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14》摘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01:44:29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14》摘记
《论语》学习 2009-12-10 09:03:24
9.14子欲居九夷⑴。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⑵?”
【譯文】孔子想搬到九夷去住。有人説:“那地方非常簡陋,怎麽好住?,”孔子道:“有君子去住,就不簡陋了。”
【注釋】⑴九夷——九夷就是淮夷。《韓非子·説林上篇》云:“周公旦攻九夷而商蓋伏。”商蓋就是商奄,則九夷本居魯國之地,周公曾用武力降服他們。春秋以後,蓋臣屬楚、吴、越三國,戰國時又專屬楚。以《説苑·君道篇》、《淮南子·齊俗訓》、《戰國策·秦策》與《魏策》、李斯〈上秦始皇書〉諸説九夷者考之,九夷實散居於淮、泗之間,北與齊、魯接壤(説本孫詒讓《墨子閒詁·非攻篇》)。⑵何陋之有——直譯是“有什麽簡陋呢”,此用意譯。
安德义《论语解读·子罕第九·14》
【原文】
9.14子欲居九夷①。或曰:“陋②,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
①九夷:泛指东方的少数民族。 ②陋:简陋。
【语译】
孔子想要迁到九夷之地去隐居。有人说:“那儿穷困愚味,怎么办?”孔子说:“君子住在那里,还有什么穷困愚昧的呢?”
【解读】
刘禹锡的《陋室铭》即是根据这一思想而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簾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14》摘记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12》摘记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13》摘记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15》摘记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16》摘记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17》摘记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19》摘记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27》摘记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29》摘记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30》摘记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3》摘记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5》摘记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6-7摘记》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8》摘记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9》摘记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11》摘记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摘记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第九·18》 杨伯峻《论语译注·八佾第三·11》摘记 杨伯峻《论语译注·八佾篇第三·4》摘记 杨伯峻《论语译注·为政篇第二·24》摘记 杨伯峻《论语译注·为政篇第二·23》摘记 杨伯峻《论语译注·为政篇第二·22》摘记 杨伯峻《论语译注·为政篇第二·21》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