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冬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5:21:00
孩子王
最近有一本《人体手册》畅销书,作者系台湾科技界知名人士,此书主要内容涵盖对中西医理论认识,通过中医主动调节自己的身体,以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效果。书中有一句话:“冬泳,是一种最愚蠢的运动”。
学习游泳,是我多年的梦想。冬泳,更是我的多年的渴望。但是我毕竟几十年没有进行水下运动,行吗?我带着困惑疑虑一次次问自己。徘徊中结识了一位国家有级别的水上运动员,这是一种幸运和福气。“跟高手,离成功更近”,在良师益友的指导下,获益多多,我学会了自由泳、蝶泳、仰泳及保健知识。算起来已是第三个年头的冬泳了,准确说,已经游了三十多个月。通过游泳,身体机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人体手册》却认为“冬泳,是一种最愚蠢的运动”。现代有名中医大师徐文兵也持反对态度,认为冬泳有违冬藏原则,我查了一些资料,从中医角度和易经八卦对冬泳颇有微词。此事较为慎重。
下面试作说说看,用于在迷惑间探索结论的过程中做出记载,做将后的参考。
1、从阴阳层面上讲:冬至后才数九,也就是冬至后更冷。但是,恰恰一年中从冬至始,阳气一点点升起,伴着阳气活动适当进行冬泳活动,它与自然同节奏似乎有点道理吧,当然,虽然适度掌握也难免有些牵强。因为我们是长期游泳,也就是一年四季不中断,那么,冬至前呢?冬至前可是秋天呀!秋天应该收敛嘛。对游泳者来说,无秋泳且敢冬泳?(困惑)
2、相对阴阳来说:游泳是先全裸在大气中,接着在水中。整过过程反映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外阴内阳(大环境),相对内脏和皮肤,是内阳外阴(小环境)。亦阴亦阳中,身体本能的保护作用,使得血液内布于五脏,此时最有利地提供心肾相交的条件。这样既能帮助血液的输布(血管操),又加强了血管壁的韧性和弹性。再说北方相对南方,北南温差相当大,即北阴南阳,与北方人的冬泳相比,南方的冬泳应该说成温泳、凉泳、冷泳。结论:南方人的冬泳有利保健,起码更保险。一句话:北方人敢冬泳、南方人虚什么?
3、感觉层面上:中医十分尊重人的感觉,“以人为本、不以疾为标”是一个原则。譬如一个健康者去医院查血压,高压达140,这样的血压,西医一定将其结论为高血压患者。但是,中医经过望、闻、问、切后结论为正常健康人,中医认为,这个人的血压就应该是这个高度。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好了!结论出来了:冬泳是藏中有收敛!中医有妙不可言的前瞻性,当然更相信自己的感觉,因为冬泳给我带来的是愉悦,或者某些人认为冬泳不好,恰恰这个 “好”与“不好”又是差以毫厘谬之千里啊。
4、从易经卦象层面上来说:水的卦名: “坎”,很有意思:人在水中,上下左右都是阴,中间是阳。在这个环境中,水严缝无隙地将人包裹在中间,亦阴亦阳不就平衡了吗?人在冰冷的水中,也许就是更慎密的“冬藏”、或者说更具意义的收敛。更是活动在欠土陆地中的(坎)娇娇者。
5、大师层面:国学堂堂主徐文兵不支持游泳,这是来自中医大师的声音,我不得不重视。而张师说:《冬泳益处》撰写者难道不是权威?难道不是大师?而且撰写者本身是实践者。这其中的玄机和真谛代表什么?
易经与中医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凡是符合自然法则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冬泳符合自然法则吗?怎么具体了就这般犯难?
6、用“中”的大道理解决问题
中国、中医、中和、中庸等等带中字头的词在《皇帝内经》中是非常重视的字,老祖宗们认为东、西、南、北、中的“中”间位子最重要,具有平衡周边的能量,所以中间的位子都是让大智慧、大权威的机关和人去掌管,譬如:中央机关、皇帝、黄婆等。在五行中用土代表,因为它德厚载物。脏腑中胃脾在中间,总管运化。
既然“冬泳”好与不好颇有微词,那么“中和”一下:原来冬游70米,中和后只游30米。过去在水中滞留时间也减少一半就得了。引用张师的话:“不要过”!三个字蕴涵着大道理吶。乃大道至简也!
用老子的话做结束语:道,可道,非常道!
7、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作解释
按中医理论,冬天气血都往内走,这叫收藏。此时,如果用冬天升温设备,让其高于人体温度,气血就会误认为热天到了,故往外、往肌肤走,那就不好了。但是冬泳与此恰恰相反,他是让肌肤温度降得更低,这应该更有利于收藏的思想呀。
结论:冬泳!只要你没有异样反应,自己感觉良好,就可以将冬泳作为健身的手段。但要特别提醒的是不能没有度,把握分寸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