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中国时兴过“洋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0:24:18
中国时兴过“洋节”?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魏城
2006年2月13日 星期一

春节促销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今年围绕着只隔一天的传统元宵节和舶来品情人节的促销战火再度燃起。”──这是新华网最近一篇报道的开场白。
元宵大战巧克力
2月12日是元宵节,2月14日是情人节。相距如此之近,那么,这一中一西两个节日,各自在中国的遭遇和“节日经济”效应如何呢?
我在中国的互联网上随便浏览一下,便看到了这样一些标题──《商家重洋节 传统元宵节受冷落》、《甜元宵敌不过艳玫瑰》、《“洋玫瑰”盖过 “土汤圆”》、《只见玫瑰不见花灯 “闹元宵”情结谁来解?》 ……
《羊城晚报》记者在广州巡城时发现:“元宵节的主打产品──汤圆销售仍与往常一样不温不火,而情人节礼物巧克力、情侣表、金银珠宝等的促销架势则大大超过汤圆。 ”
新华网那篇报道的作者则去了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作为情人节象征的玫瑰在沪上花市‘一枝独秀’,进口玫瑰每枝价格攀升到30元- 50元,以销售高档花卉出名的上海永嘉花市近日收到情人节的第一大单:用999朵进口黑玫瑰扎成直径超过1米的大花球,售价3.5万元。”
《青岛晚报》在山东海滨城市青岛商场的见闻也大同小异:“七、八元一斤的元宵价格又怎能与几百元一束的玫瑰创造的价值所抗衡?这就难怪商家打出的促销广告,把 ‘情人’ 二字格外突出,而‘团圆’却被挤到一边。”
怪了,通常商家为了促销而展开的“价格战”,均以竞相削价来吸引顾客,为什么在这次“双节商战”中,却是看似反常的 “价值规律”在起作用呢?为什么中国消费者这次反常地“趋贵避贱”呢?
西节东进下的自我殖民?
反常的“价值规律”背后,有着并不反常的社会时尚和民众消费心理的变化。
新华网的那篇报道如此解读这种变化:“近年来,我国传统节日开始式微,而洋节甚嚣尘上,大有喧宾夺主之势。”这一次“土节与洋节狭路相逢,让本可以制造两个噱头的商家在炒作上不得不趋向于百姓更热衷的洋节。”
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项调查,中国年轻人最喜欢过洋节,其中过圣诞节的占 68.5%、过情人节的占61.8%、过母亲节的占59.4%、过父亲节的占52.7%。调查还显示,53.6%的年轻人是为了快乐才喜欢“洋节”的, 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交流 ”,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
原来在中国生活时,我总觉得中国人是一个非常排外、守旧的民族,但离开中国后,与其它许多民族相比,我才发现,还有不少比中国人更为排外的民族。公道地说,近代以来,中国尽管也发生过许多排外事件,出现过多次历史反复,但总体而言,近现代的华夏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教文明等文化相比,开放性、包容性更强,至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人的心态越来越开放,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西化。
这一点在中国采西历、过“洋节”等习俗上反映更为明显。有人认为,正是因为中国人没有真正的本土宗教,才消除了中国人过“洋节 ”的宗教、心理障碍。而自1949年以来一直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更以国家权力直接推动了节历的“西化” ──不仅以政令方式废除民国年号,采行公元年号,而且规定元旦、三八、五一、六一这些具有基督教背景或共产国际背景的“洋节”为中国的节日。
不过,衡量某个“洋节”在中国民间的接纳度,更准确的指标,大概不是看它是不是法定的公休日,而是看它的“节日经济 ”规模,看它的民间消费金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法定公休日元旦和五一在中国民间、尤其在中国年轻人中间的接纳度,就不如情人节和圣诞节,因为中国商家在后两个节日中的销售额显然要比前两个节日为高。
也正是从“节日经济”规模这个指标上,今年有不少中国媒体得出了“元宵节敌不过情人节”的结论。
尽管今天的中国更为自信和包容,但对于年轻人更喜欢过“洋节”的时尚变化,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欢欣鼓舞或乐观其成。
有人痛心疾首,在网上大声疾呼:“中国人,你过的哪门子洋节?”一位自称“供职某市外经贸局局长”的业余网上评论员“亦菲”也在新华网上发帖──《别让“情人”风头盖过了 “元宵”》,义正词严地说:“即使今年西方的情人节与元宵节时间紧挨,也不能让‘情人情调 ’挤丢‘普天同庆,与民同乐’的文化内涵,更不能借此为那些想入非非之事开绿灯,给社会给家庭造成麻烦与乱子。值得注意的是,要警惕一些人,在 ‘情人节’的幌子下干着‘第三者’之类污染社会风气的行当。 ”
还有一些中国知识人将此提高到文化盛衰和传统存亡的高度。《新周刊》最近刊出系列专题《全球化冲击下传统节日面临危机》,其中一篇文章把“保卫”中国传统节日看成是“保住中国人文化尊严和身份认同 ”的大是大非问题;还有一篇文章呼吁中国民众“警惕西节东进下的自我殖民”。
自由撰稿人黄琳斌更是忧心忡忡地说:“如果有一天,我们大多数国人以说外语、吃西餐、过洋节、看洋片为荣为乐,中华民族恐怕就危险了。”
元宵“包容”巧克力
然而,多项调查发现,愿意过“洋节”的中国人似乎并非属于“数典忘祖”之辈。中国《华商报》做的一项类似调查发现,尽管过 “洋节”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但他们其实是“土洋兼顾”:69%的读者仍然最喜欢过春节,6%的读者表示喜欢过圣诞节,25%的读者表示这两个节都喜欢过。
如果拿民间消费金额指标来衡量“洋节”在中国民间的接纳度,那就更说明问题:虽然元宵节消费不敌情人节,但春节消费却大大超过各类“洋节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表明,被调查者中过“洋节”的中国人,最高消费水平在50元以下的占28.8%,51-100元占 26.3%, 101-200元占37.5%,201-500元占4.8%,501元以上占2.6%。而另外的调查则显示,去年中国春节期间各地人均花费在 1000元到1万元之间。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还发现,中国人选择的母亲节、情人节、父亲节都是“人情味”十足的节日,而非“洋味”十足的节日,而颇能代表西方文化特色的万圣节、复活节,则因其不能理想地传情达意和不符合中国人思维方式,而无法在中国流行。而且, “洋节”进了中国,也被“中国化”了:在问及 “过洋节方式”时,53.6%的受访者回答“与朋友娱乐”, 35.8%的答案是“与家人团聚”, 31.3%的答案是“送礼物 ”,基本上是“洋节土过”或“中西合璧”,似乎没有多少人知道如何过“原汁原味”的西方节日。
其实,不仅中国人在过 “洋节”,“洋人”也在过中国节。两周前,我刚在伦敦观赏到了英国人过中国春节的众生百态:在据说是有史以来华人地区之外规模最大的春节庆祝活动中,各种肤色的英国人也在煞有介事地舞金狮、舞彩龙、放鞭炮、习武术、踩高跷、耍把式、用蹩脚的粤语互祝“恭喜发财 ”……迄今为止,似乎未闻哪些英国人呼吁什么“警惕东节西进下的自我殖民 ”。
昨天,我去伦敦一家唐人超市买元宵,看到顾客中多数是华人,但也有少数“洋人”。买回家,下锅煮熟,一尝,才知道,除了传统的芝麻馅儿元宵之外,还有一种 “中西合璧”式元宵:皮儿是地道的中国糯米粉,馅儿却是“洋人”爱吃的巧克力。
这大概是海外华商版本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吧。
作者电子邮件地址: weicheng_ft@yahoo.co.uk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