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宗教与哲学都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6:26:14
(2010-07-12 14:21:27)转载
来自中华网社区,作者:

先介绍点无穷大的知识。
集合论的创始人,著名数学家康托尔(Georg Cantor 1845~1918))提议,无穷大数用希伯来字母阿列夫表示,在字母的右下脚再用一个小号数字表示无穷大数的级别。这样,数目字的数列为:
1,2,3,4,5……阿列夫1,阿列夫2,阿列夫3……
可以证明,自然数,整数,有理数的个数相等,均为阿列夫0;线面体上点的个数相等,但比阿列夫0大,记作阿列夫1;所有曲线的个数又比阿列夫1大,记作阿列夫2……
(这里的相等,是指能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另由于博客发不出阿列夫这个字母,只好用汉字表示)
把面“切割”成线,每条线上的点的个数与面相等,这样一就变成了无穷大。反之,这无穷多条线合起来就是原来那个面,即无穷大变成了一;
把体“切割”成面,每个面上的点的个数与体相等,这样一就变成了无穷大。反之,这无穷多个面合起来就是原来那个体,即无穷大变成了一。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普界一代宗师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 1904-1968),在他所箸的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科普著作之一《从一到无穷大》中的第三章写道:
“设想有个苹果,被虫子吃出弯曲盘结的隧道来。要设想有两种虫子,比如一种黑的和一种白的;它们互相憎恶,互相回避,因此,苹果内有两种虫蛀的隧道并不相通,尽管在苹果表皮上它们可以从紧挨着的两点蛀食进去,出现互相紧紧缠结,布满整个苹果内部的双股隧道。然而,尽管黑虫和白虫的隧道可以很接近,要想从这两座迷宫中的任一座跑到另一座去,却必须先跑到表面才行。如果设想隧道越来越细,数目越来越多,最后就会在苹果内部得到互相交错的两个独立空间,它们仅仅在公共表面相连。”
伽莫夫这样设想是要得到一个有大小却无边界的三维空间。我们现在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设想这两个虫子并不吃掉苹果,而只是“切割”苹果,又设想这两个虫子“切割”的速度相同,行走的方向随机,这样最后这两个虫子就把苹果“切割”成了两个和原来苹果完全一样的苹果。
再设想有三个虫子,我们将得到三个和原来完全一样的苹果。
如果有无穷多个虫子,我们将得到无穷多个和原来完全一样的苹果。

想起一句古老的格言:
One is All , All is One.
另,维基文库佛學大辭典中条目【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说:
一与一切融即。其体无碍也。指月录四曰:“三祖僧璨信心铭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笔削记一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为主伴。”传心法要下曰:“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无挂碍。”又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诸佛圆通,更无增减。流入六道,处处皆圆。万类之中,个个是佛。譬如一团水银,分散诸处,颗颗皆圆。若不分时,祇是一块。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种种形貌,喻如屋舍。舍驴屋入人屋,舍人身至天身,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佛屋,皆是汝取舍处。所以有别,本源之性,何得有别?”永嘉禅师云:“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舍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华严经第九初发心菩萨功德品曰:“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为佛教中最究极之说。盖以万有之法,在真如法界中,虽现种种之差别相,而其本体中则无丝毫之差别。种种之法,悉为绝对,而与一切法镕融时,知其一,即知一切。如尝海水一滴,即能知一切大海水之咸味也。此妙旨在华严天台两家发挥最多。即约观法而为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之说。以一心三观,示一境三谛之圆理,约观境而传一心一切心,一阴一切阴,一境一切境等之幽意。更于诸法上说一尘一切尘,一法一切法,一界一切界,一国土一切国土,一相一切相,一色一切色,一毛孔一切毛孔,一众生一切众生,一身一切身,一人一切人,一字一切字,一识一切识等,或约修证迷悟等,使明一断一切断,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一显一切显,一欲一切欲,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一入一切入,一佛一切佛,一智一切智,一理一切理,一究竟一切究竟,一门一切门,一种一切种,一受一切受等。又约破立权实而为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权一切权,一实一切实,等之解释也。

一个苹果能切割成无穷多个和它一模一样的苹果,假如真可以这样,我们就不需要那么多土地了,我们只要把各种各样的植物各种一棵,然后把它们的果实进行切割,想切割成几份,就可以得到几份。
显然这样美好的景象不可能出现。
看来,古老的格言是错的。
但那问题出在哪呢?
不是伽莫夫的设想是错的。
问题出在苹果并非真正“实心”,将苹果放大几亿几亿亿倍之后,苹果其实是“空心”的。它里面几乎什么都没有。所以想把一个我们现在拿在手里的苹果切割成无穷多个是不可能的。但如果现在有一个真正“实心”的“苹果”,那这个“苹果”,我们的确可利用伽莫夫的方法把它切割成任意数目的,并且和原来那个完全一模一样的“苹果”。不仅形状完全相同,连重量也相同。
看来古老的格言也还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