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存阈度1—人类发展的困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7:31:44
人类的生存阈度——感官世界
《人类的生存阈度——感官世界》 实际上是感官世界系列论述的开始,因为其中延续了《人类的生存阈度——开篇》中的观点,所以也贴在这里。欢迎新老朋友共同探讨!
1 感官的形成
感觉是无生物世界相互作用形式的超越,是生命体才具有的功能,是生命意志体现的最基本保证。
除了宇宙爆炸之前的那个奇点(道家思想中的无),世间万物没有真正的独立存在,以层次性结构形式构建的关系决定一切事物的存在形式。
无生物世界的关系是实体性的、直接的、双向度的、共时的、不分主次的、无选择性的,它所传递的是最基本的存在信息。
除了保有原初的上述关系之外,生命体具有的感觉是间接的、单向度的关系的开始。尽管感觉仍然有赖于作用和传递,具有实体性,但是,它所传递的是更高一层的存在信息。最重要的是,感觉使生命开始拥有了主体性、选择性,生命体开始依照自身的感觉行事。感觉是生命意志发挥作用的基础。
感官是生物个体特性的组成要素;是生物一切行为的基础;是生物获取信息的工具;是生物认识世界和自身的直接方式和尺度。
来源于对象相关特性(信息)的刺激;在生物体的感受器产生相应反映信号;经神经系统传输给大脑,在大脑对应区域形成关于对象相关特性的反应——感觉。感受器——神经系统——大脑,共同构成生物的感觉器官。
生命体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要确保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就必须有适宜的输入、输出来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上述过程一方面是实物的进出、转换;另一方面是状态信息的形成、传递。实物的进出、转换为生命体提供必须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状态信息的形成、传递为生命体的内部生理活动和外部行为提供有效的控制依据,这就是生命体的基本特性。
其中状态信息的形成、传递由感官体系来完成。 按照生命体的运转过程,可以将感官体系简单划分为针对自身机体状态以及内部生理活动的内部感官体系,或者叫基础感官体系;针对外部对象的外部感官体系,或者叫认知感官体系。
最初的生命体主要是一些单细胞生物和以单细胞简单聚集形式存在的多细胞生物,其新陈代谢主要在细胞内进行。他们主要通过接触的方式获取外界事物的一些局部的、简单的特性信息,其整个机体就是感受器,相关的反应也由机体直接产生。这时的生物尚未进化出独立的感觉器官,也不具备神经系统,更没有智能。
随着生命形态的进化,真正多细胞生物开始产生。这时细胞内、细胞外的新陈代谢同时存在,生物的机体结构出现了简单的内外之分,开始形成了感觉细胞、神经细胞,并且出现了简单的组织分化。
不断的进化使生物的机体结构越来越复杂,内部的生理过程越来越精细,外部的行为活动越来越多样化。
一方面:物种需要对自身的机体姿态以及内部的生理过程进行有效的协调控制,这需要相关环节准确的状态信息才能实现,因此物种进化出了适宜的基础感官来完成上述任务。
基础感官信息是生物基本生存需求和自体行为的动因和评价。
另一方面:物种需要在更大的范围里获取更多的资源来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这种情况下,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促使物种必须具备相应的选择能力,以便获取适合自身需要的资源。于是,物种进化出了更高级的探测、识别能力,这种能力逐渐在物种机体上分工、强化,形成了认知感官。
认知感官信息是生物与外界接触、交互行为的导引、监控和评价。
与此同时神经系统也得到了很好的进化发展,并且逐渐形成了大脑来统一协调生物的相关活动。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产生;生物智能的形成,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大脑三者协同作用,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生物感官系统。
感官功能的逐渐拓展,提高了物种的生存能力;促进了物种的进化。事实上,感官的进化是物种进化的重要标志。
经过亿万年的不断进化、升级,几乎所有的物种都建立起了一套与自身的机体特性相适应的内部、外部感官体系。
其中一些感官功能是很多物种都具有的。就基础感官体系而言,如:饥渴感、平衡感、运动感、疲劳感、痛痒感、冷暖感等;就认知感官体系而言,如:触觉、嗅觉、味觉、视觉、听觉。
而另一些感官功能是某些物种特有的,如:地磁感应、生物信息感应等。
即便是相同的感官功能,在不同物种之间,其适应范围——感官阈度也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很多物种的声音感应能力相对集中在一段共同的频率范围内,而海豚、蝙蝠则具有超声探测、感应能力;大象、鲸类具有次声探测、感应能力。这说明不同的物种的听觉阈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如:很多动物在白天活动;也有一些动物在夜晚活动;而蜜蜂则能看到花儿在紫外线下的图案;有些物种则具备红外探测能力等等。这说明动物的视觉阈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一些极端环境下,有些感官功能甚至被相关的物种拓展到了极至的状态,而他们的感官阈度则被锁定在一个特异条件下的狭小范围内。
感官与被感知对象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建立的亲情关系。
尽管生物进化有自身特有的一些发展规律,但是进化的过程毕竟是在整个宇宙的自然演化的环境中进行的。自然万物的秉性早已作用于生命体的进化过程,同样也就作用于生命体感官体系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说:自然万物的生存维度及其生存特性,对生命体感官体系的各种功能的形成,有着长期对应的进化促进作用。于是,在感官体系与被感知的自然万物之间形成了一种具有粘合力的、亲情般的关系。
生物的基础感官体系,主要由生命体的进化程度所体现出来的机体结构及其内部的生理特性所决定。也就是说:基础感官体系与感知对象之间是一种血肉相连的一体关系。
生物的认知感官体系,主要由被感知对象的生存特性以及生物机体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简单的例子:正是因为万物基本上都具备反射光线的特性,所以绝大多数生物都有视觉感官系统)。认知感官体系与通常的感知对象之间是一种和谐对应的亲情般的关系。
如此,才能“知道”自己;“看到”东西;“听到”声音;“闻到”气味……。
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在遇到自身容易感知的对象;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总表现得从容、安定,相反则烦躁、恐惧。这就是上述亲情关系的疏密、有无的具体表现。
共同的感官基础,赋予物种之间一个交互的公共空间,感官功能越趋近,能够实现的交互程度越深。相对而言人类与哺乳动物的关系比较密切,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类与其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较近,还因为拥有更大的公共交互空间。
经年累月的演化,许多物种的感官体系在确保其生存需要的前提下,通过信息交互、融合,还赋予了物种关于外部世界以及自身特性的“整体”影象。这进一步拓展了物种的感官阈度,提高了物种的生存能力。然而,直到人类文明产生之前,任何物种整体的生存阈度都无法超越其机体感官体系对世界的感知程度——无法超越其感官阈度的限制。
2 人类的感官世界
人类的感官信息是行为的导引、监控和评价;理性的素材;情感的基础。
人类与自己的感官对象的生存维度、生存特性之间同样保有着长期的、进化级别的、深层次交互作用的基础。然而在交互的过程中,人类并没有进化出自身独有的感官功能。人类机体的感官体系构成直接来自于哺乳动物的进化成果,没有超出哺乳动物已有的感官功能的种类。
就单一的感官功能而言,人类有些感官功能比其他动物要弱,比如嗅觉、听觉;有些功能比其他动物要强,比如视觉、味觉。
由于人类是处于进化阶层最高的物种,其机体的总体构成最高级;内部的新陈代谢过程最为精细;行为活动最为复杂;而且人类是唯一直立行走的哺乳动物,因此人类感官功能的进化组合;感官体系的总体性能,相对其他物种而言更加完善。
然而,与其他动物最关键的不同的是:人类有一个高度发达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有超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在这个控制中心的统驭下,人类的各种感官信息被深入加工、整合,其意义得到充分的解读,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就是说,人类的感官体系已经演化成了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系统;被整合后的感官阈度在整体上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人类借此获得了超越所有其他物种的;多层次、多视角的关于自身以及周围世界的整体观念和影象,并且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人类的感知是最完备的感知
无论怎样发达,人类只能以自己感官体系所具有的功能去感知自己的存在;去区分、界定、认识自然之中存在之物的形状、明暗、色彩、声音、气味、冷热、生长、运动、变化等等特性。这些当然不是自然存在的全部性质和意义;人类也常常会被自身的感官信息所欺骗;而且对于同样的事物,人类个体之间的感知程度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人类还要借助理性、心灵去认识世界。
但是,就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生存维度及其表现出来的生存特性而言,人类的感官阈度内所能接收到的被感知对象的信息从总体上来说,应该是最完备、最准确、最清晰、最合理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能够清晰的感觉到身体的处所;肢体的姿态;脉搏的跳动;饥饿与干渴;劳累与舒适;刺痛与瘙痒;寒冷与温暖,感受到自己真实的存在。
正因为如此,我们即能看到一个四季变幻、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世界,又不至于被过多的光线扰乱了我们的视觉分辨力;即能听到自然的韵律、生活的嘈杂、美妙的音乐、人声鸟语、鸡鸣狗叫……,又不至于被持续的次声、超声扰乱了应有的宁静;即能充分品尝各色食物丰富的滋味,获取充足的能量、营养,又不至于轻易摄入对人体无益、有毒、有害的东西;即能闻到草木的清新、花朵的芬芳、果实的香逸、腐败的恶臭、污染的刺激……;又不至于被空气中弥漫的各种不太相关的分子轻易打扰;即能感到利器的刺痛;紧紧的拥抱;温柔的抚摩……又不至于被周身的衣服弄得烦躁不安。
尤其是人类语言文字的发明,使人类个体的感官经验得以在较大的范围内交流、传递,并且通过加工整理、补充提高、上升到了知识层面,在较长的时间里为更多的个体共享。个体感官经验的积累,通过理性的加工;通过行为的实践;通过情感的再现得到了升华。借此,人类创造出了超越任何个体感官经验的文明成就。
另外,感觉的过程本身已经成为人类个体正常生存的最基本体征。人类在无法产生任何感觉的极端环境里,精神很快就会崩溃,并且会对人类的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伤害。
由此可见,人类对各种感官信息的依赖和解读远远超出了对自然实体存在感知、认知的层面;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类自己的生活在内,在人类智能的感官体系的统合下拥有了超越其客观实体存在的更深层次的意义;人类的感知活动已经上升到了与对象之间进行情感交互的水平,并由此产生了复杂的审美情趣——对美(善、真)的称颂和追求。
这是人类具有的自由的生命意志借助感官体系对自然存在的表象、秩序进行的感知和探寻,是自由的生命意志与自然存在的最直接、最真切的对话!
3 蒙昧时期
最初的感官驱动、导引、监控、评价。
从人类的产生到史前文明时期的几百万年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感官体系始终保持着从先前的整个生物进化过程中继承的,与被感知的自然万物之间那种具有粘合力的、亲情般的关系。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生产方式的转变;生活形态的变化,人类感官体系的功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按照目前人类同源的观点,人类的祖先从最初的栖息地开始,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到史前文明时期,其生存的足迹已经遍部地球的各个大陆。与此同时,人类的生产方式也从原始的狩(渔)猎、采摘进化到游牧、农耕。生存形态从少数直系亲族组成的小团体组合的生活方式,进化到以部落、部落联盟的形式聚集的较大的社会集团共同生存的状态。
在上述进化过程中,感官体系的驱动、感知、导引、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反过来,食物数量的充足;食物种类增加;居住条件的改善;保温保暖手段的提高;生存环境的复杂化;生产方式的进步;工具的发明使用;行为活动的精细化;群体生活形态的多样化等等一系列进步,一方面促使人类的基础感官体系发生了变化——主要通过生活习性的转变基础感官的阈度被拓展,基础感官的灵敏度提高。另一方面也促使人类的认知感官体系的功能发生了变化——通过先天继承和后天习得,无论是在生理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认知感官的阈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基础感官信息是人类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动因和结果的评价尺度。
人类与衣、食、住、行相关的日常行为,主要是为了解决自身机体的生物性生存的物性(实体结构、能量、营养)需求问题。基础感官的相关信息是触发上述行为的主要动因,其行为的结果,也反应在基础感官的最终感受性评价中。
基础感官阈度的拓展;灵敏度的提高,促使人类个体对自身机体的平衡、运动、饥渴、劳逸、痛痒、冷暖等状态变化及时作出反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保持、恢复最佳状态。由此引发的行为构成人类日常活动的基本模式,同时也为人类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最基本的需求牵引。基础感官阈度的拓展,灵敏度的提高,相应的降低了人类对产生内部感官信息的刺激变化的耐受力。从表面上看这种拓展降低了人类个体独立生存的能力,但同时也促使人类个体之间必须进行紧密的协作,因此反过来又为人类的社会化生活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事实上,这种由基础感官信息引发的需求牵引长久以来一直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进步的最基本、最强劲的动力。
认知感官信息是人类与外界接触、交互行为的导引、监控和评价的依据。
人类个体与外界发生的一切行为(在蒙昧时期大部分是内部感官触发的日常行为)都是在认知感官体系的导引和监控下进行的。简单的说:内部感官负责日常生存性行为的动因与结果评价;外部感官负责行为的导引和监控。
认知感官阈度的拓展,提高了人类个体从事复杂活动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日常生存行为的完成效果;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沟通、协作;扩大了人类群体生活的规模;增进了群体内的交流,为人类原始的群体文化的形成提供了驱动力。认知感官阈度的拓展,也使人类能够更好的利用外部的自然条件,进一步扩大了人类的生存范围。
尽管如此,从蒙昧时期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来看,人类生存发展的水平主要还是由人类的行为活动方式决定的。最初的直立行走首先给人类的生存能力和生存环境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接下来的狩(渔)猎、采摘、游牧、农耕等,以人类具体生产性行为特点为代表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对人类的进化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整个蒙昧时期体现的主要是人类个体、群体行为能力创造出来的进化成果,在许多早期古代文明中流传的关于史前文明的诸多神话传说、历史史诗中充分体现出这一特点(其中的诸神以及人类的英雄们都是行为能力的强者)。而人类的感官体系在上述整个过程中起到的主要是行为的支撑、保障的作用。
因此,人类在整个蒙昧时期创造出的原始文明是行为至上的文明。
整个蒙昧时期,由基础感官信息引发、评价;认知感官系统导引、监控的日常生存性行为成为了人类行为的主体。这些行为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机体及其生理需求的本能性质的“基本消费行为”。其消费对象主要是可利用的自然之物,消费内容是对象的基本物性要素——实体结构、成分、营养、能量等等。
人类消费行为的动因;消费对象的种类数量;具体消费内容,在人类发展的各个主要时期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反映出了人类的生存层次和生存状态,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
人类文明的曙光
史前文明后期(也许还要早一些),由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改善;物质生活水平的相对提高;心智的进化;人类在原有的“基本消费行为”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由心理需求引发通过认知感官体系实施的“感知消费行为”。感知消费的对象是人类认知感官体系能够感觉到的事物;其消费内容是对象的表象——形式、质感、律动、秩序等生存特性中所包含的意义。
最初,感知消费的对象是日月星辰;天地山川;风雨雷电;四季变幻;生死轮回等自然现象。
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最初人类一直是被动的接受这些自然现象的感官刺激,并利用其中产生的有利的感官信息服务于人类的行为活动。随着人类心智的发展进化,渐渐地在这些宏大、壮观、变幻、恒常、强烈的感官信息的长期刺激、积累中感受到一种震撼的、不可抗拒的、神秘的力量。在这些自然现象面前,人类的能力显得微不足道;人类的存在显得如此渺小;人类内心渴望与这些强大、神秘的力量建立某种联系,于是开始主动利用认知感官的功能去感知、探询这些现象本身的意义。(由此产生了原始的巫术、宗教、神话,以及朴素的世界观)
其次,感知消费的对象是人类身边的具体事物。
随着人类心智的进化,人类不仅从基本消费行为的结果中感受到机体和生理的满足,而且还从这种满足中体会到心理的愉悦。逐渐地这种愉悦感受的获得不再局限于基本消费行为的结果,基本消费的过程本身有时同样给人类带来心理上的享受——人类认知感官导引、监控的日常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涉及的对象中的一些特性元素能够使人类产生感官的愉悦,这种愉悦进而波及到人类的内心。于是人类开始有意识地从日常行为对象的表象——形式、质感、律动、秩序等生存特性中去发现、搜寻、提取、享受这些特性元素(美感元素),并进一步发展到由人类心理需求驱使认知感官体系进行独立的感知消费行为。
人类基本消费行为的超越;独立的感知消费行为的形成,开始把人类的生存状态带入一个新的层次。只不过这时的感知消费行为主要是回顾式的,是对人类先前熟悉的自然事物的再认识。
从史前文明遗存的器物中;从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从原始巫术、信仰中可以发现人类上述感知消费的成果——其中即充满了人类对宏大、壮观、神秘、变幻的自然现象的感性体验和心灵依托;也包含了人类对日常存在的事物中的美感元素的感知。
感知消费的出现,是自由的生命意志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初步显现。是人类心灵对本体、对永恒感知的启蒙!自此,人类开始有了神圣的精神追求!
到史前文明后期,人类感官体系的作用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的相对稳定;人类相互交往范围的扩大;交往频次的增加,许多日常的、相似的、共同的感官经验(包括行为过程的感官监控,以及结果的感官记录、评价)的表述开始相对“固定化”、“通用化”、“概念化”。人类也初步形成了针对周围外部环境以及自身行为的感知尺度。这些变化和积累对人类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语言、文字的产生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感官经验的交流、整合,进一步拓展了人类感官的阈度。
毫无疑问,在史前文明末期已经看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
4 传统社会
人类的感官亲情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类仍旧秉承着先前与自身感官对象的生存维度、生存特性之间建立的长期的、进化级别的、深层次交互的基础,迈开了文明发展的脚步。
首先,文明社会初期的物质生活形态是缓慢地、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其中的房屋建筑、生活器物、衣食用品等等主要是自然之物及其简单的手工制成品;使用的原料直接来自于自然界;整个制作、建造过程的每一步完全以人类的感官功能作为监控的尺度;最终的成果中依稀可见最初的原料特性,并且可逆向感知其形成过程。因此,在上述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感官体系与这些物品之间仍然保有原初的熟悉、融洽的亲情关系。
其次,在文明社会随后的发展中,即便是重大的技术进步、文明发展所带来的相关事物的变化一开始涉及的范围也很小;普及的过程比较缓慢;变化涉及的生活领域相对教窄;而且发生的频次较低,人类拥有充足的时间将原有的感官与对象的亲情关系扩展、移植到新的事物上。
因此,在传统社会里,人类的感官体系与感知对象之间始终保持着具有粘合力的、亲情般的关系。
感官体系的变化
与蒙昧时期显著不同的是,传统社会里人类感官体系的作用上升到了主导地位。
基础感官体系的变化:
传统社会中,随着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足,人类机体的饥渴;劳累;痛痒;冷暖等后天耐受力明显下降;感官灵敏度进一步提高,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基础感官阈度进一步拓展。在基础感官信息驱使下,人类的基本消费行为变得越来越具有规律性、倾向性、多元性、选择性。与此同时,基础感官信息的现实内涵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蒙昧时期的机体以及生理基本状态信息和简单的心理愉悦的表述,提升到了人类个体物质生活充实、舒适、美满程度的感性表达。
基础感官体验已经成为人类情感世界的最基础元素。
认知感官体系的变化:
传统社会中,首先基本消费行为的变化对认知感官体系的导引、监控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人类日常行为中感知消费所占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心理需求直接驱使的独立的感知消费行为的兴盛,极大地促进了认知感官阈度的拓展。再者,人类将感知消费的收获反过来应用于各种具体的行为活动以及制成品的制造过程,使得传统社会中人类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创新化,进一步对认知感官体系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述多方面的变化要求人类的认知感官的功能朝着准确、灵敏、专注、协调、全面的方向发展。然而感官功能的生理性拓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也许根本就无法实现),因此传统社会中人类只有依靠感官经验的积累、交流和学习;亦即依靠感官经验的后天习得来实现认知感官阈度的拓展。如此逐渐地形成了传统社会中,以人类感官经验为基础的多领域、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知识、技能传授系统。这不仅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组织规模;组织协调能力;内部的凝聚力,还创造出了超越个体存在的文化知识体系,以此作为人类社会现实生活的支撑。
认知感官体系决定了传统社会中人类个体之间沟通、交往、协作等行为的特点以及结果的评定;决定了人类群体化、社会化生活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化体系的构造方式及其主要特征。
综上所述,在整个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感官体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的日常生活完全依靠感官体系的引导、评定;人类对身边自然事物的探求完全以感官的经验和判断为依据;人类的知识系统,主要依靠对各种活动所获得的感官信息的记忆、积累、加工、综合、验证、总结等过程,一点一滴逐渐完善;个体通过学习所获得的间接经验,需要在感官监控下的具体实践中进行验证;而人类个体生存的各种感官体验的交互、共享、凝聚、提炼、升华则构成了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
感性生活的实践、创造
传统社会中,随着人类心智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的各种行为越发具有计划性、目的性。认知感官体系的作用相对基础感官体系明显提高,感知消费行为的地位也相应上升。感知消费行为从先前的回顾式变得具有了前瞻性、探索性,并且开始分别朝着两个方向发展。
其一、由人类的心智驱使——为满足自身机体以及生理需求——的感知消费行为注重对象的物性价值的深入感知、探求,并由此逐步深入,转变成了以人类感官经验为基础,感性思维方式为手段的“感性认知消费行为” 。认知消费的对象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事物;认知消费的内容是对象可感知要素的规律、组成以及物性、实用价值。传统社会中的天文、数学、医术、生产、制造建造技术、各种实用技艺、炼丹术等成就,就是人类认知消费行为的结果。认知消费行为的发展,最终构建起传统社会的知识、技能系统,为传统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最大的贡献。而且,认知消费行为也是人类即将开始的对自然万物的理性探询的前奏。
其二、同样由人类的心智驱使——为满足人类心理需求——的感知消费行为,主要注重对象内涵的消费。在感受、感知、品位、体会的感知消费过程中,人类的机体和心理同时与对象之间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产生交互、沟通和共鸣。感知消费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性共融,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状态。感知消费行为的发展,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古代文化、艺术成就;促进了人类情感的交流和表达;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感知消费行为的成果也同时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上述两者最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由的生命意志对自然本质的探寻。
正因为有着深厚、坚实的感性基础,人类的个体生命与人类所创造的整个古代文明体系之间才始终保持着一种血肉般的亲和力。其中雄伟的殿堂;朴实的民宅;精美的器物;简单的用具;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幅画卷;一曲乐章;一段故事无不凝聚着人类个体鲜活的感官经验。这就是我们在探寻古代文明的各种遗存时,自始至终都能感受到的强烈的生命气息的原因。不要说著名的文明古迹,即便是残垣断壁、碎砖烂瓦、只文孤卷仍旧宣示着古代先民们充满灵性的情致和心性。在人类各个古代文明的成就中无不透射出感性体验的光辉。
这是自由的生命意志对人类感知到的自然存在的表象中所蕴涵的永恒的意义进行的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感性表达!
由于长期相对稳定的发展,人类各个地区的古代文明均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并且主要依据自身的感知消费行为、认知消费行为的特点,形成了一套与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内在的感知尺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知识体系。这些独特的古代文明大多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种族性、实践性的差异,然而所有这些古代文明都拥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十分倚重于自身感官经验的获得和积累;十分敬重感官体系与自然万物之间的亲情关系;十分看重感官对象在人类感知体验中所具有的 “灵性”。甚至于将某些器物或者某种动物作为通灵的神器、神物,祈求通过这些媒介达到与神灵相通的状态。并且精心建造起神圣的殿堂;亲手塑造神灵的形象;转而对其顶礼膜拜,以虔诚的心态;极赋感性色彩的仪式;演绎内心深处对永恒、神圣的渴望。
由此可见,人类在传统社会里创造出的古代文明是感性至上的文明。
传统社会后期,人类的感官经验开始分类化、专业化、精练化、明晰化,感官的尺度开始变得显性化、公认化、权威化,加上人类整体心智的进化等等, 这些变化和积累为人类理性的突显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5 工业化社会
人类理性的迅速崛起,促生了近代科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工业化时代,从而给人类的感官经验、尺度、知识、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工业化初期:
首先,人类的感知对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工业制品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人类感官体系熟悉的外界事物的存在维度、存在特性出现了新的形式和内容。人类从先前感官对象具有的——形制、色彩、质感、温度等等特性中体味出的那一份“灵性”,被新事物的——重复、单调、僵硬、冰冷等等“物性”特征挤占。甚至一些熟悉的日常器物被迅速替代;一些习惯的生活方式被不自觉的改变。面对机械、僵硬……的新事物,人类先前感官体系与对象之间的那种亲和力不再存在,而人类又很难与新的事物之间迅速建立起原初的那种感性关系,由此人类的内心便产生了陌生、紧张、恐慌的情绪。
其次,新的事物的存在维度、存在特性中,大小、时间、距离、速度等等这些最基本的感知要素与传统的感知对象相比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人类接触、交互的外部事物的尺度、秩序、节奏发生了改变,致使人类在传统社会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感官体系的内在尺度,在面对工业时代的产物时失去了原初的导引、监控、评价作用。由于上述变化发生的速度较快,感官体系与对象之间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新的协调对应的感知关系,于是人类自己的正常生活仿佛失去了平衡,乱了阵脚。由此反射到人类的内心世界,使得人类个体在新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失去了传统社会中的雍容、镇定,产生了极大的失落感。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展开:
人类绝大多数个体越来越深地卷入到工业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工业化分工协作的生产方式使得个体的感官体系无法感知到整个生产的全部过程;只有局部的、片段的、分解的的关于最终产品的感官信息;而这些感官信息很难与最终产品的感官特性之间建立联系。如此,人类个体的感官经验变得支离破碎,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意义,而人类个体的劳作和生存之间只有经过金钱(工资)的媒介才体现出意义,人类个体的生活开始出现主题意义的扭曲和空缺。
另外,随着工业产品复杂程度、技术含量的增加;对每一个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大幅度提高;进而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也相应提高;仅仅依靠人类的感官体系的判断、控制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必须依靠强制的手段来实现精确控制。另外,日常生活中一些工业制品的使用主要是一些操作动作的完成,其中认知感官的判断作用明显减少。如此以来,人类感官体系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相对而言明显降低,进而使得人类在传统社会中建立的自信受到沉重的打击。(一个机械化生产企业中的工人的个体自信,与传统手工业者的个体自信存在很大差异。)
上述由人类的感官对象的变化带来的人类内心世界的紊乱、紧张、恐惧、失落、怀疑、扭曲……的状况,不仅影响了人类面对工业化社会的态度(排斥、抵抗、拒绝),更进一步影响了人类对传统的认同和尊崇。人类从传统社会延续、继承的经验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不仅失去了原初的作用,甚至于一些传统习惯反倒成了新环境下的阻碍。在面对无法抗拒的工业化浪潮中,人类开始剥离、屏弃传统中的诸多感官经验、价值尺度、生活方式,乃至于进行情感、心灵的脱胎换骨,以便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产生上述情况的更深层的原因是:自由的生命意志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对自然存在的表象、秩序进行的感知探寻,而是要进入深层次的对自然存在的规律、本质的认知。
因此,在对自然存在的深度探寻中,以近代科技文明为代表的人类理性思维方式迅速崛起。在理性认知的过程中,感官变成了认知的工具;感官的对象变成了纯粹的客体;感官经验必须经过理性的解析,剥离那些主观的、活跃的、不确定的信息,从中提炼出独立、抽象、恒定的“要素”方才体现出价值。而长久以来,人类通过感性方式形成的对永恒、崇高、的顶层价值观念也在理性的一再怀疑、追问下变得犹豫、暗淡、萎缩(甚至于怀疑到永恒、崇高本身的存在)。如此的转换,把传统的感官体系、感官经验、感性思维方式降低到了从属的、被理性支配的地位,从而造成人类自身系统的内在失衡与紧张。
上述情况,在工业化初期、中期表现的较为明显,这一阶段的各种社会冲突、文艺作品、学术思想中充分反映了这种状况。
工业化时代,人类第一次面临感官体系乃至整体心智的调适。
工业化后期:
逐渐地,早期工业化国家在经历了工业化浪潮的洗礼之后,其民众个体的感官体系以及内心世界度过了最初的失衡、紧张、紊乱期,并且在新的秩序下逐步达到了相对平衡的状态:
首先,人类个体在作为整体的部分中;在整个流程的环节中;在货币价值的实现中,重新找到了自身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只不过这些意义是通过认知转译出来的,不象传统社会那样——通过人类感官系统能够直接感知到。因此,尽管明确清晰,却缺乏情感上的凝聚力,道德上的感召力。也许正因为如此,个体才少了许多情感上的顾忌,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性,进而利用选择的权利来体现自身的独立性。与此对应的价值实现的完全货币化,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个体拥有的选择性,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类个体的价值观念。
其次,感官体系也在对局部、细节、片段、等外部对象的感知中重新建立了应有的感官尺度。只不过这些感官尺度一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专业性,很难在其他环境条件下假借、应用;另一方面这些感官尺度本身多半不是对象特性的直接评判,而是间接的对象观测、操控状态信息的判读。如此的感知评价过程,枯燥、乏味严重缺乏感官的愉悦,对人类个体鲜活的心性是一种严重的摧残。
再者,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是:感官体系与感官对象之间并没有建立起原初的那种亲情关系。取而代之的是——感官体系与新的感官对象之间以理性认知作用为主线的主客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形式还进一步侵蚀到感官体系与传统感官对象的领域,并以此模式对传统感官对象的意义重新进行了解读。
如此一来:
人类的感官对象不再是那种与人类共生共荣的自然之所在;而是被人类感知到的客观存在的他者;有些甚至就是毫无实体意义的感官信息的提供者;绝大部分失去了蒙昧时期和传统社会中具有的“灵性”;只有经过理性考问(科学的方法)之后剩下的概念、定义、特性、结构等等枯燥的信息。
至此,人类与感官对象之间的亲情关系被彻底斩断。
这是以感官地位的降低;感官亲情的丧失为代价重新构建起的新的平衡。
这为人类大肆的开发、利用、破坏自然清除了感性的障碍。
因此,工业化时代的文明是理性至上的文明。
人类感官体系的变化:
尽管工业化时代人类感官体系总体相对地位明显下降,但是随着科技进步、文化发展、社会繁荣,人类的感官阈度在工业化时代还是得到了很大的拓展,而且在拓展的程度上;在拓展的速度上都远远超过了传统社会的水平。
自由的生命意志在人类身上有许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其中最主要的、最恒常的表现是:一种充满生气和灵性的驱动力(因为人类首先是具体存在的生命体)。这一点注定了人类在现实中必然要过一种有物质基础的、感性的、活生生的生活。而理性思辩的性质决定了其无法成为人类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因此,在工业化社会中人类依旧要从日常行为中,从感官系统中(从情感演绎中)去构建现实生活的形式、内容、意义。
人类感官体系总体相对地位的下降,反映到感官体系中的各种感官功能的变化不尽相同,其中受到打击最大的是认知感官体系。认知感官体系在理性的挤压下盘缩在工具层面、机体层面,失去了传统社会中对万物亲情、灵性、永恒、崇高的感知地位;又在工业化环境中失去了原初的评判尺度的作用。人类不得不减少对其原有的——传统社会中的那种倚重,转而寻求从最坚实、最顽固(几乎是本能)的基础感官体系获得更多的支撑,以便继续过一种活生生的感性生活,确保人类的情感、心灵不会枯萎。于是,相对而言基础感官体系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反而得到了提升,基础感官的阈度开始被过度的拓展。如此,感官体系内部出现相对关系失衡。
在基础感官信息、经验的驱使下,人类物质层面的需求迅速扩张。而认知感官在主旨意义的相对闲置(低调)的同时,又面临着工业化带来的五花八门的外部刺激。于是,在这种主旨失意和外部诱惑双管齐下的驱使下,人类最终开始放弃外部感官原初的对对象内涵进行的深层次的感知,转而追求外部感官的纯粹物性刺激,外部感官也完全变成了消费器官。至此,整个感官体系都成为了人类物性需求的导引。
(基础感官地位提高,认知感官地位下降的状态,与蒙昧时期有些相似。这种状况必然造成人类更注重于对象的物性存在特性的需求、利用。实际上人类的工业化时代与蒙昧时期有着许多相似的特点,只不过具体手段已今非昔比。注——在此不进行深入探讨)
工业化时代后期的过度消费:
首先,工业化的发展,商业利益的驱动使得人类的日用品、各种消费品异常丰富,从而直接刺激了人类的物性需求的膨胀。而人类心智的进化程度尚难抵制这些物性的诱惑,必然产生超越自身实际生存发展需要的消费行为。
其次,工业化时代人类个体在占据了自身大部分时间的、枯燥的、被动的劳作中所感受到的价值、意义的感性缺失、自身地位的下降,使得个体转而在物品的消费过程(完全的驾驭、控制、处置权)中去寻找自我的肯定,以此弥补内心深处的失落感。如此,同样会产生超越自身实际生存发展需要的消费行为。
最关键的还是感官体系整体相对地位的下降;感官体系内部相对关系失衡;导致的人类感性生活内涵严重匮乏,致使人类在尚不成熟的心智驱使下开始主动追逐于新奇的感官刺激,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社会中形成的感官导引下的消费模式,具体表现为:
人类在满足自身机体、生理需求的基本消费行为中,更加注重感知消费的体验;注重感官的享受和刺激。
人类为满足机体、生理需求的有计划的前瞻性的感性认知消费行为,让位于理性认知消费行为。
人类为满足心理需求进行的感知消费行为开始蜕变,从通过感官去感知、体会对象的内涵,转变为追求对象带来的单纯感官层面的享受。
由此可见,由感官导引、监控的日常行为已经脱离了原有的主题——在基本消费行为中更加追求感官享受(向上脱离物性生存需求);在感知消费行为中同样追求感官刺激(向下脱离心理需求),甚至发展到直接由感官需求触发具体消费行为。而由感官需求直接诱发的人类消费行为的渴望是如此的鲜活,明显超过了正常生理、心理需求的驱动。在其驱使下,以往的“基本消费行为”、“感知消费行为”几乎变成了彻头彻尾的以寻求对象内在的物性存在特性所带来的鲜明的感官刺激为目的——“感官消费行为”。感官消费行为直接导致了人类过度消费的产生。如:人类为了吃到鲜美的鱼翅,在捕捉到鲨鱼后仅仅割下鱼耆,而将整条鲨鱼丢弃回海里;为了一条高档的围巾,就要杀死数只藏羚羊,等等不胜枚举!
在以往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少数的的、特殊阶层的、过度消费现象,而工业化时代的末期,人类进入了一个普遍的、大众化的过度消费时代。
感官消费行为——人类的感官降格为纯粹的消费器官。
过度消费时代——人类主体的心智完全降到了物种的境地。
然而,在过度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感官体验只能起到暂时的麻痹心灵的作用,无法真正弥补个体生存价值、意义的主题性缺失带来的内心深处的空虚感。于是许多个体通过加重感官的刺激;添满感性的空间;让感官处于忙碌的状态,直到身心疲惫,倒头就睡。这事实上是一种畸形消费行为,然而即便如此,许多人仍旧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最畸形的感官消费——吸食各种兴奋剂、毒品。
感官消费的需求促生了现代商业体系的形成;现代商业体系的牵引促成了现代开发、生产、加工体系的形成;现代开发、生产、加工体系的运转加速了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掠夺、破坏;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掠夺、破坏反过来又使感官消费体验贬值;于是越发追求感官消费体验,如此恶性循环。这就是工业化社会末期(也是现今社会)的主体状况。
工业化时代末期的社会状况使得强大的理性也开始受到怀疑:人类面对工业化的掠夺性成果,开始反思工业化的功过;面对感性生活体验的浅薄、内涵的贫乏、意义的缺失、目标的迷茫的,开始反思理性的得失。
6 当代社会
尽管人类社会的发展很不均衡,然而,在工业化的扩张性驱使下,整个世界在围绕着资源、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自然的、强权的、掠夺性的调整布局中逐渐连为一体。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持续不断的进步,将当今人类社会更加紧密的连在了一起,人类社会主体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不过严格的讲,从工业化文明的理性至上的特点来看:信息化时代——应该属于工业化时代的范畴,是理性文明发展的高峰。工业化给人类的感官体系、感性生活以及相关领域带来的变化、造成的影响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存在,甚至进一步加剧。
感官体系与感官对象之间更加疏离
首先,当代社会自动化、系统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把人类从一些繁复、机械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工业化生产方式对人性的摧残。另一方面也使得人类的初始行为与最终的行为结果之间越发缺少(甚至不存在)可感知的成分。感官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处于无用的地步,更别说与对象之间建立什么关系了。
其次,当代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听到各种各样的画面、声音,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感官享受,拓展了人类的感知领域。然而,这种感知在远远超出了个体感官所能够亲身体验的范围的同时,也缺少了那份身临其境的、宝贵的真实感。久而久之,现实的真实已经不知不觉地被视频的真实部分替代,而大多数的个体也欣然接受这种“虚假的”真实,任凭自己的感觉游历其中,喜、怒、哀、乐、随性相伴。如此的感知体验明显缺乏现实的考验,也就缺少了传统感官与对象之间的那一份对应的、牢固的忠诚。
再者,当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信息的传递异常便利,人类交互的层次、交互的方式变得多元化,交互的双方变得虚拟化。在这种环境中,感官系统在人类交互过程中的作用逐渐降低,进而在某些场合下失去了传统的感知、评判能力。于是,在个体之间真正彼此面对时,反倒缺乏了交互、沟通的常识和手段。
因此,在当代社会中,原先工业化给人类的感官体系与感官对象之间的关系所造成的裂痕非但没有愈合,反而越来越深,感官体系与感官对象之间更加疏离。
基础感官功能出现蜕变
随着工业化带来的人类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对于充分享受了工业化、信息化发展成果的人类个体,其基本的机体以及生理需求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充分的保障,相应的基础感官信息对基础行为的驱动已经变得十分微弱,并逐渐被无动因的程式化的日常生活节奏所替代。甚至于出现了部分基础感觉的缺失——产生饥饿、疼痛、寒冷等感觉的外界因素被尽可能的消除,这些感觉对很多人来说已经变得很陌生。
人类真实的基础感官体验的减少;加上工业化末期的感官消费行为的深刻影响,使得基础感官的机体和生理功能降低到最低点,而基础感官刺激信息满足心理需求的功能被充分提升。如此,人类的基础感官的功能出现了超越其基本的存在意义的倾向。
这种变化预示着什么,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发展的趋势还是走入歧途。
认知感官阈度的工具性拓展进一步降低机体感官的作用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完善;现代工业体系的形成;尤其是当代科技手段的进步,人类在信息采集、识别——这一传统认知感官的功能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如:红外探测技术;超声探测技术;各种放射探测技术;显微探测技术;电磁探测技术;生物化学探测、分析技术……,这些技术几乎涉及到从人类自身到整个自然界、宇宙太空的各个方面。
人类不仅通过非机体形式借鉴、模仿、继承了许多物种在认知感官领域的进化成果,而且还进一步拓展出了新的功能。人类的认知感官阈度远远超出了原初的生物机体感官体系的能力范围。
但是,上述认知感官阈度的工具性拓展成果,并不能内化为人类机体的功能和经验,通过这些手段获得的各种信息必须经过加工、转译成传统的感官信号才能被人类的感官体系识别。然而,这一层次的信息多半只有专业技术人士才能看到,普通人类个体获得的则是经过再加工后形成的各种观念、知识。这些观念、知识的信息不需要传统的感知过程,通过简单的认知手段就可直接纳入人类的意识层面,人类个体要么接受、要么排斥,总之很难再通过机体的真实感觉去体会、评判,更不具备通过实践反过来验证的条件和手段。如此获得的知识、观念,严重缺乏了传统感官信息所产生的那种活生生的真切之感。
因此,人类认知感官阈度的工具性拓展的结果,一方面扩展了人类理性认知的领域;增强了理性认知的能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掠夺,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了人类机体认知感官的地位和作用。
感性生活严重缺失
日常生活:
首先,在当代社会中,理性已经从传统的生产制造、工作学习等领域深入到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食物的营养成分;服装的保暖、安全(儿童服装)性能;房屋的隔热、通风、采光……;交通工具的使用等等;都制定了各种参考、评判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这些标准和规定在保障人类个体的利益的同时,也进一步 降低了人类感官系统评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再依照自己的感觉行事,而是依照什么生活指南、健康规范、专家指导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其次,当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环境的制约;交通工具的便利,使人类个体感官所触及的距离越来越近;空间越来越小——住宅、办公室、商场是我们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至于中间的路程多半有车代步,于是原本周围的环境所能带来的空间的延伸作用,由于个体的感官在种情况下往往处于麻木、或半封闭状态而放弃了感受的机会。即便是远距离的旅行也不过是闭目养神或睡眠之后的场景的变换。因此,人类个体生存的真正的感官感知距离、生理感应空间越来越小,这种变化非常容易造成个体的心理紧张。与此同时,感官接触的范围越来越窄;感官体验的种类越来越少。生活场景的单调、程式化,使得人类感官在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接触到的都是早已熟悉的事物,感官系统严重缺乏新鲜的外部刺激信息。久而久之,感官系统对身边的事物的处于反应麻木的状态,几乎没有什么感知的冲动。
上述情况进一步加重了工业化以来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感性元素,感官体验的缺失。
成长过程:
当代社会人类个体生存需要的理性知识越来越多,相对而言,感性知识的作用在进一步降低。感官在人类从儿童到青年的相当长的一段成长时间里,除了最地限度地用来维持机体生存的基本需要之外(甚至于这种功能在有些环境中都被父母的精心安排给剥夺了),主要被用来学习——获取间接知识。而对相关事物直接的感知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原生的感性知识严重匮乏。
积极的意义——人类正在逐渐摆脱对传统成长发展模式的依赖;提高了人类个体的理性成熟程度;加速、完善了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使个体更容易融入当代社会生活中。消极的影响——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个体失去了许多与不同的成长阶段对应的、宝贵的感知体验;减少了感官刺激、历练的实践和感性经验的积累;降低了感官的成熟程度(很多具体、细微然而对成长发育来说极为关键的缺失是不可弥补的);降低了感性思维能力,还 进一步影响到了人类基础情感的形成。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个体,相对而言远离了生命体的原始脉动;压抑了尽管混沌,然而真切的生命意志的冲动,造成其内心世界感性元素的明显的缺失。
感官的饥渴:
当代社会中大量媒体、网络、中继、转借、嫁接、单向度的感官信息接踵而来,常常使人类的感官系统处于被动、疲劳的接收状态。这种情况下,个体懒于、甚至无法进行感官的感知判断、咀嚼品味,从而进一步造成了人类感觉的麻木和迟钝。
即便是在主动的感知行为中,感官系统很多情况下感受到的已经不再是事物的原质特性,而是转译信息,感官无法接触到真实的自然存在的信息。
另外,当代个体生活的紧张劳累,使得人们忙于各种任务(指标)行为的完成,几乎成了一部快速运转的肉体机器,这样的生存状态严重缺乏感知行为的心理驱动。
上述感觉的迟钝、麻木;感知的自然对象的缺失;感知活动的生理、心理驱动的减少,致使人类的感官系统缺乏自然的滋养;缺乏应有的感知活动,造成人类机体感官的饥渴,从而进一步造成人类基础情感的浅薄、脆弱、虚伪。
感性生活的严重缺失还会造成人类心灵的空虚;个性的支离;难以形成成熟的独立人格,就连独立的生物性存在都要面临严重的考验!!!
当代社会的很多心理疾病都源于人类机体感官的饥渴。
感官信息的置信度明显降低
首先,当代社会人类生活在一个公共感官信息十分充盈的环境中,各种公共感官信息鱼目混珠、鱼龙混杂,仅靠人类的感官系统难辩真伪,人类常常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被这些感官信息所蒙蔽。纯粹的欺骗姑且不论,当代传媒技术对同一事实的空间、时间、视角上的不同剪裁、分解的报道;对不同的事件的空间、时间、视角上的拼接、组合式的描述,可以让不同的个体得出不同的结论。而当代商业利益驱动下的广告宣传更是极尽能事的专门制造、利用这种感官的蒙蔽为己服务。如服装、化妆品广告等。可悲的是,很多人甘愿接受这种蒙蔽,借此满足虚妄、自欺的心理需求。稍微夸张地讲:当代社会人类生活在真实的虚幻和虚假的真实之间,人类公共感官信息的置信度明显降低。而公共感官信息的充实、可靠,是人类感性生活的基本的外部支撑。
其次,当代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使得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个体都拥有多重的角色。而个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往往又是单层次的功能性交往,如:工作上的同事、生意上的伙伴、交易对象、服务对象、临时社团的成员等等。这样的个体互动方式,彼此之间只扮演一个与交互主题相适应的当下的角色,所以很难获得较全面的对方的个体感官信息。而个体感官信息的充实、可靠,是人类个体相互信任、心态塌实的基础,
因此公共的、个体的感官信息置信度的降低必然产生现今人类社会个体的谨慎、多疑、善变、投机的复杂心理特征,从而导致社会互动成本的增加和社会资源的浪费,以及人类基本的道德观念的淡漠甚至沦丧。
过度消费行为更加膨胀
沿袭工业化时代后期感官消费行为造成的过度消费状况;加上信息化时代给人类的感官系统带来的进一步的不利影响,当代社会的感官消费行为在原有的过度消费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从先前的以寻求对象内在的物性存在特性所带来的鲜明的感官刺激为目的的感官消费,发展到当代社会中以对象的表象、形式以及派生的价值信息作为感官消费的对象。当代社会的“感官消费”不仅脱离了人类机体、生理的需求,也脱离了对象自身的传统价值(物性的、美学的)特性,进入到符号化消费的状态。对象的品牌、名气、流行度、时尚特点等等虚幻的价值成了消费的内容。在这种消费过程中,具体感官体验的重要性已经让位给心理认同的满足的迫切性,而此时的感官成了无感觉的象征性信息的获取工具。
这实际上已经成了“观念的消费” !成了移情假借的“自欺消费”,消费行为本身成了追求的目的,而感官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失去了传统的作用,成了纯粹的行为辅助工具。
综上所述:
当代社会人类的:
感官体系与感官对象之间更加疏离;
感官体验发生变异;
感官体系的地位严重下降;
感性生活严重匮乏;
感官信息的置信度明显降低;
过度消费行为更加膨胀;
甚至出现无饥饿进食、无疼痛呻吟、无寒冷颤冽、无目的感知等等畸形的行为,整个社会几乎到了感性沦丧的地步。这种状态下人类个体的人性,甚至于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存在的起码的生物性都出现了扭曲的现象。
现阶段人类感官世界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对生存阈度的失衡的拓展所造成的。人类的行为世界;理性世界;情感世界,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之间都是息息相关的,只有仔细地对这些领域的问题一一分析、厘清,才有可能找到最终的解决办法。
接下来,我将对人类的基础感官体系和认知感官体系所包括的各种具体的感官系统的变迁、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内容大致包括:饥渴篇、劳逸篇、痛痒篇、冷暖篇、平衡篇、触觉篇、嗅觉篇、味觉篇、视觉篇、听觉篇、直觉篇。
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分析探讨对象,欢迎更多的朋友参与其中。
我觉得需要有更多的人静下心来,塌实地作一些基础性的、根本性的工作。
我现在是在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