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平 乡村教师赵世术双腿残疾靠妻子背送坚持岗位12年 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13:19
中国宁波网 03月02日本文经zhao501整理

引子:在巍峨缠绵的大巴山深处,独守讲台20年的乡村教师赵世术,在双腿残疾后,靠妻子背送继续坚持12年,用残缺的身体,支撑着一所村级小学,托起了一个又一个山里孩子的希望……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来到了小河边,小溪欢快的流着。"……
绕过一道又一道山梁,在一个叫"上鹿"的小村落里,阵阵嘹亮的读书声从破旧的教室里传出。因严重痛风致使双腿残疾的乡村教师赵世术在这里靠妻子背送12年坚守讲台,使一个又一个山里娃走出了大山……这个小山坳地属巫溪县田坝镇,离县城需四个半小时车程,距镇政府所在地20多公里山路。
到了放学时间,赵世术的妻子梁言书早等在了教室门外,帮忙收拾好课本,麻利而坚强地背着丈夫向家里走去,两人的影子在阳光下被拉得很长很长……
背学生过河5年,落下病根
1977年,23岁的赵世术师范毕业被分配到皂角乡下泽村校任教。作为孤儿出身的赵世术,自小吃惯了苦头,一到下泽村校,就主动承担起送学生的任务--学校在半山腰上,除了操场处有块平地外,放个鸡蛋都会一直滚到山脚。山底有条河,又冰又凉的河水从上游的溶洞中流出,常年累月奔流不息,没有桥,孩子们过河必须要大人背送。
每到放学时间,赵世术就把各个年级的学生集中起来,按照回家的路线分成组,一组一组地送。"河有三、四米宽,挽起裤腿背过去水能没过膝盖。溶洞水,冰得刺骨。"赵世术介绍,几个方向的学生送下来要两三个小时时间,天色黑下来时赵世术才能回学校淘米煮饭。学校里没有电灯,赵世术也舍不得钱买煤油,他说:"每月29元的工资得攒起来还读书时欠下的债和供弟弟读书。"但作业还得批改教案还得写。赵世术就找来晒得直冒油的松枝点燃,左手照着,右手批改作业。
大山里天气多变,经常送孩子出校门时是晴天,回学校时就被淋得一身湿。山雨来得急,河水就流得更急。水涨起来后经常会没过腰部,为防止背孩子过河时踩不稳滑倒被冲走,赵世术就和对岸的家长将长梯横搭在河堤上当护栏。就是这样一般人也不敢背孩子过河,还是只有赵世术上,看到家长在对面打着哆嗦的腿,他二话不说就背起学生下河:"现在想起来也感到后怕,可我是老师呀,我不上谁上?"
时间长了,赵世术慢慢习惯了背孩子过河的活。
但不是每次过河都是幸运的。一年夏天,涨水,河堤上被冲得到处都是稀泥,稍不小心就会滑倒。一位叫江民超的孩子在河边没站稳,滑倒的一刻被赵世术拽住一只手,自己也被带倒在河里……
瞬间,赵世术的另一只手抓住了一棵斜在河面的歪脖子树。
"算是捡回了条命。但这一次让我更体会到了肩上责任的重量。"
由于经常泡凉水,仅二十多岁的赵世术就患上了风湿关节炎:"怎么不得病嘛,经常送完学生回到学校时脚都是木的。"
然而,接送学生的事情,赵世术一干就是整整五年。
"把我背到讲台上去,我不能躺在床上等死"
1983年,赵世术被调回到老家附近的上鹿村校。随着女儿、儿子的出生,赵世术教书之余协助妻子打理着3亩多土地,一家人日子虽然过得有些紧巴,但艰难中也十分幸福。
就在一家人期盼过上好日子的时候,苦难降临在了赵世术家里。1992年,妻子梁言书的双脚出现无名霉变,开始是红肿,接着肌肉开始腐烂,后来出现出血,流脓,到最后痛得根本无法下地,大小便都得由赵世术背着去厕所。
妻子倒床后,赵世术每天早上6点就得起床,7点以前要给妻子把早饭做好,擦完药后再到学校。放学了直接上地头准备第二天的猪草,然后回家再给妻子做饭、擦药、批改作业、写教案、煮猪食、喂猪、砍好第二天的猪草,忙完就已经是午夜12点钟以后了。"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多,但不是最苦的。" 赵世术回忆:"最苦的是为妻子筹钱治病,如果自己能卖钱,筹钱时把自己卖了的心都有。""当时工资就每月48元,农村信用社最高贷款也只能贷50元。在好心人的介绍下,我走了一天的路,把草鞋都磨穿了,到开县一私人老板处按每年700元利息借了2000元高利。""这笔高利贷虽然一直到2003年才还完,但幸好将她的腿治好了。
"当时怎么都不会想到,这双腿后来会背我十多年。"赵世术说。
就在妻子病好全家轻松了一年后,苦难又一次出现了。1997年4月27日傍晚,赵世术批改完作业来到地里给妻子帮忙。40多公斤重的一背篓青菜平时背着走个来回都不会出汗,但这次却没有爬起来:"就感到一股气注在膝盖下面,根本用不了力,咬牙才站起来一半就歪倒在了地上。"
被妻子搀扶回家后,赵世术以为只是简单的淤气,用白酒揉了下就睡了。第二天早上,腿还是用不上力,赵世术找了根棍子杵着继续到学校上课,心想过两天自然就会好起来。
事与愿违,腿不仅没有好起来,反而病得更加严重,甚至出现肿胀、化脓。"妻子治病时的高利贷都没有还完,所以没钱到大医院检查,于是到处请草药医生帮忙治疗。" 赵世术说:"这些年来在本县和开县、云阳请了不下200个医生,吃的草药至少也有四、五千斤。""帮他抓药,好多时候我都得一背篓一背篓往家里背。"妻子梁言书说。
药吃了不少,可病却越来越严重。病得实在走不了路,但赵世术在家里躺了一天就不干了:"孩子们都快毕业了,关键时候我不到学校,孩子们怎么办呀?"
在赵世术的劝说下,梁言书勉强答应把他背到讲台上去试试。下着雨,本就狭窄泥泞的田坎路不堪重负,梁言书脚没踩稳和丈夫一起摔倒在地上。斗笠滚在了一边,雨水和泥水裹得全身都是,梁言书泣不成声:"这课不上了,你看你都成什么样子了……"
被妻子背回屋换上干衣服,赵世术心急如焚:"原准备今天讲的记叙文写作也没办法讲了;周小倩的应用题理解能力差,也是准备今天帮她补补的;昨天讲的诗歌王伟也还没有背会……"越想越急,赵世术情不自禁用头向墙上磕去,希望用疼痛来减轻心里的焦急。
清理完自己身上泥土走进来的梁言书被这一幕惊呆了,反应过来后一把将丈夫搂在怀里:"不要这样糟蹋自己呀,你有个三长两短,叫我们娘三个怎么活呀……"
"把我背到讲台上去,我不能躺在这里等死!"
……
"嗯!"望着丈夫的眼睛,梁言书用力点头。这一背,就是整整4年。
一个人守一个村校7年,"放心不下这些孩子呀"
在妻子的背送下,赵世术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只有多识几个字,多懂得一些道理,这些山里的娃娃们才有希望,作为他们的老师,能多做一点就尽量多做一点。"不管病情多么严重,赵世术都舍不得请一天假。"十多年来赵老师请假的次数屈指可数,就是去年他到重庆治病,也是周六上重庆,周一赶回来上下午的课。"中鹿小学校长陈雅昌介绍。
随着病情的加重,赵世术逐渐到了连上厕所都需要人背的地步,学校里就赵世术一位教师,他只好少喝水以减少上厕所不便的麻烦。一年夏天,天气实在太热就忍不住多喝了几口,扶着墙上完厕所出来摔倒在了操场上。学生们哭喊着来扶,可怎么也拉不动。地上热得发烫,学生只好到校外喊来附近村民。
"也怪,平时就是妻子一个人把我背上抱下,可那天几个大男人也无法把我扶起来。妻子又正巧回娘家了,离学校有20多公里路程。我只好趟在地上等着,待妻子赶回来时,衣服、裤子全汗透了。" 赵世术说。
"其实也不是我力气比他们大。平时弄惯了,知道扶什么地方可以用力,扶什么地方他不痛。"梁言书说。
大多数时间午饭是由妻子送到学校来吃的。到学校时间多了,梁言书也喜欢上了这些娃娃们,时常会帮丈夫照顾学生。"村校的孩子年龄差别大,留守儿童也多,有个叫向芳的孩子才五岁半,跟六十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赵世术介绍:"遇见下暴雨,孩子就需要人送。这样的任务也落到了妻子头上。"妻子送学生的时候,赵世术就在教室里改作业写教案等她。送完学生,梁言书又回到学校接丈夫:"十多年来不晓得摔了多少跟头,一滚就是一身泥。"
村校的孩子离家远,学生中午没地方吃饭,学校又没食堂,孩子们就把剩饭剩菜带到赵世术家里热了吃。很多孩子小,连灶台都够不着,热饭自然也成了妻子梁言书的事。"学生在我家里搭了三年饭,烧的柴火码起来也要堆几间房了,这都是她一个人从山上砍了背回来了的。"赵世术介绍。
……
生病后,家里的农活都留在了梁言书身上。活多,遇上赶急的时候,孩子们都会主动到赵世术家里来帮忙。"特别是夏天,山雨来得快,许多时候孩子们都会主动到家里来帮着收晒在院坝里的粮食。"赵世术说:"有个叫彭明艳的孩子,当时在我班上时只有12岁,遇见暴雨她就叫上同学到我家里来帮忙。娃娃们个子虽小,干起活儿来却很麻利,经常四、五百斤的粮食,孩子们就用撮箕、脸盆帮忙端进屋。""就是现在她毕业几年了,暑假回家还会经常到我家里来帮忙割猪草、收玉米。"
"赵老师腿都成这样了,还坚持给我们上课,教我们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我们就是要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感谢老师。"已经在山外求学的彭明艳说。
"这些娃娃们太懂事了,我有什么理由不去教好他们?如果让我离开这块讲台,又怎么能放心下他们呢?"赵世术说。
"还剩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  "还剩口气我就要把他背到讲台上"
由于没有钱到大医院治疗,虽然陆陆续续花了七、八万元进行治疗,但赵世术的病情却没有得到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2006年,赵世术腿上的病菌开始在手上出现,两只手的手指开始肿胀起来,后来开始腐烂、化脓,手指肿得不能弯曲,无法握筷子、笔和翻书。
"连自己夹菜都困难了,你就不去上课了吧?上你也没办法拿笔呀。"妻子实在看不下去了,试着和他商量。
"不行!只要还剩一口气我都要站到讲台上去!"赵世术的态度不容商量:"只有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才高兴,我不知道离开讲台我会怎么活下去。"
看到丈夫的"倔劲",梁言书的"倔劲"也上来了:"好,只要我还剩口气也要把你背到讲台上。"
赵世术在手指无法弯曲后,板书、批改作业和备课就更困难了。于是赵世术找来橡皮筋,上课前请学生帮忙把粉笔绑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以方便在黑板上写字。"看到我翻书困难,学生们也自发在交作业时将本子翻到需要批改的页码。"赵世术说:"讲课时课本经常拿不稳就掉地上了,前排的孩子会主动帮忙检起来,翻好后摊放到我手上。"
晚上改作业、写教案要等妻子忙完了家务才能进行。"只有这时候她才能歇下来,一边看电视一边帮我翻作业本。"赵世术有些哽咽:"也只有在这时候我才能像丈夫一样对她说些关心体贴的话。作为丈夫,我却不能照顾她,而要让她来照顾我,惭愧呀。"
病情加重后,赵世术需要照顾的地方就更多了。吃饭时梁言书总是先给丈夫把饭乘好,菜夹好后才自己端碗,遇到炖排骨、猪脚时,她总是仔细地将骨头上的瘦肉撕下来,放到丈夫碗里……
由于免疫力的下降,赵世术变得十分怕冷,一年中只有两、三个月时间不需要烤火。于是梁言书背送丈夫的同时又需要带上一个小火炉:"没钱买煤炭,我就上山砍些树枝回来,做饭煮猪食时做成木炭。这样的木炭一年需要烧一千多斤。"家里的钱都拿来治病了,夫妻两人有十多年没买过新衣服了,穿的都是儿女和邻居们送来的旧衣服。
对于以后的病情,赵世术和妻子不敢去想象,但对于教书,他们仍然坚定不移:"不管怎么苦,我都会把我的书教好,让这些孩子们走出大山。"
赵世术的家门口有一条羊肠小道,一直弯弯曲曲地延伸到大山外面,孩子们的读书声也随着山梁久久回荡……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来到了小鸟的家,鸟儿唱着动听的歌。"
是的,只要有赵世术在,校园里就会永远充满欢声笑语。
2010年9月10日,参加“感动重庆十佳教师”颁奖仪式的乡村教师赵世术激动得一连用了几个“最幸福”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今年56岁了,教书33年了,第一次到市教委机关来,而且是来领奖,所以激动呀。”

整理者不平:赵世术在激动表达几个“最幸福”中,竞独独不提有这样一个患难妻子最幸福,我为此抱不平,特地收藏该篇文章。
希望成功者不要忘了相依为命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