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官员来信出卖了官员执政思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2:28:13
评中评第517期
每天隔靴搔痒,报道和评论着政府和官场的那些事情,而今终于有地方“官员”忍不了我们的批评,站出来向媒体投书辩解,给了我们一个痛快。
也许如果不是宜黄地方官员的向媒体投书,写下《透视强拆自焚事件》的檄文一篇,宜黄自焚事件可能不会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撤官免职的后续已经是旧闻,但官员的反击着实是新闻,尤其是这样的一个时代。
这篇文章的荒诞逻辑如何,这里先不说,先说说这篇文章给人的印象。第一,太专业,又懂得“新新闻主义”,又能大谈政府角色与“守夜人”的定位问题,还能同时利用GDP主义、发展第一的逻辑为地方政府的行为辩护,不得不让人不怀好意地猜测这个名叫“慧昌”的陌生宜黄官员的“个人”身份。倘若宜黄当地一个普通官员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准,拆迁自焚的惨剧想必早就在当地画上句号了。第二,这更像是一篇做官不易的控诉书,拆迁是为百姓的福祉,却总是遇到刁民,将政府逼向了强拆,矛头自然是刁民,绕了一圈还是把政府和民众放在了对立面上了。
这让我想起上个月与一个为市委宣传口工作的校友的争论,也是围绕拆迁,也是在说这些似乎说不明白的维稳和发展话题,而他的一些认识就和这篇文章的逻辑如出一辙。再次证实,宜黄这位官员必然不是一个人在投书,他的背后站着一群人,这篇文章是一个班子的精良宣传运作,代表了一群既得利益者的巧言辩白。
关于其中的谬误、狡辩和偷换逻辑,比如“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有怎样的人民就有怎样的政府”,媒体已经大加挞伐,丁永勋说,宜黄官员的投书反应的是强制拆迁的官意基础:就是GDP主义驱使下的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原宜黄县委书记邱建国的才敢“集中一切优势资源”“打硬仗”的底气所在,也是一次次把维权者逼上屋顶的共同诱因。
刘洪波说这是一封试图强拆“依法治国”的自白书,其核心论点就是官府的“强拆发展学”。中央领导们听到一定十分寒心,好端端的“科学发展观”就这样被演绎成了百姓人人喊打的“强拆发展学”。
在这里我不再一一批驳,本着解剖麻雀的态度,我们已然对宜黄这位陌生“官员”的来信做逐条的批驳,详情请移步我们的专题。
在这里,我更想说的是这名官员,或者说地方政府投书媒体的意义所在。
这是一个难得的体制内思维的样本,在为强拆逻辑辩护的同时证实了很多我们之前猜测却不敢证实的政府执政的立场和思维。摘录如下,以供分享:
1、“面对全国各地愈来愈猛烈的强拆风暴和由此引发的大量被征地农民的维权抗争事件,高层出手杀一儆百大概是必要的。”
这说明地方政府怕的不是百姓的反对和维权事件,怕的是高层的杀一儆百,说白了,乌纱帽最重要。
2、“如果中国地方政府能像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那样,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即所谓的消极政府,不去积极干预经济和经济生活,就可以当太平官了,就不必去搞强拆了。但在中国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要实现民族复兴、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积极政府是当代中国现实和必然的选择,尽管它非理想模式。事实上我们一以贯之地贯彻积极政府的理念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不过,积极政府理念也象一把双刃剑,如过了头,可能降低了市场的功能,挤压了社会的空间,对私权保护泛力等。”
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有关利益分配的矛盾已经凸显。第二,政府承认他们存在为了经济发展和政绩挤压社会空间、对私权保护不够的问题。
3、“过去,我们在讨论三农问题时,常有这样的感叹:幸亏中国的法律没有完全执行,否则农村就要被搞死了!这种观点虽然偏颇,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从根本上,我国依然是人治的国家、依然是官本位的政府。”
这位官员很直白地告诉我们:在政府工作的人都不相信法律,在地方政府的执政过程中,依法治国已经沦为了一句空话了。可是我们还在相信法律。
我们是不是应该为这个事情举杯,庆祝我们终于看到了体制内思维蒙着面纱羞答答地出场。其实我不愿意相信,不愿意相信政府官本位、不愿相信政府与民争利夺权,更不原因相信依法治国已经沦为空话,法律在某些地方已经如废纸。
可是宜黄官员的投书已经用一种不很隐晦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事实真相,我们不得不被迫相信,我们曾经被教育相信的关于政府的好坏的论说只是一种论说,我们需要改变了。要知道,美国人从上小学就读《公民读本》,接受的教育是杰弗逊所提倡的“一切政府都是坏政府”的理念,而实际上,美国的政府和民众之间却远远和谐得多,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用心揣摩的问题。
凤凰网评论编辑:霍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