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想驅逐奧巴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4:51:39
華爾街想驅逐奧巴馬
http://news.wenweipo.com   [2010-10-15]
【文匯網訊】美國下月將舉行中期選舉,民主黨面臨的形式不容樂觀。《環球時報》14日發表文章《華爾街想驅逐奧巴馬》,內容如下:  什麼叫「資本」主義?華爾街正給人們上一堂普及課。下月將舉行的美國中期選舉,眼看要變成一場推翻民主黨的「起義」,而指揮並親自衝鋒陷陣的,正是華爾街的金融大戶們。華爾街的鈔票流向誰,一直是美國選舉的風向標。曾經用金錢將奧巴馬捧上總統寶座的高盛等金融巨頭,這回卻把籌碼押給共和黨候選人。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可能是報復奧巴馬推出令華爾街不快的金融改革,也可能是要支持看上去會贏的一方。中國學者袁鵬13日對《環球時報》說,如果說美國總統是CEO,華爾街就是董事會成員。奧巴馬大罵華爾街貪婪「肥貓」的那一刻曾讓全世界老百姓都覺得很痛快,但如今的現實非常殘酷:美國還是資本家的美國,一切都是錢說了算。  「你要捐錢給未來的當權者」  美國福克斯新聞12日說,儘管華爾街不會公開參加2010年中期選舉,但從他們的捐款流向看,很明顯華爾街已經選好隊伍。
美國「政治互動中心」負責人利文撒爾透露,今年年初開始,華爾街的選舉捐款就從民主黨向共和黨轉向,特別自奧巴馬7月簽署了對大銀行加強監管的金融法案,華爾街各大銀行和投行「從此沒給民主黨什麼好臉色」。根據該組織的研究,共和黨候選人到目前為止收到金融、保險、地產等機構的捐款達到3400萬美元,而民主黨陣營只拿到2300萬美元。
這種轉向的最鮮明代表莫過於過去一直被視作民主黨「糧草營」的美國最大投行高盛。2008年,高盛政治捐款的75%給了民主黨,而今年該公司170萬美元政治捐款中有56%流向共和黨。  據法新社報道,在中期選舉前,共和黨候選人也笑納了美國銀行近100萬美元政治捐款的58%和富國銀行政治捐款的61%。這兩家銀行在美國相當於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在中國的地位。  福克斯新聞說,在民主黨統治參眾兩院兩年後,華爾街開始寄希望於共和黨,甚至資助共和黨奪回眾議院的控制權。
華爾街人士傾向認為,民主黨這次幾乎是要丟掉他們在參議院和眾議院的多數黨地位了。因為根據最近一次蓋洛普調查,有56%的選民傾向於投票給共和黨,只有38%的選民選擇民主黨。  政治風險咨詢機構歐亞集團的美國政策分析員韋斯特對法新社說:「你要捐錢給未來的當權者,以確保他們會接聽你的電話。」他說,如果你認為共和黨要贏了,你肯定想和可能會當上眾議院財經服務委員會主席的斯賓塞•巴徹斯交朋友,或者更進一步和可能當眾議院議長的約翰•博納搭上話;這樣你就可以避免任何對華爾街不利的法案。 美國是資本家的美國  一些到過美國的中國人常會對美國的法制讚不絕口,認為這裡什麼事情都「有章可循」。其實,正如韋斯特所說,美國的政治和經濟聯姻是如此緊密,美國各種各樣的「規章」無不是建立在金錢基礎上。「旋轉門」是美國特有的政治名詞。指的是美國官員、商人和學者間常常進行角色轉化的一種現象,目的是共同維護最有錢階層的利益。比如美國前副國務卿佐利克在離職後隨即加盟高盛公司,而他在到國務院上任以前,是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學者。作為最具影響力的金融巨頭,高盛向政府輸送的高官數不勝數。從二戰後的前國務卿杜勒斯,到小布什的財政部長保爾森,一代代高盛人離開華爾街走向白宮,之後又利用手中的權力,或明或暗地為自己的老東家提供各種便利和保護。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則有「民主黨流亡政府」的別稱,因為從杜魯門總統以來的歷屆民主黨政府都起用該學會的人員充任要職。
在歷任美國總統中,像布什家族這樣的富豪階級佔了很大比重。參選人至少要有資本和媒體的力量支持,才敢報名參與。在美國,政界與資本界是最有權勢的兩個階層,而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最近典型的例子就是克林頓的女兒切爾西嫁了一位華爾街精英。  華爾街成為無數美國青年的夢想,這個夢想就是錢權結合的夢想。每年美國大學學費最貴、最難進的就是名校的法學院和商學院。而商學院的高材生要進入華爾街的公司,競爭更是白熱化,不但要成績好,還要看家庭背景。少數能夠進入華爾街的外國青年,多為本國政要子女,因為他們能夠提供公司海外經營的跨國高層人脈。
華爾街特權驚人,權勢也驚人。在高盛公司,員工午餐的最低標準是200港元。去年下半年,美國許多診所急缺甲流疫苗時,花旗、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公司可以申請到相當多的疫苗。華爾街以其雄厚的財力,不但給本國政治家有力支持,還結交世界各國的官員。華爾街另一個優勢是信息優勢。他們可以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美元的年薪,聘請最優秀的研究人員,華爾街大公司的研究團隊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掌握的信息可能超過一個小國的情報局。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環球時報》說,美國從來都沒有真正的民主,華爾街決定一切。如果得罪了華爾街,華爾街甚至會暗殺總統,這在美國歷史上有過先例。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說,美國政治的本質就是政治和金融的聯姻。如果說美國總統是CEO,利益集團就是董事會,董事會才是決定公司發展前景的關鍵實體。傳統來講,金融集團和軍工企業是共和黨的支持者,高科技企業和知識精英是民主黨的主要支持者,兩黨曾經平分秋色。但隨著金融集團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共和黨的勢力越來越大,這也是共和黨長期佔據美國執政位置的原因。
奧巴馬與華爾街結仇史  在2008年發生金融危機後,華爾街被公認為是將全球拖入漩渦的惡源。許多國家政要和媒體公開批評華爾街,巴西總統盧拉痛斥全球經濟危機是華爾街「無節制的貪慾所致」,法國總統薩科齊則稱華爾街的金融體系「荒唐」,要求「懲罰和控制」華爾街。《紐約時報》說,「曾經的金融界名人搖身變成星級惡棍」。  奧巴馬可能是美國歷任總統中對華爾街批評最多的一位。他多次怒斥華爾街高管們的奢侈行為「離譜」、「無恥」,「幾家公司像強盜一樣剝削他們的客戶」。2009年末至2010年初,華爾街的高管幾次被叫到白宮開會,奧巴馬甚至用「肥貓」一詞來形容他們的貪婪。  對奧巴馬來說,華爾街的巨頭實在太不給面子。金融危機剛開始時,他給10家最大銀行投入2500億美元救援資金,沒想到這些銀行馬上向員工發放7位數的高薪。據《華爾街日報》10日報道,今年華爾街薪酬可望連續第二年創歷史新高。英國《金融時報》曾發表社評,解釋奧巴馬為何對華爾街發火:「公眾情緒已擺動到華爾街的對立面,向一小批年薪超過百萬美元的人提供萬億美元的救濟,激怒了天天擔心失業、擔心無家可歸的普通美國人。」
今年7月21日,奧巴馬不顧共和黨的強烈反對,通過了《多德-弗蘭克法案》。這被認為是美國大蕭條以來最全面、最嚴厲的一部金融改革法案。  華爾街也立刻給予反擊。黑石集團CEO斯蒂芬•施瓦茨曼上個月向奧巴馬總統開炮,稱其對華爾街的徵稅「如同納粹入侵波蘭」。在奧巴馬競選過程中,募集資金最多的7家機構中有3家來自華爾街——高盛、花旗和摩根大通,此外,瑞銀和摩根士丹利也是競選團隊的重要錢包。有媒體說,華爾街認為奧巴馬無情地背叛了他們。一名在奧巴馬競選時捐過款的重量級華爾街風險投資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我給奧巴馬首席經濟顧問薩默斯送過一句贈言:和美國的債權人要搞好關係,不要自討苦吃。 奧巴馬不會真與華爾街為敵  奧巴馬能玩得過華爾街嗎?新加坡《聯合早報》評論認為,這幾乎不可能,奧巴馬甚至可能因為得罪華爾街而不能連任。原因就是華爾街所擁有的巨大財力,可以使他們從容應對奧巴馬的反華爾街措施,並動用政治力量發起反撲。
歷史上,多位美國總統曾對華爾街下手,最著名的案例是1929年股災後,羅斯福總統制定投資和銀行業務分離法案。可一旦經濟形勢變好,華爾街又成功使這項法案無效,投資銀行又鹹魚翻身,捲土重來。分析人士認為,奧巴馬對華爾街的改革,未來恐怕也將遭受類似命運。  實際上,奧巴馬雖口口聲聲「討伐」華爾街,但從未真正對華爾街動刀。7月通過的金融監管法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消費者,但法案沒有禁止某些金融衍生產品的交易,也沒有對高管薪酬設定嚴格上限,其象徵意義可能遠大於實際效果。一名熟悉美國政策圈的人士對《環球時報》表示,無論此前美國總統如何高調治理華爾街,處理高盛欺詐案等等,奧巴馬骨子裡是不會與華爾街的利益為敵的。  周世儉說,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慘敗已經不可逆轉,經濟數據這麼差,失業率連續17個月保持在9%以上的高位。但華爾街繼續在沒人可管的情況下狂妄下去,其結果很可能是新一輪世界性的金融危機。日本預測機構已經說了,新一輪由華爾街開始的經濟危機將在2018年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