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彦芳:歌诗合为事而作--漫谈翰林的诗,兼谈新乐府诗运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11:33:35
歌诗合为事而作 ----漫谈翰林的诗,兼谈新乐府诗运动
任彦芳
一部厚厚的诗集《追日云路》放到了我面前,这是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翰林的诗集。这是他的第九部诗集。然则我却对这位诗人一无所知,因为这二十多年来,我离开了诗,离开了诗坛,据说,诗坛旗帜林立,出现过不知多少派诗人了。我不知道这些青年诗人,他们也不会知道曾被人称作诗人的我。对新诗,我曾是那样酷爱过,而现在竟不再看新诗了,我也愧说自己是诗人。是我的朋友、中国硬笔书法创始人庞中华向我介绍了翰林,说他是个干实事,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我们又是北大校友,由人而看了他的诗,果然有些话想说了。于是有了这篇漫谈之作。我一边看这部近千页的厚厚的沉甸甸的诗集,一边记下些想法,对真诚的诗人,当然必以真诚相对,无所顾及,说些心里想说的话吧。
一、      诗言志。做诗先做人,是诗之本
2001年,在纪念党的八十岁诞辰时,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我三十年前写出的长诗《焦裕禄之歌》;我回到了与我命运相联的兰考,这里有一批爱好写诗的青年,于是县委宣传部便要我给诗歌青年讲讲如何写诗,我在座谈会上讲了诗人应具备的八种素质,而这里最重要最根本的一点,是立志。诗言志,如果一个诗人根本没有志,没有理想,对国家与人民的命运漠不关心,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诗人。古今中外,所有称为大诗人的,都是关注人民的生活,关注国家命运的人。请看中国文学史的诗歌作品,都是言志之作,都是和人民的心相连的,引起大多数人共鸣的作品。做诗先做人,你是一个正直的,真诚的人,是一个关心人民,关心国家,与时代共呼吸的人,你便具有了诗人的根本品格。立志,你会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你便可以写出引人向上的诗,写出大多数百姓喜欢的诗来。
这实在是老生常谈的话,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今不少所谓诗人,并不从根本上进行诗的修养,忘记了诗言志这个根本。
我读了翰林的诗,高兴地看到,翰林没有忘记诗的根本,他写出的诗,言他的为国为民的大志,这让我重新燃起了读诗热情,并想就此发些感叹了。
艺术是情感的宣泄,诗歌是心灵的明镜,它最能集中映照出诗人的心灵。从诗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境,人品即诗品。一个人的诗境的高低便照射了诗人的心灵的高尚与低下。我读了翰林的诗,了解了诗人的心灵;当我知道了诗的人生经历后,便更对他的诗有了深一步地理解与感受。
二千年前的孟子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这就是说,要了解其诗,必顺了解诗人的情况,知道他为什么写这篇诗,才能真正懂得诗的意义。
2007年10月20日,由庞中华先生引我,认识了诗人翰林。
他出生在四川山区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他出生的那年,是1963年,那年,我正在河北家乡参加四清,深入生活,我知道那年中国农民家庭情况。在中国三年大灾难刚刚过去,就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农村要打击资本主义势力,农民失去了一切自由。小翰林一生下来,便与死亡抗争。他是属于“生下来,就挨饿;刚上学,就停课;学不久,就下乡,回城来,没工作”的一代人。在苦难中他几次患病,差点死去;他顽强的生命力,战胜了死亡,幸运地活下来;他上中学时,显示出苦难这所最好的学校培植的他的素质:正直,真诚,好打抱不平;而由于远房亲戚教过私塾的先生家的大量古典书籍的熏陶,当了右派而下放的语文老师的古文教导,使他得天独厚地有条件打下国学的功底,从少年时,便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育,这种熏陶和教育对人的一生是重要的基础。他知道了如何做人处世,也为他后来成为诗人立了好的根基。
翰林青少年时代首先是用他的行动写出了令人感动的诗篇。
一个大队党支部书记不孝,并令其母亲在外乞讨,因他与公社书记是亲家,无人敢过问,少年翰林带着乞讨的母亲来到公社,历数支书劣行,义正词严:羊有跪乳之恩,马有反哺之情,像这般连禽兽不如之人,在新社会新中国,岂能容忍!他又直指发福的公社书记质问,大义凛然。这不是真正的生命之诗吗?这个故事在乡间流传起来,正如民谣的流传,而用行动写诗之后,翰林用笔写出了一首长篇叙事诗:《怒斗逆子泼妇记》。
面对邪恶,翰林从不妥协;诗人的对弱者的同情心与正义感,让他为弱者打抱不平,这样的故事很多,这正是诗人应具备的素质。只有这样的人品,才能有好的诗出现在笔端,因为这才是诗的本质。为什么说忧患出诗人,愤怒出诗人?其道理在于此。
我爱翰林诗,更敬佩翰林的为人;为人是诗的根本,好的人品是好诗的根本。
这部诗集前面,有四川省人民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邓星盈写的长序,介绍了翰林为人的许多动人的故事,有助于了解翰林的诗,我不重复了。
二、人生感悟的记录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翰林进入了不惑之年。他人生经验丰富,正在做着前无古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这一伟大事业,他走向了成熟,对人生有了许多哲理性的思考,这些思考,他及时把它记录了下来,这就是在《追日云路》中大量的写人生感悟的小诗。
我一边读着他的诗,一边做了些记录。我想这些小诗,对所有人都有意义,它启发人思考生活,思考人生,也思考社会。
看,这就是翰林的做人的准则:
良心是真善美的孵化器,
良知是假丑恶的照妖镜。
具有良心的人是正直的人,
具有良知的人是完美的人。
在另一首诗里,它这样写出什么叫良知:
我在黑暗中做了
一件损人的事。
无人看见无人知道,
我忐忑不安过了大半年。。。。
然而
神圣的道德法庭,
已经发出了传票。
我的良心,
必须接受一次审判。。。。
这是一个人的良心的发现,具有很强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因为这是写出了典型的心态,让我们每个人思考。
一首诗叫《悟》:
学会自我否定,
才能获得另人肯定。
战胜自己,
就是战胜世界的
开始!
这首小诗具有对人生的真谛的发现。我们人的最大的困难是不能自我否定,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能有此领悟,这个世界会变成另一种样子了。如果你是大人物,这种勇于自我否定,将成了人民之幸。不是因为不敢不愿自我否定,才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悲剧吗?今天也是如此,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党也同样是这样。实在说这些诗可以成为人的座右铭。
在另一首题为《审视自我》里,对人性做了更深的挖掘:
求完求全求园,
人人向往,
个个苦求。
赞美英雄的,
未必是好汉。
辱骂娼妓的,
未必是淑女。
求真,
先审视灵魂深处的自己。
请看诗人的生存法则,这是诗人个性的生动自白:
不要蓝天,
不要河山,
我只要,
一方自己的空间。
不要金钱,
不要加冕,
我只要,
一份自在的坦然。
宁静与平淡,
才是我生活的港湾。
我非常欣赏这首小诗。这是自我独白,却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声的抨击。当今是个贪婪的,追求名利的年月,物欲横流,权力至上,使人心变得多么浮燥!这首小诗是一剂清醒剂,那些贪婪之人应清醒一点吧。实际上有自己一方空间,就是有更广阔的天空。我在六十岁时写过一首述怀,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万事皆看透,一切顺自然,名利身外物,无欲心自宽。这是我活到六十岁才悟出的一点道理。
诗人翰林的志,体现在他的哲理性的诗里,这些诗,在他的诗集里比比皆是。
几度彩霞如长虹,
几度夕阳行如风。
流星岂能驻长空?
蜜蜂怨春短,
梅花盼冬长。
生命慕青松,
活在岁月中。
-----光阴与生命
沉默是金。
因为沉默,
远离了是非。
沉默是银,
因为沉默,
远离了贪婪,
即是远离了毁灭。
-----沉默之歌
用不着对命运叹息,
用不着对不平诉说。
火红的青春,
只有奋斗才有快乐。
伟大的时代,
只有奉献,
才没有白活。
对前进的祖国,
你当做些什么?
这首奉献之歌,可以成为激励青年的座右铭。这是青年时代的翰林的立志。他正是按着他的没有白活的信念去生活奋斗的,所以他做出发骄人的成就。
翰林的诗是他思索生活的结晶,他是个思想者,他是生活的有心人,他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当然,客观的说,这里有的诗思考的不深,诗也就显得一般化,让人一看而过,留不下深刻的印记;那些留下印记的诗,一定是诗人的思考超过了一般人的深度的思索的结晶。
请看他这首《别样的感慨》吧:
留点遗憾,
才会思念。
有点伤痛,
才有挂悬。
事事,
哪能全如愿?
处处,
不必深埋怨。
世上多少,
高人,好人,圣人,
安能做得完?
人间无数,
小事、大事、人事,
未必全园满。
人生几多,
心愿、夙愿、许愿,
又能几周全?
留点时间,
让人思考。
留点空间,
让心去飞翔。
再看他对“静”这个状态的思考,是进入了更深的哲学层次。这就是诗人的心飞翔的结果;不是深思是不会得到这种观念的升华的:
世上没有什么比静更轻,
世上没有什么比静更重。
世上没有什么比静更近,
世上没有什么比静更远。
世上没有什么比静更好,
世上没有什么比静更妙。
因为静令人一切都不想,
因为静令人什么都可以想。
以上是我从翰林几百首哲理小诗中随手记录下来的十首,请读者朋友打开他的诗集,你会有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三、      真实情感的坦露
读翰林的诗,另一个深刻的感受是他的真情。这是他真实情感的坦露,没有雕琢和粉饰;只有真实,才能感人。当今的不少诗歌,没有真情,我们叫假诗,伪诗。有诗的外表,没有诗的灵魂,有的连诗的外表形式也不具备,语言支离破碎,矇眬晦涩,甚至语言不通的所谓诗比比皆是。托尔斯泰有言,什么是艺术?艺术就是表达感情的工具,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诗是语言的艺术,是最集中最凝炼地反映人的情感的艺术。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却为当今一些诗人所不知,所不为,他们把诗作为玩耍的文字游戏,这种东西有什么意义?诗的堕落,是从虚假开始的。
中国的新诗,走过一个充满假大空到假小空的路程。这和时代相关联。1957年,一场对中国知识分子说真话的打击后,出现了没有人敢说真话的万马齐喑;于是出现了1958年开始的全民说假话,这种谎言,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反映在诗里便是假大空。当年全国出现了全民写诗说大话说假话说空话,这些伪造民歌,后来被郭沫若、周扬编成了一部《红旗歌谣》,并引导了全国诗人写这样的假大空的诗。我正在编我的《心史》(1949—1999),按年代编出我五十年所写的近二千首诗作,便纪录了我当时所写的假大空的一些诗作。把它保存下来吧,为了让人们看到我们曾有过什么年月。
1978年中国开始了一场思想解放。文艺不再提为政治服务。诗人获得了一次解放,真实的诗出现了。随着国外的各种文艺思潮的进入,年轻的诗人敏感地吸收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使诗有了个性,表达着诗人的真实感受。1981年,我的北大同学谢冕,孙绍振以《新的美学原则崛起》对这时的诗坛新的现象作了理论概括,这些新诗人不再为政治服务,写什么丰功伟绩,不关注现实中的大事,而走向了自我,走向了内宇宙,这本来是诗的一种进步,但走到了极点,便走向了反面。他们开始脱离了人民,脱离了时代,从假大空走向了假小空。当然从外部大环境的变化也使诗人不能干预生活。诗人重新失去了自由表达的环境。这是文化专制主义使文化走向了倒退,诗人只写个人的情绪,并且变得矇胧,今天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感到欣喜的是,翰林写诗,并没有受到这种不好的影响,这是因为他牢记住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在他学诗的青年时期,打下了诗的牢固基础。正如他的高中语文老师对他当时写诗的评价,他的诗词继承了唐诗重情,宋词重理的传统。
翰林的诗中有情,情中有理。这就是他的情感和思考的结合。有的诗重点在写哲理,就如我上面所谈的那些诗,有的诗是重情,重在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如他诗集中的第一首诗,就是写出对离别的真实感情:
呢喃之音还在屋檐萦绕,
寻来寻去,
原来燕子昨夜走了。
空空的房屋,
空空的夜,
叫人烦躁,
叫人苦恼。
晚风仿佛在竹林中嚎叫。。。
他写的小诗《水》,是对水的珍惜之情,却含有哲理思考,有人类的危机感:
我对你万分珍惜,
几乎吝啬,
因为,
我深深知道,
你的最后一滴,
就是人类的眼泪。
再看他的《不能忽视》一诗:
被砍伐的树桩,
在沙漠是哭泣。
鸟儿从蓝天洒下的,
不是歌声而是眼泪。
夜空再也没有雨露,
大地再也不能呼吸,
蚂蚁与老鼠在商量,
最后一批搬出这死亡的故乡。
诗人的胸怀宽阔,思想深远,当他见到森林被乱砍滥伐后,才能有这样的情感。是树桩的哭泣,实是诗人的心在哭泣。
他写与同学的相见与分离,可看出真情的流露,这里有几个典型的细节,就更动人心弦。
为了一个句子的语法,
我们会争得不欢而散。
为了一道数学难题,
我们会熬个通宵达旦。
为了抄得山庙柱子上的诗句,
即使累倒在山路上,
也毫无怨言。
为了一文不值的好奇,
即使龙潭虎穴,
也敢去冒险。
日月弹指间,
山河有豪言。
-----《同学十年》
我们再看他写的《重逢》:
让我多看几眼,
再见又是何年?
相守的日子,
至今仍然甘甜。
春天的笑脸,
秋天的眼泪,
早已碾成相思的长线。
即使容颜有些改变,
我依然苦苦地思念。
我们再看他写的《忏悔的诗章》,写出诗人的胸怀和高尚品格,这是带着血泪的诗情,感情真挚:
一生只有一个愿望,
求得你彻底的原谅。
一次的错误,
给了你半生的创伤。
想解释已经找不到地方,
忏悔的尖刀插在我心上,
让血与泪尽情地流淌,
把爱与痛写成感天动地的诗章。
翰林深深爱他的故乡,一个人对祖国的爱集中体现着他对家乡的热爱。翰林写出对家乡的爱,是他诗集中最动人心弦的部份。
看他写的《故乡屋前的小水塘》
故乡屋前的小水塘,
少年时期留了多少故事,
至今难忘。
荡过秋千的
弯弯垂柳树,
仍然伫立在
西岸旁。
春暖花开,
我们一群顽童,
欢歌笑语打水漂;
多少石块落入你
宽阔的胸膛,
炎炎盛夏,
光腚的我们,
在你的怀里打水仗。。。。
秋收的季节,
九爹
又一网,
从你手中夺走多少
肥鱼富虾。
寒冬来临,
我们全在结冰的塘面上,
尽情的奔跑嬉闹。
九月的天高云淡,
我们与南飞的大雁,
一起飞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一去十年二十载。。。。
多少思念的日子,
多少怀乡的季节。
一次又一次的企盼,
千万遍的回忆。
为的是
不让儿时的梦远离,
不与故乡远离。。。。
四、      为民代言,写人民的心声
现在的诗坛为什么变得这样冷清,是我们的诗脱离了民众。忘记了诗的母亲是人民,脱离了人民,成了母亲的不宵子孙,这是诗的悲哀。诗人以及知识界的社会责任感的普遍失掉,是一种堕落。诗评论家孙绍振在上世纪末对诗坛有个反思,孙在反思后率直地承认:目前的大量新诗他也看不懂了。用孙兄自己的话说:既然是看不懂,又有什么本钱来引导呢?又有什么资格要向艺术的败家子发出警告?绍振兄本人没有意识到,在他当年鼓吹新的美学原则时,虽然他特别说了不要漠视了传统和习惯的积极因素,否则,有一天会受到辩证法的惩罚的话,由于其鼓吹的主导方面是要“革新号“脱离时代,脱离广大群众所参与的轰轰烈烈的生活,脱离广大百姓的喜怒哀乐,脱离了优秀的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原则受到了辩证法的惩罚。孙兄指出了诗令人不能容的虚假,由十年的假大空,变成了假小空,无病呻吟,脱离人民,装腔作势,用朦胧蒙人,用你不懂而骗人,自树旗帜,招摇过市。。。。绍振称是某些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危机和精神的堕落。
翰林没有忘记他是农民的儿子,他爱他的故乡,爱他的乡亲,他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他用诗反映他们的呼声。这是一种最可贵的社会责任感。面对着中国现实,他有责任发言,他没有漠然置之,而是为民请命,为民代言,这是翰林诗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他对那些面对社会的假丑恶的现实而沉默的人,他痛心疾首,他写出《沉默的人》:
看见有人砍伐树木,
你沉默着。
看见忤逆的儿子欺辱残疾老人,
你沉默着。
看见有人放火烧房子,
你沉默着。
看见有人盗窃他人的钱包,
你沉默着。
听见有人在河边呼救,
你沉默着。
听见有人在痛哭,
你沉默着。
听到风声雨声鸡犬声,
你沉默着。
月黑风高的半夜,
一群强盗冲进你的家,
打!砸!抢!
你与家人鬼哭狼嚎;
你爬上房子最顶处
呼喊救命。。。
其声音如风吼如鬼叫;
然而,整个村庄与黑夜
一起沉默着,沉默着,
像冬夜的风一样冷漠。。。。
这里写的不只是一个村子,而是社会的缩影。是对中国明哲保身的哲学的深刻批判。现在可怕是这种社会的沉默,失去了责任感。当恶势力害别人时,你沉默,这样你便会受到沉默的报复惩罚。这首诗是深刻的。我想诗人写时,眼里会含着泪水。
翰林没有沉默,他写出了很多为民代言的好诗。他开始呐喊了!
他怒斥中国最大的强盗:
打着彩色的旗帜,
喊着响亮的口号。
不是在月黑风高的夜晚,
而是在阳光明媚的白日,
公然抢劫,
这才是强盗中
最大的强盗!
这最大的强盗是什么人,请读者去想吧。看他描绘出的《脏官嘴脸》:
上下奔窜,
大会小会,
他天天在会。
东西奔忙,
南店北店,
他夜夜乱睡。
朱家马家,
千杯万盏,
他都是烂醉。
七方八路,
十万百万,
他事事受贿。
法庭家庭,
庭庭有罪,
唯有他脸上毫无羞愧。
这首诗在在语言上有明显特色,那便是向民间歌谣学习,这很容易让我想起群众的关于官僚的画像。
一请就到
一喝就冒
一捧就笑
一给就要
一批就跳
一揭就叫
一查就倒
一撤就告
喝白酒,三瓶五瓶不醉,
打麻将,三宿五宿不睡,
玩女人,三个五个不累,
干工作,三年五年不会。
什么样的酒都敢醉,
什么样的女人都敢睡
什么样的钱都敢贪,
什么样的本事都不会。
这首《一位老农的负担》就是直接为民请命,为老百姓说话的诗。
多少个个日日夜夜,
多少个朝朝暮暮,
流干了汗水,
还有多长多长坎坷而崎岖的山路。
还有一家七口的税赋,
还有如山的乡村杂费。
一年的心血,
仍凑不够一人学生一学期的学费。
上有白发的老妈,
下有敖敖儿郎。
山村的老农,
像秋天田野里,
一株被勒尽籽的高粱秆子。
多少个年年月月,
多少个花开花落,
付不清的喜酒钱,
交不清的白事费。
种子化肥价高如山,
农药浇水全靠老天。
像驼鸟一样向前奔跑,
无尽的是债务铺成的长路。
一头白发,一头雾。
山村的老农,
像山崖上那枯干的老树!
花白杂乱的头发,
像稻草一般干枯。
这是中国农村的老父,
这是中国社会的顶梁柱。
这是诗人为民代言的诗,真实反映农民的心声。这让我想到此时的民谣中反映的农村呼声:
农民苦
背朝苍天面朝土
农民悲
四方摊派八方催
农民急
孩子无钱上学去
农民愁
不知何年熬出头
五十六顶大沿帽
围着一顶破草帽
没有一个给
都伸手要要要。。。。
党和国家听到了农民的呼声,知道农民的苦、悲、急、愁,把三农问题做为重中之重,从减轻农民负担入手,最后取消了农业税,得到农民的拥护,这是顺民心,合民意之举。可见党心就是民心,如果党心不是民心,那也就不是共产党而是少数既得利益的权贵集团了。
再看这首首词《长相怨   有感于民工讨工钱》:
汗水流,
泪水流,
流到枕头和心头。
斑斑点点全是愁。
工忧忧,
钱忧忧,
工头何时付我酬?
日日夜夜求。
这首写在本世纪初的词,反映了农民工的痛苦,这是诗人对人民的关切之情,敏感地发现这个具有典型意义 问题。以致后来严重到温家宝总理亲自为农民工讨工钱。这诗让我想起唐代新乐府运动的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他的“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这些民本主义思想,正是翰林诗的灵魂。今天我们的亲民总理温家宝是知民心的,他也希望诗人写出翰林这样的诗。当今,说真话是需要勇气的,而为民说真话,就更需要胆识;一个已经在中国成了知名学者、有了社会地位的专家的翰林,能不忘记民众仍是弱势群体,并为他们代言,就尤其难得了。不是有不少知识分子,因为社会地位的变化,或他们想得到更多利益,面对人民的疾苦闭着眼睛,麻木不仁,或者为个人利益而跟着说谎,他们是权贵豢养的没有良心不说真话的无耻文人,为人民所不耻。这种人可以打上党的旗号,实际上是与共产党人思想相背叛。 一个诗人能做到为民请命,一要有正义感,二要有责任感,三要有他和百姓的血肉相联的感情;他不是社会的旁观者,而是人民的儿子,与人民同心为公正公平而斗争的参加者。温家宝总理与这样的诗人心联心。他说:
文学艺术家在对国家、人民和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最重要的表现,是他们的作品应该促进国家变革创新和社会开放包容,鼓舞人们刚健自强、艰苦奋斗,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和享受;应该反映社会的现实、人民的意愿,歌颂先进事物,鞭挞丑恶现象,鼓励人们团结向上,把国家建设好。文学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来源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沉的热爱。只有了解深,爱得深,才会自觉担当起社会的责任。
诗人翰林正是这样做的。
翰林,原名魏丕植,魏国有曹丕,曹植,故丕植有诗的“建安风骨”;笔名翰林,想必知唐代白居易曾入朝做了翰林学士吧。我在魏丕植主持的一次诗歌座谈会上,提出新乐府诗运动,得到了魏丕植的赞同和支持。丕植正年富力强,他正可以担当新乐府诗运动的重任,如唐代的翰林学士白居易那样高举起新乐府运动的大旗,团结全国的有志之士,为改变中国现在诗的脱离人民的现状而呕心沥血,则是对中国诗坛更大的贡献。
五、         关于新乐府诗运动
关于新乐府运动,我想了多少年,但一直没有提出来;我曾和不少诗友谈过这个想法,得到了赞同,但没有力量去实践。只有见到了魏丕植之后,我才有了信心提出来。
今天世界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了,我为什么要提出一个看似很古老的题目?
中国的诗进入唐代达到了全盛,距今一千二百年前,以白居易为首的一派诗人,从爱国、忧时,同情人民的立场出发,大写以讽喻、以新题乐府为形式的诗歌,一时形成高潮,这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新乐府诗运动。今天说这是一场现实主义的诗歌运动。我们今天还用这个题目,是继承中华民族诗的优良传统,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但不是复古,而是一个新的诗歌运动,是与现代意识相联的诗运动。
白居易是自觉地要求通过诗来为民请命。他说《秦中吟》的创作是“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说《新乐府》的创作是:不能发声哭,转作新乐府;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他反对掩盖现实矛盾,歪曲现实真实的“虚美”之作。这是他的民本思想的体现。封建时代的民本思想便是民主性的精华,发展到近代便是民主主义;到今天便是以人为本的民主诉求。这是今天正在进行、必须进行的民主政治改革。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我们唱了多少年,呼唤了多少年,但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民主政治是世界潮流,是不可阻挡的,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华民族的复兴,就在于此。
我们和魏丕植一同起草了《中国新乐府诗运动宣言》。宣言开头写道:
中华民族的诗歌之河从五千年前的远古流来,二千年后到先秦的《诗经》和此后的汉乐府,又一千多年到了唐代进入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提出了著名的新乐府诗运动。这样中国诗歌之河从远古的涓涓细流汇成了滚滚滔滔的长江黄河,成了我们引以为豪、举世景仰的诗歌大国。  然而,今天我们却痛心地看到了诗的江河受到严重污染,它正在干涸,它变成了一潭泛不起一点涟漪的死水;诗在痛苦地呻吟,诗在呼唤有良知的诗人:不要忘记人民是诗的母亲,诗歌离不开人民!诗要与时代同步,诗要与人民同心!为了拯救诗的生命,我们响亮的提出继承与发扬唐代新乐府诗传统,发展新时代的乐府诗运动:
真实反映现实,大胆干预生活,补阙时政,泄导人性,为民请命,写人民心声,让人民看得懂,喜欢看,让百姓听得懂,喜欢听!
我们希望,随着新乐府运动的提倡,中国能有更多的诗人写出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反映他们生存状态和真实心声的诗作,促进中国走向和谐社会,也留下一个真实的历史心声。
我希望在中国诗坛上出现更多像翰林这样为百姓写诗的真正的诗人。
2007年12月12日草于北京耕耘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