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还是传黄? 扫黄网现涉黄网页截图被质疑【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49:39

扫黄还是传黄? 扫黄网现涉黄网页截图被质疑【图】
2008年01月17日 16: 34:03  来源:《青年周末》
草根网站“扫黄网”在抨击某些涉黄网页时也附上了截图和网址,有人质疑,“扫黄网”是变相传黄。


监察互联网的举动,是网络警察每天的工作 ◎供图/CFP

某门户网站的一个教育频道的内容
“扫黄网”扫黄还是传黄?
■加黄色页面链接是为了将来统计
■网页“黄”与“不黄”由网友决定
12月27日,《新闻联播》播出了《净化网络视听环境迫在眉睫》的新闻,其中一位13岁小女孩用“很黄很暴力”来形容她看到的一页网页。这个短语瞬间成为中国时下大热的网络词条。此前并不为人们所知的草根网站——“扫黄网”,也被网友们频繁转发。
由于该网站在抨击某些涉黄网页时也附上了截图和网址,有人质疑,“扫黄网”是变相传黄。
而另一种声音也认为,“扫黄网”“卫道士”的姿态很可笑。
记者对话“扫黄网”负责人,发现“扫黄网”面临“白扫”尴尬。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网络不良信息举报途径缺失的现状。
举报还是传“黄”?
不管怎么说,这个网站从客观上对某一部分人,而且我敢非常非常肯定地说在一段时期内,是大部分人,特别是男性创造了搜黄评黄的便利。
——作者:diweiman
从诞生之初起,“扫黄网”就避不开一个最有力的质疑:扫黄还是传黄?
■加黄色页面链接是为了将来统计
青年周末: 最近“很黄很暴力”流行后你们网站是不是浏览量井喷?
扫黄网: 之前每天浏览的IP数平均一天是五百多,现在是五千多。我们倒不是很关心这些数字。
青年周末: 页面上体现的举报信息并没有大幅度的增加。大部分网友不是真的来举报黄色信息吧?
扫黄网:最近,匿名和新注册用户举报的信息明显多起来了。这都是新加入的网友。我们不排除有人会把“扫黄网”当作一个黄色内容导航网站来使用,但和“扫黄网”给这些网站带来几十上百的点击相比,这些网站自己宣传推广,动辄就是十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点击,谁的不良影响更严重一些?
而且对这些内容进行曝光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一些网站第二天就把被曝光的不良信息删除了。
青年周末: 我在百度输入“扫黄网”,第一个链接是“巨乳美女极度诱惑——扫黄网”。网站上也有大量截图、标题“涉黄”。 现在你们的传播范围大了,这样直接复制,是否在客观上造成了不良信息的再次传播?
扫黄网:关于链接,我们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方便用户监督、举报的工具,目前大家可以通过搜索链接,找到哪些不良内容,出现在哪些网站上,通过对被举报内容作横向对比,发现网站制黄传黄的种种手段。日后,我们还会让大家搜索到哪些网站被举报了多少次,被举报了什么网页,让这些网站的丑态无所遁形。不论“扫黄网”是否对这些网站起到了宣传作用,它们都是存在的,想看这些内容的人,总会想方设法找到这些网页。
“直接复制”这些图片和标题,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图片起到“立此存照”震慑作用。而内容标题,将来有一个对“涉黄”网站极有震慑力的手段便是以此为基础的,具体的做法还需要保密。
就目前而言,对于那些以搜索“涉黄”内容为目的的人来说,当他们在搜索引擎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也能起到警醒作用的。如果日后搜索色情敏感字,“扫黄网”的网页都排在第一位的话,更是功德无量了,总比先看到其他“涉黄”网页要强。
青年周末: 网友能利用“扫黄网”做些什么?除了贴出网站地址和链接外?
扫黄网:网友除了举报以外,还可以对被举报内容作出“黄”或“不黄”的评价,得出的分数反映了该内容在网友心目中的“涉黄”程度。日后,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哪些网站“涉黄”次数最多,“涉黄”程度最深。而且这些数据、这些线索不仅是向网友公开的,更是向全社会、媒体、政府相关部门公开的。例如,谁会想到某门户网站的一个教育频道会存在大量的软黄色内容?(记者看到该门户网站教育频道的截图上有“北京中学生地铁激情一幕”、“最易失身大学排行”等文字和配图。)
网友还可以通过留言的形式参与到网站的讨论,一起为如何净化网络环境出谋划策。整个“扫黄网”的改进、完善,都是由网友推动的,很多热心网友为“扫黄网”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建议。
青年周末: 是否有和各地网监部门取得联系和备案?因为我看到有网友担心“扫黄网”会被作为“黄”而被“扫掉”。
扫黄网: 我们很早就与网监部门取得了联系,办理网站备案手续,并征询关于“扫黄网”的意见。网监的同志们不仅向我们介绍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并且给了我们很多实质性的建议。
对于我们能甄别到的黄色信息,我们首先会确认信息所在地区,优先向当地网监部门报告。对于不能确认所在地的,就向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扫黄打非网等国家一级部门举报。
--------------------
■不良信息举报途径混乱
青年周末: 你们有举报成功,从而让不良信息被删除的例子吗?
扫黄网: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向有关部门举报黄色网站100多个,并都收到了会认真调查的反馈。而大量的软黄色内容,也正逐步向各网站发出删除内容的建议。
比如2007年12月20日,我们接到网友举报某网站一则题为《日本流行“裸体婚礼” 新人宾客全身赤裸》的新闻其实是日本成人小电影,也就是假新闻,并且有大量不堪入目的照片。我们立即将该信息通过网络举报到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第二天,这个原本在网站上存在了三个多月的信息已经不复存在,很显然已经被删除了。
2008年1月12日凌晨,我们连续接到网友数个举报某著名电视台网站博客频道存在有不雅视频,还有另一个我们甄别为黄色信息,就没有公开发布。我们第一时间将举报转发给该网站的管理员邮箱,第二天中午一看还在,实在忍不住就写了博客。当天下午5点30分复查,这两个在网站上存在了一个多月的不雅视频已经被删除了。
青年周末: 大多数时候都是这样很有成就感的吗?
扫黄网: 更多的是忧心。就以上两个例子,我们举报的页面是删除了,但还有多条相同内容但分布在不同栏目的信息没有删除。
举报了,就删,不举报,网站不会主动去查。这也是目前国内所有网站的普遍情况。这样的方法,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而我们人手不足又不能做更多的事情,看着这些“涉黄”信息继续流传,只能干瞪眼。
青年周末: 你们有直接跟国内网站的管理员沟通过这个问题吗?
扫黄网: 有尝试联系,但通常发邮件过去,都是一个自动回复:说我们会转交到相关部门,及时处理之类的。但从来就不会有一个正式的,正面的回复。
青年周末: 既然只能干瞪眼,那“扫黄网”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扫黄网: 我们本身无权去要求这些网站,更不要说惩罚。目前这股网络歪风是否能得到“肃清”,取决于社会是否关注,政府是否重视。如果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让国家来做,就天下太平了。但举报中心是不可能像我们这样做的。既然官方做不了,就我们来做吧。
我们尤其要呼吁一下,现在国家的网上举报入口很不统一,甚至可以说是混乱。我们能找到的网上举报入口,都已经在“扫黄网”上公布了。更多地区的不是找不到,就是进去后系统错误。当找不到的时候,我们就联系广州市网监部门,让他们帮我们找联系方式。
青年周末: 哪些情况是你们想举报但一直找不到受理单位的?
扫黄网: 其实现在对于所有的境外黄色网站,就没有一个直接的受理单位。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和扫黄打非办都管不了这个事,各地网监也是,因为网站在境外。唯一可能处理这个问题的,要么就是中国电信,要么可能就要去到国安局了,让他们去屏蔽。
目前幸好这方面的举报也就十几个。我们就优先处理国内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