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伏击战(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22:56
山伏击战(8)选择字号:大中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全屏阅读
到一船货物。军需处负责人说是冬装,等打开一看,才发现里面只有一些野战服装、薄袜和一件小件物品。理查森吩咐手下一名士兵好好地分发这些服装,而且因为数量有限,不够发给那些下士。几年以后,当有人写道,他们连的士兵是在睡袋里被人活捉时,理查森勃然大怒。他们被动挨打就够糟的了,但他们肯定不是在睡袋里,因为根本就没有睡袋。实际上,所谓的睡袋就是他们东拼西凑裹在身上的毛毯与破衣烂衫而已。
那天轮到理查森在桥上放哨,恰巧约翰逊中校从营部返回时经过此地。约翰逊似乎很想对他说些什么,但是却几番欲言又止。他说:“你看,有报告说这一带有几处小型路障。我们认为他们很可能是朝鲜军队的残部。现在他们很可能已经从河湾地带北上,朝这里进发了。”听了约翰逊的话,理查森越发地感到摸不着头脑。他告诉约翰逊:“上校,如果有人到了河湾地带,他们早就应该知道了。”(这是他的口头禅。)接着,约翰逊告诫他要多加小心,然后他们俩互相握手作别。临行前,约翰逊祝他好运。可是理查森却觉得,约翰逊孤身一人在乡间小路上穿行。他想要说:上校先生,需要好运的人恐怕应该是你自己吧。
他们两人曾经同在马萨诸塞州德文斯堡接受训练。在二战接近尾声之时,理查森正在欧洲服役。但当时为时已晚,他没有亲身经历惨烈的战斗,只是见到大战过后的一片废墟。然而在朝鲜战场上,理查森身经百战,而且还参加了迄今为止最为艰苦卓绝的战斗。理查森从小在费城长大,父母都是艺人。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因此被送往当地的一所工业学校,这就意味着从此以后他将与大学无缘,而理查森似乎也从来都没有动过这个念头。于是,上完九年级之后,他的学校教育生涯就告一段落,转而加入军中 在这里理查森感到如鱼得水。他还接受过二战战场上最恶劣条件下职业军人的专门训练,因此对于生存之道颇为精通。1950年早春,理查森的服役期第三次延长,但是当时正值战后大裁军时期,因此部军一直想让他退伍。就在此时,朝鲜人民军突然南下,于是他的上级在一夜之间收回成命,让他留在军中。
7月末,在德文斯堡退伍不成的理查森反而成了8团3营的创建者之一。他清楚地记得,6月26日至27日,就在朝鲜发动进攻后不久,约翰逊在哨所电影院里召集全营士兵。但是因为当时人数太少,他们只能占满前面两三排的座位。那天放映的是一部步兵宣传片,其中有些战士因为表现英勇而获得了银星勋章与铜星勋章。约翰逊告诉他们:“小伙子们,你们当中如果谁还没有勋章的话,再过几个月就会有了。”听了这话,理查森还以为他精神失常了。然而不出数日,各色人等纷纷抵达,包括宪兵、厨师以及后勤人员在内的所有步兵人员,足够坐满整个电影院了。接着,他们就远涉重洋,来到了朝鲜战场。
后来,在他们遭到中国军队的袭击后,理查森才真正感受到此前约翰逊的那番话其实意味深长 当时他一定是想警告自己的部队,该地区已经有中国军队出没,通向8团的道路门户洞开。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这个字眼无疑会让军中一片哗然,因此约翰逊只能点到为止。如果约翰逊还是该营营长的话,理查森完全可以相信,他一定会收紧阵地,同时向高处转移,并且确保该营的火力能够相互支援、相对集中。理查森想,也许有一天奥尔蒙德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官,但此时此地可不是让战斗开始的当口。
就像约翰逊一样,3营的作战主任菲尔莫尔·麦卡比少校对于该团的部署同样感到十分不安,但是却再也没有机会就此同约翰逊进行讨论,因为此后3年里他是在战俘营中度过的。麦卡比参加过二战,是一名战斗经验丰富的军官,来朝鲜之前曾任骑1师某连连长。大家一致认为,他有着杰出的指挥作战能力,但是此时此刻,中国军队的进攻却让他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无论是奥尔蒙德
 
上一章返回目录页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