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经》之《忤之忍第三十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8:21:58
【原文】
驰马碎玉,醉酒金帛,裴不谴吏,羊不罪客。
司马行酒,曳匣坠地。推床脱帻,谢不瞋系。诉事呼如周,宗周不以讳。是何触触生,姓名俱改避?
盖小之事大多忤,贵之视贱多怒。古之君子,盛德弘度,人有不及,可以情恕。噫,可不忍欤!
【解说】
唐代裴行俭,家里有匹皇帝赐的好马和很珍贵的鞍子,手下人私自骑马出去,马摔了一跤,摔坏了马鞍子,很害怕,就逃走了。裴把他招回来,没有责备他。又有一次,裴行俭带兵平乱,得到许多珍宝。于是请了一次客,把珍宝拿出来给客人看,有一个玛瑙盘很漂亮,手下军士跑过来,摔了一跤,把盘子也弄碎了。军士非常惊恐,叩头以至流血。裴行俭笑着说道:“你不是故意的。”没有责怪军士。又南朝梁代人羊侃,有次大摆宴席在涟口,有个客人叫张孺才,喝醉了,在船上失了火,烧了七十多艘船,烧掉金银财物不计其数,羊侃听说了几乎不挂在心上,还是要大家继续喝酒。孺才既惭愧又恐惧,就逃跑了。羊侃派人安慰他并把他找回来,仍然像以前一样对待他。
晋代人裴遐,曾在周馥家做客,一次正和人下围棋,以致专心致志,周馥的司马劝酒,递过来的酒没喝,司马很生气,就顺手拖了裴遐一下,结果把裴遐拖到在地。裴遐慢慢爬起来,坐到位子上,继续下棋。晋代谢万,曾和蔡系因一个座位发生争执,蔡系把谢万从位子上推了下去,把帽子和包头巾都弄得快要掉了。谢万慢慢站起来,回到座位上。后来二人都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北魏宗如周做了尚书,对有人投诉如州官,“侮辱别人”,直呼他的大名,不以为然。又五代人石昂入朝,当时杨延朗知留后事。传达的人因为延朗的名字也叫石,就把石字改成右子,以避杨延朗之名的讳。石昂说:“我姓石不姓右”,杨延朗听后大怒。
小人物事奉大人物往往多有违反和抵触,高贵的人对待卑贱的人往往多有生气的表现。晋代人卫玠,官至太子洗马,为人宽宏大度,常常对人说:“别人有不对的地方,要尽量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宽恕他。”
接下来请欣赏《忍经》之《仇之忍第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