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确定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0:09:47

2009-04-08 12:03:16 来自:Jeff(勿言无知己,躁静各有徒。)
杭州确定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20年后,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杭州确定城市总体规划
www.qnsb.com 2007-3-30 9:15:00 青年时报网
◆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宅
◆石祥路以南有污染企业外迁
◆半径500米范围能见到2000平米绿地
◆西湖边建筑要进行景观分析
经过多年翘首等待,《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下简称《总规》),终于拿到“准生证”,获得了国务院批复。
昨日,这一关系着杭州未来发展方方面面的总体规划,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
《总规》确定了近期、远期、远景三个发展阶段,其中,2001—2010年为近期,2011—2020年为远期,2021—2050年左右为远景展望期。
杭州力争经过20年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同时,《总规》还确定了杭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杭州市区行政管辖范围和水源保护区,其中市区含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萧山、余杭八个城区,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水源保护区涉及富阳市的部分临江地区,面积为54平方千米,总面积为3122平方千米。
为此, 4月1日—4月30日(9:00-12:00,14:00-17:00),《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将在延安路庆春路口的杭州城建陈列馆,向市民进行展示。展览期间还将安排专人讲解。同时,杭州市规划局网站也将同步展示。
发展格局
“一主三副六组团”
主城人口185万
《总规》确定了杭州“一主三副六组团”,即一个主城,三个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六个组团(塘栖、良渚、余杭、义蓬、瓜沥、临浦)的城市发展格局。其中,主城、三个副城,形成杭州的中心城区。
主城:由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及江干区西部组成。中部、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北部以工业、仓储物流区为主,东部为交通、市政设施区,西部为教育科研、居住区。湖滨地区为旅游商业区,江滨地区为城市新中心(商务中心)。规划城市人口18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67平方千米。
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临平城:由临平城区、运河镇等组成,北部为工业区和配套生活服务区,中部为公建区和居住生活区,南部为物流区。规划城市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46平方千米。
下沙城:由下沙、九堡、乔司组成,北部为教育科研区,南部、西部为工业区,中部及东部临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规划城市人口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54平方千米。
六大组团:分成北片和南片,北片由塘栖、良渚和余杭组团组成,南片由义蓬、瓜沥和临浦组团组成。用于吸纳中心城区人口及产业等功能的扩散,形成相对独立的组合城镇。
城市用地
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宅
一个城市的用地,是全部用尽,还是预留一部分?用来做什么?这些备受社会关注。
对于居住用地的布局,在新区建设时,将坚持成片发展,旧城更新则注重结构完善和设施配套,以发展适应广大市民需求的住宅为主,重点建设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宅,建立以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多种形式的住宅供应保障体系。重视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建设,加快“城中村”改造。
主城设置53个居住区
主城将设置城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五个居住片区,共设置53个居住区,改造老城区内低标准住宅区,重点发展城东、城北居住片区。
而江南城重点形成城厢、城北、滨江三个居住片区,共设置12个居住区;
临平城将主要形成临平、运河、星桥三个居住片区,共设置10个居住区;
下沙城将主要安排为工业区和高教园区配套的居住区,形成东、西两个居住片区,共设置10个居住区。
逐步外迁有污染企业
另外,外围组团,按照新区建设与旧城更新并举的方针,在塘栖、良渚、余杭、义蓬、瓜沥、临浦等组团建设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居住区。
关于工业用地,在主城的石祥路以南,将逐步外迁有污染、影响主城功能的传统工业企业,适当发展无污染的高技术产业和都市工业。
绿地建设
半径500米范围
能见到2000平米绿地
未来的杭州,除了建设沿江、沿河、沿路绿带,还将大力建设居住区、工厂、学校内的附属绿地,并大力发挥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
在未来,杭州主城区,将重点建设城北体育公园、城西公园、城市新中心公园、运河公园、西塘河公园、太庙遗址公园等市级公园,每个行政区建设两个以上面积3-5万平方米的区级公园,城市主要道路按每千米不少于1000平方米绿地的要求设置块状绿地。
同时,结合旧城更新和历史文化遗存建设公园绿地,逐步达到半径500米范围,能见到不小于2000平方米的绿地。
出行交通
2050年建成8条轨道交通线网
未来杭州的出行交通,将以轨道交通和地面快速公共交通为主导,并以常规公共汽(电)车为基础,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为补充。
到2050年,杭州将建成8条轨道交通线网,总长约284千米;2020年,建成总长约171千米的5条轨道交通线路。
“一环三纵五横”联系各组团
由“一环三纵五横”组成联系城市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形成主城、副城、组团的互联。
一环即绕城公路,疏解过境车流,对入城交通起分配作用;三纵由南北向的上塘路—中河路—时代大道、石桥路—秋涛路—风情大道、东湖路—通惠路;五横由东西向的石祥路及延伸线、德胜路及延伸线、天目山路—环城北路—艮山路、江南大道、彩虹大道。
新浙赣线以隧道方式过江
对外交通,铁路客运枢纽由杭州东站、杭州站、杭州南站(萧山站)组成。新的浙赣线,将从望江门以南开始下穿,以隧道方式穿越钱塘江及北塘河北侧绿带,至杭州南站出地面。
规划沪杭甬高速客运专线、宁杭城际列车和沪杭磁悬浮列车,将引入杭州东站,在钱江二桥附近选择越江通道。
形成“一小时半”公路圈
公路方面,将完成绕城公路及17条对外公路,加强与上海、南京、宁波、黄山等周边城市的联系,形成市域“一小时半”公路交通圈。
航空来说,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是国内干线机场和国际定期航班机场,远期年旅客吞吐量约3000万人次,远景用地控制规模约10平方千米。
西湖保护
每幢建筑都要进行景观分析
对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在国务院的批示中,也明确表示,要严禁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新建、扩建有碍景区保护的建筑物,严格控制周边建筑高度、体量、造型和色彩,保持城市的传统风貌特色。
为此,《总规》要求,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搬迁有污染的工厂或其他不适宜的建设项目。保护西湖周围景市相融、精致和谐的景观特色。
杭州市规划局局长阳作军表示,西湖近湖区域高度将严格控制高度,同时,西湖边任何一幢建筑,都要进行景观分析,确定高度。
近期发展
改善旧城居住条件
加快建设钱江新城
近期,杭州将抓紧改善旧城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加快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拆迁安置房和大学生公寓的建设,改善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
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加强环西湖景区保护和风景旅游区建设,重点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
加快建设钱江新城,加快建设三个副城,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好高教园区,做好江东工业园区、临江工业园区、钱江经济开发区的启动建设工作,完成一期工程。
同时,加快城市主次干路和地铁1、2号线工程建设,加快建设主城与各副城、各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通道。加快城市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污水截污工程,继续加大城市河道和旧城环境整治。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时报记者 顾肖艳 通讯员 顾志法 张昱
X登录 · · · · · ·
Email:
密  码:
在这台电脑上记住我
>还没有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