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会所革命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4:48:56

美国专业高尔夫杂志每年都会推出全美百佳球场之类的评选结果,但高尔夫会所通常被球道、果岭速度、草坪等专业的技术评定体系撇在一边,高尔夫会所的评定被边缘化到了建筑设计行业范畴。国内的情况同样如此,作为球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会所,虽然是高尔夫爱好者考量球场品质的重要因素,却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
高尔夫进入中国的二十多年,经历了很多变化,高尔夫会所及会所文化因而也就打上了不同时期的鲜明烙印。在高尔夫运动进入奥运会,中国高尔夫事业开始轰轰烈烈的大发展时期之后,球场会所也渐渐崭露出鲜明的个性。
在高尔夫球手眼里,高尔夫会所就应该是一个舒适的地方,并能像艺术品一样给身在其中的人带来关于美好世界的梦想。
高尔夫在国内从无到有,从贵族专署运动到日渐走近大众,球场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中国的高尔夫会所发展脉络正好切合了整个市场的发展走向。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会所,这个被众多专业评审忽视了的项目,它在国内的建筑形式、功能定位、服务内容等变化,都凸显了一个时代的特征。

第一阶段:实用主义至上
中国高尔夫发展的初期,球场上活跃的打球者主要是来华投资的外商、有海外生活经历的海归人士、港澳台人士等,很少见到本土球员的身影,高尔夫对于公众来说蒙着非常神秘的面纱。
而高尔夫球场的投资者,也以外商为主。国内第一家球会中山温泉是香港人投资的,上海、北京、珠海、天津等地最早的球场大多来自日本人的投资。投资者的背景决定了中国最早的球场会所的风格走向,从建筑形式,到内部装饰乃至服务模式都带有浓厚的地域差别。这种差别从球场建造的第一天开始延续至今。
香港、日本都是高尔夫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走的是高端私人俱乐部路线,追求的主题是休闲和实用。所以国内最早的球场会所规模都不是很大,建筑面积在2000平米左右,有前台、男女更衣室、餐厅、专卖店等高尔夫会所的基本设施。所有的设施都是从实用主义出发,低调、质朴,舒适。
虽然最早一批球场的会所面积都不大,设施也以舒适自然为主。但因为高尔夫当时还是新鲜事物,很多球场的工作人员都是培训起来的,他们在球场一干就是十几年,众多老员工传承着企业文化,慢慢地创造出一种温情脉脉的氛围,就像一场温馨、友善的家庭剧。从球场老总,到会所里的员工、小卖亭甚至餐厅人员都很亲切、温馨,真正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也长期保持着某种服务水准。比如中山温泉球场餐厅的招牌菜烤乳鸽,多年来保持着上乘的水准和品质,甚至连走遍世界的梁文冲都赞扬最好吃的乳鸽在中山温泉。
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风格,就是所谓的历史感的表现之一。在高尔夫这项讲究时光历练的运动项目中,早期的球场会所虽然在建筑规模和建筑形式上并不见突出,却在氛围的营造上占尽先机,成为高尔夫爱好者心头不舍的一点怀念。
 

第二阶段:高调 豪华
有人说中国的高尔夫时代可以用非典前和非典后来划分,虽然有着幽默调侃成分,但是现在的球场活跃分子,很大一部分是从2003年的非典时期接触高尔夫的。从2003年开始,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新贵。高尔夫运动本身所具有的绅士、自律、高贵的气质,迎合了新贵们的品位,逐渐成为他们首要的选择。
高尔夫运动的商务性在当时被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毕竟你有4个小时跟客户单独沟通,你能够在打球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同时考察客户的性格,蓝天白云绿草的氛围也能够令人充分放松等等理由,使高尔夫成为商务活动的重要选择之一。
由此而衍生的需求也就不言自明。中国人本身就讲究面子,商务活动场所选择的标准之一就是要够豪华气派;另外,大型房地产集团开始介入高尔夫球场和别墅的投资,会所也成为他们展示楼盘实力的标志。于是一大批豪华会所从南到北相继建成,这时候的会所,建筑面积达到上万平米的也不在少数,外观选择欧洲或美加的建筑形式,内部装修则按照五星级酒店标准。2005年左右的某个杂志举行的球场评选中,最后胜出的十佳新球场中,有半数以上都有建筑面积上万平米的超豪华会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会所,在南方是投资逾两亿元的中山长江雅居乐会所。这是一座超五星级欧陆式会所,由加拿大设计师设计,大堂楼层高达20米,两层的楼层采用敞开式设计,大堂和餐厅的幕墙全部采用落地玻璃。会所内中西餐厅、网球场、按摩桑拿房以及球具店一应俱全。会所旁还有酒店,配有高级套房、商务中心、中西餐厅、多功能会议室等,俨然是一个奢侈的小王国。
在北方,则不能不提华彬庄园。这家至今都堪称中国最贵的球场,在会所上不惜耗费血本。这座北京最豪华的会所,建筑面积13000平米,设有中餐厅、咖啡厅、日本餐厅、露台茶座、董事会议厅、可容纳百人的多功能会议厅、高尔夫专卖店和桑拿保健区。其白宫样式的会所外观,一出现就抢尽眼球,最终成为球场的标志,不得不说也是一个成功案例。
 

第三阶段:个性鲜明 暗调奢华
富春山居会所的建成对中国高尔夫的影响不仅仅是一座球场,而是一种标志,告诉人们,原来球场的会所还可以这么建。江南水乡特有的青瓦白墙的中国本土建筑放在西洋舶来的球场中间,丝毫不显得突兀,反而是青翠的球场凸显了中国式建筑的经典。
近几年的球场投资者,个人背景不同、喜欢的球场风格不同、球场的定位也各不相同,他们对高尔夫球场的投资也更加理性和有计划性,在建造会所上更注重个性和风格,诞生了众多各具风格的新会所。
观点争锋
寻求归属感--卡斯腾哈里斯 哈佛大学艺术建筑哲学系教授
房屋必须具有一种产生神话的功能,这意味着建筑必然需要具备一种公共和政治的功能。世界一流的建筑设计师们应该将建筑的伦理感与归属感放在设计理念之首,高尔夫会所也同样如此。
中国的才是世界的--Jean-Michel Gathy 富春山居会所设计师
我在设计富春山居的会所时,参考了很多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书籍,并跑遍了杭州一带的名刹和民居,然后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方式,打造一座中国传统的建筑。事实证明,在杭州这样的江南水乡,青瓦白墙的建筑最能融入当地,也最能衬托球场的美。
于无声处最好--蔡苏刚 资深高尔夫爱好者及高尔夫度假发烧友
一栋好的建筑,按照我的说法,叫做“于无声处”,我欣赏那种依据地形地貌丝丝入扣嵌入当中的建筑。国内的高球会所,由于大多是新建的,高大明亮,特别是设施设备让许多国外会所相形见绌。不过,单从建筑的角度上讲,有些会所不顾它的主人——高尔夫球场。一味的高大霸气,不断攀比的富丽堂皇和新概念新建材的堆砌,会抢了球场的风头。
一家好的球场会所,应该充分利用周边的景色,好的建筑或是建筑群,就像人的皮肤,表面有着自然的肌理,紧附着主体,浑然一体。而在它的内部,功能,设施,人流动线,人性化是首先要考虑的,豪华的或者貌似豪华的装修并不是唯一选择。会所的餐饮也很重要,一定要留得住球友。当然,从业者的服务能达到一定的水准,那球友的心情肯定会更好。如果这家球场的会员和管理者有着尊崇高尔夫传统和文化的理念,我一定会流连忘返。
Bar将是未来趋势--刘庆怀 资深高尔夫职业经理人
在会所设计师的选择上,我更倾向于擅长酒店、私人会所、酒吧设计的设计师。国外很多球场会所的精髓在于“吧”,也就是所谓的Bar。它不同于餐厅,只能提供饮料和简单小食,是会员们打完球能够坐下来聊天交流的地方。国外很多球友把球场当作第二个家,在会所消磨很多时间,Bar的好坏和氛围直接决定了整个球会的品质。这在国内的球友中还没有形成习惯,但我相信随着高尔夫的发展,这是未来的趋势。
像家一样的会所--祝先生,常住比利时
我所在的球会会员们将会所当作第二个家来爱护,同时也像自己家一样自在。有一次我们转场的时候,发现一位陌生的老人在前面开球,同组的朋友马上通知出发台确认此人是否是客人(我们球会共有一百多名会员,大家都很熟,那天前后组的人也都认识)。打完球,大家在会所露台上为其中一位会员庆祝生日,又唱又闹的,球道上还有人打球,他们也不以为然,回来之后还加入了我们的庆祝行列。这种氛围可能是国内还比较缺乏的。
有特点的会所入画--路毅 国内顶级高尔夫摄影师
站在高尔夫爱好者角度来说,我喜欢乡村俱乐部式的会所,小而温馨,能够让人非常舒服的那种。
站在摄影师的角度,我觉得有特点的会所在画面中更出彩。所谓的特点是建筑特点和内部装饰特点,我自家装修上借鉴了北湖的中式感受、观澜黎光会所的石景以及马拉西亚娜加地球场的工业化厂房的感觉,这些都是我非常喜欢和欣赏的会所,也是在特色上做足功夫的会所,自然在摄影师的画面中也是非常有震撼力的。
以挑剔的眼光看会所--沈浩鹏  知名设计师
坦白地讲,我对会所是比较挑剔的,而且牵涉到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首先,一个好的会所在俱乐部中的地理位置是否合理很重要,比如跟球场之间的关系、出发台、卸包处以及练习场之间的距离是否合适与方便。其次,会所的建筑理念和风格既要跟球场的风格景观相适应,更要考虑到当地的人文环境、气候因素等等,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最好有自己的特色及个性,每一个会所的设计应该有着自己的独特理念,可现在大部分会所都是相仿的,更没有地域特色可言。
我打过的国内球场会所中,让我印象比较好的是苏州太湖高尔夫俱乐部的会所,很有东方意味,而且在更衣室内也能感受到室外的景致。另外就是东方高尔夫系列球场,虽然这些会所在施工和后期装饰上比较粗糙,没能将设计的意念得以全面展现,但不可否认,在国内会所风格的设计中是独树一帜的,有它自己的个性面貌,那就是现代简约主义的建筑和室内设计。
说到室内设计,高尔夫会所毕竟不同于其它性质的会所,它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如果会所设计师不懂高尔夫,也不会打球的话,很难设计出在使用功能上让人感觉方便与舒适的会所来。
好的高尔夫会所,对打球者而言,使用最多的不外乎是更衣间、浴室、盥洗室、餐厅,这些空间的设计一定要到位,也最需要把资金投入其中,没必要用巨资去建造装饰一个超大的大堂,而这正是大部分会所的通病。我见过很多会所,更衣室狭小并不合理,然而大堂犹如五星级酒店一般富丽堂皇,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的。
一个成熟完善的高尔夫会所,每一处的细节都是不可忽视的,比如家具的造型风格和建筑室内设计风格的高度一致性、精致且容易识别的标识指示系统、充分显示高尔夫文化的室内软装饰,尤其是体现高尔夫文化方面,我还没看到过哪家俱乐部做得到位的,进了高尔夫会所根本就没有高尔夫的气息和氛围。
会所的设计更要考虑到自己的定位,比如有的球场只是提供人们打球服务,并不提供其它的休闲娱乐设施的话,那么会所没必要做得很大,否则就是浪费。而地理环境适合人们在打球之余做其它的休闲娱乐活动,甚至有配套的酒店,这类会所相对要求和投资就要高些,但往往能提供这类完善服务的会所不在多数,有些具备这样的功能也不一定有很高的人气。
另外,从硬件上来讲,国内的高尔夫会所已经足够好了,欠缺的只是人性化的服务,有些会所已有提供擦鞋服务,只需要你给一点小费,这种服务其实完全可以作为常设性服务项目。我曾在日本的一家俱乐部看到有一种手套烘干机,这为雨天打球的客人提供了十分贴心的服务。对我来说,最希望得到的服务是一本能记录你每一洞打球的技术数据的记分卡,这种记分卡我也在日本看到过,但数据项目还不够完整。
好会所的标准:综合球场经营者、球场管理者、资深高尔夫玩家、知名设计师、资深媒体人等观点,《高尔夫度假》版优质会所标准:
1.选址,必须是球场最精华的位置,能够最直观地感受到球场之美
2.建筑形式,能够与当地气候、人文、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自然和当地
3.品质感,建材、装饰品的选择一定是高品质的,同时也是低调的,从细节处处体现高品质
4.氛围,要与球场所倡导的精神相一致,无论是休闲的、私密的、舒适的球场定位,都要能够在会所中得到体现
5.服务,贴心而不琐碎、尊贵而又放松、舒适而到位的会所服务,是提升品质最重要的方面之一