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教育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6:37:21
附:《用心看自己》、《学会选择》、《探寻职业价值观》、《经营人生》
《用心看自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性格特征、职业性格、兴趣、职业兴趣等概念。
2、能力目标: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及兴趣。进而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和职业兴趣。
3、德育目标:培育自己良好的性格及兴趣,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性格与职业兴趣,很好的规则职业生涯。
教学过程 :
一、导入: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兴趣。想要成功规划自己的一生,必须去探索自己、发现自己、了解自己。
二、性格与职业性格
1、性格特征: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对人、对己、对事、对适应环境所显示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独特个性。
2、四种性格气质类型:多血质、沾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3、职业性格:人们在长期特定的职业生活中所形成的与职业相联系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4、每个人的性格一般不是单一的,属于混合型,要认识自己,欣赏自己性格的优点,改掉自己性格中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
5、明确何种性格适于从事何种工作以及其中的关系。
三、兴趣与职业
1、兴趣:一个人对一些人、事、物,有一种特别偏爱,关心,愿意去做、去探究的态度与情绪。
2、职业兴趣:一个人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思考,探索和追求,这种兴趣叫做职业兴趣。
3、明确兴趣、职业兴趣、职业之间的关系,兴趣决定职业兴趣,职业兴趣直接影响职业的选择,但不是职业选择的唯一决定因素,还必须考虑到一些外在因素。
四、明确自己的职业能力:
1、职业能力:人们为从事一种职业而必须具备的,并在这项职业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
2、职业能力的类型:协作型、艺术型、教育型、科技型、服务型、经营管理型、社交型。
3、明确自己的职业能力:人的职业能力是变化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不断接受教育和培训,掌握所学的职业技能,更好地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五、审视自我:
1、明确自己性格特点
2、明确自己兴趣爱好
3、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4、多方面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六、案例分析
1、中职生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秦毅)。
启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愿意钻研,才愿意付出艰辛和努力,才能成就一切骄人的成绩。
2、《泾野子内篇》中“西邻五子食不愁”的故事。
启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各种职业对人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我们要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找到合适的工作。
《经营人生》
一、导语: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我们不能支配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我们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顺心;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招展生命的宽度。这个“宽度”,就是我们的生涯。
人生是一片沃土,需要我们投入时间和智慧去经营,生活中有很多长期的目标是我们无法一天能够完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对自己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就是经营好我们的人生。
二、成长话题:
1、你是否想象过你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2、年轻谁没有梦想;可我该怎样去实现呢?
三、知识探究
1、职业生涯与人生
追求职业生涯发展是每个人不断制定新的更高的目标的过程,也是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所以就业从根本上说,不是一个关于做什么事和得到多少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
具体内容:
职业的选择、职业的发展、职业的转换和晋升等
2、职业生涯规划与生活
(1)定义: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
自己打算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组织,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如何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工作实现自己的目标。
(2)最佳职业的选择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3、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1)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这是自我分析过程,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倾向、身体状况、教育背景、专长、过往经历和思维能力。(知道自己的能力,适合做什么)(2)自己想要什么?
这是目标展望过程,只有确立目标,才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超越自我,取得更大的进步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自己的优秀是什么?
自己有哪些职业竞争能力?自己的资源和社会关系如何?
(4)什么职业是最适合自己的?
众多职业中,哪个最适合自己。选择好的并不一定是合适的,选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发展最重要。
只选对的,不选贵的“,这句广告词也说明了这层意思。
(好的,好比绩优股,暂时好,并无发展空间。适合的,好比潜力股,发展空间大。)
(5)自己能够选择什么?
能做一个简单的职业规划。
(”机会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四、案例启迪案例一、三个工人砌墙的故事。(略)启示:同样平凡的工作,一样的看似简单重复,枯燥乏味,有人却能以快乐的心情面对,在平凡中感知不平凡,在简单中构建自己的梦想,才能更有信心地去前进、去开拓,勇往直前地朝自己的目标前进。
案例二、刘玲的故事。(略)启示:在未来的人生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和问题,需要我们做出选择案例三、白居易的故事。(略)启示:成功与收获总是光顾有了成功的方法,并且付诸行动的人。
五、反观自我学生即将离校,在其怅然若失而要做人生规划时,写出他们真正的感悟。(作业)
六、学以致用
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一个简单的初步的设想
1、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2、自己想要什么?
3、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4、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
《探寻职业价值观》
一、导语:
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些职业的称赞(如当官、做生意发财、当科学家有贡献等)引出职业的价值观。
二、成长话题:
小时候,我们都有梦想,长大了做什么,这就是对将来职业的一种模糊的向往,也是一种理想,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因素制约着个人理想的实现。这时,我们就要结合实际情况,来作出现实的选择:
1、对将来的工作,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2、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当你的职业价值需求(即你的理想)无法实现时,你该如何调整呢?
三、知识探究
1、形形色色的职业价值取向:
从个人角度来看分三种:
(1)、物质生活的需要(2)、精神生活的需要(3)、社会责任的需要各人思想境界不同,对三种需求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但大多数人是既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为社会做贡献。
我要什么”是个人在职业发展中所重视的驱动力以及价值观,是个人职业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被细分为13种:
成就感、使命感、美感、挑战、健康、收入与财富、独立性、家庭与人际关系、欢乐、安全感、自我成长、协助他人、权利。
所以,当中学生离开校园,怀着对人生的美好期待走向社会时,要考虑自己的性格、兴趣和能力,用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取向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2、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中职生就业“用技能说话”。
在现实生活中,从个人意愿出发的职业价值需求不容易得到满足,因为职业价值需求还要与本人实际和社会需求相契合。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是:大学毕业生面临严重的就业问题,而中职就业率极高。
统计材料:2009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611万。前几年480多万,未就业者达千万。(在家玩,靠父母养活)。
2008年中职就业率达95.77%
原因:
(1)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而相应的工作岗位没有激增。
现在制造业的发展,为中职生施展技能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2)大学生观念没改变,许多大学生眼高手低,没有实在的技能,不愿做也没法做。
而中职生的特长就是技能,就业靠的就是技能,“用技能说话”。
所以对那些喜欢动手操作,热衷技术家庭财力有限的同学来说,如果接受二年左右的职业教育后掌握一至二门技术,成为中等技术工人,尽快与社会接轨并利用自己所学养活自己,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一句广告语:“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也很适合学生对自己职业价值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四、案例启迪:
案例一:李磊与王怡的故事。(略)启迪:
1、价值多元化时代,各种价值观都在影响着我们的选择。不要用社会和他人的价值观完全代替自己的想法。因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什么是适合自己的。
2、随着时代进步,社会上的有些传统的价值观已经落后,需要重新调整。
3、目前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依然是显出供不应求的状态。
案例二:司晶的故事。(略)启迪:不同的价值观会形成不同的职业价值取向,继而追求着各自最有价值的东西。
五、反观自我你认为在选择职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中,如果按顺利排列:
应该是:(在括号中填上序号,最重要的第一,依次填写)社会地位的高低。
(              )工作是否稳定
(              )收入的多少,福利的高低。
(              )很喜欢,感兴趣。
(              )工作环境是否舒适。
(              )对国家社会贡献大小。
(              )是否方便照顾家庭。
(              )是否发挥自己的潜力。
(              )其他因素对比思考:我的顺序与同学的排列为什么不一样?
(提示:很喜欢,感兴趣应排在第一位)六、学以致用。
在工作中,一个人想追求的东西,想得到的东西,都会反映出他的价值观,试想想看:你最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接下来全班一起进行价值观大拍卖活动,方式和表现见教本(P26)。
每个人都是在各自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继而追求者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经过拍卖你认识到自己最看重什么?为什么?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思考)《学会选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白选择对人生的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自身实际,对自己的人生作出正确的选择。
3、德育目标:通过正确的选择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难:在初中毕业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如何正确把握自己的方向,使自己的人生少走弯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中毕业是人生的第一次分流,也是决定职业发展方向的起点和源头,这一时期,科学地规划下一步学业,对于避免走弯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案例分析,初步感知。
小李,初中毕业选择高中,每年费用5000元,高考后上了高职高专,每年费用12000元,毕业后工资2000元/月,6年共花费51000元。
小张,初中毕业选择上中职,前两年费用6000元,国家补助3000元用于套读电大,第三年开始顶岗实习,工资1600元/月,第三年毕业即获得中专和电大专科毕业证,前两年用花费12000元,第三年实习期间扣除生活费400元/月,节余1200×12=14400元,扣除学费2400元,节余12000元,刚好抵扣前两年的费用,也就是说,两年即可实现经济独立,三年共实现零费用。第三年工资2000元/月。
分析:同为大专文凭,工资相近,但小张比小李节约3年,节约费用5万元,他们通过不同道路走到了一起,殊途同归。
三、生涯选择
1、生涯选择的概念。
2、生涯选择的要素:生涯选项、选择者、环境、选择过程、结果。
四、审视自我,认清形势
1、我想要做什么:决定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个人的职业理想、我能够做什么:取决于个人能力,技能等。
2、我可以做什么:取决于你所在的环境对你的期待,同时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基于以上所有因素作出的选择。
小结:在作选择时,首先应当认清当前形势以及对自己家庭情况,以及自己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不要认为读高中上大学就光荣,读中职就业就脸上无光,要切实地从社会及家庭环境以及自身能力出发,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五、实施选择、全面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天赋,价值观及人生志向,还应当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家庭背景,所在地区等外在因素。
1、广泛的认识职业通过参观、讲座、网络等途径,对各类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判断,作为确立职业理想及人生志向的依据。
2、了解人才供求形势通过专业人员的调研,了解未来人才市场需求情况。
3、确定职业目标综合前3个步骤获得的信息,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4、确定专业或专业群根据职业目标,确定专业或专业群,进而确定自己的求学路线。
5、选择合适的学校搜集学校信息,进行实地考察,判断哪些学校在此专业或专业群中有办学优势,最终选择学校。
6、填报志愿根据招生部门的招生政策,填报相应学校。
六、补充案例一个中职生的灿烂人生--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