:我們為什麼不願意“回老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17:21
熱點觀察:我們為什麼不願意“回老家”?
2010年10月18日 07:17:45  來源: 人民日報


前陣子大學同學聚會,因為下雨路上堵車,導致所有人都遲到,聚會推遲了一個多小時。整個聚會過程中,大家都在抱怨北京堵車、房價高、空氣差,不如離開北京回老家。
最近幾年,“離開北京回老家”成了每次同學聚會都會談及的話題,但迄今為止,幾乎沒有人真的離開北京,反而有同學陸續從外地調到北京工作,隊伍越來越龐大。而且盡管房價高、交通堵,大家還是拼命加班工作,咬緊牙關買車買房。
明知大城市的工作壓力大、生活成本高,但仍然不停地從四面八方衝進大城市,這是當今中國的一大奇特現象。比如首都,北京市“十一五”規劃曾提出2008年常住人口總量要控制在1625萬人,但到2009年底,實際常住人口已達1972萬人。迅速膨脹的人口給交通、住房、教育、醫療、環境承載能力帶來巨大壓力,“城市病”變得越來越嚴重。
其實,隨著近年來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在大城市能買到的東西、享受的服務,如今在許多中小城市也能找到。再加上房價較低、交通不堵等令人羨慕的優點,本該很具備吸引力,為什麼人們仍然要硬著頭皮往大城市衝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回老家幹什麼”。如果中小城市也能提供良好的就業或創業機會,能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空間和相應的待遇,相信會吸引更多人選擇再去中小城市。這不僅有利于中小城市的發展,也有利于緩解大城市的“城市病”。
德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以房價為例,近幾十年來,德國的房價一直沒有大的波動,這不僅是因為德國有一套出色的住房制度,也與德國的城市化道路密切相關。目前,德國有60%以上的人居住在小城鎮中,而不是大城市。小城鎮同樣為德國人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機會和物質、文化生活。人們不必全部涌入大城市也能獲得發展,這對減輕大城市的人口壓力和房價上漲壓力效果明顯。
因此,我們不妨轉換一下思路去治理高房價、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的“城市病”,通過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充分發揮中小城市的優勢,讓中小城市具備與大城市一樣的吸引力。
我國雖然很早就提出了“小城鎮、大戰略”的思路,但受經濟實力和發展階段所限,在城市化快速發展過程中,重大城市輕中小城市的問題仍然突出。未來的城市化道路應當向中小城市傾斜,著力完善中小城市的功能和城市環境,進一步增強吸引優質投資的能力,並通過支持就業、扶持創業的舉措,增強吸引人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