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站在世界科学前沿描述科学的魅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6:16:47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时间 8月25日

  人物 白春礼

  采写 记者周洁 通讯员孙击翔

  环境可让人才变虫变龙

  问: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今天开幕的“中国(湖北)海外人才智力为国服务专家论坛”,我们注意到,与会者基本都是中国面孔。

  白春礼(以下称“白”):“海智计划”执行了7年,是在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中组部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以科协名义,面向全球海外华人、科技团体,并主要针对自然科学领军人才,开展引才、引智工作,主要是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服务。

  问:人才的回流,让我想起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先生“两会”时抛出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同一个学生,在清华读硕士表现一般,到了美国读博士,就做出了很好的成绩。”您曾经留学美国,可否给个答案?

  白:这个问题最最关键的,还是在如何创造一个优秀的青年人才能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氛围。一个人,不仅在国内国外,在一个单位也一样。有的人在这个单位,可能是条虫,换个单位可能就是一条龙。龙和虫的区别,本人努力是一方面,有没有外界给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和氛围、土壤,让他能快速成长起来,脱颖而出呢?

  对各类人才的回国,各级政府和部门,若能给他们在永久绿卡、配偶工作、孩子入托入学、住房等问题上提供相应的优待政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科研,就可以创造一个吸引海外人员回国服务的环境。

  问:引进的人才待遇各方面都比较高,会不会令本土人才心理不平衡?

  白:这种担心可以理解。我想,引进海外人才和发展本土的科研力量是并行不悖的,引进不是减少对本土人才的支持力度,两类人才应并重。

  海外人才回来,待遇是一个方面。无论如何,待遇不能和发达国家比。关键在人才自己有一个愿意回国服务的积极性。一个人愿意做某件事情,才会乐此不疲,不觉得累。比如科技界著名的“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当初回国的时候,中国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工作待遇跟现在无法比,但创造的成果比现在大多了。在一张白纸上建立起中国科技体系和工程体系,完全是一颗爱国之心在支撑。海外留学人才是一个独特的人才宝库,应当也一定能够焕发出更大的能量。

  中国有个成语叫标新立异。在生活中,说谁谁谁喜欢标新立异,似乎就是一个贬义词。我个人以为它也可以是个褒义词。创新,怎么可以不标新立异呢?如果没标新、没立异,就不可能有原始性创新。原始性创新的诞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不能简单地以短期的成败论英雄。我们目前吸引人才,吸引是一个方面,吸引回来如何用好,我认为是地方各部门应特别关注的问题。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又要创造宽松、平等和自由的学术氛围。环境和氛围允许这种创新,才有可能使原始性创新竞相迸发。

  对话背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年初,武汉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日前,《人民日报》特别报道,赞赏“湖北把创新写在发展的旗帜上”。创新、引智,成为科教大省湖北面向世界的关键热词。

  古人云: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特别是对领军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将成为湖北中部崛起动力所在。

  8月25日,由中国科协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湖北省科协等单位具体承办的“2010中国(湖北)海外人才智力为国服务专家论坛”在东湖宾馆举行。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的演讲《科学发展与物质科学变革性研究》,从物质世界的分层入手,谈宇宙的起源与演化、生命的本质、物质的结构。尤其是以量子、纳米、宏观、未知四个尺度,阐述“物质科学的前沿突破推动变革性技术的产生”,画出美好蓝图。深度、新颖、清晰、生动的演讲,对在场“海归”发出的是张张回国服务的请柬,对武汉高校与会的研究生,则是一道向科技进军的动员令。

  演讲结束后,白院士也没休息,就接着主持嘉宾蔡维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的演讲,一上午坐着没动。下午去中科院水生所调研,然后乘机回北京,日程安排很紧。采访中,听了湖北省科协宣传部同志的介绍,院士呵呵一笑:“楚天都市报,我知道,办的很好、很活。”答记者问,他很少用专业术语,偶尔会冒出几个英文单词,这位站在世界科学前沿的科学家,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描述出科学的魅力。

  人物介绍

  白春礼,1953年生,辽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兼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等;参与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历任中共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届、第七届中国科协副主席。

  量子通信领跑信息时代

  问:湖北是科教大省,创新上给您的印象怎样?

  白:我目前了解的还不是很多,我知道武汉“光谷”这方面做的比较多,几个单位也准备筹办国家实验室。把优秀的国外人才吸引来,让国内的科技精英在此聚集,才能把武汉的“光谷”变成一个人才的“高地”。我认为,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和科研创新的投入,引进世界一流人才,才可以把这个事情落到实处。

  问:筑巢引凤是前提,光谷要有地位,可能还与凤凰做什么有关。湖北在光通信上有优势,可是听您的报告,量子通信更神奇。

  白:量子通信,绝对是信息时代的领跑者。经典保密方式理论上已被证明是可以破解的,而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保密方式则在理论上是不可破解的;量子信息技术,提高运算速度,增大信息传输容量,确保信息安全,突破经典极限。60周年国庆阅兵,我国在天安门城楼、中南海、国庆阅兵指挥部等关键地点之间构建绝对安全的实时语音加密量子通信热线……

  中国科技大学目前是国际上该领域最活跃的研究小组之一,成果多次入选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英国《新科学家》评论说,“过去合肥最著名的是豆腐和麻饼;现在他们正在改变这一切,他们已将中国科技大学,甚至整个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到量子计算界的图谱中”。量子电话呼叫,量子隐私进入千家万户不会是遥远的未来。

  纳米开启印刷术新纪元

  问:原始性创新,赢得世界尊敬。您是中国纳米科技首席科学家,目前我国在纳米领域的研究在世界上处怎样的地位?

  白:综合1996年到2007年,13个国家或地区纳米专利的分布,美国12790项,中国11932项。我们研发的纳米绿色打印制版,使印刷技术取得突破性飞跃。

  问:产业化情况如何?

  白:正在转化。以长江为界,分别在北京、广州建立了基地,制造出3台样机。

  活字印刷是印刷行业的第一次飞跃。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数千武警战士魔幻般地展现了立体活字印刷体,巨幅画卷,震撼世界;王选提出的激光照排使印刷告别了铅与火,是我国印刷技术的跨越发展,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仅次于“两弹一星”名列第二。

  当前,激光照排是我国主流印刷技术,从图文信息输入计算机变数字信号,发激光排照机变光信号,到感光胶片,曝光-显影-定影-底片-PS版-晒版机,再曝光-显影-定影-印版,有两步感光过程;国际主流技术CTP制版,也有一步感光过程。感光成像,避光操作,很麻烦;化学显影,废液排放,有污染;预先涂层,资源浪费(80~90%)……而纳米绿色打印制版,不避光、无污染、成本低、可回收,鼠标一点,轻松制版。打个比方,激光照排、CTP制版是用胶卷的照相机,那我们的纳米绿色打印制版,就是数码照相机。

  中国探索世界科学谜题

  问:20世纪初,科学界最大的谜是太阳。您站在世界科技前沿,21世纪,我们的生活将因怎样的科学之谜被揭开而改变?

  白:暗物质和暗能量是21世纪最大的科学之谜。最近10多年,宇宙学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基本问题已迎刃而解,描述宇宙的基本参量已精准测量!例如:宇宙的几何是平坦的还是弯曲的?最新的观测表明,宇宙是非常平坦的,误差仅有2%。暗物质存在于人类已知的物质之外,主要性质是:不发光却有引力。目前我们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是什么。

  根据哈勃望远镜拍摄的575张高清晰太空图片证明,暗物质是恒星和星系所赖以支撑的框架。

  问:那暗能量是什么?

  白:暗能量是使宇宙加速膨胀的驱动力。1998年,天文学家通过高红移超新星的观测,发现今天的宇宙在加速膨胀。暗能量似乎均匀分布在宇宙中,不结团,它产生一种广泛存在于宇宙空间中的、长程的斥力。对物质科学的深入认识,有可能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给科学和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进而带动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问:我国有科学家解这世界之谜吗?

  白:有。常进等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美合作)发现宇宙线电子谱有一个“超出”,被认为可能来自暗物质,受到广泛关注,也被美国、欧洲物理学会评选为2008年重大进展。


  以大装置的集群部署和学科交叉为牵引,可为变革性科学技术的产生提供强有力的平台,也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比如,同步辐射大科学工程为当代科学几乎所有的前沿学科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先进的、不可替代的实验平台。依托同步辐射研究产生了5项诺贝尔奖。

  国家天文台刚建成的LAMOST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的光谱望远镜。已成为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口径最大的视场望远镜,其研制规模和技术难度已达到当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8~10米光学望远镜的水平。

  条条谱线解读苍穹,根根光纤牵动星辰,解科学谜题,有我中国!

  周洁对话 (本文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